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 315016)
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公路桥梁是农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和通行能力直接关系到农村交通的质量和百姓的出行安全。交通运输部在《关于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水平的意见》和《公路危旧桥梁改造行动方案》中提出,要坚持桥梁全生命周期勘察设计理念,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水平,促进我国公路桥梁向更高质量发展。在全寿命周期理念下,桥梁的安全性贯穿桥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及养护各个阶段。如何提高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和管养水平,保证桥梁安全运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决定着农村交通运输整体供给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1.1.1 设计标准较低,承载能力不足
早期修建的农村公路桥梁,往往缺乏全面详细的调查,由水利部门建造的农用桥占大多数,跨径大,桥面窄。设计荷载普遍为汽车―15 级或以下等级,使用年限较长,构件损坏及混凝土老化严重,桥梁承载力明显不足。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交通运载能力提高,桥梁承载压力增大,特别是超限超载车辆的行驶,加剧桥梁的损坏速度,桥梁的病害增多,技术状况持续下降,坍塌、断裂、交通中断等现象时有发生。许多桥梁在使用年限内已经处于带病工作状态,一些已成危桥,运营安全隐患突出。
1.1.2 路桥改造不同步,通行能力不足
近年来,政府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但桥梁改造成本高,政府财力有限等原因,只能先修路,桥梁改造相对滞后。桥梁标准未同步提升,导致桥梁宽度不足、线形不顺,出现危桥、险桥和宽路窄桥,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需求,也制约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1.1.3 组织程度不高,建设标准不统一,安全保障不足
由于农村公路桥梁的公益性,各省、市按照有关标准给予一定的补助。交通、国土、水利、财政、开发等多个主体部门,对上都能争取资金。但缺少统一规划指导和控制,标准把握不一,有的是采用交通部标准,有的是按照建设部标准,水利上桥梁则是参照其他部门的标准,造成建设标准不统一、结构形式各样,部分桥梁的标准偏低,承载力不足,给养护和安全运营增加难度。
1.2.1 管理能力不强,监管不够有效
目前,农村公路桥梁的建设还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不规范、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把控能力不强等问题。有时不是采用正规的招投标,施工队伍的选择把关不严。有些农村桥梁设计标准低,用材低劣,施工设备投入不足,施工工艺与质量差。而随着农村公路桥梁建设的迅猛发展,基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凸显,部分地区监管薄弱,难以对农村公路桥梁的建设及日常养护管理实施动态的监管。
1.2.2 养护责任不能落实到位
农村公路桥梁分为县道桥梁和乡村道桥梁。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县道上的桥梁应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进行养护,乡、村公路桥梁应由所属乡镇管养。目前,县道桥梁管养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在一些乡镇,还存在政府主体责任意识淡化、重建轻养、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村级一般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严重影响乡村道桥梁的养护质量。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县道公路网调整规划后,原有乡村道路提升为县道,也将同时增加部分桥梁,但省里没有及时变更增加经费,造成县镇两级养护单位的推诿,桥梁失养现象。
1.2.3 乡镇基层桥梁管护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用人制度缺陷,很多从事基层管养工作的人员一直没有解决编制问题,导致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进入乡镇基层工作,镇里的技术人员较少,人员不稳定,流动大。并且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养护设备落后,养护技术水平不高,农村公路危桥依然较多,这与不断提高的农村公路桥梁管养要求存在较大的矛盾。
1.2.4 村民护路爱桥意识淡薄
沿线群众打场晒粮、乱堆乱放、桥面脏乱、农用大型机械损坏桥面问题大量存在。有些村民思想麻痹,破坏限载限宽设施,放任超限超载车辆通行,造成桥梁不堪重负,承重结构损坏。有意或无意破坏桥梁及其附属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桥梁栏杆设施受损严重,栏杆缺失现象普遍,部分桥梁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损毁。
按照《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关于提升农村公路工程质量耐久性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推行“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完善“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强化农村公路桥梁管护责任落实和安全监管。
2.1.1 科学决策,统一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根据桥梁位置的重要性及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综合比选桥位、桥型,使农村公路桥梁建设能够充分发挥交通咽喉作用,有效带动当地交通运输和经济的发展。超前谋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养护工作计划、危桥改造计划,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1.2 优化桥梁设计改造
根据当地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县乡两级政府财力,在满足基本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方案,宜桥建桥,宜涵建涵。坚持可靠性设计,统一采用公路建设标准及结构形式,以减少资金的投入及后期的管护费用。加强旧桥的地质勘测和技术状况评价,充分考虑加固改造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安全性。按照路、桥同步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村公路桥梁改造,提升农村公路桥梁的通达能力。
2.1.3 进一步规范建设管理工作
桥梁建设改造中要落实施工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强化政府监管,健全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竣工验收等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严把设计关、材料关、过程把控关等“八大关口”,推进农村公路桥梁设计施工总承包。
2.1.4 推进农村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改革
把养护质量的控制从传统的养护阶段进入施工阶段。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引入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养护管理,建设及管养期满并经验收合格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同时,需要制定建养一体化模式下的养护评定标准,建立全寿命周期养护评价指标体系。
2.2.1 建立健全“专群结合”农村公路桥梁养护工作机制
(1)加快推进养护机构专业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桥梁技术档案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调配编制,落实必要的人员和经费,加强培训和行业技术指导,组建一支素质高、稳定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养护队伍。
(2)防范安全风险,推进建养并重,提高管养水平。积极落实长效管理养护措施,科学开展桥梁日常养护工作,不断提高桥梁管护的精细化水平。对农村公路桥梁进行技术检测评定,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病害较重的桥梁,及时诊治与维修加固。加快危旧桥的改造力度,消除存量控制增量减少总量。加强“四新”养护技术应用,提升养护技能。
(3)积极探索群众养护管理模式。逐步推行专业公司养护、群众有偿养护模式。乡(村)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可由乡政府(村委会)委托有资质养护单位进行,大中修等技术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可打包进行市场化运作,鼓励村民参与日常清扫保洁、绿化等一些非专业项目。发挥村委会和村民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营造爱路护桥的良好社会氛围。
(4)加快农村公路桥梁信息化管理步伐。研发农村公路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实现责任清晰、管理高效。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一桥一档信息库,实现农村公路桥梁建设与养护数据的互通集成。
2.2.2 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安全保护
探索综合执法,协同推进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养护、应急处置、路政管理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超限车辆行驶农村公路集中整治活动;在重要桥梁、卡口设置限高限宽设施,严防超限车辆绕逃农村公路;加大超限超载巡查与治理力度,有效遏制超限超载车辆损坏农村道桥的现象;及时制止和查处各类损坏农村公路桥梁及附属设施的行为;对各类危桥及时设置限载、限宽标志或封闭交通,并采取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等措施;增强桥梁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全力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确保桥梁安全畅通。
2.2.3 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
建立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督查机制,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加强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开展农村公路桥梁管养工作指导和考核,健全农村公路桥梁管养质量检查、考核和评定制度,进一步提升管养考核的专业性、科学性。创新“互联网+”监督指导方式,实现农村公路桥梁的网格化、信息化动态监管。
农村公路桥梁是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重点,引入全寿命周期理念,全面提高农村公路桥梁的建设、养护、管理、运营水平,理顺管理关系,逐步构建农村公路桥梁长效运行机制,对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