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郝松涛,何义良,刘明亮,张超君,刘 超
(1.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1;2.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河北 衡水 053000;3.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51;4.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献县供电分公司,河北 沧州 062250)
随着电网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由于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不仅能提高输送容量,还能够减少综合造价和线路走廊需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1]。但同时也增大了输电线路停电检修作业人员误登相邻带电线路的几率。
误登带电杆塔一直是输电线路作业的防控重点,电力系统曾发生多起由于塔上作业人员对线路识别不到位,而误入带电线路引发人身触电伤亡的事故。近年来涉及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检修的比重逐年增大,安全管理压力巨大。因此,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非全停检修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35~1 000 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多回杆塔占比19.83 %,2020年开展停电检修的线路占比27.87 %。
就目前来看,对于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想要采取全停的方式进行检修较为困难,在进行同塔架设多回输电线路部分线路停电检修时,作业人员误登带电线路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同时,当部分线路停运检修时,停运线路与在运线路之间的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会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从而对作业人员产生影响[2]。
如何保证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检修作业安全,已成为各公司日常检修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从系统内外以往出现过的事故案例来看,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工作危险点分布在误登带电杆塔、误碰带电设备、误入带电侧横担、感应电触电、高空坠物打击等五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2.1.1 工作组织方面
(1) 现场勘查不到位,风险辨识不全,“三措一案”“一书两卡”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现场作业情况复杂时未及时补充。
(2) 监护责任履行不到位。监护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未认真履行监护职责,频繁从事与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导致作业人员攀登杆塔及在不同杆塔转移作业过程中失去监护。
典型案例:2016-01-13,某发电公司对倒塌的35 kV上新三线杆塔及相关线路进行修复工作,在作业人员攀登杆塔过程中,由于监护人在接听电话,导致作业人员在误登邻近带电的铁塔(双回线)时未被及时发现制止,造成触电坠地死亡。
2.1.2 设备运维方面
(1) 线路标牌、色标设置不规范、不齐全、脱落、字迹不清、更换不及时等,加上工作人员登杆塔时未认真核对而误登带电杆塔,导致人员触电伤亡。
(2) 在偏僻山区或地形复杂的同杆塔架设线路上检修,检修点之间跨越复杂环境时,对线路环境不熟悉,容易误入其他带电线路。
2.1.3 人员素质方面
(1) 部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欠缺,未认真履行工作前安全交底流程,对工作任务、危险点不清楚、不熟悉。登杆塔前不认真核对停电检修线路标识,仅凭借主观意识盲干、蛮干,或盲目服从领队指挥,导致安全风险不可控。
(2) 作业人员攀登杆塔过程中因验电器携带不方便,存在未携带验电器登杆情况;到达既定验电位置后,因麻痹大意,未验电即进行检修作业,存在触电风险。
(3) 未开展作业人员承载力分析。部分杆塔停电检修工作持续时间长、工作量大,长时间连续高处作业导致作业人员超承载力工作,身体、精神疲惫,危险系数增加。
(1) 作业人员擅自扩大作业范围,停电检修过程中未经许可擅自处理带电侧隐患(如:漂浮物、鸟窝等),导致与带电侧线路安全距离不足。
(2) 作业人员在带电侧横担放置工器具、材料,在杆塔上卷绕或放开绑线,大风天使用非绝缘绳索上下传递材料等容易误碰同塔非停电线路的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1) 早期同塔双回杆塔的脚钉或爬梯只在其中一侧杆塔安装,当一回线路停电作业时,如果该排脚钉安装在带电线路侧,作业人员很有可能由于思维惯性直接进入带电侧横担,造成因安全距离不够而引发触电风险[1]。
(2) 现场安全交底内容侧重点偏失,过分强调同塔架设带电线路,而对应检修的线路危险点、安全注意事项交代不足,导致作业人员印象模糊。
(1) 停电检修线路接地线布置不合理,只在线路两端安装接地线,接地线装设数量少、未使用个人保安线,导致停电检修线路感应电流过大,造成作业人员触电。
(2) 在50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杆塔上作业,未采取穿戴屏蔽服或静电感应防护服、导电鞋等措施,导致作业人员感应电触电。
检修作业次序安排不合理。同塔双回路工作时,作业班组往往是同杆多人,双层工作,工作密集且难以分隔,相互影响较大。尤其上层作业人员会影响下层作业人员,且监督人员难以有效制止其相互影响。
