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SWOT分析 *

2021-03-29 20:43罗惠宁安明态郭金鹏蒙仕春陈光丽黄俊铭
贵州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贵州省

罗惠宁 文 伟 安明态 郭金鹏 蒙仕春 陈光丽 黄俊铭

(1. 贵州省林业对外合作与产业发展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2.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3. 贵州省龙里林场,贵州 龙里 558000;)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采用系统化手段实现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辑,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愈发重要,自然教育逐渐进入发展阶段。与传统教育相比,自然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对所得到的生活经验在体验、感知和提炼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知识进行充分理解。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甘溪乡南端,地理位置为27°15′34″~27°26′28″N,107°55′45″~108°12′20″E,东西宽27 km,南北长14 km[2]。佛顶山邻近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是继梵净山之后贵州东部第二大高山[3],保护区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总面积14032 hm2,最高峰海拔1869.3 m。保护区内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2.3~16.4 ℃,年降雨量1100~1350 mm,相对湿度达80%[4]。基于此,以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应用SWOT态势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评估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案例和科学指导。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表示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加以综合分析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通过自身优势和劣势,明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选择最佳的发展策略[5,6]。其中,S(strengths)、W(weaknesses)是内部因素,O(opportunities)、T(threats)是外部因素。运用态势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所面临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处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7]。

2 结果分析

2.1 优势分析(S)

2.1.1 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

据调查,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284科948属239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已鉴定命名的脊椎动物与昆虫共806种(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该保护区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特征,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气候类型多,光、热、水充裕同季,加上山体高大,地形复杂,生境多样,为丰富的生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场所[8]。该保护区植被丰茂,主要由亚热带山地暖性针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中山及亚高山竹林、灌丛及灌草丛6个植被类型共35个群系组成,加之地史上未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场所。

2.1.2 生态区位优势

佛顶山保护区位于黔东北石阡县境内,距离温泉县城石阡30 km,与梵净山共称为“姊妹山”[9]。佛顶山介于武陵山脉与苗岭山脉主峰间,扮演着重要的生物扩散廊道角色,是乌江重要支流龙川河、余庆河的河源区,黔东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10],处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陵山-苗岭结点保护区域。同时,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聚集梵净山、石阡温泉、镇远古镇、舞阳河、施秉云台山等重要生态名片,生态区位较为重要。

2.1.3 自然教育队伍

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年来积极组织和邀请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铜仁学院、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队伍在保护区内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监测等研究。保护区已于2015年开展了“探秘佛顶山”、“美丽中国-生态科考”的大型科学考察和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自2015年以来,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贵州大学、铜仁学院等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也是贵州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自然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这些科研团队可为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的开展提供人才培训和智力支持。

2.1.4 古老文化

在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居住的仡佬族是一个夜郎时期的一个古老民族,至今保留有崇尚生态,爱树护鸟民族习性[11]。保护区内的“仡佬族敬雀节”是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保护区人民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朴素生态文明理念,一直以来对佛顶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最原真、质朴、有效的自然教育素材,是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大特色,对今后开展区域特色化自然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2.2 劣势分析(W)

2.2.1 自然教育专业人才缺乏

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有正式职工28人,其中管理干部18名、专业技术人员10名,聘请了管护人员52人,但却缺乏从事自然教育的专业人才。迫切需要增加保护区管理处人员编制,引进自然教育尤其森林教育专业人才,进而成立一支自然教育人才队伍。此外,保护区内开展自然教育方面路线设计、课程推广、教育宣传、后勤服务等,都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加强管理。与自然教育需求相比,人才供求远远不足。

2.2.2 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处于建设初期,虽是贵州省首家政企合作的自然教育基地,但也是近年刚刚起步,保护区自然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并有待进一步完善,品牌效应有待提升。此外,自然教育工作者也要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挖掘当地特色。佛顶山保护区虽是贵州省首家政企合作的自然教育基地,但绝大多数人了解甚少,应加强宣传,尤其借助石阡“温泉古城”的品牌影响力,助推佛顶山森林资源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自然教育,创建佛顶山保护区自然教育特色品牌。

