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玺,季 强,杨金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济南 250355)
《圣济总录》是继《太平圣惠方》后宋代又一部大型官修方书,由宋徽宗亲自诏令敕撰。本书除系统总结北宋各科医学成就外,其内容编排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路明静[1]通过分析认为,北宋医学教育与医学制度对《圣济总录》病证分门具有导向性作用。《圣济总录·食治门》作为对北宋食治理论的总结,较宋初方书《太平圣惠方·食治》内容更加丰富,治疗疾病的范围也有所扩大。本门所载方剂皆是以食物或食物佐以少量药物组成的食疗方,其组方配伍、剂型选取、加工制作皆较前代有所改进。这种改进主要源自医学及食治理论的不断发展,此外亦受到北宋饮食文化的影响。现以北宋饮食中羊类食材、粥及面食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管窥北宋饮食文化对《圣济总录·食治门》食疗方的影响。
宋代皇室崇尚节俭,饮食使用羊肉而“不登彘肉”并写入家法,“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2]。但此种家法却造成皇室对于羊肉的喜食。如宋仁宗“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3]。由于皇室的喜食,宫内羊肉消耗量巨大,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御厨岁费羊数万口”[4],至神宗熙宁十年(1077)时御厨使用“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4]9333。为达到羊肉消费需求,北宋政府设牛羊司“掌畜牧羔羊栈饲,以给烹宰之用”[4]3610,大中祥符三年(1010)四月“诏牛羊司每年栈羊三万三千口,委监官拣少嫩者栈圈,均兼供应”[4]3611。皇室对于羊的推崇,也使民间食羊比重升高,羊肉成为东京消费最多的肉类[5]。《清明上河图》就绘有“孙羊店”卖羊肉,隔壁店铺还有“斤两十足”[6]的标价。《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内有“把街每日如宅舍宫院前,则有就门卖羊肉、头肚、腰子、白肠”[7]的场景,此时羊类食品种类众多,有羊羔酒、旋煎羊、批切羊头、乳炊羊、炖羊、闹厅羊、虚汁垂丝羊头、入炉羊、羊头签、入炉羊、罨生软羊面等30余种,可见此时羊肉产业之繁盛。《圣济总录·食治门》对于羊类食材的使用十分普遍,本门307首食疗方中羊类食材是所有动物中使用次数最多的[8],仅羊肉就使用了24次,此外还有羊肾、羊肚、羊肝、羊肺、羊脂、羊骨、羊心等食物。
此时,普通民众多认为羊肉具有补益作用,如对于羊肉朱彧称“羊食钟乳间水,有全体如乳白者,其肉大补羸”[9],范成大则认为“乳羊本出英州。其地出仙茅,羊食茅,举体悉化为脂,不复有血肉,食之宜人”[10]。虽然以上理论有待商榷,但可以看出宋人认为食羊肉对人有益,相信羊肉有补益之效。宋代医家亦认为羊类食材有补益之性。如《证类本草》载羊髓“利血脉,益精气”,羊肺“补肺,主咳嗽”,羊肾“补肾气,益精髓”,羊肉“补中益气,安心止惊”,羊骨“主虚劳,寒中,羸瘦”[11],甚至提到黄芪补益作用时亦称其“药中补益,呼为羊肉”[11]192。《圣济总录·食治门》继承了羊类食材具有补益作用的观点,治疗虚损羸瘦之病多选用羊类食材,如“食治虚劳”篇11首使用动物类食材的食疗方中,就有9首使用了羊类食材。
由于北宋皇室“御厨止用羊肉”而“不登彘肉”,在使得羊地位上升的同时,猪的地位逐渐下降。苏东坡记载黄州地区“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12],纵然猪肉价格十分低廉,但富人也不吃,这种“贵羊贱猪”思想亦影响到医学领域。如《千金要方》对猪肉尚有“补肾”“补肾气衰竭”[13]等记载,至《证类本草》仅保留有“凡猪肉,味苦,主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11]464的论述,对其补肾作用只字未提。宋代医家认为猪肉功效有限甚至有害,因此组方时对猪肉的使用也相应减少。如《圣济总录·食治门》有24首食疗方使用羊肉,使用猪肉的食疗方仅6首。“贵羊贱猪”的思想,也使得部分方剂中的猪类食材被羊所取代。宋初方书《太平圣惠方》有磁石肾羹,方用磁石、猪肾“治久患耳聋,养肾脏,强骨气”[14],至北宋末期《圣济总录》改用磁石、羊肾治疗此病,《名医别录》载羊肾“补肾气,益精髓”[15],猪肾“理肾气,通膀胱”[15]295,羊肾与猪肾均有补肾的作用,在此处可助磁石聪耳之效。本方在药物功效相同的情况下以羊易猪,很可能是受到“贵羊贱猪”思想的影响。
《圣济总录·食治门》所载食疗方剂型丰富多样,有粥、羹、饮、鲙以及各类面食近30种,其中剂型为粥的食疗方最多,307首中有121首明确记载剂型为粥,占比近四成,此外还有部分羹剂方后注中补充“作粥亦得”。在宋代饮食生活中,食粥十分普遍。《东京梦华录》就记载开封城内天未亮时酒店就有粥饭点心售卖[7]90,张耒记载北宋大臣张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16],范仲淹考取科举前“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17],此时不仅贵族食粥,贫苦百姓也以粥饱腹,粥已是常见主食。《圣济总录·食治门》除了创制新食疗方时将剂型定为粥外,也将部分既有方剂改进为粥剂。如《千金要方·水肿第三》有商陆酒方治疗水肿,《圣济总录·食治门》将原方中酒舍去,入细粟米一合改剂型为粥,方中商陆可逐水消肿,但商陆有毒且药性峻猛,而酒性走窜,加大商陆峻猛之性,而此方中粟米作粥不仅可顾护脾胃,还可减轻原方峻猛之性与商陆的毒性,降低本方对人体的伤害。
