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颉
(南京安高置业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建筑行业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建筑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安全事故频发,延长施工周期,降低施工安全性。虽然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实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但安全管理问题依然存在,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时,深入探讨安全问题,且采取必要管理措施,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性,确保其稳定发展。
由我国住建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89 起、死亡738 人,较2018 年同期减少72 起。但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依然存在。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根据类型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高处坠落314 起,占比为53.31%;坍塌事故86 起,占比为14.60%;物体打击事故71 起,占比为12.05%;起重伤害事故49 起,占比为8.32%;触电事故30起,占比为5.09%;机具伤害事故20 起,占比为3.40%;其他事故19 起,占比为3.23%。
项目部为了增加利润,安全投入不足,导致安全措施费用无法得到保障,安全防护、保险等装置有一定缺陷;机械设备、工具以及设施等缺乏完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带、手套、护目镜以及安全帽等不足。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约束工作人员自身行为,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确保行为安全。管理制度缺失,易导致工作人员行为失当,引发管理混乱,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负面影响。此外,管理制度缺失易导致责权不明确情况,出现互相推诿问题;无法明确自身责权,引起权大于责的情况发生,引发施工质量事故[2]。部分管理者很难清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范围,在管理期间出现监管空白,忽略工程中相关问题的发生。管理制度缺失还会降低决策的正确性,建立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对人的规范管理,若缺乏系统管理制度,易出现人管理人的现行,使决策具有主观性,导致决策失误。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工作人员自身整体素质,从管理人员角度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整体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较多管理者自身未接受系统教育,管理水平很难提高,同时管理经验有限,导致建筑施工管理难度增加。此外,从施工人员角度进行分析,目前我国较多施工人员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没有专业基础,在多个方面出现能力不足的情况,如操作、识图等方面,导致管理难度增加。同时较多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低,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物”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的。首先需确保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增加施工设施、设备以及防护用品的投入。其次,增加人力、物力定期查找危险源,寻找安全控制点,不同施工企业多采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贯标认证对安全管理实施有效规范,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通过识别施工现场危险源,寻找安全控制点,把握安全管理关键点,评估施工现场不同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同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3]。①起重机械:检查起重机械备案登记、装卸、验收以及维修等情况;司机、信号工、司索工等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②脚手架:对脚手架搭设、验收以及使用等情况全面检查;脚手架搭设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③深基坑工程:检查土方开挖、基坑支护、临边防护、变形监测等情况;分析各环节的规范性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国家对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生产较为重视,颁布了不同文件,要求项目部严格执行,如通过《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规定》文件要求项目部、劳务班组;“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作业;每周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性,检查评分表不能出现零分,汇总表需不小于70 分[4];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专款专用,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有效降低不可预见性的安全突发事件的成本;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审批、批准需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政府主管部门需进行现场安全审核,达到审核标准后方可组织施工。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象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在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从人的行为入手,通过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管理目标。项目部与工作人员应具有共同安全价值观、思维方
式与行为准则,提高工作人员心理认同感与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以此对工作人员行为进行有效调节,实现施工期间行为的自律。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期间,首先管理者与工作人员需认识到自觉性与责任感的重要性,以安全生产法律知识与安全技能为主,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有效措施规范其行为。规范作业,杜绝工作内容依据经验、主观判断,以此养成标准化与程序化的工作习惯。其次,通过培训增加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技术知识储备,全面落实入场安全教育,不同工种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采取不同培训方式,如视频、专栏以及授课等,学习安全法规、事故案例以及操作规程等增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同时增强安全操作技能。
在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期间,应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监督工作。施工前施工企业应进行专项方案的编制,技术交底,同时进行班前安全活动,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较大危险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其编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5]:①工程概况: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以及技术保证条件。②编制依据: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图纸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等为编制依据;③施工计划:主要有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以及设备计划;④施工工艺技术:包括技术参数、施工方法、工艺流程以及检查验收等;⑤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⑥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⑦计算书与图纸:若规模较大且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地下暗挖工程、深基坑等专项方案,施工企业需组织专项实施论证与审查。专项方案应由技术人员与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实施。采用动态方法对专项方案的实施进行管理,若发现违纪行为,应及时纠正,以此确保施工的安全生产。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属于三级层次管理体系,同时是体系中较为细化的部分,并由不同子系统构成[4]。
(1)生产经营管理子体系。该体系是由项目经理组织,是根据安全技术措施与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济合同中安全指标的确立;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的进场与检测,涉及工程部、材料部和安全部。
(2)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体系。该体系是由书记组织,主要确保安全管理思想的正确性,同时保证后勤工作顺利进行。
(3)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该体系是由工程师组织,主要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施工进行具体编辑;分部分项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
(4)专业检查管理子体系。该体系是由安全部组织,主要检查施工中的安全,同时对存在的安全事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安全事故资料进行收集。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种专业且复杂的管理工作,可营造安全建筑环境,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建筑行业的经济损失,以此达到安全管理目标。在对建筑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团队应引起重视,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如确定重点,加大投入、贯彻建筑安全法规制度、安全教育培训、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等,以此全面提高安全管理质量,为建筑行业的较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