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未来学校:机遇、形态与特征

2021-03-29 00:53杨欣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

摘要:面对具有“独特智慧”的人工智能(AI),未来学校很可能会变得不同,它也需要非常不同的解释。AI时代未来学校的机遇在于:首先,借助AI的技术赋能,推动实践创新;其次,藉由AI的思想智化,实现理论创新;再者,通过AI的管理赋权,尝试政策创新。以此为据,AI时代未来学校具有以下三种形态:第一,智能学校,在技术上表现为学校智能化+智能化学校;第二,智慧学校,在思想上表现为注重价值的阐释、超越技术的想象、积极主动的创新;第三,智联学校,在管理上表现为有可实现的共同目标、与环境密切互动、自主创新、自我迭代。而这也使得AI时代的未来学校具有人机一体、非线性、超学科、有选择的个性化等不同以往的特征。关键词:人工智能;未来学校;智能学校;智慧学校;智联学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21)02-0036-07

当下,由美国费城学区和微软公司共同提出的“未来学校””这一概念,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2017年,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的《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发布》在前言中写道,“人类迈向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学习的步伐从未停止,而今天比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更接近深刻变革的时刻。我们有责任和同道者一起,共同面向未来,共同迎接挑战,共同探索实践,为教育创新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

在此背景下,忆及揭开近代科学革命大幕的奠基者,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序言中所述,他们最大的问题是过于迷信自己的理解力……如今,要恢复一种健全和健康的心智,正确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另起炉灶(运用新工具),启动新的理解力”。研究者如何透过新时代的“新工具”认识和阐释未来学校,既可谓教育领域富有前瞻性的思考路向,也可视作当下教育领域的战略命题。

如果说培根时代的“新工具”意味着比人类更有力量的各种机械,那么如今的“新工具”即是试图媲美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并且,尽管学界关于未来学校的定义仍没有共识,却已明确将AI视作未来学校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正因此,如果说二十世纪之前人们在认识、解释和实践彼时的未来学校时只能依托“机械化”的技术,使其带有“工厂”般的意味;那么,进人二十一世纪后,面对具有“独特智慧”的AI技术,未来学校将会变得不同,它也需要非常不同的解释。换言之,从人类的历史进步而言,未来学校的价值绝非“手无寸铁”地想象遥不可及的“学校未来”,而是凭借足以引发学校革命的“新工具”,有理有据地揭示那些不易为人所知且价值巨大的“学校变化”,即论证AI赋予未来学校的机遇、形态与特征。

一、AI时代未来学校的机遇

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的《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发布》来看,未来学校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理论、实践和政策”三个层面。相应地,首先从AI的本质来看,它除了可以利用其技术改善人类的社会实践,还能在科学层面利用其概念和模型,帮助回答有关人类的问题[4]。正因此,它既可以通过技术“赋能”[5](Empowers)——让未来学校的能力更卓越,推动实践创新也可以藉由思想“智化”(Cognifying)——让未来学校的认知更智慧(Smarter),实现理论创新。在此基础上,AI的科技进步与思想革命必定导致新的教育需求产生,而这些新的需求对学校而言意味着新的权利来源一因为从现有人类共识而言,只有学校才能更正当地满足这些需求。与此同时,AI时代“政治多智能体系统”的兴起,使得信息与通信技术可以支撑更加透明而恰当的道德基础设施,进而让公共事务的管理更加开放而温和,更有共识且有凝聚力,更多元且有可协商的余地[7]。据此而言,AI还可以通过管理“赋权”[8](Empowerment)——让未来学校更趋近于共同体,尝试政策创新。

