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及其运用研究

2021-03-29 20:59何远纲赵鹏飞熊隽迪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园政治心理

何远纲,赵鹏飞,熊隽迪

(1.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2.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大学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排头兵,能够使我国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至关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大学生现状来看,因精神疾病而出现退学、休学的人占比较高,分别达到因病退学人数的64.4%与因病休学人数的37.9%[1],而这些疾病都是心理问题所致。如何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心理疏导的运用具有实用价值。

1 心理疏导的内涵及重要性

1.1 内涵

任何人都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若这些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那么必然会影响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还会影响人的正常成长。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采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心理的认知问题,逐渐消除其心理疾病。心理疏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是借助互相理解、解释说明及相互支持,通过各类沟通方式转变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变心理的不良状态;而狭义的为通过医疗机构,通过心理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咨询及治疗[2]。本文所研究的心理疏导,是教师以人格魅力及交流沟通,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1.2 重要性

1.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高校阶段正是学生形成健康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讲道理,还应该对学生内心进行疏导。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从心理上去解答学生的疑惑,从情感上去感化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1.2.2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心理诉求,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心理疏导去鼓舞及引导学生,能够体现出教师的关心和理解,这是育心、育人及育德的综合性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与心灵沟通,能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合理开展心理疏导,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2.3 建立和谐校园所需

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5〕7号)提出: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4],加强师生的职业道德、民主法治及文明修养等各种观念建设。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患有精神疾病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从近期的校园事件来看,校园中因为心理因素诱发的问题持续增多,自杀凶杀、聚众斗殴等各种恶性事件持续增多,对和谐校园建设造成巨大影响。而心理疏导,能够让师生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大家生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自然心情舒畅。由此可见,加强心理疏导,不断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能有效构建和谐校园。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心理疏导的途径建议

2.1 加强心理知识宣传,打破传统观念

随着各种压力的持续增加,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心理问题的出现。但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难以主动寻求医学治疗,都是默默承受,实在无法忍受才会寻求解决途径。比如一些学生考试前就会心理烦躁,一想到考试就会头疼,无法正常学习,而学生和家长不认为这是心理问题,只有到医院进行了各种检查,确认身体没有问题才会考虑心理问题。即便发现是心理问题,学生也不会及时去看心理医生,认为传出去不好,进而会错过心理干预及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要开展心理疏导,就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束缚,让学生自身重视心理问题的治疗,积极配合教师的疏导工作。

高校及教师要认识到心理疏导的价值,将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心理疏导的真正作用。高校必须加强心理知识宣传,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例如教师可在教学课堂上合理融入相关知识,也可以在校园宣传栏开心理知识专栏;还可以通过媒体及网络提高宣传力度,宣讲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况进行判断;还要鼓励学生不要惧怕心理问题,要敢于面对,让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就及时提出来,寻求老师及学校帮助,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同时,还必须加强落实力度。如果只是加强宣传而不落实,就会丧失宣传的价值和意义。高校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比如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知识演讲赛等,给予优秀学生一定奖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必然会将心理知识宣传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掌握心理问题相关知识,真正意识到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2.2 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加强德情教育

笔者在与一名已经工作的学生的交流中得知,他已经辞职准备另找工作岗位。这让笔者感到非常诧异,因为他的工作单位不错,收入也比较可观,怎么突然就辞职呢?学生沉默良久后告诉笔者,他的收入确实可观,但公司除了工作外就没有其他活动,他感觉自己成了工作机器。事实上,许多公司都不重视员工心理问题,当员工辞职后,公司仍然不知道辞职原因。高校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更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所以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和谐文化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在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能感受到师生情,体会到同学情,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就会主动与教师倾诉,与其他同学畅谈。只要摸清楚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高校应利用自然环境、传媒环境及校舍环境等文化资源,打造生态校园,构建环境文化。在宣传橱窗中,可设置校园风景线、优秀作品展示等各种橱窗,展出师生的优秀作品。在教学楼道,可以张贴各类与心理相关的名言警句,各类心理活动的剪影等[5]。通过每间教室、每面墙壁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学生置身在校园文化中,产生出爽心悦目之感。学生置身于充满人文气息的温馨环境中,心情自然豁然开朗,这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无形中发挥出心理疏导的作用。

2.3 集体与个人疏导结合,开展差异化运用

从大学生心理困扰调查可知,造成心理困扰的主因是现实问题,涉及学习、就业及情感几个方面。从学业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以后的工作岗位比较迷茫,不知道毕业后应该从事什么职业,尤其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突出。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分析该困扰属于共性还是个性。对于共性心理困扰,应该采用集体疏导模式,例如可通过报告会、讲座及演讲等方式,这样能够解决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发挥出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心理问题涉及学生的个人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及个人经历等方面,则属于个性,针对这种心理问题就要采用个别疏导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日常心理疏导时,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测量结果,为学生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真正明白就业形势与自身实力,这样才能够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扰。在心理疏导过程中,采用个人疏导与集体疏导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疏导效率。而且通过这种疏导途径,还可以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让学生转变自身思维,能够看清并直面现实生活。

2.4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高心理疏导的效果

在这个智能时代,学生几乎是人手一台手机,而且是机不离手,时刻都在关注网络情况变化,网络上逐渐形成了社会舆论环境,网民成为控制社会信息的主力军。因此,在开展心理疏导过程中绝对不能轻视线上的力量。网络传播的内容应具备显著性和公开性,报道应具有快捷性,时间应具有持续性,总之,知识信息量非常大。针对这些特点,要意识到网络平台中的平等性,师生在这个环境中都能平等获取所需信息资源。而且在网络交流中,学生轻松自如,沟通没有顾虑,能够尽情发表个人的看法与见解。因此,教师通过网络开展疏导,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这就必须要将“导”作为重点。

其次,还应该结合实况构建线上专人疏导制,将心理疏导落到实处。线上与线下并举的模式,能够有效填补传统只有线下教育的空白,老师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进行心理疏导。比如在学校“百度贴吧”中,一些学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提出意见,一些学生提出学习感悟,还有一些学生对现实进行抱怨。通过网络留言就可发现“网情”与学校情况有一定相似处。因此,通过线上了解及把握了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就必须要积极开展网上疏导,通过网络心理咨询、网络答疑等各种模式,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3 结语

在大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重要内容,而心理疏导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高校教师而言,必须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心理辅导的价值。在开展心理疏导时,必须要结合学校实况,从学生特征入手,从人文关怀角度加强情感教育,将心理疏导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心理疏导的目的,确保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价值观,从而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

猜你喜欢
校园政治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心理感受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