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睿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市化也可称为“城镇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现象之一。城镇化始于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并从那时起发展迅速。农村地区向城市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还涉及了将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同时还包括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资源与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中。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与否,决定了城镇化能否健康进行。
产业集群,即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存在一群能够在生产上互相关联、互相协作、互相配套的企业、生产商、服务商、供应商以及与其相关的科研组织机构,它们形成了一种非竞争性联合体,相互之间有业务上的关联,彼此之间共同进行生产与研发的过程,在这个集群之间共享信息,从而降低各个企业的生产以及运输成本,进而提高一定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5]。硅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硅谷存在着高精尖人才集群、技术创新集群、风险投资集群以及小企业之间的集群和相关产业之间的集群,是一个典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
城市集群是产业集群作用的结果,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加强,资源与要素之间的互动紧密而形成的,在区域空间领域出现城市连片发展,因而形成城市群。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最先提出了“城市群”(megoalopolis)这个概念,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几个大城市,作为地区发展的引擎,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促进周围一些中小城市、小城镇以及周边农村地区共同发展,使得地区间资源与生产要素可以在地区间得到最优化配置[2]。城市集群最重要的内涵是要加强城市群内不同城市之间产业的相互联系,形成彼此间联系紧密的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使得城市的发展出现“1+1>2”的效果。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工业革命之后发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逐渐转变成为市民的复杂过程。其内涵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特征:首先,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即从乡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从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消费为主的生活方式。其次,城镇化是产业结构的转换,即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活动,由此可以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产业结构的转换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最后,城镇化是一种地域空间的变化过程,在景观上表现为广袤的农村地域逐渐转变为集中的城市地区,而且还包括了城市文化、精神价值、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域上的扩展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形成城市集群的物质基础。产业集群发展可以产生规模效益,能够降低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周围居民的生活成本,吸引周边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发展,是城市规模扩大的催化剂,也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助燃剂;同时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城市对于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增大,保证了城镇化的质量;不同城市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在具有相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群,加快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切实提高地区间城镇化的效率和水平。城市呈集群发展可以加强区域中不同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破除壁垒,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使得农村人口不必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实现农村地区就地城 镇化。
产业结构,即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GDP做出贡献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推进至关重要。配第·克拉克提出:随着收入水平的升高,国民经济中三个产业占到的比重会发生动态改变,起初是按照一二三产业排序,当工业快速发展起来时,产业比重依次为二三一产业,当发展到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具有绝对优势,远高于一二产业占的比重[6]。许多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会出现工业化过于快速的情况,即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过大。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不协调,会使城市生活环境恶化、农村与城市差距扩大、城镇化滞后,影响城镇化的健康推进。产业集群通过促进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在相互协作之下,在区域内交通联系方便、生产要素集中、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集聚,吸引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再次聚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来消化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促进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换,能够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及城镇化进程。
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自改革开放以后差距逐步增大,除了地理位置、国家政策等影响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与城市的集群程度 差异。
①东部地区城镇化的过程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城市体系健全,而西部地区城镇化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省会城市的首位度过高,拉大了城市间差距,地区间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相差甚远。
②东部地区的许多企业之间进行细致的分工与合作,周边农民也是主动进入“集群”自主创业,自发组织形成城镇化的动力,而在西部地区企业之间往往相对独立并且专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往往被动等待城市的工业扩张征地来转变身份。
③在东部地区,因为产业集群的存在使得每个中小城镇都有自身的发展动力,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小。而在西部地区,由于缺乏产业集群,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弱,因而城镇化动力不足,即使西部地区资源、矿藏丰富,但其城镇化在进程、质量、城镇化率等方面远远不及东部地区。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来讲,该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发展较快,工、农业生产水平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区。该地区涉及电子、机械、化学、食品、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聚集了许多高精尖的技术行业,例如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这些不同产业之间形成了资源共享、互相协作的产业集群,加强了区域间城市之间的联系,使得城镇化进程推进快速[2]。当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发展为城市数量、人口规模、工业集团与乡村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和城镇集聚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企业间在形成产业集群的前提下,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城市间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最终形成功能互补的城市集群。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很大,但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并不多,因此城市成集群发展是中国城镇化较理想的模式之一。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势必会对资源环境形成较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呈集群发展有助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使人与自然在城镇化过程中和谐相处。另外,城市呈集群发展能够使大中城镇和小城镇及周边农村地区协调发展,大中城镇相比小城镇和农村来讲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城镇化率较高。相比之下,周边小城镇及农村地区不但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也较低,促进城市集群发展可以带动大中城镇周边的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的发展,促进小城镇及周边农村范围内建立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农村地区实现就地城镇化。?
合作是实现共赢的基础,当前城镇化推进主要以集中式的圈层式推进为主,城市之间联系不强。未来城镇化的推进,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综合考虑区域间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加强城市间产业的联系来促进城市群的发展。产业集群是城市集群形成的保证,而城市呈集群发展也是保障城镇化效率、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大力推广这种模式在我国城市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