(1) 严格现场勘察。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现场勘查,确保风险点辨识充分,“三措一案”“一书两卡”措施正确完备。如遇杆塔只有单侧脚钉的情况,则应在工作票及作业指导卡中突出强调。
(2) 细化交底分工。现场交底时使用语言简练明确,突出重点,如告知检修人员“该检修线路是面向大号靠左手侧”等;交底过程中随时进行现场提问,保证交底效果。
(3) 做好过程监护。监护人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全过程监护,重点关注核对线路标识、攀登杆塔、进入下层横担等关键环节,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1) 应用个人保安线。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工作中,接触导线前必须先悬挂个人保安线,消除感应电影响,下塔前及时拆除。
(2) 配备便携式验电器。为作业人员配备适合攀登杆塔携带的便携式验电器,有效杜绝作业人员因怕麻烦心理而省略验电过程。
(3) 规范验电流程。作业人员登塔验电、装设接地线均由工作负责人进行监护,验电前要规范佩戴绝缘手套,检查验电器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4) 做好措施防护。在50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工作中,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穿戴屏蔽服或静电感应防护服、导电鞋等防护装置。
(1) 严格标识管理。严格输电线路标识配置、安装、验收过程管理,确保标识设置规范、完整;加强线路标识运维管理,加大对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标识规范性的检查巡视力度,对发现的线路杆号牌、色标牌模糊、有误或欠缺等缺陷,及时进行更换或补全。
(2) 强化过程监督。加强作业现场施工人员行为违章的监督检查,配备充足的现场安全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采取重奖重罚措施,督促作业人员履行安全责任,规范作业行为。
部分单位结合检修现场工作实际,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成效显著。
(1) 针对同塔多回非全停检修作业采取梯级管控措施,进一步强化现场跟踪督导,督促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到岗到位要求,切实负起监督管理职责,强化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2) 加强统筹组织,针对大型复杂、多专业、同时间段作业的同塔多回非全停检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专人负责,确保作业过程中各方负责人沟通顺畅、步调一致,各作业队伍间协同配合、统一推进。
(3) 依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作业工序,确保各作业人员不会在同一回线路、同一垂直面开展作业,消除作业人员上下交叉作业相互影响的不安全因素。
(4) 采取防误登杆塔“双色标”措施,即在杆塔两侧回路上分别以不同颜色标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以示区别,检修人员分别戴上与停电检修回路对应相同颜色的标志方可允许上塔作业,有效防止误入带电回路。
参考国内同塔多回线路感应电防护研究成果,综合检修线路电压等级、线路回数、线路长度等因素,制定差异化接地线装设及个人保安线应用方案,规范接地线、个人保安线应用,为相关单位开展此类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双回路杆塔作业时,塔上和塔下人员因距离较远和风力等因素,交流不够通畅,建议配置作业单兵装置(智能安全帽、对讲系统等),提高作业安全系数。
同塔多回线路在杆塔各回路横担涂刷不同的回路颜色,在同一变电站所属不同杆塔的双回线路避免使用相同颜色,可优先使用红-绿、黄-蓝等区别明显的颜色,在塔梯的起始位置,涂刷相应的回路标准色。
运用国内外研究成果,开展防误登杆塔、防误入(碰)带电侧线路新技术试点应用,具体如下:
(1) 误登杆塔报警系统。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研制的输电线路防误登报警系统,由移动数据终端平台、RFID微波感应单元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通过检测微波信号来实时监测并分析作业人员与线路标签的相对位置,以此来判定作业人员与带电体是否大于安全距离,通过腕表的声、光、震动方式提醒作业人员,防止误登带电线路[3]。
(2) 防误登杆塔杆号牌。在杆号牌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语音装置、太阳能供电装置和红外感应装置,红外感应探头正对登杆塔一侧,作业人员登塔触发感应装置后,自动语音提醒线路名称杆塔号,有效防止误登杆塔现象[4]。
(3) 近电感应报警装置。在作业人员身上配备带有近电报警的安全帽、工作服,工作人员接近带电线路后,近电感应装置接收到的电场强度超过既定阈值,即发出报警信号,防止误入带电区。
(4) 红外对射报警装置。工作前在塔上人员作业区和禁入区之间设置红外对射装置,人员一旦越线即刻发出报警,提醒作业人员严禁进入带电侧设备区。
(5) 无人机检修作业。利用无人机开展悬挂传递绳、验电、验收等检修作业步骤,从而有效减少作业人员误登带电杆塔、误入带电侧线路、误碰带电设备等情况的发生。
结合河北公司实际与电力系统内外事故案例,从误登带电杆塔、误碰带电设备、误入带电侧横担、感应电触电、高空坠物打击5个方面,进行了安全风险因素分析,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程管控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采取的措施情况,提出了差异应用防护措施、畅通作业沟通渠道、规范线路警示标识、开展新型技术应用等四项提升措施。为同塔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检修作业、降低人身风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