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候鸟跟踪守护行动

2021-03-29 01:40周自然
汽车与运动 2021年2期
关键词:白鹤洞庭湖候鸟

“守护候鸟迁徙路”(第四季)公益科考行动车队2020年11月9日从沈阳獾子洞湿地10号标志碑启程。一行20人驾乘4辆哈弗大狗为骨干的SUV车队,经辽宁盘锦、唐山乐亭、天津滨海、山东东营、江苏宿迁、南京高淳的石臼湖、安徽的升金湖、江西的鄱阳湖和湖南岳阳的洞庭湖等候鸟重要途经地和越冬地进行追踪考察,并与当地保护区民众、学校宣传环境和候鸟保护,与湿地保护区管理机构调查了解候鸟迁徙状态及生境变化;与当地政府部门交流分享保护经验。历时12天、途径11个考察地、20位鸟类专家和生态摄影家,行程5300余公里追踪护鸟之路,最终抵达东洞庭湖1号碑,完成了迎接护送候鸟前往越冬地的迁徙之旅,亲身经历了候鸟迁徙的艰辛和壮美。

“守护候鸟迁徙路”(第四季)公益科考行动于2020年11月10日从辽宁沈阳的獾子洞湿地启动。这是该项目第四次在东亚鸟道上举办的大型候鸟追踪考察活动,同时也为东亚候鸟迁徙立下了第10块生态标志碑。

本季的候鸟守护追踪行动由《汽车与运动》杂志、湖南日报社、岳阳江豚保护协会共同主办,得到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大力支持,长城汽车哈弗大狗品牌提供追踪考察车辆及赞助,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环保机构、志愿者参与,湖南环球信士科技提供卫星导航系统的鸟类卫星跟踪技术;第一户外品牌TFO提供了迷彩户外考察队服;跟着大雁去迁徙组委承办;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湖南日报、新湖南、岳阳日报、湖南卫视、江西卫视、辽宁卫视、江苏卫视作为活动合作媒体,新华社、央视等媒体关注并主动报道。

候鸟无国界,许多候鸟的夏季迁徙和繁殖地就在俄罗斯北极圈的苔原地带。就在考察队车队即将启程之季,科考队收到了远东及莫斯科地区来自俄罗斯人民对候鸟平安迁徙的真诚祝福。

《汽车与运动》杂志已经是第四次参与联合主办“守护候鸟迁徙路”全球候鸟跟踪科考行动,本季活动携手长城汽车最新上市的“哈弗大狗”作为本次追踪科考队的主力座驾,其中3辆1.5T和1辆2.0T哈弗大狗都装配着荣获“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的强劲动力,这对于哈弗大狗首次参与的公益科考行动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本次活动追踪考察以中国人与生态圈专家委员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周海祥教授领队,跟踪白鹤“枪生”和“419”往沈阳以南的迁徙路线,从沈阳獾子洞、卧龙湖湿地出发,经辽宁盘锦的渤海湾湿地、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江苏宿迁的骆马湖、南京高淳的石臼湖、安徽的升金湖、江西的鄱阳湖和湖南岳阳的洞庭湖等多处候鸟重要途经地和过冬地进行考察,并与当地保护区民众、学校宣传环境和候鸟保护,与所经国家及地方湿地保护区调查了解候鸟迁徙状态;与当地政府部门交流分享保护经验,最后抵达本次活动的终点——东洞庭湖1号碑。

作为科考追踪主力的哈弗大狗载着考察队员一路奔袭,闯湿地,在高速路及国道、省道疾驶,时常穿越乡村小路、田埂、圩坝,在芦苇丛中穿行,追随着候鸟迁飞的足迹,哈弗大狗的出色表现也被随车驾乘的考察队员所交口称赞,并渐渐喜欢上大狗的吃苦耐劳和忠勇无畏的精神,特别是车队中队尾压阵的绿色2.0T四驱哈弗大狗得到这些长期在户外追踪拍摄候鸟人士的特别钟爱,绿色、迷彩色、亚光漆都是标准的户外掩蔽色,他们已经为大狗定制好合乎野外作业的专业改装色。

1 又到候鸟迁徙时,来自远古生生不息,这是一群迁徙中的白鹤

2 守护候鸟迁徙路活动启动之季,收到了来自俄罗斯人民祈福候鸟平安迁徙的美好祝福!

