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研究

2021-03-29 00:53周全李有增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智慧校园

周全 李有增

摘要: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已进入“深水区”。智慧校园建设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与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彰显。针对智慧校园建设出现的问题,该文在分析“产学研”协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模式。该文分析了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对“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模式的价值诉求,包括:更好的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更好的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及更好的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该文提出了该模式的模型架构、模型主体以及三个主要内涵:以人为本、深度融合、多方共赢。在此基础上,该文给出了高校实现“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模式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智慧校园;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首次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该规划在战略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 “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改革创新,完善生态……破除制约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发展的政策瓶颈,着力营造适应大数据发展的创新生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市场有序发展”, “深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协同创新,繁荣各行业数据智能应用”。当前,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推动高校教学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变革,建设智慧校园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新使命。随着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智慧校园建设如何有效支撑教育模式、教育流程的创新、重构、再造和有效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是摆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步骤,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举措[2],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但在高校培养实践中却有待改善,智能时代的到来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转变趋向[3],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变革,如何适当引入社会资源,实现产教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尝试通过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用“产学研用训”模式来优化育人服务,提升智慧校园建设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撑和服务作用[4]。

二、相关研究述评

高校与产业企业的协同模式主要以“产学研”模式为基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 “产学研”合作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主体的不同环境和资源以及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在此基础上,有些研究者研究“产学研用”“政产学研用”“产学研用商”等人才培养模式。耿乐乐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角度,分析比较了发达世界国家德国、日本、瑞典的人才培养模式[5]。德国以市场为主导,日本以政府为主导,瑞典则以政府推动和市场作用并重。该文研究发现发达国家都是根据国情采用相应的人才创新培育方式,进而提出我国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政策建议,包括调动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并改革大学课程教学方式等。胡贝分析了在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晋升制度、学校考评标准下,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实践能力弱;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实践精神;高校重视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轻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而提出了“产学研用”背景下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策略[6]。彭国文等人分析了“政产学研用”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内涵,以培养应用創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改善并构建多层次教师队伍结构,加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并分析总结了本校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经给[7]。冯芬玲等人分析了轨道类高校目前人才培养理念与需求符合度不够契合、轨道交通专业知识体系更新慢、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不够的现状,研究“产学研用商”人才培养模式,并分析了“产学研用商”模式的路径,搭建“产学研用商”联盟平台,打造多元化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形成链条式带动效应,转变办学理念[8]。

上述协同模式研究以提升教师、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围绕产业企业和高校专业进行设计,强调市场需求和企业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的逐利性及其在市场中承受的压力使得企业缺少耐心来培育高校师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导致了技术供给与需求的严重脱节,造成了“产学研”合作方式比较单一,结合的深度、广度和效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产学研用训”协同模式,将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贯通科技创新、生产、消费各环节。

三、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对“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模式的价值诉求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远未达到“智慧”的水平, “产学研用训”协同模式也尚未形成,高校及社会力量也没有形成有效协作。2020年上半年,大部分高校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就能让人了解到现阶段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2020年2月初,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这次波及全国的疫情防控中,各高校都在努力通过之前积累的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成果为师生的在线教学、办公和服务发挥支撑作用,但部分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却在疫情防控状态下暴露出种种不足,比较典型的表现包括:疫情之前建设的在线教学平台或系统由于缺少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其流畅度、稳定性及易用性不理想,如在全面启动网络教学初期,在线教学平台曾出现大面积崩溃现象;高校校园疫情管控所需的各口径、各类型数据信息难以快速、有效的整合,难以应对各类行政管理部门所需要的不同口径数据;高校信息化管理部门现有人员队伍很难满足校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广大师生的各类突发需求,例如将毕业生成绩单从纸质版转变为电子版等;由于缺少常态化的应用实践和培训,高校难以把疫情当作突破口,因势利导,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以及提升高校信息化治理能力,例如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上好一堂网课,服务部门不了解如何按照防疫要求进行管理服务等。这次疫情期间所出现的问题表明我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仍需要长远规划,长期建设,因此, “产学研用训”模式对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以及协同育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用户及服务对象是教师、学生及各类管理服务人员,因此, “用”是“产学研用训”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成果必须要能够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各类实际场景中使用起来,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样的理念下,产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均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瞄准高校的定位、特色以及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按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更好的实现校园应用,建设师生看得见、用得上的智慧校园。