2.2.3 保护与发展矛盾

保护区内存在部分村寨,人口较多,同时又具有旅游开发潜力,在保护与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冲突。虽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科学保护基础上加强了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加大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教育,并加强了保护区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得到了很好缓解。同时,随着保护管理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加强,经济发展、交通改善、接待能力的提升,到访佛顶山保护区的游客数量逐渐增加,保护区管理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2.3 机遇分析(O)

2.3.1 周边自然保护地较多

从大地理区域尺度上看,佛顶山保护区所处的黔东北地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若加上相邻的黔北、黔东地区,累计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是全省国家级保护区和省级保护区最密集的地区,自然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佛顶山与梵净山、雷公山等重要山脉间车程不足3小时,位于这几个自然保护区间,从形式上看,其“廊道”作用不言而喻[12]。同时,周边还有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西江千户苗寨、施秉云台山世界自然遗产地、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为佛顶山保护区自然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区位生态资源基础。

2.3.2 发展政策

2021年5月,首家贵州省政企合作的自然教育基地在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揭牌。2021年7月,以“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开幕,并发布了《2021贵阳共识》[13]。这一系列发展政策为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带来优势,加之自身独特的资源和全省自然教育工作的兴起,必将为佛顶山保护区自然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带来巨大机遇。

2.3.3 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极大的刺激了民众消费。但与发达国家生态旅游业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这也显现出我国的旅游业蕴藏巨大商机。近10年来,贵州省生态旅游呈井喷式发展,已超越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当前,随着全省生态旅游的持续升温,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处于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也为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带来难得的机遇。

2.4 挑战分析(T)

2.4.1 同行竞争

贵州省除了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自然教育,梵净山、雷公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陆续启动自然教育。值得关注的是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首家贵州省政企合作的自然教育基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竞争和发展优势,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对自然教育的高度重视,相比于梵净山以及雷公山,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着一些优势。

2.4.2 自然教育尚在起步

自然教育行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各项制度尚未成熟,与自然教育相配套的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14]。比如开展自然教育的机构只考虑盈利,不注重自然教育的内容,结构内容单一等。虽然自然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可塑性强,也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机遇和易有开创性成果。

2.4.3 自然教育野外活动风险

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处于建设初期,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同时,佛顶山保护区一些区域地势险峻,要注意关注山洪、塌方等地质灾害风险;而且,由于该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夏天蛇类、毒蜂等出没较为频繁,加之自然教育主要是户外活动,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危险。因此,在考虑户外教育开展的前提下,首要任务是一定做好安全措施,做好安全防范预案,防止意外的发生。

2.5 对策与建议

2.5.1 生态保护优先

无论是佛顶山保护区自身旅游发展,还是自然教育的发展,都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切遵循“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原则。要因地制宜,把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2.5.2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一定是发展的首要条件,专业人才队伍的缺失是所有开展自然教育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要完全解决长久性的自然教育专业人才问题,需建设本保护区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也可鼓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人员投身自然教育建设,同时通过人才引进、增加编制等途径来解决根本问题。

2.5.3 规避安全风险

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一些无人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和低热气候的影响,保护区内毒蛇、毒蜂等较为丰富,是自然教育者应高度重视的危险源。在开展自然教育的同时,要充分了解保护区拟开展自然教育场地的状况,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做好活动安全风险预案。

3 结论

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不但内部优势显存,外部机遇显著,同时其内部弱点和外部威胁可克服,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自然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外部机遇,挖掘保护区特色自然资源,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打造精品自然教育尤其森林体验教育课程,以满足市场需求。佛顶山保护区是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尤其森林教育的另一个起点,虽有自身特点,但发展模式和经验亦尚存不足,可不断总结和探索,借鉴国内外具有丰富自然教育经验和先进教育机构模式,以此充实自身。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