3 本次候鸟追踪的起点,就在沈阳獾子洞湿地第10块生态标志碑前

4 被周海翔教授救助的白鹤“枪生”和“419”就是在此成功放生的

无论你的驾驶技术高低,坐上哈弗大狗的驾驶座,稍加培训,很容易上手驾驶,操控自如柔顺、油门轻盈随心,长时间驾驶时不会感觉疲劳,这是轮流驾驶大狗的队员们的共同感受,同时对哈弗大狗的智能驾驶系统所展示的功能感觉新颖,需要仔细研究才能体验到。

“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是由湖南爱鸟志愿者周自然发起的一项公益护鸟活动,致力于候鸟迁徙全过程的研究和保护,以全程关注洞庭湖、鄱阳湖的小天鹅、豆雁、白额雁、小白额雁、灰雁、苍鹭、小白鹭,以及灰鹤、白鹤、白枕鹤的全球迁徙路线。

2012年以来,活动在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和重大事件的发生地设立迁徙标志,呼吁并参与对迁徙节点如湖南岳阳采桑湖、长沙大泽湖、永州蓝山鸟道、九江东湖和马影湖、河北唐山菩提岛、黑龙江双鸭山东升湿地进行保护。从2012年至今,活动已在东洞庭湖、鄱阳湖、呼伦贝尔、珲春、黄河长垣湿地、渤海灣、北大荒东升湿地、俄罗斯犹太州和南洞庭湖设立九个保护碑。

1 考察队员们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前往湿地找鸟

2 路旁的“集火射击”以不惊扰候鸟的观察拍摄为原则

3 人们都梦想拥有候鸟般自由的放飞

4 迁徙中的长嘴鹬在湖中觅食补充消耗的体力

小白额雁是洞庭湖的旗舰物种,曾经统计到全球60%的小白额雁在洞庭湖过冬,而它们完整的迁徙路线和和夏季繁殖地一直是未解之谜。2016年,借助于GPS卫星跟踪技术,首次公布洞庭湖小白额雁的全球迁徙路线。2018年,针对东北平原小白额雁迁徙路线上的雁鸭中毒事件,“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跟踪小白额雁的路线从沈阳出发进入俄罗斯,在洞庭湖,黑龙江省宝清县和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迁徙途经地)立下保护标志。

曾经四次赞助候鸟迁徙跟踪活动的户外品牌TFO第一户外的当家人王莉则亲自加入本次跟踪考察队伍,共同体验候鸟迁徙的艰辛与壮美。

鹤舞关东万里霜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11月10日5时许,来自湘、鄂、赣、冀、京、辽等地的科技工作者及环保志愿者、悄悄抵近辽宁省康平县的卧龙湖湿地,开展候鸟跟踪守护行动。

卧龙湖湿地位于辽宁北部、辽河上游西岸,是辽宁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东亚鸟类迁徙的重要补给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湿地景观,水草丰美,淳朴自然,野趣十足,每年有大批迁徙水鸟在此停歇、栖息。

立冬节气,志愿者万里来仪,天蓝水碧,芦花招摇,鸿雁迎宾,极具仪式感。

队员们成建制扛出长枪短炮,一字排开进行观察拍摄。

卧龙湖水平如镜,水鸟像芝麻一样到处散落, 到处是白色的鹤类和灰色的雁鸭。雁鸭们群起群落;而白鹤们三五成群地觅食,把长长的脖子伸进水里,吃水生植物的块茎。

突然,对讲机里传来鸟类学家周海翔教授的声音:“右前方大雁起飞了。”只见湖面上20多只大雁腾空而起,逐渐摆成“一”字队形,横跨马路,叫声欢快。“这是大雁要进食了,它们可能要飞到我们右边的农田去捡拾庄稼地里残留的粮食。” 周自然在对讲机里作了这样的判断。

“这是一群豆雁。”长期在洞庭湖里拍摄的严钦海,对豆雁的叫声耳熟能详。

而周自然则在芦苇的深处观测到一群小白额雁。

这正是他要寻找的目标!2018年春,周自然等跟踪小白额雁“寒寒”“沁沁”到了俄罗斯远东,其中“寒寒”连续3年的北迁路线都经过卧龙湖,可见卧龙湖是洞庭湖大雁的重要途经地。

“今年亚成年的白鹤特别多,白鹤的幼鸟是黄色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黄鹤。”顺着周海翔手指方向望去,大家果然见到十几只黄鹤。周海翔说:“这说明今年白鹤在西伯利亚的生长和种群增加的情况比较理想,每年我们做鸟类调查,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关注黄鹤的数量。”

辽宁鸟类摄影家冯景智认为,资料显示,全球白鹤数量只有4000只,但卧龙湖前几天已统计到2400只,说明全球白鹤的多半已集中到卧龙湖。他认为,全球白鹤4000只的数量已经过时了。按照近年的跟踪统计,白鹤的数量应该超过5000只。