宋人不仅日常食粥而且对粥情有独钟。张耒《粥记赠潘邠老》一文记载有山中僧人每日食粥,“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16]102,苏轼甚至说“吾无求于世矣,所须二顷田以足饘粥耳”[12]39。宋人之所以喜欢食粥,乃因古人认为粥有补益作用。《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云:“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18]”宋人对此也多有论述,如苏轼一帖有粥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16]103的记载,张耒称“能畅胃气,生津液”[16]102,张师锡亦有“无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绵”[19]的诗句。在《圣济总录·食治门》中亦多取粥补益之效,如用马齿苋粥方治血痢,《圣济总录·泄痢门》云:“邪热客于血脉之中,肠胃虚弱,血随热行,流渗肠间,因便血下,故名血痢。[20]”血痢因脾胃虚弱、血热下行所致,方中马齿苋清热止痢,入粳米三合煮粥可补脾益气,以达标本兼治之功。
粥多以粟米或稻米煮制。北宋政府十分重视稻类种植,如端拱(988-990)初期,“江北诸州,亦令就水广种秔稻,并免其租”[17]4159,淳化年间(990-994)何承矩在河北屯田,“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17]9328。宋代的主粮结构也由唐代的粟、麦、稻格局变成了稻、麦、粟格局[21],稻米(粳米)在主食中的比重升高,相应稻米煮粥比粟米更加普遍。《圣济总录·食治门》亦是如此,其中明确记载使用粳米煮粥的食疗方有58首,使用粟米的有21首,粳米比例明显高于粟米。除了以上2种粥外,北宋饮食中亦用其他食物制作粥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到腊月初八,寺院作七宝五味粥赠与门徒:“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7]275,这一天普通百姓也开始用各种“果子杂料”煮粥。《圣济总录·食治门》中也有豆粥、薏苡粥、麻子粥、糯米粥等各种“果子杂料”煮制的粥。如“治风水,腹大脐肿,腰痛,不可转动”[20]3931,以郁李仁汁煮薏苡仁作粥,方中郁李仁、薏苡仁皆有利水消肿之效。此外,《圣济总录》粥类食疗方使用的食物也多见于日常生活煮制粥品。如《圣济总录·食治门》有解毒杏酪粥,用水煮大麦仁与杏酪,水开后下牛乳搅匀食用,“治发背,心肺积风热”[20]3959,其中杏酪乃用杏仁加米、糖熬制而成。《名医别录》载杏仁“主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15]305,加入米、糖熬制成杏酪又使其有补益之性,而大麦、牛乳《名医别录》言大麦“除热,益气调中”[15]205,牛乳“补虚羸,止渴下气”[15]74,全方大麦、杏酪既可除热又能补益,牛乳加强补益之效,三者共同扶正托毒使痈疽发出。方中大麦、杏酪、牛乳3种食物也常被宋人用来煮粥,如苏轼有诗《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云:“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时珍。[22]”苏辙有“乞浆满瓯牛乳粥”[23]、晁说之有“杏粥榆羹浑不见”[23]13727的诗句。
北宋饮食面食花样众多,有包子、索饼、拨刀、馄饨、棋子等,其中面条在宋代得到充分发展,成为饭粥之外最重要的主食[24]。《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城内食店有胡饼、生软羊面、桐皮面、姜泼刀、冷淘棋子、寄炉面、插肉面、大燠面、桐皮熟脍面售卖,此外还有拨刀、棋子、馄饨店及油饼店、胡饼店。《圣济总录·食治门》有39首食疗方制作成面食,种类有索饼、棋子、面、拨刀、馎饦、馄饨、饆饠等,其中面条类(索饼、面与拨刀)出现次数最多。在这些食疗方中,很多可直接当作饭食。如羊肉索饼方[20]3937,用白面四两,鸡子二枚取清,生姜汁一合,羊肉四两炒臛,将鸡子清、生姜汁和面作索饼,煮熟加入羊肉,空腹食。单从用量上讲,白面四两、羊肉四两,足够一人一顿食用。此外,面食亦有补益作用,用做食疗方剂型有时可助药效。如前文羊肉索饼方:“治脾胃气弱,见食呕逆,瘦劣”[20]3937。本方将鸡子清、生姜汁和面作索饼,煮熟入羊肉臛调和食用,方中生姜汁用以止呕,羊肉、鸡子清可补益脾胃。《食疗本草》载小麦面能“补中益气,和五脏,调经络,续气脉”[25],加入白面制成索饼可增强全方补益之效。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北宋饮食独具特色,其饮食种类、制作工艺、饮食观等内容或多或少地对《圣济总录·食治门》食疗方的剂型选用、组方配伍、加工制作产生影响。这些变化不仅使食疗方更加贴近生活,而且也能改善口感,有时剂型组方的改进也可增强食疗方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