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时代演进及其价值拓展

2021-03-29 14:00徐钰婷刘新庚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想大学生

徐钰婷 刘新庚

摘要: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是指以高校为核心而创设起来的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时代不同,这一环境也不同。其演进发展关系着时代新人的成长成才,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命题,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诉求。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历经了从偏离到正轨的转变发展、从“强化”到“细化”的改进优化、从外延到内涵的拓展提质、从全面到融合的纵深发展四个阶段。新时代提出了朝着“环境生态培育共同体”的目标前进,呈现出“纵深融合一一体育人”“全面培育一精准引领”“互鉴共享一特色挖掘”的新挑战。然而,面对当前思想培育环境存在的供需不配、合力不聚、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走向未来的新时代必须顺应环境变化之“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加强大学生思想培育的科学性、增强时代性、提升实效性,优化培育环境,深化拓展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环境价值;培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用更高远的目标、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站位,从时代变迁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环境演进中探寻发展方向,正所谓“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1]。回顾大学生成长的高校及其社会环境的演进历程,展望其演进方向,揭示其有益启迪,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发展历程

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是以高校为核心而创设出来的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其发展历程,实质是社会发展、政策引导与思想变迁交融交织的演进过程。大学生在时代变迁中,融入、见证、推进着历史的发展,历史也在他们身上镌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变迁,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偏离到正轨的转变发展期(1978年-1989年)。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转变发展期,重新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目标,呈现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阶段性特点。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时代号召,標志着教育界“拨乱反正”的开始。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服务于党在高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1981年8月召开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对1949年以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发挥着重要的正本清源作用。1984年4月,教育部全面展开高校思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探索,开启了构建专业学科、加强课程教学、培育专业队伍等工作。1986年5月,国家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知识分子。在这一阶段,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决心要“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他们打破思想禁锢,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碰撞中重识社会主义。但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偏差和行为盲动问题凸显。因此,党和国家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从培养又红又专人才到培养四有新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目标在正本清源中不断清晰,推进培育环境由偏离逐渐走向了正轨。

第二阶段:从“强化”到“细化”的改进优化期(1989年-2002年)。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改进优化期,形成了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呈现出一系列部署、分类推进的阶段性特点。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要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思想,统一局势。随后,国家密集印发系列文件进行部署,从党建、团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等视角,全面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使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进。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大学生思想的培育环境发生了新的转折。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社会中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的事件频发,这些道德失范现象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对此,党和国家出台了系列文件,分析了改革攻坚阶段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变化不适应、覆盖不到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大生源、缴纳学费、不包分配等制度变革,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带来了大学生学习态度、竞争意识、就业观念的大转变。同时,大学生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也悄然抬头,“考证热”“下海热”“出国热”渐成气候,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愈加复杂。面对复杂局势,国家出台了系列加强思政工作、优化大学生培育环境的文件,其内容从党建、团建、社会实践,拓展到了网络、心育、公寓管理等多方面,强调要系统并细化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推进培育环境从“强化”到“细化”的全面改进和优化。

第三阶段:从外延到内涵的拓展提质期(2002年-2012年)。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拓展提质期,着手建立健全基本建设标准及质量测评体系,呈现出全盘统筹、立标提质的阶段特点。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三贴近”原则,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其后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从战略任务的明晰、基本原则的确定,到系列措施的安排,系统有序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发展。此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日益多元,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价值取向更加多维,并且出现了信仰缺失的迷茫,不思进取的“佛性”、好逸恶劳的懒散等。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大学BBS、人人网、贴吧等在高校日益盛行,微博、微信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接触多元思想的途径与方式更为广泛,占领思想高地与网络阵地的形势刻不容缓。因此,2004-2007年,国家紧密发布系列文件,从贫困生、校园文化、心理健康、网络管理、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大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思政课程、共青团建设、党支部建设、住宿管理等方面不断拓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为落实上述规划要求,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建设标准,2012年试行了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坚持内涵式发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推进“三全育人”的提质提效。在此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整体统筹,建立标准,细化落实,一方面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培育方式,坚持外延发展;另一方面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强化效果评价,引领内涵发展,推进培育环境从外延到内涵的拓展提质。

第四阶段:从全面到融合的纵深发展期(2012年至今)。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纵深发展期,深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呈现出全面融入、一体育人的阶段特点。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党对教育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2]。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教育部试行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3]。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颁发,全面而系统地规划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路径,从“三全”育人的横纵联动、全面融入到“十大育人体系”的一体化建构、纵深发展,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提出了实施方案。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和三大保障措施,对中国教育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为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演进明晰了方向。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系统建构提出了任务表和路线图[4]。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高校把抗疫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中外对比和鲜活事例,深化大学生思想引领。经过战“疫”的洗礼,这代大学生对世界、对家国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他们有的主动请缨成为社区志愿者,有的居家抗“疫”不给祖国添乱,从自发遵守到自觉坚守彰显着当代青年的时代力量。这一阶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向全面深化、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厘清了新时代“事”“时”“势”的发展方向,而且找寻到“化”之方法、“进”之路径、 “新”之突破,推进着培育环境从全面到融合的纵深发展。