在“产学研用训”模式下,通过产业、企业、产品、技术、培训支撑等各类资源的整合,既能保证在正常状态下,激励高校尝试各类型智慧校园建设应用,也可以保证在在疫情爆发这样的突发情况下,有充分的技术、人员以及产品的支撑,做到以高校师生实用为第一目标。对教师来说,可以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探究式教育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以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分析学生的课堂数据,使得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实现对学生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对高校服务管理人员来说,可以在领导决策、安全保障等各方面推进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在领导决策方面,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将各类数据汇总分析,打造可视化驾驶舱,使得校领导能够全方位了解学校的教学、运行管理和服务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处理突发问题,能够了解院系、学科建设的投入产出情况,科学分析院系、学科竞争力并给予相关资源配套。在安全保障工作方面,对学校的各类安全事件能够做到全方位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与处置。

(二)推动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成果只有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价值。然而,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现象仍长期存在,转化率低等问题仍是掣肘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9]。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成功模式标准。适合普通高校推广应用的成果转化模式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孵化公司、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重大科技成果打包转化、组建学科性公司、专利运营五种模式[10]。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如图1所示,从观念想法到最后形成技术商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孵化流程,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最重要的是不能保证经过复杂流程而生产的技术产品能够真正符合市场的需要,进而转化成技术商品。

作为智慧校园建设使用主体的高校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是最具有创新活力并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最敏感的年轻群体,无论是本科生或是研究生均具有活跃的思想和创造力,如果能给予他们一定的平台和相关的资源支持,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释放创造的潜能,使之持之以恒地投入主要精力进行科学研究,不断生产和创造知识[11]。在面向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产学研用训”协同模式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流程转变为如图2所示。

对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各类应用场景需求和观念想法,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效调配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从科技成熟度、市场认可度f高校以及中小学校)、投入产出比等各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对有价值的项目进行研发推动,在样机成果出来之后第一时间投入高校应用,同时辅以培训。对于应用效果较好的项目进行商品产业化,效果较差的则重新进入产教融合联盟进行价值再判断以及产品技术的迭代更新,由此激励科技创新,实现科技驱动与实际需求结合,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各主体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升以技术应用创新为主要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三)深化创新人才培养

对高校服务管理人员来说,通过不断创新升级的智慧校园建设成果能实现校园的精准调控和精确服务,促进校园治理能力水平的提升,使得师生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体验。对高校教师来说,能够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学观念与方法的变革,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能使教师更新知识技能体系。对高校学生来说,首先能够提升对智慧校园建设的认识,充分享受各类建设成果,包括了解和利用各类校内外的学习资源,探索符合自己学习兴趣的模式,提升学习效率以及校园生活满意度;其次,通过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实训基地、實践环境、真实产业场景中的实践或实习,获得更多的经验,了解产业与科技前沿,强化信息化理念和科技创新素养,提升创业就业能力;第三,有机会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智慧校园建设中,通过参与“产学研用训”全过程,充分了解技术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并从中体会、挖掘自身的价值。

“产学研用训”模式促进了高校学生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人员的合作,同时要求学生既需要接受培训,参与培训,也要能够培训他人。按照英国学者瑞吉内德.W.瑞万(Reginald W.Revans)提出的关于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对于知识留存率的影响,当学生参与讨论时,其知识留存率能够达到50%;如果学生可以亲自实践他们所学的内容,那么知识留存率能够达到75%;如果学生能够担任“老师”将知识教授给他人时,知识留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12]。高校学生从接受课堂教育开始,到培训他人结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更提升实践能力,并通过培训他人进一步将知识升华为自身能力。高校由此实现创新人才培养。

