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茱萸类药考辨*

2021-03-29 03:51杨金萍李怀芝冯诗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茱萸山茱萸

杨金萍,李怀芝,冯诗瑶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济南 250355; 2.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院,济南 250355; 3.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与《伤寒杂病论》皆为汉代成书,二书互参能真实反映汉代药物名实情况。但由于原书皆佚,后人整理时出现药名的差异混乱。通行本《本经》有吴茱萸、山茱萸,吴茱萸“一名藙”,其茱萸类药在《本经》中存在错简与混淆情况;而现在流行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宋人整理本,宋臣林亿等在校书时,由于药物变迁造成的差异及校改体例等原因,将“茱萸”律改为“吴茱萸”。兹从历代本草方书文献及药物历史变迁的角度对茱萸类药进行考证,还原《本经》中茱萸类药的名实真相,解析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药名与汉代药名的差异及原因,以正本清源。

1 《本经》“茱萸”晋唐医家改为“吴茱萸”

1.1 通行本及明清辑佚本《本经》“吴茱萸”之疑

原始《本经》已佚,现通行本《本经》及各种明清辑佚本(包括《证类本草》所引),在“中品”载吴茱萸及山茱萸,《证类本草》引《本经》“吴茱萸”条曰:“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一名藙。[1]318”《名医别录》辑校本曰:“吴茱萸,大热,有小毒。主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根白皮,杀蛲虫,治喉痹咳逆,止泄注,食不消,女子经产余血,疗白癣。生上谷、川谷及冤朐。九月九日采,阴干。[2]114”张瑞贤认为“上谷”为《本经》原文。吴茱萸辛温气烈,能温中下气止哕,祛湿除血痹,开腠逐风,其根白皮又能杀虫。

但宋代《太平御览》所引《本经》为“茱萸”而非“吴茱萸”,清·孙星衍[3]辑《本经》“吴茱萸”条曰:“《御览》引:无吴字,是”,提示《本经》中的“吴茱萸”当为“茱萸”。

1.2 先秦两汉简帛医籍中有“茱萸”而无“吴茱萸”

茱萸或称“茱臾”“朱臾”,先秦两汉简帛医籍中频见,但均无“吴茱萸”称谓。安徽阜阳汉简《万物》中有2处“朱臾”记载,如“理石、朱臾可以损劳也(W035)”“朱臾也”(W092)。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胎产书》养胎法载:“其食稻麦,其羹牛羊,和以茱臾(萸)。[4]531”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蚖”条载:“以产豚豙(藙)麻(摩)之”[4]182;治癃病方载挖地坑熏法,用美酒、“豙(藙)之朱臾”、椒等燔之坑中[4]223;雎(疽)病用白蔹、黄耆、朱臾、椒等七物研末酒饮[4]277;又有“殺本”“树臾”。《武威汉代医简》药目账单中“朱臾”与“山朱臾”并见[5]19,说明“朱臾”与“山朱臾”不同。从先秦两汉出土文献可见,汉及汉以前无“吴茱萸”称谓,证明《本经》“吴茱萸”称谓为误,实为“茱萸”。

1.3 晋唐医书中“茱萸”“吴茱萸”之称并见

汉及汉以前无“吴茱萸”称谓,“吴”字是何时出现?查考东晋方书已出现“吴茱萸”的称谓。东晋·葛洪《肘后方》茱萸、吴茱萸并现。日本藏南北朝陈延之《经方小品》残卷卷一多处载吴茱萸,如“通气汤,主胸胁满气噎方”有吴茱萸、半夏、生姜、桂肉;他如茱萸汤、生姜汤皆有吴茱萸[6]。前《名医别录》“吴茱萸”是否为原始称谓现无出土文献证明,而敦煌卷子《本草经集注》六朝写本残存《序录》证明有“吴茱萸”称谓。

晋唐方书中茱萸与吴茱萸互见。日本《医心方》引唐以前方书中茱萸、吴茱萸并见,卷九引《范汪方》“治久寒不欲饮食数十岁方”有“茱萸”[7]411;引《葛氏方》“治人忽恶心不已方”有茱萸[7]415,但卷六引《葛氏方》“卒心痛方”的二方中有“吴茱萸”[7]303,他卷亦见有“吴茱萸”。《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多为“吴茱萸”,《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膏第三”青膏[8]213、“发汗散第四”度瘴发汗青散[8]214、华佗赤散[8]215皆有吴茱萸;是书另有茱萸虻虫汤、茱萸汤、茱萸散、茱萸消石汤、茱萸根下虫方,方中皆用吴茱萸。日本藏宋版《千金要方·木药中部》有“吴茱萸”,日本《真本千金方》多处出现“吴茱萸”,亦见“茱萸”。

