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
(东莞市岭秀水保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中小类型河流的治理工程当中,水土流失层面问题及其有效防护,均从属重点治理工作,对整个治理工程实施效果有直接影响。因而,综合分析中小类型河流的治理工程当中水土流失基本特征和有效防护措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其地处亚热带地区湿润性季风的气候区域,当地年均约为1616.7mm 降水量,且集中于每年的4—9 月,在5 年遇到最大10min 的降水量是20.38mm。该工程项目区域内成土母质以河湖内部的冲积物为主,土壤以水稻土、潮土为主,表层土壤为20~40cm 厚度,土壤具有中等的可蚀性。该区域内地带性的植被是亚热带的常绿性阔叶林,约38%林草的覆盖率,土壤侵蚀为微度的水力侵蚀,水力侵蚀可容许500t/km2·a土壤的流失量。现状该河段潜在着无法发挥河流功能、圩堤并未达标、水流不畅、排涝偏低标准、河道淤积等各个层面问题。该项目工程拟定以堤防加固、岸坡整治、清淤疏浚、水系沟通、生态修复、治污截污、处理交叉建筑各项措施,对该河段实施基于防洪排涝的综合整治,确保河道水文环境整体景观得以提升,河道各项水系功能得以恢复,地区生态及其生活环境得以改善,保证综合整治工程目标得以实现,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
中小河流类型河道治理项目工程,其极具综合性,主体部分工程以整治岸坡、清淤疏浚、水系疏通、交叉建筑、景观、生态修复、堤防加固等工程为主,还涉及施工便道、生产及生活区域、弃渣场、涂料场等辅助工程。河道治理整体工程布局和占地面积处于线性的分布状态,其沿线分布着交叉建筑。故其兼有点线的工程这一水土流失基本特点[1]。
中小河流类型河道治理项目工程实践中,石方往往有着较大开挖量,集中于河道堤防加固、岸坡整治、清淤疏浚等工程,开挖总量99%。回填方集中于堤防加固及岸坡整治项目工程当中,所占75%。因堤防加固、岸坡整治均有着回填土方极高土质要求,旧堤防建筑垃圾、河道的清淤疏浚层面淤泥等无法满足回填土实际要求及标准,综合利用土方率不超过15%,有较多弃方产生。较大面积的开挖及堆土等,会对原有地貌产生严重破坏,若未及时予以妥善处理,雨水持续冲击会裸露地面,致使泥沙会直接进入到河道当中,对河道泄洪产生影响,威胁着周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河道清淤项目工程会有大量弃渣产生,若防护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则水土会严重流失。
该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新增4800t 总量水土流失,施工期的水土流失新增量是总新增量91%,施工作业期间严重破坏了周边的植被,裸露地表范围相对较大,对原有地貌造成破坏十分严重影响,若不及时处理,雨水持续冲击裸露地面,致使泥沙会直接进入到河道当中,会对水体产生污染挟带并且吸附大量化合物、残渣等各种有害物质,对工农业的日常用水、饮用水等造成污染,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依照项目开发建设水体保持科学技术实施规范,结合主体工程整体的布局和施工布设、所有区域水土流失基本特点等情况,把该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科学防治责任合理划分成主体工程、土料场、弃渣场、施工生产及生活、施工便道这五个不同的防治区域。
3.2.1 在主体工程层面
主体工程,该防治区域内部水土保持有效措施需与施工内容相结合予以合理设定。岸坡整治项目工程,即堤脚线外部2m 从属主体施工区,以耕地、林地、草地为基本占地类型,地表覆土有着十分肥沃土层,为表土宝贵资源,以针对于集中扰动该地表施工区实施表土剥离处理为水土保持的关键性措施,将其当成后续覆土绿化所应用,为30m 剥离厚度,堤防空地为主用于堆放所剥离的表土,以袋装土作为挡墙护脚,借助苫布覆盖好裸露面,挡土墙的外围位置实施排水沟修筑;清淤疏浚项目在施工期间,在基坑的底部需要挖好集水沟,截水沟则设置在堤身这边,为了防止围堰边坡出现滑坡现象,应在此种植草来实施护坡,这样对于水土的流失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针对水系沟通项目工程,主要是要开挖土壤来拓宽河道,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避免土方流入到河道内,应在临近河道的一侧设置好挡土墙。