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30 03:37:44
现代盐化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药材中医药

贾 珺

(山西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学的深度融合,为我国医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得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众所周知,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在现代临床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医学的有效化学成分、药效机制和病理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治疗成效难以体现和得到科学的评价。生物化学技术的创新应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以上问题,一方面,有效界定了中医学的有效化学成分和中医药的治疗机制,确保中医药治疗成效得到了实质性的科学评价,切实推动了我国中医药学的高质量发展[1]。基于此,通过系统地阐述生物化学技术的概念内涵,重点聚焦生物化学技术的显著特征,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地分析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发展,进而为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生物化学技术的内涵界定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发现,目前对生物化学技术的内涵界定主要是指采取多种试验分析方法,通过对活体蛋白类物质、酶类物质以及核酸类物质等不同类型的分析进行系统研究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技术方式[2]。换而言之,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创新应用,比如在生命科学领域、微分子领域以及微细胞学、遗传学领域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学的深度融合必将成为中药领域的主流方向。

2 生物化学技术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生物化学技术作为中医药领域较为先进化和前沿化的一种新技术,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有效性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不同于以往的生物技术,其更加精确化和微量化。根据相关研究进展和自身实践,将生物化学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概括为技术操作温和、技术分析微量化和技术分辨率高等3个方面[3],在中医药领域所表现的特点具体如下。

2.1 技术操作相对温和

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其技术操作相对温和,主要是指在实践过程中重点聚焦操作的方式方法。当前,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领域的有效衔接,主要原理是结合生物大分子的显著特征,只要保证生物大分子有足够的活性,就能保证中医药疗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应用于临床。因此,若想发挥生物化学技术的显著优势,必须保证在实操过程中技术规程和技术操作的温和性,有效降低生物大分子的生物活性,使得其生物结构、生物特性、生物功能保持完整。

2.2 技术分析微量化

技术分析微量化主要是指中医药领域在创新应用生物化学技术的实践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药品的数量和质量,充分保证试验的药学属性是微量化和痕量化的。一般情况下,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的有效结合,其应用技术主要包含微观生物化学技术和宏观生物化学技术。基于此,针对中医药不同的应用环境,必须重视药品样的质量和数量。比如中医学在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时,应严格控制药品样质量的ng级或者pg级。与此同时,在利用其微观分离技术时,必须将药品样质量控制在kg级。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中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在应用生物化学技术的过程中,必须格外注意药品样的质量控制等。若采取不科学的药品样,势必会导致试验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使得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领域无法有效衔接。

2.3 技术分辨率高

技术分辨率高主要是指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生物化学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很高的分辨率。上文已提及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生物大分子的优势,因此,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创新应用层面主要是微观分子级,对技术分辨率的要求较高。

3 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众所周知,医药疗效与试验科学性息息相关,任何一种医学药品的推出均需要进行多次临床试验,验证该药品是否具有临床价值和相关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进行医学领域的试验需要将不同活体(试验动物)作为研究对象,让活体接受新的医学药物和医学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监测活体的医学反应,对这些试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生物化学技术密切相关。具体而言,要想更深层次地观察这些活体的具体变化,需重点聚焦其生命体征变化、身体部位变化并取样进行科学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熟知中医药领域中这些生物化学技术的实际成效和医学手段,在生物化学技术试验的基础上,将生物化学技术应用于实践。比如,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有肠胃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在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时,需对患者的排泄物和肠胃中的某些物质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此项技术,科学地分析患病机理,研究是何种微生物、病原体的侵蚀所致,进而对症下药。

现阶段,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中医药领域对于应用生物化学技术相对较为广泛,其应用前景广阔。可以说,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领域的深度融合,为两者的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化学技术的核心主要体现在生命体的基因工程。结合中医药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重点突破中医药领域的微观大分子瓶颈,这也是该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关键[4]。目前,我国的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上还处于追赶和探索阶段,主要表现为技术对应的设备较为落后、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4 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现阶段,中医药在医学领域难以发展的瓶颈主要为中医药的药效无法进一步明确,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的适用范围和可持续发展,使得中医药只能局限于患者常见的几种症状。鉴于此,要想使中医药在医学领域占得先机,必须充分应用现代化生物技术,重点明确中医药的药学机理、治疗机制和实践推广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大分子作用机制,与基因工程、遗传学、分子学息息相关。总之,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的深度融合必将成为主流发展方向。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疾病和症状,均与细胞分子衰老密切相关,比如神经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等。目前,这些不同类型的疾病主要采取西医治疗,但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治疗的同时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但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有效避免了以上问题的频繁发生,充分明确了中医药治疗的内在机理,同时,对人体生命生物细胞衰老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将生物化学技术应用到中医药领域后,能够利用分子微观技术,解决中医药应用实践过程中的诸多不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医药得天独厚的调节机制,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促进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的双向发展。

5 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材中的应用

现阶段,中医药难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选取合适的中医药材,其适应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采取传统的识别方法,难以保证中医药材选取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众所周知,我国中医药材种类繁多、药材资源丰富,但在选用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瓶颈,比如某些药材只有特定区域才有。同时,药材的选择比较相似化和同质化,极其容易混淆。

当前,对于中医药的选择方式,主要采取人工经验法,也就是根据我国中医经验,比如对药材的颜色、形态、习性和味道等特征进行人为识别,由此判断中医药材的种类和用途。采取该种方法,容易造成识别工作量增大,同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无法有效保证所选中药材的准确性。在此背景下,借助生物化学技术,可有效解决中医药无法识别和选取的问题。目前,我国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选取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进行推广示范。

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材有机结合的主要工作原理,从本质上讲,仍属于基因工程范畴。具体而言,主要利用中医药的基因序列、片段等信息判断药材的属性。与传统的识别方法不同,生物化学技术可借助“生物剪刀”(医学上将几种特定的酶或者其他具有相似作用物质的统称)对中医药进行基因片段剪切,根据剪切所得出的基因物质,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医药的分类,判断药材的真伪,进而提高辨别的准确性。此外,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还包括利用生物探针来检测,可获得更高的准确性。

6 生物化学技术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对医疗健康行业需求的不断攀升,社会群体逐渐将目光转向中医药领域,使其价值越发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不同区域、地区的中医药材受到前所未有的种类破坏,质量和数量均在急剧下降,这对医学领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灾难。因此,可充分发挥生物化学技术的显著优势,最大限度地避免和缓解种类破坏、质量和数量均在急剧下降等现状,从某种程度上讲,采取此措施有利于中医药材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笔者建议可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应用生物化学技术,缓解质量和数量均在急剧下降等问题,实现中医药材整体质量的提升以及达成中医药材规模化生产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中医药的产量。其次,要从种类破坏的角度进行重点考虑,结合生物化学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中医药材,构建科学、系统的保护机制,将这些珍贵药材的基因保存到基因库,利用生物方法,培育濒危的中医药材。

7 结语

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我国医学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中医学作为中国各族人民长期形成的智慧结晶,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比如,中医药受制于濒危药材自身药效原理不明确、生产效率低、作用机理模糊等问题,难以在现代医学发展历程中占得先机。实践证明,中医药具有不同于西医的独特治疗机理,若创新性地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可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中医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契机。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药材中医药
河南道地药材
河南农业(2023年2期)2023-03-03 04:45:56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0
药材价格表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16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