二、新时代思想培育环境面临的新挑战

新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高等教育格局、人才需求结构和未来学习模式[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6]。对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分析把握也应如此,其培育环境在历史演进中不断变化,在时代发展中日趋跃迁,既需从变迁脉络中总结经验规律,还需从演进逻辑中把握未来的挑战。

(一)演进目标:环境生态培育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7]。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演进目标应该是什么?说到底,这是由时代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的。马克思指出: “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8]。新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更是多元的时代。网络化的发展进路正在为新时代的思政搭建了全时全员全域全景式的践行场域[9]。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阻、挡、隔”的防御体系已经收效甚微。因此, “引、融、化”的生态培育机制应该建立,使环境能通过融入渗透助推认知的深度,积极引领提升认知的高度,形成互融共生的一体化的培育共同体,实现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内在强化与系统固合,实现绿色发展培育的永续循环。

因此,为了顺应新时代环境生态培育共同体的演进发展,需要我们依据成长对象的特点与成长规律,营造养料丰富、环境适宜、导向明晰、互融共生的生态培育机制和氛围,助推其成长成才。大学生就像“小树”,它的成长成才首先需要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树干”,然后在“思想引领”“文化培育”“社会实践”等一系列“雨露” “阳光”的机制和环境中伸展自己的“枝叶”,依托“学校、社会、家庭”共育平台扎根肥沃土壤,实现一棵树的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枝繁叶茂。环境的生态培育需“强底气”,完善“学校、社会、家庭”共育平台的系统构建,统一教育理念,实现共育目标。生态培育需“扬正气”,让引领正确方向的“思政阳光”照耀成长之路,让融入日常生活的“思政雨露”融入成才之径。生态培育需“接地气”,切合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与时俱进地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可见,环境生态培育共同体不是简单的环境要素的叠加,它是各培育要素在生态构建中互融共生而形成的有机结合体。它将融合多元的育人途径,采用适时的培育方式,拓展切合的培育内容,推进培育目标的实现。它是一个多元生态培育体系,其特色是“生态培育”。 “生态培育”关注合力培育,将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培育合力渗透拓展,以“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10],辐射融入整个培育过程。 “生态培育”关注情感培育,注重加强“以情动人”的培育取向,促进情感能量的正面催化,实现思想培育的“情感乘积效应”,让思想更加坚固而有温度。“生态培育”关注动态培育,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掌握培育环境的融合度与切合度,提升培育的接纳度与认同度,科学进行培育的适时调整与动态完善。

(二)新的要求:纵深融合·全面培育·互鉴共享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不仅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大势所趋,也受学校、家庭、学生的小势所控。新的挑战要求立足于现实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以育人为目标,走纵横结合、特色挖掘的优化之路。

其一,纵深融合一一体育人。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过程实施纲要》中详细规划了“十大育人”体系。各高校聚焦短板弱项,不断构建完善育人体系,但也存在着各体系之间“聚而不融,合而不入”的现实窘境,迫切需要以“大思政观”为统领,抓好顶层设计,做好整体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实现“十大育人”体系的纵深融合,推进一体化育人体系的系统构建。在培育实践中, “纵深融合一一体育人”的培育环境特征,主要为实现“五转”、提升“五度”,即从“培育广场”转向“思想主场”,提升培育的引领度;从“体系聚合”转向“内容耦合”,提升培育的契合度;從“内容跟跑”转向“创新领跑”,提升培育的创新度;从“关注增量”转向“注重质量”,提升培育的实效度;从“专注课堂”转向“融人生活”,提升培育的融入度。

其二,全面培育一精准引领。这种培育环境的新状态,是当今时代的客观要求,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要针对“疏于德、弱于体和美、缺于劳”的现实境遇,不断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坚持“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11]的全面培育。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充满着激情与朝气,更需根据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要求,精准引领其理想信念与认知行为。与此同时,我们还需把握规律,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大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擅长领域、思想特点及发展需求,加强思政的科学研判,强化环境的精准引领。

