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存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巴隆乡畜牧兽医站,青海 都兰816199)
犊牛养殖管理工作作为饲养管理的重要一环,优化管理,有利于全面提升养殖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主要就牦牛犊牛养殖管理技术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便于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母牛分娩前养殖户不仅需对圈舍、助产器具以及母牛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圈舍温(温度稳定在20℃)、湿度(湿度维持在75%左右)的严格控制,以此为母牛分娩创造良好环境。在母牛生产时为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养殖户需首先检查母牛胎位是否正常,对正常的母牛在生产时需尽量做到自由产出,而对胎位不正常的母牛,在生产时养殖户需要做好助产工作;其次待犊牛出生后,养殖户需用经消毒后的毛巾轻轻擦拭犊牛的周身和口鼻的黏液,由此保证犊牛的正常呼吸,并有效降低其它疾病的发生率;再者当犊牛存在呼吸不畅问题时,养殖户需要做好肺部轻压工作,在避免黏液进入呼吸道引导呼吸道疾病的同时提高犊牛的抵抗力,待犊牛呼吸正常后最好断脐工作。通常来讲,为降低其它各类疾病的发生,养殖户需在断脐前做好器具的消毒杀菌工作,并在距离犊牛腹部10cm处将脐带剪断,除此之外对犊牛身体其它部位的黏液,需让母牛来进行舔舐,以便于加快母牛子宫恢复,促使犊牛快速站立。
通常,母乳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免疫球蛋白、镁盐),母乳喂养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对提升犊牛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保证犊牛初乳喂养工作的有效落实已迫在眉睫。通常在犊牛出生后的1h内,需保证犊牛吮吸到充足的初乳,对无法直接吮食母乳的犊牛,养殖户可将初乳装到奶瓶中,之后加热到35℃进行投喂,在投喂时需注意犊牛吃奶方向必须同自然吃奶方向相一致(头部向上仰)。另外,绝不能喂养犊牛血乳和患乳房炎的牛乳汁。需注意新生犊牛对抗体吸收率在几小时之内会急剧下降,第二次喂初乳需在犊牛出生后6h左右,并严格按照如下喂养原则:10日龄以内的犊牛,养殖户在喂养时需做到每头每天4~6kg,喂养3次/d;15日龄左右的犊牛,每头每天5~7kg,喂养2次/d;30日龄左右的犊牛,每头每天4~6kg,2次/d,并进行混合乳(初乳、常乳、混合乳)的喂养工作。除此之外,为保证饲喂效益的最大化,养殖户需始终秉承着“定质、定量、定时、定温”的基本原则,以满足犊牛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当犊牛7日龄后,为增加犊牛瘤胃容量以及避免它们出现舔食异物行为,养殖户可将优质干草放于牛架或牛槽上来引导它们进行采食;当犊牛日龄超过半个月后,由于犊牛体内器官开始逐渐成熟,为进一步增强通它们自身免疫力,养殖户可通过补喂青绿多汁饲料来补充维生素;当犊牛60日龄后,为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养殖户需适量增加精料、优质干草亦或是青绿多汁饲料的喂养量。
虽然奶水中含有丰富水分,但不能满足犊牛正常新陈代谢的生理需求。为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在犊牛7日龄以后,养殖户需引导犊牛饮水以满足正常生理代谢的需求。在初期引导犊牛饮水时,养殖户可加少许乳液加入到水中,由于犊牛自身免疫力较低,器官发展也不成熟,初期喂水时需严格控制好水温(初期水温35℃左右,后期水温20℃),为犊牛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当犊牛60日龄后,养殖户需做好犊牛的隔离养殖,因为60日龄前养殖工作人员需及时做好断奶工作,并引诱犊牛采食精料以避免突然断奶使犊牛发生应激反应。通常断奶后犊牛体重下降属于正常现象,养殖户对长势不同的犊牛需做好断奶工作,另外不能以延迟断奶来获得较好的过渡期,而是应该努力引导犊牛采食饲料。
在犊牛饲养过程中,日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对全面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加强卫生管理、加强运动管理(根据犊牛产龄以及环境气温来合理设置运动时间)、定期消毒杀菌、定期通风以及提高对疾病防控的重视度。
在牛规模化养殖中,犊牛管理作为养殖工作的重要一环,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对保证犊牛成活率以及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优化管理手段是现阶段养殖行业转型升级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