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江苏建材行业十大科技人物事迹(之一)

2021-03-30 15:34
江苏建材 2021年3期
关键词:江苏省水泥叶片

1 . 洪锦祥

洪锦祥,男,生于1975 年7 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博特研究院院长、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百千万人才工程,是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获“第二届科学探索奖”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被东南大学聘为产业教授。

洪锦祥主要从事新型交通工程材料研究,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973 计划课题在内的科研课题30 余项。 授权发明专利62 项,发表 SCI/EI 论文 50 余篇,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各1 项、省部级一等奖3 项。

洪锦祥长期致力于水泥基材料服役性能提升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围绕水泥基材料的早强、增韧(水泥沥青复合)和耐久开展研究。 发明了水泥基材料超早强技术,攻克了水泥沥青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聚合物超早强外加剂、超早强砂浆、高铁CA 砂浆和半柔性抗车辙路面灌浆料四大系列新材料。 研究成果成功转化并实现产业化,替代国外产品广泛应用于京沪、宁杭、沪宁、石武等高铁以及公路、桥梁重大工程和预制构件行业,新增产值 8.48 亿元,利税 2.96 亿元。

洪锦祥取得了两项标志性成果:一是水泥基材料超早强技术。 提出了接枝共聚物调控水泥早期强度的新方法,率先揭示了超分散和多位点协同作用加速水泥早期水化的机理,发明聚合物超早强技术,解决了传统早强技术存在的收缩大、耐久性差的技术难题。 开发了超早强聚合物外加剂,12 h 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提高4 倍,用普通水泥制备出16 h 强度达54 MPa 的轨道板用超早强混凝土,解决了德国技术方案使用超细水泥带来的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了2 h 抗压强度达32 MPa 的超早强水泥基灌浆材料,实现了超早强与流动性保持的协同,用于高速铁路梁面精准找平和支座快速灌浆,为箱梁的快速精准架设提供了关键材料,成果已大规模应用。 二是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充填薄层功能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 针对扁平狭长封闭空间、强约束环境下薄层自充填材料制备存在的物相、气泡和体积不稳定三大技术难题,发明了流动性与稳健性协同、消泡与稳泡双重调控以及分阶段历程收缩补偿技术,开发了高性能乳化沥青,研制了CRTS II 型板式无砟轨道用水泥沥青复合自充填材料,不仅有效打破国外垄断,而且在国际上较早攻克水泥沥青复合自充填材料夏季高温无法施工的技术难题。 研制了水泥基超流态高稳健自充填材料,有效替代国外的水泥沥青复合材料方案,为我国自主创新设计的CRTS III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提供了关键材料。 质项成果的大规模应用,为我国高速铁路由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推动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2 . 洪爱萍

洪爱萍,女,生于1968 年12 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经济师,现任江苏福坤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洪爱萍自创建企业以来,坚持科技创新立企,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从设备改造到产品迭代升级都亲力亲为,目前已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企业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第四届建筑玻璃十大品牌金玻奖等数十个奖项。

洪爱萍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自主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全套防火玻璃防火液智能自动化搅拌、灌装生产线,建成了智能防火玻璃生产线,形成了从搅拌原料、定量灌装的自动控制系统,还购进玻璃深加工切、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提升了功效,节约了材料。 开展安全、节能、环保中空玻璃的产品研发,加大对隔热、非隔热、节能防火玻璃和防火门窗系统的研发。 其中建筑工程用中空玻璃产品(6 mm+12 mm+6 mm) 获得国家节能产品认证;5 mm、8 mm、10 mm、15 mm、19 mm 单片防火玻璃产品及非隔热钢质防火玻璃隔断系统(8 mm 单片)、非隔热钢质防火门系统(8 mm+12 mm+8 mm)、隔热型防火玻璃(25 mm、35 mm)等防火玻璃产品获得国家安全产品认证;建筑用钢化玻璃、中空、夹胶玻璃等产品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

洪爱萍认真研究制定产品行业标准,申报获得通过2 项。 基于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GB/T8478—2020《铝合金门窗》中对建筑外门窗提出耐火完整性的要求制定《耐火型门窗应用技术规程》参与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建筑工程玻璃的绿色生产》标准制定,上报标委会通过。 申报发明专利3 项,待审核发明专利2 项,U 型槽式易安装高安全中空玻璃等30 多项产品、装备、方案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洪爱萍组织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并获批泰州市企业研发技术中心称号,目前在申报省级技术中心。 成立了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并亲任组长,成员包括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陈祥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郑鸿生及博士、硕士、厂内技术精英等多人。 加大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2020 年以来科研经费投入200 万元以上,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并有序推进。 企业产品以新颖性和实用性顺利通过国家级节能产品认证,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2019 年获得泰兴市市长质量奖提名奖。积极寻求与知名高校挂钩,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已与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院和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等展开科研合作,正在实施一种基于智慧城市节能自洁中空玻璃的研发、 防火门窗系统中基于自闭救护装置的设计研发等科研合作项目。

3 . 侯贵华

侯贵华,男,生于1963 年4 月,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相继任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系教研室主任、现代分析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盐城工学院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侯贵华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盐城市第二届“十大科技标兵”、盐城市“11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排名第2),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 项(均排名第4),盐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排名第1)。

侯贵华长期从事低碳水泥、固废资源化、光催化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或参与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和国家重点专项等国家、省级科技项目16 项。 作为第一发明人获中国、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8件。在低碳水泥方面的成果为国际首创,在固废利用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单项转化金额100 万元。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 其中SCI、EI 50 余篇, 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水泥混凝土界排名第一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上发表了论文。