(一)AI的技术赋能:推动未来学校的实践创新“教育的机械化模型,工厂教育时代唯一合乎逻辑的结论,裹挟着所有学生进入它的体系。学习上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的记忆和对数据的掌握,而不是对它们的反思和个性化的反应……在很多情况下,教育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一段没有灵魂、空洞、麻木的经历……教育可以不是这样的。而这也正是基于AI技术的教育变革机遇所在”[9]。而这既意味着未来学校在认知、情感、行为和环境上面临的艰巨挑战,也预示着现有AI技术在学校实践中的赋能方向。也正因此,未来学校可以寻求AI在认知、情感、行为、环境层面的技术赋能,实现前所未有的实践创新。(1)基于AI技术的认知增强。从迈克斯。泰格马克比较的人与AI的认知差异来看[10],一方面未来学校可以尝试从“浅层,计算智能+教育;中层,感知智能+教育;深层,特定领域认知智能+教育”[11]三个层面进行认知突破;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外部智能设备从特征感知、数据计算、社会交互和模式认知进行认知外包”[12],进而实现具有自主性、智能性、协同性的“AI+教师”学校教育框架。(2)基于AI技术的情感诊断。以AI技术为支撑,在学校教育中借助AI“识别、理解、表达和适应人类情感的能力”[13],对教育活动中的面部表情、行为姿态、语言语态进行智能分析,以便教师精准、个性、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情绪、教学语言与教学行为;同时,赋予学生丰富而又亲切的情感体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需要看到的是,基于AI的面部与语音识别技术正在教育诊断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复杂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识别和解释人类的情感以及了解学生何时感到惊讶、困惑、兴奋、无聊等。而这不仅有益于学校从情感层面诊断师生的各种问题,也将为“AI伙伴”“AI助手”“AI教师”“AI导师”进入学校奠定必要的“情感基础”一当AI更能理解师生的情感时,师生才能从感情上接受AI。(3)基于AI技术的行为延展。一方面用AI替代学校教育中那些机械重复的教学工作以及行政事务,进而让教师的行为延伸至“学习分析、社会学习的陪伴、个性化的指导、信仰与价值的引领、心理和情感发展的呵护”[15];另一方面,用AI帮助教师“重塑角色认知、丰富教学方式、变革评价方式、实现自我成长”,进而重塑其專业发展路径。此外,借助AI的技术赋能,教师可以尝试以实时评测学生特征、表现、发展为基础,从学习者画像、能基发展(Competency-basedDevelopment)、个人学习路径、柔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LE)这四个方面延展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更具精准性和适应性[17]。(4)基于AI的环境优化。以“AI服务教育”为指导理念,以“5C+AI技术”为实现基础,以智能校园、智能学习平台、智能虚拟助理、综合智能教学场等“AI+教育”应用形态为支撑,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学校环境!。概言之,从上述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来看,未来学校更有条件和机会超越机械时代的工厂逻辑,转而建构AI时代的赋能逻辑。

(二)AI的思想智化:实现未来学校的理论创新长期以来,人们对创造出能够媲美人类智力以及可以独立运作的物体充满了兴趣。也正是在这种志趣指引下,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创造了蕴含AI观念的器物。1645年,法国数理学家布莱士。帕斯卡为了帮助父亲减轻计算工作而发明了一种计算机器,名为“Pascalina”。他在写给法国首席大法官皮埃尔,塞吉埃的献词《算数机器》中写到,“相对于使用计号或者笔,这台机器会更好地帮助到你,使你从那些费神的工作中解脱出来”[19]。在此之后,威廉,莱布尼茨对该机器进行了改良,发明了可以计算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开方的机械计算机[20]。对此,莱布尼茨的解释是“天文学家当然不必再继续训练他们做计算所需的耐心。正是这种耐心阻止他们计算或者校正表格和构建星历表,阻止他们建立假设,以及与同事探讨自己的发现。对于优秀的人来说,像奴隶一样浪费大把时间在计算上太不值得了;若使用机器,这样的计算可以交付给任何一个人来做”2。从上述思想而言,AI的本质在于帮助人们摆脱繁复、枯燥、乏味的计算(苦差事),以便其追求更多高级智慧。相应地,这也指明了未来学校藉由AI思想智化的理论创新所在:若想让人们理解更复杂、更奥妙的事实、问题或现象,学校有必要通过制度化的举措或者理想化的观念使其付出时间、耐心和汗水,却不能因为“旧工具”的固有局限而将人们陷于“用努力解释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盲目之中,而应鼓励他们用新工具(AI)勾勒新图景、拥抱新知识、彰显新思路。