其三,互鉴共享一特色挖掘。“新时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将推进思想环境中国化与国际化的日益融通,促进人们的思想互鉴共享发展”[12]。新时代也需要我们顺应世界教育发展大势,聚焦国际教育发展前沿,立足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加强互鉴共享,着力特色挖掘,培育既有中国底蕴又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由世界经合组织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从“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全球胜任力”,再到即将纳入评测内容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评测指标指向全球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实际上,2016年中国学生的PISA成绩较前两轮PISA的结果相比低了不少[13],迫切需要找准培育中存在的薄弱短板,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挖掘中国教育的特色优势,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在大学生培育环境的优化事业中,走出一条国际一流、特色凸显的发展之路。

三、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的问题审视

当前是国际环境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面对日趋活跃的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一个良好的思想培育环境,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巩固和加强大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说: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4]。思想引领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需营造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思想培育环境,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但当前思想培育环境存在供需不配、合力不聚、效果不佳的现实困境。

第一,大学生对思想培育环境的要求与培育环境的供给之间存在着矛盾。当前,大学生对思想培育环境有着更高、更贴切、更具感染力的需求,但实际却出现了“拿来式”“阵风式”“灌输式”的低效教育供给, “供需不匹配”的现实矛盾,严重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推进思想培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升华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是顺应改革创新时代诉求的应有之义。大学生思想培育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及其培育质量这一目标,立足大学生思想培育实践,改革思想培育过程中供需结构不匹配和要素配置不合理的现存问题,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扩大中高端、有效供给,以实现思想培育的供需平衡,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

第二,大学生思想培育合力不聚. “三度”都有待提升。当前,思想培育合力呈现出“发力不均、动力不足、力道不够”的现实问题,培育的融入度、融洽度、融合度都还有待提升。其一,因培育主体的育人理念不统一,致使思想认识的分化。“重教轻育”“重智轻德”“重知轻行”的思想大大存在,阻碍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提升”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的深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度不够。其二,因培育主体分工不明确,造成资源的淡化。高校、家庭、企业、社会都有其特有的育人资源与教育优势,但因缺乏资源的有序整合机制,使得高校资源叠置、家庭资源闲置、企业资源搁置、社会资源空置,导致育人资源的融洽度不佳。其三,因培育主体的权责不清晰,导致协同的弱化。培育的责任在基层,但评价的权力却在上级部门。 “上面万条线,下面一根针”是一线思政工作者最常见的工作状态。有些部门将工作下放,以为部门权力的下放就等于责任的下放,这种错误的“权责观”不仅给一线思政工作者带来工作负担,也颠倒了全员育人的初衷,导致工作协同的融合度不强。

第三,大学生思想培育的成效不佳,部分学生人生价值观倾斜。当前,思想培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大学生思想素质有待提升。《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9》指出,91.7%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认同度最高的为“友善”(96.4%),最低的为“爱国”(79.0%)。尽管93.6%的大学生赞同雷锋精神,但仅有62.6%的大学生明确向往成为道德模范,大学生在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太自我、玻璃心、缺乏组织纪律性等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愈发普遍;面对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盲目消费、信息焦虑、人际关系虚拟化等问题也令人堪忧[15]。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方向模糊、成才发展动力偏颇。这些问题的源头都是思想素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没有思想广度、对人生的方向和规划没有思想深度、对价值的衡量与取舍没有思想的高度。

四、拓展立德树人的培育环境之价值追求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6]。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的培育环境,是历史环境的深刻总结与延续,是当代多种环境因素的交互交织与交融。如前所述,新时代的培育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好新时代下培育环境演进的大趋势大格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深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而且凝聚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17]。优化培育环境就要以加强大学生思想培育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深化拓展培育环境所蕴含的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

其一,加强大学生思想培育的科学性,因势而谋。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和趋势,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18]。新时代的培育环境交融复杂,已难实现始终如一的把控;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凸显,也难以回归整齐单一的思想。唯有我们的“培育”,是可以创设和把握的。但培育活动必须顺应环境变化发展的趋势,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大学生思想培育科学性的全面提升。列宁指出: “規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9]。这些规律内蕴于培育环境中本质的关系。所谓因势而谋,就是要顺应环境遵循规律,从本质深处充分激发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内生动力。

“因势而谋”首先需要大学生经历“从知到品”的内化培育过程。 “从知到品”的内化,是从培育对象的特性出发,依据其培育环境、遵循其成长规律而进行的培养教育过程。其目的是让培育对象真正把培育内容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独有的意识和思想。内化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育”的融入度与切合度,需要培育者具有驾驭环境和运用规律的技能,要用适当的培育方法针对培育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精确融人与有效切合,使培育对象从基本认知深化到系统的思维体系,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

