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鹏
(广东粤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00)
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也逐渐受到工程单位的重视,建材的检测结果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来说有积极的作用,并以此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建筑材料的作用与价值。虽然工程单位已经逐渐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检测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这同时也会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由此可见,建筑企业需要大力解决检测过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建筑行业稳健发展。
取样操作是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与有效性,若对建筑材料取样操作不规范,或没有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势必会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取样操作时,都会选择相同规格、型号与批次的建筑材料。在进行取样操作时,要求以规范的取样方式获取样品,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建筑材料取样不规范的现象十分常见,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
为满足社会对建筑环保、美观等要求,一些新型材料应运而生,针对这些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检测要求,检测形式等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相应的检测方式与标准也要不断更新提升,在进行具体检测工作过程中,要应用相应的先进检测方法与技术,进而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大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依旧会应用陈旧的检测设备与方式进行检测工作,还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此方面的投入,会在原有的检测设备达到报废标准后再购置新型检测设备。在当前的建筑项目中,大多应用新型建筑材料,进而对建筑材料检测设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倘若检测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换代,那么新型材料中的一些成分难以检测到,最终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不符,难以保证其真实性。
从当前建筑材料检测情况来看,在建筑材料检测队伍中依旧存在一些检测水平相对较低的工作人员,这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于检测的操作、要求未能深入了解,致使检测过程中出现偏差,检测结果受到影响。由于人们对建筑材料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从事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人愈发增多,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若检测人员专业技术不达标,难以保证其在检测过程中按照规范开展检测工作,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无法保证,甚至难以为建筑工程提供有效的参考。
当前,专业的检测公司、质监站、院校机构这些都具备检测建筑材料的资质,但是这些机构相对独立性,倘若它们之间不建立合作关系,那么各自的检测结果无法得到共享,另外,这些检测机构都有自己的检测标准,且这些标准存在差异,如此一来,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及标准性难以保障。现阶段的建筑材料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由于针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检测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使得对新材料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阻碍,有些不法分析生产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严重影响整个材料市场的竞争环境[1]。
工程项目实施期间,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将精力都集中在项目盈利方面,只关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通常都会尽全力降低工程成本投入,以追求高额盈利为目标。在利益的驱使下,容易放宽对材料质量的要求,选择一些廉价且不满足施工标准的材料,忽视材料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为了避免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发生,那么施工企业务必要意识到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重视程度。为此,组织开展相关的安全知识讲座,分发相关的宣传材料,提升相关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有效配合相关工作开展。此外,针对材料检测人员要实施技能培训工作,包括检测方面的专业知识,检测设备的操作等内容,规范检测人员的操作,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为建筑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便是取样环节,取样结果对于检测结果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取样检测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此过程的规范标准,且具有代表性,才能保障后续检测的有序进行及检测结果的精准。因此,为了提升对建筑工程取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然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取样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样品必须要有代表性,在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指导下,对取样材料的数量、位置及类型进行严格的控制与取样操作。同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的取样技术与经验达到相应的要求,具备加强的责任心。例如,在对同一生产厂家在时期生产并且出厂编号相同的水泥进行取样时,要求取样人员对每个车灌进行随机取样,通常会选择大于三个车灌的样品,对相同深度的水泥进行取样,在水泥搅拌均匀后抽出样品中超过12kg的样品作为实验样本。将抽取的样品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同时要以相同的方式抽取一个样品间进行保存,以此种方式进行抽样检测能保证抽样检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最终结果的降准性[3]。
在开展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前,需要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这也是为后续检测工作提供操作依据。需要对相关检测机构及相关的检测标准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应用,并及时更新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检测标准与管理办法开展检测工作,从而有序开展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流程的规范性及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性。经过对标注的进一步统一与规范,让相关工作人员核对各个工作环节,避免由于检测流程不规范对后续检测结果精准性的影响。在制定检测标准时,需要对检测过程中的取样操作、制作环节、存储操作及分析检验环节标准进行细致规划与设计,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检测标准要求来开展检测工作,以此保障检测工作的高效、准确[4]。
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是否精准与检测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检测水平及职业素养是提高检测结果精准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检测企业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积极引进全新的检测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检测水平。总之,要求建筑材料检测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提升对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视度,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建筑材料检测中。此外,检测机构应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检测专业知识的讲授等,让检测人员积极参与到其中,部门之间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要通过考核的方式检验企业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成效,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后续培训内容。此外,还可以组织检测人员通过实际操作演练的方式,掌握理论知识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训练习。最后,相关领导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实践训练活动,定期对检测人员的准也水平与检测能力进行检验,与企业进行检测对比试验,通过诸如此类的检测方法,让检测人员意识到自身的缺陷,通过参与培训与实践训练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在科学技术水平高速进步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建筑材料检测的各种先进设备也层出不穷,检测设备对检测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检测设备出现问题,或者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则会对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造成影响。因此,检测人员还要注重设备的检查工作,确保材料检测的过程中,设备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日常要加强检测设备的养护管理,倘若发现设备存在某种故障,应暂停使用,并实施维修。另外,如果设备过于陈旧,难以满足新型材料的检测需求时,则需及时淘汰更新,停止应用。或者在设备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与优化,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检测人员在实施检测工作的过程中,也好尽量保证检测技术的直接性,得出更加直观的检测结果,并对检测数据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保证最终检测数据的精准性。
综上所述,对于一项工程来说,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尤为关键,会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就目前的建筑材料检测现状调查可知,仍然存在建筑材料检测不规范、检测结果有失精准性等问题,最终导致获得的检测报告无法直观的反应材料的真实质量。针对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改建建筑材料取样模式,应用先进的检测设备等方式,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为建筑工程质量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