第一,勾勒基于AI的新图景。培根曾在《新工具》提醒世人,“为了深人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确实而又有保障的工具引出概念和原理,从而为思维提供一个更好的、更准确的方法”[21]。据此而言,考虑到“AI这个新工具可能对人类认知造成的第四次革命”[23],研究者确有必要据此重新勾勒未来学校的实践样态和逻辑路向。比如,站在“更宽广的人一机二元主体视角下”[24]或者将“AI置于居间的构成性存在”[25],重新审视未来学校的理论构成,超越以往“校内一校外”“线上-线下”“学科-问题”“教学-生活”的束缚,重新定义教师、学生、课程、教材、课堂等学校要素;同时,“重拾传统上被低估的才能和兴趣,如人际关系、翻译能力、艺术、个人素质等”[26],进而使学校朝向“更加智能化、开放化、多样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乃至迈人学校3.0的新阶段”[27]。一言蔽之,考虑到AI可能带来的教育变革,研究者应尝试使用这一“新工具”有理有据地勾勒未来学校的时代图景,以此丰富各级各类学校践行《国家教育现代化2035》的想象力、执行力以及创造力。

第二,发现基于AI的新知识。种种迹象表明,面对现在学校范围内各种出人意料的问题、矛盾和麻烦,未来学校迫切需要实现知识进步一使之在观念层面更具解释力。尽管众人都知道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进步却非理所当然之事。对此,培根本人解释道,“人类对待科学的态度,无外乎实验的和教条主义的。前者像一只辛勤劳作的蚂蚁,把东西搬来搬去,后者则仿佛一只蜘蛛,只用自己的丝,织它柔韧的网。相比之下,蜜蜂则要聪明得多,它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在花蕊上采集花液,再尽自己的能力把它变成蜜汁”[28]。以此观之,人们以往在未来学校的理论探究中从不缺乏“蚂蚁般的勤劳”或“蜘蛛般的柔韌”。如今,既然有了AI这个聪明的“新工具”,我们为何不在未来学校研究中实现“蜜蜂般的聪明”呢?进一步而言,由于工具“落后”导致的知识缺乏既表明了当前学校教育的理论困境,也意味着AI时代未来学校的进步价值:借助新工具(AI)对已有学校教育问题进行再认识、再理解和再解决,以期发现超越实验主义与教条主义的新知识。

第三,彰显基于AI的新思路。过往研究者在论及中国学校教育的成败时,一方面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为制度优势与组织动员,而非与科技进步相联系;另一方面在总结失败时,会情不自禁地将目标不明确、重视不够、观念落后视作重要缘由。与之不同,如果人们愿意将AI引人其中,不仅有助于增强未来学校的“科技含量”,也有益于将其新思想融入其中。更重要的是,从AI的立场来看,过去某些学校的失败并非他们目的不正确,而是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试问,即便某个学校天天背诵正确的知识和理念,但它却连“如何解释教育”(知识)和“如何开展教育”(能力)都无从谈起,它又凭什么避免失败了?相反,如果未来学校可以借助AI进行技术赋能和思想智化,使之问题解决更为高效、问题解释更为聪明,那么它不仅更容易获得与时代相符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也能反过来让学校发展的目标更明确、更先进。而这既体现了AI时代未来学校的新思路,也是它与以往未来学校研究的重要区别,更有助于超越学校教育研究的“目的论”阴霾。

(三)AI的管理赋权:尝试未来学校的政策创新

从已有研究基础与发展趋势来看,AI之所以能够实现管理赋权,尝试未来学校的政策创新:首先,AI存在赋权的可能。信息技术不仅颠覆了传统学校中资源组织与权力架构的基础[29],还“打破了封闭的办学体系”[30]。而AI作为信息技术的先进代表,更是使“政治多智能体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31],乃至“促进了道德的选择、行动和进步”[32]。也正因此,AI赋权未来学校成为可能:在AI时代的组织观、办学观、权力观、道德观指引下,调整、优化、丰富以及创新学校管理的过程与机制,使之更趋近于共同体的概念。其次,赋权可以为政策创新提供可持续的动力。从赋权的内涵来看,它意味着某种精神状态、权力的再分配、某种过程以及某种积极目标,其目的在于增进案主参与社会决策、领导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其参与社会行为和施加控制的效能、动机和控制感,最终实现社会关系和社会运行的良性改善[33]。从这个意义而言,赋权可为学校政策的实践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者,藉由信息化推动政策创新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未来15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亦提出“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见,以AI为航标的“教育信息化2.0”确有必要积极推动未来学校的政策创新。