大家缓缓向白鹤的方向走近,一道长长的围栏横跨在面前,围栏过去是一条5米宽的水渠,而水渠那边有50米纵深的芦苇挡住了视线。无疑,观鸟人观鸟困难。这是保护区的精心设计,因为人离鸟越近,鸟受到的干扰越大,这样的湿地布局让人在远处观鸟,而鸟类不受打扰,这也是卧龙湖能够有如此众多的水鸟驻足的原因。

随即科考队对周边农田进行考察,发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残存了很多玉米粒。周海翔说,“你看,这块地里左边是人工收割的整整齐齐,很少有残余,而这边打了捆的秸杆,是机器收割的,机器收割玉米的残留比较多,这些残留在地里的玉米,就是鸟类的食物。”

1 哈弗大狗的设计照顾到对讲机、水杯等户外用品 2 平整的仪表台台面可以临时放置相机、望远镜等物

3 哈弗大狗适合在野外闯荡,与纯硬派越野车为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4 观察候鸟与进食习性结合考察候鸟的生境变化5 拍鸟常用的传统“大炮”正面临新生代輕量化数码“小炮”的挑战

6 这是参与2020年守护候鸟迁徙路追踪科考队的全体成员

7 优雅的白鹤全球仅存4000多只,集中在我囯狭窄的迁徙路线上,比大熊猫还要濒危

本来在人类农耕文明没有开始时,这里就是候鸟的地盘,是它们的食物来源地。人类为了生存,占用了这些土地,理所当然要讓一些食物给他们。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周海翔说。

当天午间,志愿者来到法库县獾子洞湿地,为白鹤“枪生”和“419”立碑。

白鹤“枪生”和白鹤419,是周海翔教授在辽河湿地救助并在獾子洞湿地放飞的。“枪生”曾因为被枪击而顽强存活下来,而白鹤“419”两次劫后余生,只能靠一只脚支撑,艰难生存。但是这两只鹤以惊人的毅力,三次成功往返北极和鄱阳湖。期间“419”失去伴侣,“枪生”则成功繁殖,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真是无巧不成书。当晚,“419”就迁徙到了距离科考队不到7公里的位置。周海翔教授欢喜异常:“这缘分真是爆表了!”

三年来,只要这两只白鹤的信号出现在境内,以周海翔教授为主的爱鸟人士便以各种方式跟踪守护,它们是当之无愧的网红。更重要的是,在守护这两只白鹤迁徙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很多人为因素和生态问题,特别是当它们迁徙到江苏宿迁的骆马湖后,鄱阳湖隔日可达,但是跟踪发现,两只白鹤均绕行数倍的路程,经历重重风险,才达到目的地。

揭碑仪式上,周海翔教授夫人,队医王敏满怀深情地朗诵了碑上由周自然根据“枪生”和“419”的迁徙经历创作的《迁徙之歌》,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出席立碑仪式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龚德民主任感叹道:“正是有公众的热情参与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才使候鸟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中华大地到处生机勃勃。”

又见丹顶逐红蓬

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沉醉,追鸟人已然上路。4辆哈弗大狗在太阳升起前载着考察队员们静悄悄驶抵保护区,大狗的发动机隔音降噪做的很好,没有发出令人烦躁不安的声响,在此野外追踪候鸟的场景里没有违和感,也许是怕车灯不亮,月牙儿用她那兰花指点亮了晨星。

11月11日,又一个凌晨5时出征,志愿者来到了辽宁盘锦辽河口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大家远道而来是为了追寻迁徙过来的野生丹顶鹤。这个季节,最早的一批丹顶鹤已然飞抵其越冬迁徙路的尽头江苏盐城了;但就在沿途经过的辽河口湿地,它们也会驻扎下来享受沿海滩涂的丰富美食,大伙都期待次日能有一回美丽的遇见。

经与湿地保护区提前沟通,车队安静地驶过保护区封锁的大门,在一人多高的芦苇间朝前行进。眼前的一切在天光中渐渐显现,美得令人惊叹。

这是一个位于盘锦与锦州交界处的入海口湿地。这里有大凌河和辽河一路逶迤奔腾,汇入渤海;有风吹草低的芦苇沼泽;有涨潮落潮交汇的滩涂湿地;还有旺盛而茂密的碱蓬草,在盛夏至金秋形成一望无垠的红海滩。

“我看见了!”辽宁摄影家冯景智执着往湿地深处徒步走去,果然在东侧滩涂里远远望见两只白色大鸟。前方,湖南环保志愿者周自然和辽宁摄影家刘莉早已架起“长枪短炮”。只见两只丹顶鹤一前一后从容不迫地缓步走在滩涂中,姿态闲适优雅,像慢镜头的探戈,也充满遗世独立的“仙韵”。

