夏子乔 陆艳 熊国强 江志勇
摘 要:以丙烯酸(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吸水树脂,研究了树脂的吸水与保水性能。结果表明,当中和度为65%,AA、NMBA和KPS用量分别为20%、0.04%和2%时,可以获得吸水性能良好的聚丙烯酸树脂;该树脂对去离子水的吸水倍率分别为501倍;在20SymbolpB@
C下100min的保水率为88.7%,70SymbolpB@
C下50min的保水率为81.5%。
关键词:聚丙烯酸树脂;吸水树脂;吸水性能
聚丙烯酸吸水树脂具有快速的吸液速率、良好的吸液倍率等特点,对以后新型环保吸水材料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运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得出性能优良的聚丙烯酸吸水树脂,用60mL环己烷作为连续相,6.67%司班-60作为分散剂,单体7.5g,3.1g NaOH中和单体,10mL用水量,MBA作为交联剂用量0.08%,KPS作为引发剂用量0.67%,产出吸水树脂最大吸水倍率850g/g,0.9%NaCl最大吸液倍率为120g/g[1]。本章用AA作为单体,KPS作为引发剂,NMBA作为交联剂进行制备聚丙烯酸吸水树脂。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水浴锅、立式搅拌器、三口烧瓶、恒压滴液漏斗、电子天平等。
试剂:丙烯酸、过硫酸钾、氢氧化钠、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等。
1.2 实验步骤
1.2.1 PAA吸水树脂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丙烯酸(AA),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混匀,转移至250mL三口瓶中,开启搅拌器和冷凝回流水,在将取好的NaOH溶液倒入三口瓶中,搅拌30min。称取适量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加入到三口瓶中;将恒温水浴锅的温度升至60℃,取适量的过硫酸钾加水溶液,滴加1h;再升温至70SymbolpB@
C反应约2h左右,得到黄棕色具有一定粘度和流动性的物质。将三口瓶中的产品倒入到玻璃培养皿中,进行烘干粉碎过筛装袋备用。
1.2.2 吸水率的测定
测定吸水率的方法是茶袋法[2]。称取烘干过筛后的样品0.05 g放于茶袋中;贴上标签封口再将茶袋放于装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让其吸水24h。具体公式如下:
Q=M1-M2-M3M2(1)
式中Q表示吸水倍率,M1表示吸水后的样品质量,M2表示烘干过筛后的样品质量,M3表示茶袋的质量。
1.2.3 吸液速率的测定
称取烘干过筛后的样品0.05g放于茶袋中,贴上标签封口放于装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每次间隔一定时间从烧杯中取出用滤纸擦干多余的水,再放到台秤上称取它的质量。具体时间分布为20、40、60、80和100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丙烯酸单体量对去离子水吸水倍率的影响
丙烯酸单体量对去离子水的吸水倍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当单体用量从16%增加至20%的吸水倍率是由425g/g增加到451g/g,但20%增加至24%的吸水倍率是由451g/g下降到4276g/g,当单体用量为16%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短,-COOH数量相对少,三维网状结构比较致密,不容易扩展,吸水倍率低;当单体用量为20%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段长度适中,-COOH数量增多,有效三维网状结构数量最多,比较容易扩展,吸水倍率增大;当单体用量为24%时,聚合物分子量增大,交联点之间分子链段长,三维网状结构松散,吸水倍率也会降低[3]。
2.2 丙烯酸单体量对吸水速率的影响
单体用量对吸水速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当单体用量16%时,在10min至50min吸水速率由55g/g增加至113g/g,交联点之间分子链短,三维网状结构致密,-COOH数量相对少,吸水速率低;当单体用量20%时,10~50min吸水速率由67g/g增加至137g/g,交联点之间间距适中,形成三维有效网络数量最多,-COOH数量增加,吸水速率加快;当单体用量24%时,在10~50min吸水速率由63g/g增加至137g/g,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长,三维网状结构松散,吸水速率会有所降低[4]。
在10min时,单体用量为16%的吸水速率为55g/g,单体用量为20%的吸水速率为67g/g,单体用量为24%的吸水速率为63g/g。由此可见10min时单体用量为20%吸水速率最快。
2.3 交联剂对去离子水吸水倍率的影响
交联剂对去离子水吸水倍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当交联剂用量0.02%增加至0.04%吸水倍率由353g/g上升至359g/g,但0.04%增加至0.10%吸水倍率由359g/g下降至329g/g。當交联剂浓度低时,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链长,三维网状结构松散,吸水倍率低;当交联剂为0.04%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长度适中,形成有效的三维网状结构数量最多,吸水倍率增大;当交联剂浓度大时,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链短,三维网状结构致密,不容易扩展,吸水倍率降低[5]。
2.4 交联剂对吸水速率的影响
交联剂对吸水速率的影响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当交联剂用量为0.04%时,树脂吸水时间从10min增加到50min时,树脂吸水倍率从59倍增加到133倍。当交联剂用量低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段长,三维网状结构松散,有效三维网状结构数量少,-COOH数量相对少,吸水速率低;当交联剂用量0.04%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适中,形成有效三维网状结构数量最多,-COOH数量增加,吸水速率加快;当交联剂用量高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短,三维网状结构密集,不易于扩展,-COOH数量减少,吸水速率减慢[6]。