综上所述,藉由AI赋权未来学校,进而推动学校的政策创新,不仅具有认识层面的可行性,更有实践上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我国已有不少可供借鉴的前瞻性研究。如,(1)基于AI的学校治理方略。以AI视阈下学校治理弊端为鉴,明辨多元治理主体权限,优化治理组织架构,推进治理理念与行为建设,尤其关注重构监督机制及伦理道德等因应策略,从而为实现教育治理智能化和现代化提供支撑[34]。(2)基于AI的学校管理模式。借助以A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降低学校管理的成本,找到和保持学校的最佳学生规模,促使学校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35]。(3)基于AI的学校建设机制。以AI融入学校为契机,以智慧教育理念的价值传导机制、学校自适应创新发展机制以及AI技术的学校教育应用机制为保障,为未来学校的建设提供有效的理念指引、内在动力与技术支撑[36]。(4)基于AI的学校联动逻辑。深人解读AI教育与数字经济之间互动共生、主体交互、层次耦合的协同作用,构建基于AI的学校联动逻辑,推动未来学校与数字经济的深层互动[37]。

二、AI时代未来学校的形态

根据前文所述的AI时代机遇,未来学校的形态主要表现为借助AI技术赋能的智能学校、藉由AI思想智化的智慧学校以及通过AI管理赋权的智联学校。

(一)智能学校

从技术的本质出发,即“技术的组合和集成是为了满足既定的目的”[38],借助AI技术赋能的智能学校包括以下三条逻辑假设:(1)它是已有AI技术方案在未来学校领域的重新组合;(2)它是从未来学校的视角对AI技术的真反思和再利用;(3)它可以根据既定学校教育目的进行调整。以上述技术逻辑为引,AI可以通过“学校智能化”和“智能化学校”两种途径实现技术赋能。换言之,AI技术赋能的智能学校可以在技术层面表征为“学校智能化+智能化学校”。

第一,通过“重新域定”[39],推动学校智能化。首先根据学校教育的权威教育要求,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其中实践可操作的目标定义为一个技术群,成为一个“域”;然后,了解社会各界关于未来学校的关切和观点,从效率(时间考量)、效益(空间范围)和效果(对象反馈)反思未来学校的“用户需求”,描绘相应的技术要求,完成“域定”;最后,尝试通过基于AI的技术、话语、思想、应用以及平台,重新界定未来学校的目的和内容、方法与过程以及知识和技能,及其相应的理论范式、流行趋势、实践特征以及审美倾向,从而完成学校智能化。上述过程就是所谓的重新域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新域的有效性一半来自于它的范围,即由它开启的可能性;另一半则来自于它能否为不同目的进行反复的、相似的组合。也正因此,学校智能化不宜受制于固定化的学校场域或者标准化的课程实施,它有必要渗透到“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学科-问题”“教学-生活”相结合的学校场域之中;它追求的是以AI技术赋能学校为契机,使未来学校更契合人类多元发展、人机一体、时间碎片、空间泛在、群体智慧(涌现)等未来特征,在人与AI的互相配合和构造中一边创造着学校的“新目标”,一边将“旧目标”置于“新工具”之中进行重新表达。而最终要使上述学校智能化的推论得以发生,将取决于人们能否从行为习惯、认知偏好、情感体验上作出与AI技术相适应的改变和适应,进而奠定AI时代未来学校的观念基础和意识形态——而这正是学校智能化重要而又独特的部分。

