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享辉,周盾白,周辉建,冯艺文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2014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后,国内随即兴起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热潮。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二座经济发达的特区城市,位于珠江口西岸,山海相连、毗邻海洋、降雨充沛、河流密集、人均绿地面积高,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海绵城市建设也势在必行。
2016年珠海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入选的两个试点区域(包括横琴新区和西部生态新区)特色鲜明,理念先进,发展潜力巨大,可对珠海市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新城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当年10月份,珠海市政府公布了《珠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5—2020)》,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了51个建设管控分区。
2019年珠海人民政府印又发了《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将以“人水和谐、生态宜居、滨海特色”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目标,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等方面入手,在市域尺度上构建“山、水、林、田、城、湿地”一体化的城市海绵体,以期最终实现2030年前完成全市海绵城市整体建设的工作目标。由此可见,海绵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珠海市未来十年内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方向之一,也成为解决市内水生态安全、提升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之一,其建设力度、成效、价值等势必会引起公众的长期关注。
一般来说,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而生态价值是指生态客体对生态主体的有用性。所谓的生态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生态价值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在传统的生态价值观中,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作为生态主体,而将自然作为生态客体,其生态价值观则是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性判断。与之相反的生态中心主义则将自然作为生态主体,而将人类社会作为生态客体,其生态价值观则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有用性判断。
由此可见,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所关注的焦点都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简言之,二者都围绕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这一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与二者不同,更强调人类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人类和生态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由此可见,脱离人类这一主体或脱离自然客体就无生态价值可言,更无法产生可靠的生态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虽然坚持人类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但它在对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则采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没有将人类和自然机械地分成主客体对立,而将它们看作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哲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等,强调人类与自然相处应当和谐统一,在有限范围内开发利用自然界。
当前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开展的,它是解决传统生态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既能较好地满足人类城市建设需求,又兼顾自然的生态价值和最低限度的改造自然,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现代城市发展建设方向。
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是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报告,这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表明了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新理念去发展经济。这次大会更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价值,也使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等为代表的工作持续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近五年来,珠海城市海绵城市众多试点区域已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从市政工程完成度上来看建设效果显著,市内新增了多个湿地公园和多条滨水岸线,市内各类人工“海绵体”基础设施逐渐增多。但是,由于珠海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大、项目多、密度高、周期长,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在生态文明常态化建设的新形势下,珠海市大力度的海绵城市建设的现实势必会与公众生态价值观产生碰撞与互动。除了直接的生态环境价值外,海绵城市建设及维护过程中,对基于公众视角的生态价值观开展调查研究很有必要,而这也涉及政府在下阶段更好地调整和优化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
为此,笔者与团队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对珠海市内已建设和正在建设的20多处海绵城市场地进行现场拍照,并采用问卷调查、专业访谈、网络调查、信息检索和文献参阅等多种方式,收集了许多的调查图片和数据信息。本次调查主要从珠海市民大众的视角出发,就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成效方面对周边人员进行了有效沟通,了解不同群体对身边相关变化的感受,还就当前的建设方式等与专业人士进行了专业探讨,并收集和汇总了资料及信息,进而用于分析珠海市公众当前的生态价值观情况,以期为政府的相关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
本次调查首先就“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意义、建设情况”开展提问,结果发现超过一半的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几乎没有了解,甚至不感兴趣;仅有约3成的人对此有所理解;约1/8的人对此比较熟悉,大众对珠海市海绵城市基本情况不够熟悉,关心程度比预想的要低。
然后,我们把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意义对采访者做了简单科普后,就“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切实感受?”及“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认可度”方面展开调查,两次调查结果之间差别很大。受访的大部分大众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海绵城市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对珠海市正在开展的这些项目直观感受不够强烈,尽管各类海绵城市试点公园和湿地近在身边,但大部分市民对持续推进此类生态建设的态度却给予了积极支持。这表明在公众较充分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和意义后,基于城市环境优化建设的期望,大部分市民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支持力度较高,也说明珠海市民大多数具有较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再后,我们就“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设置了2道多选题,以调查公众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期望,进而发掘大众的生态价值观。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市民把生态环境更宜居、绿化面积增加、区域水环境质量提升和市民环保意识增强作为优选项,表明大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期望更多体现在环境宜居和生态环保方向,这与调查前的预期较一致,而与海绵城市的专业内涵存在一定偏差,说明公众对海绵城市的理解更多体现在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方面。
最后,我们就“海绵城市持续建设的前瞻性建议”与专业人士进行了探讨,重点就海绵城市建设的多样性、多元价值、促进城市软实力提升等方面深入思考。专业人士建议今后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更应该关注生态本身价值、人文特色、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及市民的核心需求等方面,并注意及时通过宣传展示引导民众生态价值观的理性回归,从而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良好社会公众氛围。
由此可见,珠海市居民大都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在受到正向引导的前提下,能够在朴素的价值观影响下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但是,由于市民大众主要基于个人利益和出发点来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其价值观更多偏向人类本身,同时也与海绵城市本身促进水生态优化和水资源再生、减缓城市内涝等主要设计初衷存在一定偏差,人们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多重生态、经济、美育、社会、气候、安全、便利及城市软实力提升等价值和效益关注度还不够。
这表明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相关的科普工作有待加强,另一方面表明大众目前的生态价值观更多以人类为中心,而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外延价值关注不够。这提醒相关部门在开展下一步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科普宣传工作,并在必要时对社会大众开展生态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工作,以助力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也利于今后常态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