继续向海的方向深入10余公里,周围一片水乡泽国,百鸟翔集。海鸥、白尾鹞、翘鼻麻鸭、大杓鹬、东方白鹳、灰鹤、白鹤、丹顶鹤时起时落,场面蔚为壮观,大家的相机也按个不停。

冯景智介绍说,这些年来,由于坚持实施湿地生态补水、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启动物种繁殖地保护,湿地内水量充沛,鱼虾等食物丰富,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

辽河口保护区,是丹顶鹤越冬的北极,也是全球黑嘴鸥最大面积的繁殖地,还是斑海豹的重要产房。这里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湿地,真是当之无愧!

而丹顶鹤是爱鸟人心目中的“湿地之神”,更是摄影师梦寐以求的职业模特。

令人无比开心的是,11时许,严钦海等人又拍到了27只丹顶鹤和131只东方白鹳,而另辟蹊径的徐亚平、刘丽等四人,则近距离邂逅了丹顶鹤一家三口。它们在沟渠对面约20米的碱蓬草地上,同时发现了志愿者,却没有急于起飞,而是抬头观察志愿者的一举一动,当它们发现对方并没有恶意,便放心低头觅食。志愿者安安静静地欣赏着它们优雅的身姿,感受着人来鸟不惊的和谐,然后悄然离去。

虽然观测斑海豹的时节未到,但人生何处不相逢。10时许,在红海滩地质遗址附近,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遇到了正在巡逻的盘锦市斑海豹保护协会会长田继光一行。斑海豹和江豚同属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双方从未谋面,却一见如故,两位会长惺惺相惜,共同期待环保的春天。

经过7个小时的观测,科考队4次成功观测到30只丹顶鹤,大家都喜于形色。周自然情不自禁赋诗一首:苇地萍天一望中,由来造化有奇功。海纳辽河盘赤锦,滩留丹鹤舞红蓬。

好鹬飞到洞庭去

照例是清晨6时出发,海潮未起,车队驶过一望无垠的盐场,绕过壮观的唐山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在驶向金沙岛的路上,可见堤坝两侧滩涂乱石上,偶有红隼静立碣石待食。

志愿者获悉,有600多只白鹤迁到了大清河。为何前几年白鹤很少在此停留,今年却一下子出现这么多?鸟类专家周海翔教授很想实地探个究竟,他去了湿地,循着白鹤的足迹,挖出白鹤所食水生植物的根茎、足足观察了一整天。

1 白鹤

2 载着追踪考察队员的哈弗大狗车队小心翼翼地驶进湿地芦苇丛中寻找观察点

3 考察队员们在大清河盐场的野生动物保护站4号生态碑前留影

4 剛收割完的玉米地常常是白鹤、灰鹤、大天鹅等候鸟捡漏的好去处

遇见鹬鸟,能叫出它名字来的,恐怕不多,而唐山乐亭县大清河保护站的站长田志伟却能轻松地辨识每一种鹬。鹬有很多种,其中最好玩儿的应该是反嘴鹬。反嘴鹬最勤劳,一张嘴反复在水中来回快速搅动觅食,永远不知疲倦。

而湖南生态摄影家周自然、李剑志,湖北鸟类专家李振文,江西摄影家王榄华则孜孜不倦地在“潮间带”中搜寻鹬的身影。涨潮退潮之间的泥滩地带,是鹬类、鹤类等栖息觅食的地方。大清河盐场有50多种鹬,很大一部分都朝南方飞。成千上万的反嘴鹬会飞到洞庭湖,特别是在君山区壕河形成“鸟浪”,吸引了众多自然爱好者前来观鸟和拍摄。

大清河盐场可能是它们最南边的繁殖地。繁育季节,在大清河盐场的田埂上、沟渠边,反嘴鹬把周边的泥砂稍加堆砌,就成了它们的“婚房”,随后便开展了产卵、孵化工作。反嘴鹬虽然粗心,但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反嘴鹬幼鸟一出生就会走路,能够在泥砂地里行走如飞,而且能马上听懂父母的话语,一旦遇到危险,父母就会发出“句句、句句”的警告声,而宝宝会就地卧倒,一动不动,装死。哪怕是敌人走近,它也不会动弹。而反嘴鹬的父母则做出夸张的动作,引开敌人的注意力,甚至在不远处的地方假装受伤。如果敌人还无动于衷,另外一只成年鹬可能会采取攻击的动作引开敌人。