第二,通过“标准工程”[40],实现智能化学校。寻求AI赋能的智能学校也可以是从稳定、成熟、通用、可移植的AI技术出发,设计系列智能化的学校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帮助未来学校提升效率、增加效益、丰富效果。这套智能化的学校模式经过不断使用和验证之后,亦可成为AI时代的未来学校范式,只是它和重新域定的方式不一样。智能化学校是从现有学校实践中明确化、逻辑化、标准化以及普遍化的问题出发,寻求可以丰富、拓展、优化未来学校的AI技术支持,是对已有AI技术新的计划、试制和集成,它是否可以成型以及獲得人们的认可,将取决于能否围绕系列AI技术建立起它的利益关系网络,包括政府决策者、教育工作者、AI技术团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者。通俗而言,藉由重新域定而成的学校智能化更像是重建学校的操作系统,而通过标准工程实现的智能化学校则像是升级学校操作系统的版本以及添加各种“软件”或者“应用”(APP)。尽管两者涵义不同,却彼此需要、缺一不可。

(二)智慧学校

从已有智化研究来看,寻求AI思想智化的未来学校就是要在“从迟钝变得更聪明”的价值指引下,重构意义、丰富想象、促进创新。换言之,AI智化后的智慧学校在思想层面表征为以下三点。

1.注重价值的阐释。欧美信息哲学领军人物卢西亚诺。弗洛里迪在《第四次革命: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人类现实》一书中坦言,“学校对于AI时代应该教授的内容并没有固定清晰的答案,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目的”[42]。加之,考虑到“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人类作为社会性、智慧性和健谈的物种所独有的意识领域活动,而且代表不菲”[43],未来学校应优先阐释那些对学生未来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能力,助其如现代AI思想奠基人诺伯特。维纳所言“更好地为人类谋幸福、减少人的劳动时间、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而不是为了获得利润和把机器当作新的偶像来崇拜”4。除此之外,未来学校更不必执着于用AI装潢环境、包装知识(课程)以及修饰能力。换言之,也只有未来学校让更多人理解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AI无法“明白”且不能用数字加以概括的社会核心价值,这样的学校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也才值得更多人追求。

2.超越技术的想象。关于AI时代未来学校的想象不足,一方面固然源于人们对AI的陌生和乏知。另一方面,更有可能来自AI本身。对此,技术思想家尼尔。波斯曼特别指出,“和多数机器不一样,计算机不只是开展工作,而是指导工作……甚至由于计算机的无所不在,它会迫使人尊敬它,甚至效忠于它”[44]。而AI作为“指令和控制”的标志性技术,极有可能让学校本身成为“想象力的牢笼”一如果人们将未来学校限于AI的技术应用,难免会忘却AI思想可能为此带来的变革。也正因此,AI思想智化的聪明学校更应具有超越技术的想象超越技术的束缚,在AI与未来学校之间构建新的价值链接。第一,重申教育哲学的价值,力求通过教育促进一种超验的政治、精神或社会理念。在此方面,社会生物学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极富启发性,“我们如果依赖人工替代品来维持自身和生物圈活力,所有的事物终将变得脆弱;我们如果抛弃其他生命,必定使人类变得永远贫乏;我们如果放弃遗传天性,接受机器辅助下的理性,并且以进步为名,让伦理、艺术和生命意义屈服于散漫不经的习惯之下,幻想自己如神一般尊贵,而不受古老传承的束缚,那么我们将变得什么也不是”[46]。第二,理解教育背后的世界叙事,赋予人们想象的思想框架。这里的世界叙事是指人类历史故事,这样的故事通过教育给历史以意义、对当前做出解释、为未来提供指导,更有助于文化组织其制度、弘扬其理想、为其行动找到依靠,从而为人们理解AI时代的未来学校提供有意义的思想框架一据此理性想象未来学校的方向、轮廓与形状。第三,将人类进步作为想象的支点。人类进步的主题可以给未来学校赋予一个非技术、非商业的想象支点,“它可以是帮助人们懂得知识的起源和演化,理解知识的体系和结构;可以是熟悉人类社会的优秀思想和经典言论,深人了解这些优秀文化(遗产)赖以产生的思想脉络和创造机理;它可以不以训练为中心,不以技能为中心,甚至不以问题为中心,而是以理念为中心,以粘合力为中心”[47]。