侯贵华针对水泥行业废气排放量大及能耗高两大问题,基于降低水泥组成中钙含量即可同时降低废气量和降低能耗的思路,通过CALYPSO 计算,设计合成出一种以C3S2矿物为主的低钙水泥熟料,并突破用水使水泥硬化的传统思维,成功地利用碳化方式,实现了低钙水泥的硬化,获得了一种具有良好力学强度的水泥。该水泥因为低钙组成及熟料有自粉化特点而显著节能,同时因为低钙、少用煤而显著减少废气,成为一种从源头上同时解决水泥废气及能耗问题的理想方案。 由于该水泥硬化时是用CO2作为反应物,所以在混凝土制备时能吸收大量的CO2,使混凝土制备过程成为“吸碳”过程,可用水泥窑废气作为CO2源,使水泥在全生命周期中理论上实现了“零碳排放”。 该水泥已在天津水泥设计研究院通过了中试研究,与传统硅酸盐水泥相比,煅烧温度低约200 ℃,节能约30%,减排约30%,对原料品质要求低,特别是对MgO 含量无限量要求。 该水泥分别获得中国、美国授权发明专利各1 件,相关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8 篇。

4 . 刘卫生

刘卫生,男,生于1974 年6 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 先后任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主任、副总工程师等职,现任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卫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科技企业家、 连云港市科技创新优秀个人。 2012 年以来,1.5 MW-3.0 MW型、3.0 MW-5.0 MW 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研发及产业化”分别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 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2 兆瓦级风电叶片全尺寸结构测试平台研发及应用” 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型风电叶片全尺度结构测试技术及装备的创制与应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海上风电叶片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大规模工程应用”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此外还获得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6 项、连云港市科技进步奖9 项。

刘卫生多年来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义,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致力于复合材料制品的设计研发,2005 年起担任兆瓦级叶片项目技术负责人。 目前已获得专利授权69 件,发明专利32 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 项、行业标准2 项;在国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省级科技奖励4 项、市科技进步奖9项、行业科技奖励11 项。 共主持完成14 个系列120 余个型号的兆瓦级风机叶片、6000 立方储罐、大型玻璃钢烟囱、加油站埋地玻璃钢双壁储油罐、一体化预制泵站等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工作。 新开发的风机叶片均通过德国DNV-GL、德国TUV-NORD、北京鉴衡等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其中2 个产品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12 个产品通过省级及行业新产品(成果)鉴定,5 个产品获批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LZ44-3.0、LZ62-5.0、LZ75-6.0、LZ84-6.0 等产品均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

刘卫生组织建设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海上风电叶片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CNAS 认可实验室、江苏省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主持和参与国家863 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氢能专项)等国家级科技项目8 项,江苏省成果转化及科技支撑等省级科技项目16 项。

刘卫生带领中复连众技术团队攻克了风机叶片原材料国产化,碳纤维(预浸料和真空灌注成型工艺)、拉挤板材等先进复合材料在叶片上的应用,大型叶片全尺寸结构测试、聚氨酯叶片和拉挤叶片成型关键技术, 大型叶片模具及工装设计制造, 适用于海上及低风速地区大型风机叶片设计制造等行业技术瓶颈问题,其中主持设计建造的12 MW 叶片全尺寸结构试验台通过中国机械联合会鉴定,整体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推动我国复合材料及相关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5 . 刘仁越

刘仁越,男,生于1972 年6 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工业工程/领域工程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总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仁越一直从事水泥工程建设技术及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他秉承科学的管理理念、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公司大规模战略转型并让中国装备和技术走向世界, 为我国水泥工业技术和工程建设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仁越作为水泥生产线建设重要项目技术负责人,其负责的项目获得省部级、建材行业和集团的多项荣誉,先后获中国施工企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等称号。作为主要发明人,先后获得“大型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尾钢结构框架安装方法”“高体积稳定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水泥厂压风机节能控制系统”“大型水泥熟料生产线篦冷机安装方法”4 项国家发明专利及 “高温烟气袋式除尘系统用滤料”“水泥厂压风机节能控制系统”2 项实用新型专利,组织编写《水泥产业智能制造的智能化水泥工厂和数字化工厂设计标准》。

1994 年至2015 年间,刘仁越主要从事苏州中材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等工作,积极拓展国际水泥工程市场,参与推动承揽项目5 获鲁班奖。其中越南福山水泥公司5000 t/d 水泥生产线是中国水泥行业在海外竣工的首条5000 t/d 工程总承包项目,同时获得境外工程“鲁班奖”;阿联酋UCC10000 t/d 水泥生产线是中国水泥行业在海外竣工的首条万吨水泥生产线,同时获得中材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 承包越南、伊拉克、沙特相关水泥生产线项目先后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为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和工程建设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5 年至2018 年间,刘仁越大力拓展多元业务,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邯郸中材转型,成功签约并实施了印尼国投、缅甸海螺等数十条水泥生产线项目。自2018 年起他不断开拓海外产业项目落地,推动公司信息化、智能化、BIM 技术研发应用,公司先后获“印尼BAYAH 10000 t/d 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2018 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境外工程)”“第六届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建筑信息模型 (BIM) 应用大赛二等奖”“2019 年南京市创新型企业50 强”等称号。

猜你喜欢
江苏省水泥叶片
月季叶片“雕刻师”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江苏省交通图
两种喷涂方法在TRT叶片上的对比应用及研究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
水泥刨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