堤防加固项目工程,以将河道位置岸坡防护做好为主,背水坡际坡比需把控于1:2.0 范围,迎水坡实际坡比需把控于1:1.5~1:2.0 范围。生态防护主要是以种植植物为主,堤防的背水坡所在坡面及堤防15m 高程之上迎水坡的坡面均将草皮铺设好,而对于堤防15m高程之下位置迎水坡的坡面需实施菖蒲、水葱等有着良好观赏性、旱耐淹水生类型植物的种植,确保良好生态景观可被创造出来;景观和生态修复项目工程,需配置好岸带植被,左右两岸高程15m 之上应将草皮铺种好,确保每5m 就种植木槿,左岸种植一排,右岸种植两排;木槿、垂柳应种植在路堤顶部的道路两侧,有很好的景观效果,而且合理地利用植物来达到绿化道路的目的。
3.2.2 在土料场层面
开采土料前期,务必结合上游汇水具体情况,坡面上方位置采挖,其与开挖的边缘线相距10m 后实施截水沟修筑,在截水沟内部所汇集水,需经过土料场所在汇水的出口位置沉沙池予以沉清处理过后,排入土料场周围沟渠。开采土料期间,区域内部表土需及时剥离处理,实行集中的分堆堆放处理。临时性的堆土,其堆高需把控于3m 范围,边坡的坡比需把控于1:1.5 范围;表土借助袋装土当成挡墙拦挡,借助苫布敷盖好裸露面,挡土墙的外部实施排水沟修筑。土料场需实行分层开采,对采挖的边坡坡率予以有效把控。采挖的边坡最适宜把控于1:2 范围。边坡5m高度以上情况下,自坡顶部位置,确保每间隔约4m 位置,设2m宽度边坡的台面,该台面需面向于内部倾斜,平台内侧位置实施平台沟修筑,便于实施坡面径流采集,垂直平台位置沟需设好急流槽。完成取土,采挖边坡需借助草灌喷播实施护坡防护处理。平整处理好采挖的台面场地,土料场所在台面需实施排水沟合理修筑,出口位置需将沉砂池设好,排水沟及自然沟道所在顺接位置应将消力坎设好;采挖台面及表土的堆土场完成土地整治,需实行造林种草,以便于修复植被。对于植被选定,应尽量选定耐旱、耐贫瘠且对于土壤无较为严格要求造林树种,对土质结构加以改良处理,确保植被整体覆盖度得以提升,能够和周围环境处于一致性状态。
3.2.3 在弃渣场层面
堆置弃渣期间,部分弃石需压制于边坡和渣场表面,确保所流失的水土得以减少。弃渣边坡需把控至1:2 范围,如果斜坡高度为6m,从斜坡底部到顶部,高度每增加6m,就需要增加一个内斜堆积平台,以保持4%以上的坡度。结合弃土的实际面积和堆放平台的最终标高,在弃土周围进行沉砂池、溜槽、截水沟和排水沟的建设。建在平台内侧的平台沟必须与溜槽相连。停止使用弃渣场情况下,弃土堆积的边坡位置需实施喷播草及灌护坡处理,整治完堆积台面过后,便于更好地修复周边的植被。
3.2.4 在施工生产及生活层面
在场平前期,需集中堆放区域内部表土,表土周围需将袋装土设好,起到拦挡作用,苫布覆盖已裸露的表面。施工作业期间,场地周围需实施排水沟修筑,排水口位置需将沉沙池设好,雨水径流在经过该沉沙池实现沉降,及时排入周边天然的沟渠当中。若遇到大雨天气,需借助苫布覆盖砂石料,确保流失水土能够减少。完成施工作业,复耕已占用耕地生产及生活区域,占用草地需实施表土回填及种草处理。
3.2.5 在施工便道层面
在施工作业前期,针对于扰动地表20cm 以上深度区域实施表土剥离及集中堆放处理,借助苫布覆盖表土堆,借助袋装土来拦挡周边位置。针对于扰动地表20cm 以下深度区域,实行表土不剥离,直接实施钢板铺设处理,确保扰动破坏得以减少。施工作业期间,需沿着施工便道位置单侧实施临时性排水沟修筑,排水沟的出口位置应将沉沙池合理设定好,雨水径流需借助沉沙池完成沉降处理,而后,排到周边天然的沟渠当中。完成施工作业,拆除硬化路面,把表土回填剥离后选定结缕草、假俭草、狗牙根等实施种草处理。在种植前期,绿化区域需整平耙细处理,同步实施整地及播种,在实施播种前期,需借助磷肥、少量泥沙予以拌种过后再完成撒播作业,播后及时覆土,将无纺布覆盖在上面,起到良好防护作用。
从总体上来说,中小类型河流的治理工程实践中,需有效把握基本特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各项防护治理措施,以确保更好地减少水土流失现象,从而实现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的最终目的,维护区域良好的水文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