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琴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建筑CAD 是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提高《建筑CAD》教学质量十分必要,这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为保证教学质效,相关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对高职《建筑CAD》的教学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价。为此,确定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构建和创新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在高职教学环节开展《建筑CAD》教学,是为了让校内的建筑专业学生能够掌握AutoCAD 的基本绘制图命令和编辑命令,进而学会CAD 制图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成为建筑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要求[1]。在教学过程中,高职建筑专业学生将全面认识建筑CAD 绘图软件,了解软件特点和使用方法;学会绘制建筑二维基本图形和二维组合图形;还将掌握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建筑详图的绘制方法,获得基础从业能力。而在实训课程中,高职生基于专业指导和训练,提高动手实操能力。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对高职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现阶段,CAD 技术型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在这一领域中培养出高素质、强实践的人才能够为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潜力提供辅助。
在实践工作中,《建筑CAD》教学已经成为高职建筑专业的必修课,更是该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它可以帮助高职生更具体地理解建筑图纸、理顺建筑设计思路,让他们拥有高精度和高准确性的样本绘画能力。基于这门课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对CAD 技术的理解和兴趣,引导基于实物与图纸的转换拓展个人思维、增强个人能力,进而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建筑专业人才。在教学环节,《建筑CAD》将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其中实践部分必不可少,相关教师也必须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有效性及实践型人才培养水平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发展提出的要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前进目标。顾名思义,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主要用于评价高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成为衡量教师能力、教学水平、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依据。以往,高职院校在教学评价方面并不重视,评价指标单一、固定,评价方法死板生硬,难以切实反映教学有效性。所以,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建立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十分必要。通过建立和创新该体系,十分有助于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学工作更具实用价值。而且,基于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还有助于推动课程内容、体系优化,多元知识融合和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激发专业教师斗志、提高专业教师能力,进而从根本上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高质高效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2]。
建设高职《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先明确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指标,从而对体系框架进行合理设计,然后从多维度出发,对教学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在这一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基于导向性、双向性、可接受性原则开展教学有效性评价,并且不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丰富评价指标,调整体系结构,从而保证高职《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能够切实可用。
《建筑CAD》是高职建筑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CAD 制图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地绘制建筑施工和总平面布置图纸。在教学环节,能够对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十分多样,比如,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态度、责任意识、实践经验、教学水平都将影响教学有效性。而从学生的教学出发,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也将会深刻影响教学有效性。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内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建筑CAD》课程内容设置都会对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若要建立《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全面考虑可以对该项课程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为实现系统化、科学化评价做好充足准备[3]。
建设《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时,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关注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更要关注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以往,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往往只沿用传统而单一的结果评价方法;在评价环节不仅会忽略诸多细节,更是唯结果论而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十分少见。建立《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评价水平,从而切实提高高职教学水平。因此,在建设该体系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转化思维,从更多样化、全面化的角度出发,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开展教学有效性评价提供支持。
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建筑CAD》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着手,对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进行细致总结,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在设计教学指标时,还应该兼顾过程与结果,从多角度出发完成评价指标的选用。比如,从教学形态、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主体等多角度出发,基于“定性+定量”和“过程+结果”的原则,制定范围广泛、覆盖全面、特征突出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对《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设人员来说,明确该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思路,是保证该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关键。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开展有效性和评价研究,从而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然后再通过整合信息制作评价维护表格和量化考核表格,进而以此为基础开展动态化、多元化、全面化、发展化的《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
在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建设《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前做好文献查阅、资料收集、案例跟踪和调研分析工作,从而为有效开展教学有效性研究和评价指标体设定提供保障。《建筑CAD》教学的重点在于实践,该项课程还应该具有明确市场导向性和职业指向性,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并且尽量保证指标内容的详细性。比如,以信息技术能力、CAD 技术理论学习进度、CAD 绘图兴趣等细致化指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有效性评价工作;以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质量、个人经验指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有效性评价;以信息化建设水平、教学环境、实训氛围等指标,从教学环境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有效性评价。
现阶段,在高职《建筑CAD》教学工作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扮演辅助、引导角色,所以二者都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也应该围绕它们设定。由于《建筑CAD》课程是一门对教学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实践场所要求较高的课程,所以高职院校所构建的教学环境也将成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我们可以将教师、学生和环境设定为第一维度(一级指标),然后由此进行向下划分更详细的二级维度(二级指标),从而为实现系统化、全面化分析奠定基础。
在建设《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时,一级维度教师之下,可以下设教学目标、教学效率、教学能力以及个人专业素养等二级维度;一级维度学生之下,可以设置知识掌握能力、职业技能、综合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二级维度;而一级维度环境之下,可以设置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教学氛围以及实训基地适配度等二级维度。通过,这些详细的二级维度,更加生动、具体而直观地展现《建筑CAD》教学成果,对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更加科学的评价。当然,在构建《建筑CAD》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三级维度设计,基于教学内容、目标、人才培养需要和学生成长要求等因素,对二级维度的实现标准进行确定,从而为开展定量评价提供保障。以二级维度教学目标为例,在设计三级维度时,可将掌握CAD 技术内涵、AUTOCAD等软件操作方法、绘制建筑施工图和总平面布置图,和培养图形转换思维、团结合作意识与绘图制图兴趣作等内容设定为三级指标,并通过判断这些指标是否达成来确定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总而言之,《建筑CAD》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可以培养和发展优质人才提供辅助。基于《建筑CAD》教学,需要高职生掌握计算机制图能力,并且可以将这种技能直接应用在实践工作中。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多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的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确保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