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七九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消防救援大队,江苏 泰州 214500)
化工行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工业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化工行业又是典型的高危行业,在生产、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易燃易爆危险,而化工企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危害性和损失往往较为严重[1]。虽然近年来,我国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的关注和监管,但是,由于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环节和流程的动态可变性较大,依然难以做到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彻底预防。因此,除了加强事前防范,也要在事后处理上进行深入研究。火灾救援是化工企业火灾事故发生以后的首要工作,在进行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救援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式做好相应的救援工作[2]。
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隐患并不集中在某一地区,也不集中在化工企业的某一生产环节。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不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在任何一个工厂的各个车间都有可能发生[3],从工艺操作、设备管道、生产维修到设计制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管理漏洞等都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化工企业原料多变,生产条件变化大;工艺复杂,操作控制点多,相互影响;设备种类多,数量多,开停车频繁,检修量大;自动化程度低,安全联锁装置不齐;相当数量的工人、干部文化水平低,安全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不强,防范事故的能力不强;执行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的严肃性较差。这些原因导致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频繁发生[4]。
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每年都有发生,而且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重点要害岗位和主要设备的重复事故相当多,如锅炉缺水爆炸事故、煤气发生炉夹套和汽包憋压爆炸事故等。这些重复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事故教育差,对上级的事故通报传达、研究、重视不够,或在安全作业考核方面缺少必要内容,不能吸取兄弟厂的教训,提高警惕,采取措施,导致这些年来危险性较大的事故一出再出[4]。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装置破坏以及全厂生产装置破坏,或因单台设备损坏、关键设备损坏而造成停产,这些严重后果中还包括一些工人、干部付出的生命代价。事故发生后,若厂里恢复生产,需要加倍紧张地工作,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5]。从近年来的火灾事故情况来看,随着化工企业集成化生产状态的形成以及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火灾事故的危害性也在上升,经济损失、伤亡数量都在不断刷新纪录。一些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的恶性后果,使化工企业的安全状况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必须对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加以研究,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化工企业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形势往往较为严峻,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火势蔓延通常比较快,能够在短时间内顺着可燃物的流淌、弥散而不断向外扩张;另一方面,由于化工企业的生产、存储、运输等部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火灾事故隐患,在火灾事故发生以后,很有可能导致其他爆炸或者燃烧,甚至是连环爆炸[6]。因此,在获悉化工企业火灾事故警情以后,消防救援部门应增加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往火场。不仅要保证普通火灾救援车辆数量充足,还要增加一些特种消防车辆的部署,比如干粉车、化学抢险救援车、泡沫车、高举车等,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还要为消防救援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7]。
消防救援人员抵达火灾现场以后,应详细、全面地了解化工企业火灾现场情况,为划定警戒区域、实施精准救援提供前提条件。化工企业火灾事故一般和特定的环境、生产装置有关,因此,消防救援人员在抵达现场以后,应及时和单位技术责任人或者单位负责人联系,详细了解与火灾救援相关的各类有效信息,包括火灾事故现场的基本环境、企业的各项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现场燃烧物情况,明确火灾事故现场的风险情况[8]。在获取相关信息以后,科学划定相关的警戒区域,清退现场无关人员,迅速开展救援工作,首先抢救被困人员,兼顾企业的财产保全和周边环境保护。
在化工企业火灾事故发生以后,由于气温极速上升,火灾现场及附近区域的设备和管道压力往往会超过荷载值,易导致爆炸。因此,消防救援人员在抵达企业火灾事故现场以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对现场进行冷却防爆,消除二次爆炸的隐患。其中,主要防爆对象应集中在火势直接作用下的容器、设备以及邻近火势威胁的容器、设备[9]。在开展冷却防爆工作的过程中,消防救援人员应用泡沫将地面移动的火焰扑灭,并且在火焰周边也喷洒泡沫,起到保护和阻隔作用,再对事故装置和邻近的设备进行冷却和火焰阻隔。
在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现场,一旦火势蔓延,往往会给企业以及周边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因此,在进行火灾救援的过程中,要及时采取多种措施阻止火势蔓延。期间,要“关阀断料”,关闭火灾现场及周边的管道阀门,并及时清除现场的化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一切可燃物。在此过程中,消防救援人员应与化工企业技术人员进行配合,在技术人员提供必要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现场的火势阻隔工作。同时,消防救援人员要在“关阀断料”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救援力量,防止现场发生意外情况。
由于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并且现场物料种类较多,不同的可燃物和水接触以后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开展化工企业火灾事故救援的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灭火剂。消防救援人员要根据化工企业火灾形成的原因、生产装置的特点、所用物料的性质等,采用有针对性的灭火剂以及灭火方法。同时,由于化工企业火灾事故存在一定的突发性和多边性,消防救援人员在开展火灾事故救援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先进设备,比如卫星通信指挥车、消防机器人、无人机等,开展全方位的救援工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目前,我国无人机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在化工企业火灾事故救援过程中,无人机的应用更加广泛,不仅能够通过无人机进行现场的拍摄和环境的勘查,还能通过无人机直接进行灭火工作,但这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在进行化工企业火灾救援的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现场取证工作。由于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现场通常损毁严重,并且少有目击者,在进行现场取证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确保能够收集到更多有效的证据。比较常用的现场取证方法包括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为了更加详细地把握火灾事故的发生情况,需要结合两种方式。现场勘查主要是消防救援机构人员到达现场以后,根据了解到的基本情况,对火灾案情作出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技术,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现场的相关物证进行鉴别和查找。调查访问主要是通过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可能涉及的相关作业人员、目击人员进行梳理和排查,确定能够为火灾事故现场取证提供有效信息的关键人员,采用询问的方式获取有效信息。还要注意的是,要保护好通过现场勘查收集到的物证,对于一些重点物证,要单独进行保护;对于其他物证,可以按照种类、体积、形状、质量等进行分类存放,提高保管效率。
化工行业是影响国计民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同时也是众所周知的高危行业。化工企业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危害性更大,损失更严重,且影响范围更广。在开展化工企业火灾救援工作的过程中,要针对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做好火灾救援的一系列事前和事中工作,不仅要加强对现场救援力量的部署,还要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此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化工企业火灾救援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借鉴和运用,不断提升化工企业火灾救援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