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34c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2021-03-29 11:57骆嵩屈洪党刘晓林许娟娟马博李理刘东亮郝佳妮刘楚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外周血脑梗死炎症

骆嵩 屈洪党 刘晓林 许娟娟 马博 李理 刘东亮 郝佳妮 刘楚楚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蚌埠 233004)

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第一大死亡病因,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2〕。近年来,微小RNA(miRNA)是新发现的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一般为18~25个核苷酸)。研究证实,miRNA家族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并发现其参与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PD)、阿尔茨海默病(AD)、炎症反应等诸多疾病的发生〔3~6〕。在小鼠神经根痛的炎症反应动物模型中,发现miR-34c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神经根痛的作用〔7〕。以往的研究主要是观察miR-34c调节神经胶质瘤发生、AD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在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调节中的作用却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肿miR-34c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炎症反应指标的关系,为进一步寻找治疗急性脑梗死新靶点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梗死组,男13例(65%),女7例(35%),平均年龄(62.35±5.81)岁;高血压5例(25%),高脂血症4例(20%),糖尿病2例(10%),吸烟者6例(30%),饮酒者5例(25%);另外健康体检者20例(正常组),男14例(70%),女6例(30%),平均年龄(61.22±4.32)岁,高血压4例(20%),高脂血症3例(15%),糖尿病1例(5%),吸烟者2例(10%),饮酒者3例(15%)。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8〕,且在磁共振成像(MRI)上证实与本次临床症状相关的新发梗死;②脑梗死患者发病3 d内,完善相关外周血等检验;③性别不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在4~20分;④相关检验检查获得患者或者法定直系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幽闭综合征等不能配合影像学检查的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本研究获得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外周血采集及炎症指标 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并将其置于不含抗凝剂的试管内。室温下自然凝聚30~60 min,待血液凝固后,以2 000~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5~10 min,上清液即为血清,保存在-80℃冰箱。炎症指标如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含量。

1.3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34c水平 采用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34c表达水平,U6 RNA 引物(内参照引物)和miR-34c 茎环引物均购自上海百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因表达相对量用2-△△Ct法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miR-34c表达水平 与正常组相比,梗死组外周血中的miR-34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1.12±0.02 vs 0.65±0.07;P<0.05)。

2.2miR-34c与炎性指标关系 正常组LDL-C平均(2.17±0.22)mmol/L,UA平均(278.54±15.61)μmol/L,CRP平均(1.40±0.26)mg/L;神经功能无缺损。两组血清LDL-C、UA、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LDL-C平均(2.66±1.00)mmol/L,UA平均(434.89±61.78)mmol/L,CRP平均(5.54±4.91)mg/L,入院时NIHSS平均(10.14±4.07)分。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miR-34c与血清LDL-C、UA、CRP呈负相关关系(r=-0.672、-0.629、-0.723;P=0.043、0.038、0.041);与入院时NIHSS呈负相关关系(r=-0.562,P=0.046)。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已经取代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死亡病因〔1,2〕,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及时进行责任血管再通,促进缺血组织的再灌注,但与此同时,缺血缺氧下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再灌注炎性损伤等都直接影响到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目前研究证实,在缺血半暗带区域同样存在着“炎症半暗带”〔9~11〕,因此如何有效调节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减轻其对组织,尤其是缺血半暗带组织的继发性损伤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显示,神经系统中的miRNA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表明其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炎症反应过程〔12,13〕。而以往在对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AD研究中,发现miR-34c可以调节M1型小胶质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14~18〕;此外,在慢性神经缩窄性损伤的小鼠模型中,miR-34c可以靶向调控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进而改善神经痛症状〔7〕。随着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这些miRNA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调节功能不断得到发现和阐明,有望成为治疗脑梗死的新靶点。

急性脑梗死组织损伤中,炎症反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LDL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重要因素之一,其经化学修饰作用后,易和清道夫受体结合,被巨噬细胞摄取,形成泡沫细胞,并停留于血管壁,不断促使动脉壁形成斑块;而CRP是细菌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非特异性指标。其也是机体固有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可激活补体,增强和促进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生成活化等;UA是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当生成增多时,相应的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从而加剧炎症反应,因此UA增高提示缺血缺氧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剧烈〔19〕。这些炎症指标均提示炎症反应发生,本研究进一步提示炎症反应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提示miR-34c可能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miR-34c外周血表达水平对于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的测定,对于评估脑梗死患者危重程度及炎症反应程度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研究样本数量较少,且为单中心,使得该研究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样本,并进一步深入到细胞水平研究miR-34c调节炎症反应的机制。

猜你喜欢
外周血脑梗死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