四、“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一)模型架构

本文提出的“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模式,是以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为共性目标和平台,包含产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目标用户、培训组织等主体在内,按照以人为本、深度融合、多方共赢的原则,通过平台共建、协作应用、优势互补来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优化的过程总和。由于智慧校园建设的主体是高校,因此该协同模式更加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高校以自身为主体进行构建和推动,模型架构如图3所示。

(二)模型主体

面向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产学研用训”模型包含了复杂的多元主体。该模型中的主体包含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目标用户和培训组织,这些主体在某些具体工作中可以进行身份切换。例如,高校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科研创新的主要阵地,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也为企业、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学”的属性),还是推动科研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研”的属性),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也承担了用户的角色(“用”的属性)。科研院所提供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在前沿技术上提供方向指引,推动新技术研发,能够将新技术应用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主要具备“研”的属性和“训”的属性。企业、行业协会在其中可以把握市场方向(“产”的属性),为高校师生提供研发实践岗位(“研”的属性),能够将自主研发或者协同合作产出的技术成果应用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用”的属性),并为高校师生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训”的属性)。目标用户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主要是指高校师生,他们起着重要的需求导向和使用反馈等作用即“用”的属性,智慧校园建设必须要根据用户需求,及时建设、调整智慧校园的各类功能,优化系统性能,实现数据共享、平台互通,促进高效智慧校园建设成果的长期应用与协同创新。培训组织既可以是专门的培训机构,也可以是高校、企业或行业协会,通过产业培训、人才培训等,提升高校师生及产业人才的职业技能,促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人才培养及平台的可持续应用。

面向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产学研用训”模型的主体关系结构,将主体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变革为开放式、网络化关系,囊括了智慧校园建设相关产业的全链条,并简化主体之间的约束,强化主体之间的协作共赢,使得主体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

(三)内涵解析

1.以人为本是核心

相比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用训”增加了以人为本的“用”和“训”。其中,“用”主要是指“用户”和“应用”,即高校师生的应用,这是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师生拥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以及丰富的应用实践场景,在非常熟悉了解校园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的基础上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既能够减少技术创新的盲目性,缩短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又能够有效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训”主要是指培训组织、培训活动,包括自身接受培训和培训他人,对于高校师生来说,需要接受智慧校园建设的各类应用培训,不断将建设成果与自身的工作、学习、生活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校园学习、工作、生活质量;同时,学生通过实习实训能够获取最新的产业知识技能,高校教职员工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专业的教学、培训以及实际的帮助。因此, “产学研用训”模式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即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尤其是高校师生的作用。

2.深度融合是关键

要形成面向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产学研用训”模式,其关键点是多方面的深度融合。首先,模型中的各类主体均不同程度的承担着多种角色,没有一个主体可以将全部角色做好,因此,高校需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使各主体进行深度融合,并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探索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合作模式,创造合作价值,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其次,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13],涉及到高校各类业务流程,也涉及到各种信息技术,因此,需要将信息化技术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深度融合,也需要消除信息孤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据价值深度挖掘。第三,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与相关实践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主体之间、技术之间、学科之间、部门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

3.多方共赢是目标

不同主体在“产学研用训”模型中有自身的定位,在目标上也有各自的需求。在多主体、多元需求的情况下,只有建立共赢机制,才能保障持久合作,因此需要制定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使得参与主体相互合作、共建共享、合理制约,从而保障整个体系的良性循环。在该模型体系中,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使得学生、教师充分应用智慧校园建设成果,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可以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知识引入到课程当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人才素质。科研院所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科技创新,在智慧校园目标用户的痛点问题上提出新思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参与一方面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服务,拓展了自身在行业中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参与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提前物色能够快速上岗的专业人才,降低了科技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的时间与运营成本,还可以把握行业的最新需求动向,在拓展业务时更具优势。培训组织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对高校师资、产业人才的培训,在智慧校園建设理论和实践运用方面培养人才,既可以服务高校、科研院所,也可以服务社会大众。