3.积极主动的创新。尽管AI每天都在影响我们,但我们的学校却并未有意识地利用它来开发教学,也没有帮助学生做好未来遇到AI驱动的劳动力准备[48]。也正因此,藉由AI思想智化未来学校的重要表现就是,要在学校改革乏力或无知之处谋求积极主动的创新。比如,其一,强化公平,用AI让拥有较少财富、身处不利环境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那些被自然和人类所想象和创造出来的美好事物;其二,增强参与感,运用AI激发、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天赋和智慧,帮助他们享受教育的意义、成就和愉悦;其三,增加对幸福而非快乐的反省,AI将会迫使学校去寻找更有意义、与快乐完全不同的幸福体验[49]。

(三)智联学校

从弗洛里迪描绘的“政治多智能体系统”[50]来看,AI管理赋权的智联学校是指:通过建立基于AI的学校系统协同工作网络,整合技术、人、资源、环境等管理要素,构建有目的论性(Teleological)、互动性(Interactive)、自主性(Autonomous)和适应性(Adaptable)的学校共同体。而这种共同体学校在管理上主要表征为:其一,有可实现的共同目标。从AI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前景來看51,这类学校共同体具有以下可实现的共同目标:提升教育质量、减少班级规模、降低教育的不公平、增加教师的空余时间、拓宽智力教育的范围、鼓励师生个性化而非同质化、更好实现终生学习。其二,与环境密切互动。这种密切互动表征为,利益攸关人士不仅可以选择来自于所在学校的AI教育服务,也可以选择来自于学校以外的科技公司、教育企业、专业社会机构或其他学校所提供的AI教育服务;学校围绕AI教育尝试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家庭等建立广泛链接;藉由AI教育在学校层面推动人与人、人与科技、人与机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智能互动。其三,自主创新。这种自主创新表现为,一方面在AI支持下,“把学校管理者(或者有关人员)从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使学校在组织层面变得更灵活、更敏捷、更富有弹性和更具创造性”[52]。另一方面,借助AI“促进学校管理实现数据化、透明化和理性化,以及重构教育的管理监督与纠偏体系”[53]。其四,自我迭代。AI管理赋权的智联学校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表现就是自我迭代:第一步,AI学习某项学校工作,尝试将它逻辑化;第二步,AI掌握一定能力(将该工作标准化),但人类懂得更多,所以该工作仍由人类负责;第三步,AI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承担该项工作(将该工作流程化),但AI容易出错,需要人类进行监督、管理和维护;第四步,AI可以相对独立地承担该工作且不易出错(将该工作自动化),但仍需要由人类来训练它进行自我学习;第五步,由AI承担该工作,并实现制度化,人类将权利转交给AI;第六步,人类承担更新颖且有价值的学校工作;第七步,AI重复上述学习过程。以上步骤的迭代不仅有益于学校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智联学校的最好体现。

三、AI时代未来学校的特征

诚如《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发布》以及已有研究所言,未来学校的建设基础并不限于AI。换言之,AI并非未来学校的唯一根源,它只是会赋予未来学校基于AI的新特点。所以,研究者在畅想AI时代的未来学校时,除了解释其机遇和形态,还应说明它的特征一从AI的立场来看,未来学校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一)人机一体

理性而言,就目前AI的智能水平和能力架构而言,它还不足以取代学校范围内的人类工作,不过它却正在催生人机一体的学校新形态,而这也是AI时代未来学校不同寻常之处。通过AI的替代、协同、补充、创造和迭代,让未来学校变得不同不止是更快、更好,而是前所未有。其一,替代,由AI代替人类从事某些学校工作;其二,协同,由AI和人一起合作完成某些学校工作;其三,补充,由AI承担人类无法承担或者不擅长的学校工作;其四,创造,因为AI诞生才形成的全新学校工作;其五,迭代,人类与AI在未来学校通过相互需要、相互学习、相互构造进而实现相互成长。以上五种特征既是AI时代未来学校“人机一体”的最好体现,也是未来学校因为AI而不同之处。