2.5 引发剂对去离子水吸水倍率的影响
引发剂对去离子水倍率的影响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当引发剂用量从1%增加至2%时,吸水倍率从389g/g上升至419g/g,但引发剂用量2%增加至8%吸水倍率419g/g下降至385g/g。当引发剂用量低的时候,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长,三维网状结构松散,分子量大,吸水倍率低;当引发剂用量2%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适中,形成有效三维网状结构数量最多,分子量适中,吸水倍率高;当引发剂用量高的时候,交联点之间分子链短,反应速度太快,控制很困难,轻易的产生暴聚,暴聚过程前后分子量很小,生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很致密,吸水倍率就会降低。
图5 引发剂对去离子水吸水倍率的影响
2.6 引发剂对吸水速率的影响
引发剂对吸水速率的影响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当引发剂用量为2%时,树脂吸水时间10min增加到50min,树脂吸水倍率由61倍增加到173倍。当引发剂的量少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长,反应活性中心少,反应速度慢,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松散,-COOH数量相对少,吸水速率低;当引发剂用量2%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适中,形成有效三维网状结构数量最多,-COOH数量增多,吸水速率增大;当引发剂用量太大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短,三维网络空间结构密集,分子量减小,-COOH数量减少,吸水速率降低[7]。
2.7 中和度对去离子水吸水倍率的影响
中和度对去离子水倍率的影响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当中和度用量60%增加至65%吸水倍率465g/g增加至501g/g,但中和度用量65%增加至80%吸水倍率501g/g下降至473g/g。当中和度用量低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短,三维网状结构密集,与-COO-之间的静电斥力小,吸水倍率低;当中和度用量65%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长度适中,形成有效的三维网状结构数量最多,产生的-COO-增多,与其的静电斥力适中,吸水倍率大;当中和度用量高时,产生的-COO-越来越多,静电斥力逐渐增大,三维网状结构变得很松散,吸水倍率低。
2.8 中和度对吸水速率的影响
中和度对吸水速率的影响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当中和度为65%时,树脂的吸水时间由10min增加到50min,树脂的吸水倍率由69倍增加到161倍。在中和度低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短,三维网状结构密集,-COOH数量相对少,静电斥力小,吸水速率慢;在中和度为65%时,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长度适中,形成有效三维网状结构数量最多,-COOH数量增加,静电斥力适中,吸水速率会加快;在中和度过大的时候,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长,三维网状结构松散,静电斥力增大,会使吸水速率变慢[8]。
3 结论
通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PAA吸水树脂,研究出了PAA树脂的在交联剂、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用量的0.04%,2%,单体用量20%,中和度65%的最佳条件下,对去离子水的吸水倍率为501g/g,在20SymbolpB@
C下100min后树脂的保水率为88.7%,在70SymbolpB@
C下50min后树脂的保水率为81.5%。
参考文献:
[1]陈时忠,徐伟亮.聚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反相悬浮聚合研究[J].科技通报,2000,41(4):52-55.
[2]孙宾宾,杨博.高吸水树脂产品吸水保水性能测试方法综述[J].化学工程师,2013,27(10):30-33.
[3]万国顺,黄红军,李志广,等.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的制备及其吸湿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1,39(3):95-97.
[4]刘捷.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合成改性研究的进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12.
[5]徐继红,陶俊,谭德新,等.微波辐射CMC接枝AA/AMPS高吸水樹脂的制备[J].涂料工业,2011,41(10):30-33.
[6]吴莎莎.丙烯酸—丙烯酰胺类高倍吸水树脂性能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11.
[7]林润雄,黄毓礼.丙烯酸-丙烯酸钠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35-38.
[8]Lai S L,Han W J,Chen F,et al.Preparation of super absorbent P(AA-AM) resin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J].Plastics,2010,40(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