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利,马宏瑞,佘跃心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老旧工业区作为20世纪的产物,已不适用于时代的发展,然而老旧工业区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城市和城市原住民共同的回忆,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值得保护和保留。老旧工业区改造已经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促进城市产业更新的一个方法,老旧工业区改造也是重新赋予旧建筑以旺盛生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1]。
2.1.1 历史背景
上海西岸原为徐汇滨江地区,是近现代上海工业的聚集区,该地区紧邻黄浦江、地势平坦且河道纵横,交通与运输便利。上海近现代以来重要的工业设施及工业厂房纷纷在此选址,该片区也成为当时上海最主要的工业生产加工基地。
2010年后,上海市正式开启了对城市老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该片区被列为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此后几年,依托文化品牌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城市更新改造,上海西岸开始了华丽转身。
2.1.2 改造后现状
更新改造完成后的徐汇滨江区规模远超昔日,沿江岸线长达十几公里,成为滨江带上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城区。经过几轮的发展建设,上海西岸打造出了西岸传媒港、龙美术馆等多项本土文化品牌。同时,创立了西岸音乐节、西岸艺术双年展等文化活动,使上海西岸彻底脱胎换骨,从一个老工业区蜕变成上海高品质艺术文化中心和高端商业聚集区。
2.2.1 老工业区的成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正处在战后经济萧条时期,国内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工业生产落后,工业区寥寥无几,集中分布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大城市。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国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工业建设,在国家的积极投入和苏联的帮助下,工业区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成40多个工业重点中心,这些完整的工业生产工厂促进了工业体系在我国的建立[2]。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进步,增强了国家硬实力。
2.2.2 老工业区的衰落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市场向世界打开,资本的涌入导致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减少,传统的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不再适用。21世纪后,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相继出现,老工业区完成了它们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任务,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老工业区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过度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的三废排放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伤害,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矛盾。此外,我国自1990年开始实行土地有偿制,城区的土地价值较高,地价数倍上涨,工业生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无法承担昂贵的土地费用。
2.3.1 场地布局
老旧工业区大多建于20世纪中叶,出于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考虑,工业区一般位于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的地区,有着先天的区位优势,且类型较多,集中分布。而今,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原来工业区的位置已经变成了城市中心或者新城区,老工业区虽然相对聚集,但是没有经过严谨有序地统一规划,布局随意,单独成栋或者成片,空间上毫无联系,道路虽然经过更新和整修,但是仍然改变不了无序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城市交通和城区建设。
2.3.2 周边环境
老旧工业园区环境设计较少,区域内缺乏景观节点和景观广场,建国初期经济落后物资匮乏,老工业区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求,环境建设相对投入较少。此外,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工业生产为主,对人居环境和办公环境没有太大的需求,因此与周边新开发的城市用地有所差异。
2.3.3 交通组织
由于老旧工业区建成年代较远,路幅普遍较窄,没有设置露天停车场地和地下停车场。改革开放后,私家车数量增加,但是老旧工业区内停车位较少,停车不便,会出现占用道路的情况,且人车混行,很容易造成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
2.3.4 功能配置
老旧工业园区产能落后,产业升级缺乏基础、动力不足,且大部分的老工业区功能单一,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3.5 建筑单体
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影响,建筑物外立面破损严重,墙皮存在安全隐患,门窗等外围护结构也已经远远超出了使用年限。墙体上的落水管和配电线路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随着原有企业的搬迁、倒闭等原因,大部分建筑已经闲置多年,内部空间杂乱无章、基本设施损坏严重,失去了使用功能。
“上海西岸”打造了以区域整体开发为更新改造的基本模式,将原有的徐汇滨江区统一规划,将区域内的上海煤运码头、火车站看做整体,在空间上进行重新组织规划、统一设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采用了统一管理的模式,虽然分块建设,但是打破了传统用地红线的限制。西岸传媒公司将地上地下切分为两块,地下空间由自己开发,而地上部分则转让给入驻的文化企业单位共同开发建设。
原有的区域内绿化稀少,景观节点缺失,在改造设计中,上海西岸采用了景观带与景观节点相结合的方法。整个徐汇滨江区沿着黄浦江呈带状分布,在做景观设计时借鉴了“CORNICHE”的设计理念。首先,以龙腾大道贯穿而下,大道沿江一侧不设置水泥防汛墙,而是将路基升高两米作为沿江绿地,人们可以直接在江边临高欣赏江景;其次,在CORNICHE理念的指导下,西岸传媒公司将岸线分成了休闲、文化、自然这三个部分,并利用休闲步道将三个部分串联起来。
在更新改造前,原先的道路路幅狭窄,并存在车辆占用道路的情况,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可以将路网进行升级,首先将原道路拓宽,设置人行道,实现人车分流。其次是停车问题,在整体规划中计划有地下空间,基本每个艺术馆都配备有地下停车场,地面也设有较多的临时停车位,停车问题可以顺利解决。
功能的改造设计采用了文化植入的方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规划和政策的扶持,吸引知名文化企业资本的进入,共同开发,为区域的文化建设打下基础;二是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提升该片区知名度,将其打造成艺术文化中心。此外,引入商业、餐饮等服务功能,丰富老工业区的产业结构。
徐汇滨江区的建筑大多建成于20世纪上半叶,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在单体改造时,尽量保留原有的建筑,摒弃了大拆大建,精细化地开展土地收储,原样保留了4万㎡码头、33处历史建/构筑物/近100个系缆桩,2.5km铁轨,1200根枕木、1800㎡石材、4台吊车[3]。以龙美术馆为例,龙美术馆前身是上海煤运码头,码头上原有一座卸载桥,此次改造为了凸显工业文明的特征,便以“煤漏斗”为原型,这座卸载桥很符合造型要求,便被保留了下来。除了被保留下来的厂房本身和卸载桥,也有新建的部分。新建的部分以一个“伞拱”的悬挑结构为基础,贯穿地上和地下,营造出室内的空间变化。建筑材料使用较为朴素的混凝土或者白墙,给予建筑轻盈感和力量感。
改造后的城市老旧工业区,其外在形式和内在功能也许会有所改变,但是当中包含的工业文明痕迹与氛围是无法复刻的。正如上海西岸,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方面,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还有设计的巧妙、设计的思路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