(二)非线性

早在2012年,南国农先生就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的理念[54]。祝智庭先生也表示,“上述公式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大目标”5。据此而言,这一公式既解释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途径,也揭示并指明了AI时代未来学校的非线性样态,即未来学校=AIx教育。而这一公式成立的根本原因在于,AI会与教育相互影响。对此,已有研究表明,“数据、知识、信息、智慧这四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具有相关的重叠部分”[56]。换言之,因为AI的到来,未来学校中各种因素不再是相互独立,而是会相互模仿以及紧密关联,所以未来学校将会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值得注意的是,让很多系统科学家津津乐道的“涌现”[57]就是典型的非线性自然现象。相应地,这也意味着未来学校会涌现更多意料之外的创新。比如,(1)AI不但改变学校教育的过程与方式,也会改变学校教育的内容与结果,从而创设与AI时代相符的未来学校目标和价值;(2)学校范围具有持续性、叠加性、持续性的教育创新走到尽头(如摩尔定律),知识交叉、学科融合、人机互联、脑机接口等复杂性创新成为未来学校的创新窗口;(3)借助AI链接学校范围的诸多要素(如教师、课程、课堂、学生、教学、评价、管理等),构造智联学校。

(三)超学科

时至今日,尽管基于分科的学校教育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便利和价值,但它导致的风险也在加大。一方面教师们不由自主地根据学科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另一方面,学生在分科教学的裹挟下,被迫将知识装人片面、零散、孤立、固定的“盒子”之中[58]。与之不同的是,随着AI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各个业务不再存在明显的边界和隔阂[59]。并且,伴随着AI带来的教育技术升级,教育正在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走向超学科形态。实事求是而言,基于分科的学校教育自有其利弊,并且善于分科教学的学校也不会因为AI而在一瞬间消失,只是鉴于AI的特殊性与可能性,未来学校将会拥有超学科的可能性。具言之,未来学校超学科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首先,超学科的教学应用,师生能在AI支持下独立或者协同解决不同学科的问题。其次,超学科的知识整合,以人类有普遍共识的知识为基点,通过科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四座桥梁“认知神经科学、人类行为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环境科学”[61],借助AI的知识图谱技术构筑相关问题的因果关系网络,进而实现超学科的知识融合。再者,超学科的生活实践。在AI助手、AI伙伴、AI教师、AI导师支持下,再次将教育还给生活实践,让师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反思问题,进而掌握更加真实、复杂、全面、深刻的知识[62]。最后,超学科的教育共识,“学校不等于分科教学场所”成为AI时代未来学校的教育共识。而这将会赋予未来学校更大机遇:人文学科将会拥有更多有深度的科学解释与有前瞻性的教育议题,并由此吸引到更多才华横溢、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自然学科则可以通过实验和能从实验结果推广到真实生活的现象对人文学科的理论进行挑战[63]。

(四)有选择的个性化

源自工厂逻辑的学校,几乎不可能解决教育的同质化问题。因为在类似工厂的学校里,每个人拥有共同的知识体系(使用说明)、教学模式(操作流程)以及教育评价(产品标准)。不过亦如前文所述,随着AI的发展与成熟,我们将更有机会打破学校的工厂逻辑,转而通过赋能使学校变得更加个性化不同于过去某些学校因为无法擅长更多东西,只能没有选择地凸显某些特色。借助AI支持的未来学校将会呈现更有选择性的个性化:第一,了解学校发展的可能性与多样性;第二,支持学校的多元发展;第三,弥补学校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与局限;第四,帮助学校找到“自己的特长”,而非“唯一擅长的特长”;第五,及时响应学校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第六,开展学校层面的元学习,即形成知识(未来学校值得了解和理解的内容)、掌握技能(未来学校如何使用自己所知道的内容)、修炼品格(未来学校如何表现和参与世界)。在上述有选择的个性化教育实践中,中国学校既可立足实际、解决问题、凝练经验,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故事,也能凸显具有中国气派和风格的未来学校发展方案。

参考文献:

[1]冯大鸣.21世纪先锋学校的创新及预示——对美国费城“未来学校”的考察与评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7,(6):67-71.

