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君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工作站,云南 大理 67260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牛羊肉的消费能力居世界前列,但是牛羊肉的产量和质量却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水平。牛羊品种改良工作是稳定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条件,牛羊品种的改良不仅能够提高牛羊的品种质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提高产量。本文将对牛羊品种改良工作现状展开分析,并对改良中的不足提出些许建议。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农民收入放入一个重要来源,据调查,近年来畜牧业的收入已占到农民总收入的40%以上,畜牧业对于建设现代化新型农村、提高农民收入、保障我国肉类食品供给占有重要地位。畜牧业是否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建设的重要指标。我国牛羊养殖类型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商户养殖,这种类型的养殖规模较小,养殖方式也较为简单,基本为家庭圈养方式,所出售的牛羊一般也是供当地人食用。另一种则是规模比较大的散养方式,这种养殖方式一般常见于地广人稀的地区,此类牛羊一般用作食品加工远销国内外。
建国后,在国家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对我国牛羊品种开展了一系列的改良工作,培养出了众多牛羊新品种,就新疆地区而言,通过牛羊改良工作的开展,已经培养出了新疆毛细羊、新疆褐羊、超细细毛羊等众多优良品种,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开展,国家引进外国先进的改良经验和国外养殖企业的投资建厂,我国的牛羊改良工作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牛羊品种改良进程。在改良工作开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阻碍了改良工作的开展,其中包括企业对改良工作的不认同,个体养殖户不具备改良条件等等。
牛羊肉的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培育得到改善的,但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不少养殖人员认为只要母种能够顺利产下幼崽就可以了,甚至还存在“子母配”的配种方式,造成养殖户对品种改良工作存在错误认识。牛羊的养殖周期过长,改善牛羊品种的工作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同时,在某些地区从事牛羊养殖的都是留守老人,无力开展牛羊的品种改良工作。因此,使品种改良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
当地对牛羊品种改良工作的投资力度不足,使先进的改良技术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在我国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家庭养殖牛羊仅以换取日常消费品为目的,而进行品种改良工作则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养殖户是无法承担的品种改良。
进行牛羊品种改良时,不少地区具备改良工作的设备和条件,但开展改良工作时,虽然使用的是优秀的种公畜,但对母畜却没有要求,不更换劣质母畜,导致品种改良工作很难达到预期。
在进行牛羊品种改良工作时,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如何改变养殖者的观念、怎样获取政策支持等。首先,当地农业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当地养殖人员的传统养殖观念,使养殖人员认识到牛羊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本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适当引入先进公种牛羊,并设置改良基站,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改良工作,比如我们大理州种公牛的引进,黄牛要以西门塔尔,安格斯和短角为主,水牛要以摩拉为主,山羊种公羊的引进要以波尔山羊和努比羊为主,以获得好的杂交效果。再次,提高当地牛羊品种改良人员的知识储备能力,学习国内外其他地区优秀成功改良案例并应用于当地的改良工作中,切实保证当地养殖者接受最先进的改良技术。最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品种改良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牛羊改良工作中以最快速、最高效的方式完成改良工作。
牛羊改良工作是养殖业持续发展、稳定、健康的首要保证,在进行牛羊品种改良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发展条件,改善养殖户观念、提升技术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健全的牛羊品种改良工作体系,使品种改良工作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