“研究小鸟的行为很有意思,有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 辽宁摄影家刘丽对反嘴鹬赞不绝口,“鸟类的智慧不输人类。”

候鸟的“诺亚方舟”

大清河,不仅是洞庭湖越冬候鸟的重要“加油站”,还拥有一艘属于候鸟的“诺亚方舟”——大清河野生动物救助站。2015年,“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曾在这里设立了6号护鸟碑,站长田志伟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土专家。2004年,在大清河盐场工作时,他偶然救下了13只中毒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从此开始了对鸟类的研究与保护。

大清河野生动物救助站

2010年,田志伟承包了35亩地,建起了候鸟救助站,开挖池塘,注入淡水,种植水草,使候鸟有吃有喝。“虽然小,但这是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田志伟对自己这片候鸟乐园颇感自豪。他估算,近10年来,已收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00多只、二级保护动物1000多只,其中不乏丹顶鹤、白鹤、白琵鹭、苍鹰等,自去自来的候鸟不计其数。

“从这里过境的候鸟有398种,越冬的有59种,停留繁殖的有28种。90%的鸻鹬迁徙都会经过这里。”田志伟欣慰地说,“我这里是洞庭湖候鸟的加油站。”

在这里,大伙收治和收养了很多天鹅、大雁、东方白鹳、野鸭、鸻鹬、鸥、猛禽类等,都是周边及近临省市群众及爱鸟人士送来的“伤员”,有些已经无法放飞大自然生存,只能在此颐养天年。其中,有一只叫“卓玛”的斑头雁和它的后代。

1 这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医疗设备最先进的野生动物医院

2 田志伟是野生动物保护站的被救治候鸟的衣食父母

3 这里也是野保协会开展青少年爱鸟护鸟公益活动的教室

4 落日的晚霞中,飞过一队小天鹅,一幅壮美的画面

斑头雁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区的,在唐山出现,属于迷鸟。田志伟收治以后,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他曾驱车2400公里把“卓玛”送到青海湖。虽然因为检疫的问题未能成功放飞,但是整个过程倍受关注,充满了艰辛和人文美。后来,“卓玛”在救助站跟一只大白家鹅自由恋爱,并成功养育了第二代飞鹅飞雁,到现在,“卓玛”的后代又连续繁殖了三代。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田志伟打开窝棚,呼唤“卓玛”,“卓玛”一家前呼后拥,随他漫步。田志伟驻足,它们也停下;田志伟小跑,它们竟飞起来抢到田志伟的前面去。

“洞庭湖的候鸟,在这里不会受委屈,请大家放心。”田志伟特意说起自己成功救助的迁徙反嘴鹬,以及为反嘴鹬做人工孵化成功的经历,“我这里一次孵化了85只反嘴鹬放飞,其中两只在放飞3年后,还在秦皇岛和香港被观察到。”

而在另一组,周海翔教授传来好消息:乐亭一个新的白鹤迁徙地基本形成!

这是前些年吹海造地的一块被叫停的滩地,约十平方公里。当他走进去时,突然发现大群白鹤飞起,快速统计了一下,约有350只。等到中午,各隐蔽处又出来很多,估计接近600只。在它们离开之前的觅食点后,周海翔下水观察了相关痕迹,这里的水是之前的雨水汇集,芦苇也都是近几年新生的根茎嫩芽。同时观察到50只左右的丹顶鹤、白头鹤,还有灰鹤等。

沧海桑田,人退而鸟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悄无声息的进行着生态重造。

“守护候鸟迁徙路”(第四季)公益科考队2020年11月9日从沈阳獾子洞10号标志碑启程。追踪考察队一行20人驾驶4辆哈弗大狗为骨干的SUV车队,经辽宁盘锦的渤海湾湿地、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江苏宿迁的骆马湖、南京高淳的石臼湖、安徽的升金湖、江西的鄱阳湖和湖南岳阳的洞庭湖等候鸟重要途经地和越冬地进行考察,并与当地保护区民众、学校宣传环境和候鸟保护,与湿地保护区地方管理机构,调查了解候鸟迁徙状态及生境变化;与当地政府部门交流分享保护经验。历时12天、途径11个考察地、20位鸟类专家和生态摄影家,行程5200余公里追踪护鸟之路,最终抵达东洞庭湖1号碑,完成了迎接护送候鸟前往越冬地的迁徙之旅,亲身经历了候鸟迁徙的艰辛和壮美。

5 周海翔教授在与当地的志愿者交流

猜你喜欢
白鹤洞庭湖候鸟
白鹤之约
独孤求败白鹤滩
洞庭湖
白鹤的真爱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好一个洞庭湖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