[2]22][28]培根.陳伟功译.新工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3]张生,曹榕等.“AI+”时代未来学校的建设框架与内容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5):38-43.

[4]玛格丽特.博登.孙诗惠译.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贾积有.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18,(1):39-47.

[6][41]杨欣.人工智能“智化”教育的内涵、途径和策略——人工智能何以让教育变得更聪明[J].中国电化教育,2020,(3):25-31.

[7][19][23][31][32][42][50]卢西亚诺.弗洛里迪.王文革译.第四次革命: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人类现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8]杨晓莹.赋权:学校现代化评价的刚性治理标准[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12-20.

[9][14][21][48][49][51]安东尼.塞尔登,奥拉迪梅吉阿比多耶.吕晓志译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10]迈克斯.泰格马克.汪婕舒译.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11]王亚飞,刘邦奇智能教育应用研究概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8.(1):5.11.

[12]余胜泉,王琦.“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4):14-22.

[13]罗森林,潘丽敏.情感计算理论与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7):905-909.

[15]范国睿.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0):69-74.[16]宋灵青,许林.“AI”时代未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7):73-80.

[17]彭红超,祝智庭.人机协同决策支持的个性化适性学习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2):12-20.

[18]兰国帅,郭倩等.5G+智能技术:构筑“智能+”时代的智能教育新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9,(3):3-16.

[20]魏铼.人工智能的故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24]刘凯,胡祥恩等.机器也需教育?论通用人工智能与教育学的革新[J].开放教育研究.2018.(1):10-15.

[25]宁虹,赖力敏.“人工智能+教育”:居间的构成性存在[J].教育研究.2019.(6):27-37.

[26]赵勇.智能机器时代的教育:方向与策略[J].教育研究,2020,(3):26-35.[27]张治,李永智.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7,(4):40-49.

[29]王鵲.技术赋权视阈下的教育信息化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8,(2):96-99

[30]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46-51.

[33]李家新,汤俊雅.从赋权理论看MOOCs教学的本质[J].高校教育管理,2015,(3):64-68.

[34]侯浩翔,钟婉娟.人工智能视阈下教育治理的技术功用与困境突破[J].电化教育研究,2019,(4):37-43.

[35]江凤娟,吴峰.信息技术对高等学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52-158.

[36]罗生全,王素月.未来学校的内涵、表现形态及其建设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0,(1):40-45

[37]邓文勇,黄尧.人工智能教育与数字经济的协同联动逻辑及推进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0,(5):1-9.

[38][39][40]布莱恩.阿瑟.曹东溟等译.技术的本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43][63]史蒂芬.平克.侯新智等译.当下的启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44]维纳.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5][47]尼尔.波斯曼.何道宽译.技术垄断[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46]61]爱德华.威尔逊.梁锦鏊译.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52]纪华道.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演化及趋势0.学术界,2014.11):91-97.[53]欧阳鹏,胡弼成.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管理的变革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9,(1):82-88.

[54]新浪博客.南国农先生在2012年教育技术国际会议上的报告(全文)[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d576c5f00242a8956bece460.html,2012-12-22.

[55]祝智庭,彭红超等.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8,(4):13-24.

[56]叶继元,陈铭等.数据与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探讨——兼及DIKW概念链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3):34-43

[57]伊藤穰一,杰夫豪.张培等译.爆裂[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58]曹培杰.未来学校变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11):114-119

[59]余胜泉,王琦.“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4):14-22.

[60]曾育芬,黄甫全等.论智能化时代教育科学的超学科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20,(1):45-52.

[62]杨欣.人工智能助力教研变革的价值与逻辑[J].电化教育研究,2020,(11):27-32.

作者简介:

杨欣: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原理、基础教育学。

收稿日期:2020年6月10日

责任编辑:李雅碹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数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就业何去何从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