“因势而谋”其次需要大学生经历“从知到行”的外化培育过程。 “从知到行”的外化是人作用于环境的过程,是从正确的思想认知、适宜的情感体验、坚定的思想意志转化为自觉的思想行为的转化过程。大学生思想培育需喚起他们“学以致用”“创新为民”的时代价值感与历史责任感,实现从“走近”到“走进”,从“了解”到“思考”,从“自愿”到“志愿”,从“自发”到“自觉”的行为提升。这就必须顺应环境,遵循规律,加强价值感的提升,建树动力目标,完善培育机制,实现长效发展。

其二,增强大学生思想培育的时代性,应势而动。新时代新挑战下,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将不断凸显,群体共生发展也已成为实然趋势, “共性教育”的同时, “精准培育”的呼声已声声及耳。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拓展渠道贯通好思政教育,优化供给来满足需求[20],建立精准培育的成长机制,提升培育环境的时代融入感,充分发挥朋辈带动、制度推动、协调能动,使时代精神的引领走进贴近学生、进入融入思想,落实落细行动,才能实现培育的长效发展。

“应势而动”就是要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提升培育的时代融入感。要顺应群体共生趋势,带动个体意识融人时代,诸如通过“结对帮扶”实现连带成长,通过“学习小组”形成群团成长,通过“跨专业组队”实现互补成长,通过“导师指导”形成引领成长。要强化新时代的制度推动力,建立从大一到大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体系,制定符合时代需要的学生发展考评制度与精准培养制度,加强供需匹配,实行分类化、精准化指导培养。同时,要适应大学生个体意识凸显的现状,强化协调能动,诸如加强体验教学与实践互动,鼓励自由组队与项目化运营,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而且, “应势而动”还需推进多管齐下、多法并用。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功利主义倾向、感恩意识淡薄、心理意识脆弱、自律自控力差,客观要求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培育,谋划适宜的方法与路径。因此,社会体验法、环境感召法、现实融入法、价值实践法、课堂互动法等“应势”的方法,都在一一应运而生。由此形成的培育环境合力,就是要提升教育的感召力,增强大学生对时代环境的融入度与切合度,助推大学生在实践中求真知、在过程中获体验、在服务中树价值,促进高等教育落实落细,贴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努力培育时代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三,提升大学生思想培育的实效性,顺势而为。顺势而为是指积极应对变化的思想培育环境,建立切实高效的动态培育机制,打造一支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高素质培育队伍,不断推动培育实效力的提升。

一方面,需要顺应复杂多变的培育环境,以“全程育人、常态长效”为理念[21],建立“系统培育、全员参与、全程考评、及时反馈”的动态培育机制。 “系统培育”要贯穿从大一到大四,能覆盖大学生学业指导、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等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全方位。 “全员参与”通过共育机制,使任课教师、辅导员、教辅人员、家长、社会、学生群体都以各自适宜的方式加入到培育之中,强化培育合力。 “全程考评”通过对培育者与培育对象的双向考评,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进落实,提升培育的效率与质量,实现培育目标的有序达成。“及时反馈”即落地有声、即时回响,能有效实现结果的运用,确保培育的与时俱进,实效而长效。

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培育环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培育队伍。如今的培育队伍尚存中坚力量不稳定、支撑力量未融入、后援力量不给力等现实困境,诸如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理论知识不牢固、培育工作不深入,辅导员与思政教师之间的互补融入机制不健全,任课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技能等。因此,要顺应时代要求,大力培育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师资队伍,强化队伍的学习培训和整合互补,实现队伍从弱到强、从减到精、从泛到专的良性发展,提升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以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实效和长效发展,从而把他们培育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2).

[2]王嘉毅,张晋.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J].中国电化教育,2020,(8):1-6.

[3]新华社评论员.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 6-1 2/0 8/c_1 1 20083 340.htm.2021 -01-15.

[4]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http://www.gov.rn/zheng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 551 183 l.htm.2021-01-15.

[5]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6]新华社.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l/2016/051 8/c 1024-28361421-2.html,2021-02-10.

[7]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49-5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9]吴满意,王丽鸽.从精准到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態势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4):198-204.

[10]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11]冯建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3):5-14.

[12]刘新庚,徐钰婷.论新时代思想环境演进发展新趋势[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6):104-107.

[13]陆-.PISA成绩回落,我们真退步了吗[N].光明日报,2017-01-26(14).

[1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3).

[15]《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EB/OL].http://www.luozhuang-edu.cn/jyzx/2 8827.html.2021 -01- 15.

[1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17]王建南.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J].求是,2014,(8):53-54.

[18]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 1,(3):20-27.

[19]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27.

[20]徐艳国.以精准思维深入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9,(1):1.

[21]刘新庚,彭烨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常态化”方法模式探索叫.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J6):146-152.

作者简介:

徐钰婷:在读博士,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刘新庚: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