五、高校推动面向智慧校园建设“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的策略与方法

随着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 “智慧”将会随着校园大数据、教育大数据的形成而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校园大数据来源于高校,高校则因学生以及各类教育工作者的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应用场景,并随之产生各类数据。因此,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界、学术界与产业界都不能继续处于被动地位,坐等技术成熟或者理论突破,而应该主动跨界寻求合作,与时俱进的推进“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高校的协同创新体系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支点,可以拓展到智慧教育领域,结合高校的教学、人才培养实际和行业产业需求,形成协同育人,共同迭代升级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一)培育“特色发展、开放包容、跨界合作”的文化理念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并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理念的风格与特色。因此, “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也要按照高校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布局,逐渐形成高校特色、区域特色,形成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侧重的聚集。在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服务的产业企业以及各类团队中,具有学术背景或学术经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从事完善算法、培训服务等与应用场景进一步结合的工作,高校应该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纳他们。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中的部分科研人员,可能每个人都非常强,但都是较小的集群,如果高校能够打造“产学研用训”的平台把各类资源凝聚成比较大的群体,既能促进交流,更能够聚集资源,将研究的问题快速解决并推广,形成行业产业爆发。这不但能驱动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与智慧教育发展,更能够实现跨界合作,长期共荣。

(二)基于“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的推进思路

高校应在教育信息化专家、高校管理者、研究人员、资深企业专家等各类群体的协同配合下,共同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保障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技术路线、解决方案等的合理性、统一性及应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用训”平台。围绕顶层设计,高校与各参与方应在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创造互信机制,建立战略合作。为保障“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的顺利推进,降低失败风险,应采取试点先行的思路,高校应在不同应用领域和不同目标用户中进行试点,逐步推进。

(三)采取“需求导向、多方协同、以点带面”的建设方式

高校必须以师生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在具体的推进办法中,可以探索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吸引校外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实现多方协同。例如由高校牵头,与产业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主体共同成立智慧校园“产学研用训”协同创新产教联盟(研究院)。在联盟下可设置不同方向的联合实验室,创新开发智慧校园建设中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如智慧教室、智慧课堂),以横向或纵向课题研究的形式吸引多方力量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高校还可以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培训基地,与“产学研用训”中的其他主体共同研究培训课程,吸纳学生师资,实现校内人才培养和对外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高校还可以探索与本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入合作,使得学校有兴趣、有能力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到企业做实践研究,企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与学校项目合作获得学位或学历。

六、结语

面向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产学研用訓”协同创新模式能够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变革,通过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培训组织、行业协会等校内外优势资源调配及深度协作,实现智慧校园共建共享,多方共赢。本文在提出了高校智慧校园“产学研用训”模型基础上,分析了该模型以人为本、深度融合、多方共赢的内涵,并从建设理念、思路和模式方面给出了策略建议。本文研究成果对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以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实践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陈琳,华璐璐等.智慧校园的四大智慧及其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18,(2): 84-89.

[2]刘彭芝,周建华等.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3,(1):58-64.

[3]侯浩翔.智能时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转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9,(6):21-28.

[4]谢幼如,黎佳等.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9,(5):63-69.

[5]耿乐乐.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及启示——基于德国、日本、瑞典三国的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0,(9):35 -39.

[6]胡贝.产学研用背景下的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5):274-275.

[7]彭国文.余修武等.基于“政产学研用”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8):229-230.

[8]冯芬玲,张佳琪.新工科背景下轨道交通类高校产学研用商融合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2):174-176.

[9]李美桂,夏凡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探索—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践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18):126-133.

[10]罗林波,王华等.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9,(10):17-20.

[11]杨薏.美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74.

[12] Revans R W.Sketches in Action Learning [J].PerformanceImprovement Quarterly.1998.1 1(1):23-27.

[13]李有增,周全等.关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2-117.

作者简介:

周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人才培训。

李有增:研究员,副校长,研究方向为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人才培训。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