1.4 魏晋至唐诗文中罕有“吴茱萸”的称谓

但魏晋至唐诗文中罕有“吴茱萸”称谓。如三国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西晋·孙楚《茱萸赋》:“有茱萸之嘉木……应神农之本草,疗生民之疹疾。”此茱萸指《本经》吴茱萸。梁·简文帝《茱萸女》:“茱萸生狭斜,结子复衔花……杂与鬟簪插,偶逐鬓钿斜。”古有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避邪弭灾的习俗,宋代《太平御览》引晋·周处《风土记》载:“俗上九月九日谓为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茱萸囊以插头,云避恶气,御冬。[9]”晋·葛洪《西京杂记》记汉时宫中有佩“茱萸”求长生习俗。唐代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见,晋唐方书中吴茱萸、茱萸常互见,而此时期诗文中罕见吴茱萸,说明“吴茱萸”称谓主要见于晋唐医书中。

1.5 “吴茱萸”道地性及品类

吴茱萸名称与道地产地有关。唐以前茱萸道地产地按《本经》《别录》云:生上谷、川谷及冤朐。张瑞贤[10]认为,上谷郡所辖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宣化、涿鹿县、赤城县、沽源县以及北京延庆县等地,冤朐县在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西北。但从早期文献中可见,吴地江苏、浙江一带亦产,而茱萸冠以“吴”者当是魏晋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吴地为道地的缘故。唐·陈藏器[1]322《本草拾遗》(《证类本草》载引):“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正是因为唐代更重视吴茱萸的道地性,故《新修本草·木部中品》始将《本经》“茱萸”条改为“吴茱萸”条,并列吴茱萸、食茱萸、山茱萸三条。

宋·苏颂[11]368《本草图经》“吴茱萸”条描述其形态曰:“今处处有之,江淮、蜀汉尤多,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浓,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吴茱萸的形态特征与现今吴茱萸相近,唯开白花,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及四川、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汉中一带[12]。《证类本草》附宋《本草图经》“临江军吴茱萸”“越州吴茱萸”图,《中华本草》根据形态考证,临江军(今江西省清江县)吴茱萸非芸香科植物吴茱萸;越州(今浙江绍兴)吴茱萸与芸香科植物石虎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相似;蜀州(今四川省崇庆县)食茱萸即今之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吴茱萸基原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 Benth.、石虎及毛脉吴茱萸未成熟的果实[13]。

由上可见,汉及汉以前无吴茱萸称谓,作为两汉成书的《本经》,其原始称谓为“茱萸”,冠以“吴”者,乃吴地道地药材出现以后由晋唐医家所为。

2 《本经》“藙”即南北朝所称的“食茱萸”,与吴茱萸一种二类

2.1 《本经》“藙”与早期文献中的藙、榝

《本经》吴茱萸条曰“一名藙”,将藙与吴茱萸品类混为一物,但藙并非吴茱萸,而是南北朝以后所称的“食茱萸”,在汉及汉以前文献中称“榝”“藙”。前《五十二病方》中殺本与豙、豙(藙)之朱臾分别对应榝与藙。

藙,《礼记·内则》:“三牲用藙。”郑玄注云:“藙,煎茱萸也。《汉律》:会稽献焉。[14]”藙是烹调三牲的调味品,指后世食茱萸,按《汉律》会稽即今浙江一带藙曾作为贡品。《说文解字·艸部》:“煎茱萸。从艸臾声。”段注:“皇侃《义疏》曰:煎茱萸,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连其实,广长四五寸,一升实可和十升膏。[15]43”

榝与藙同,《尔雅翼·释木》曰:“榝,一名藙,今之茱萸也。[16]”“榝”见于先秦文献《楚辞·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帷。[17]”王逸注:“榝,茱萸也。”榝即食茱萸,言将食茱萸放入香囊中佩带。《尔雅·释木》:“椒、榝、丑莍。[18]”郭璞注“莍,萸子聚生成房貌。”食茱萸聚子成房,果实累累成簇,故言“莍”。《说文解字·木部》:“榝,似茱萸,出淮南。[15]245”榝似茱萸,指食茱萸,淮南即安徽一带。榝,亦写作“【木杀】”“蔱”,《本草经集注》指出“蔱”为“藙”之讹。

除榝、藙外,后世还有欓、艾子、越椒等称谓皆指食茱萸,为芳香辛辣的调味品。《广雅·释木》“榝、欓、越【木尗】(椒),茱萸也”[19]。宋代《本草图经》言欓子“出闽中、江东”“南人淹藏以作果品,或以寄远”[11]394。《本草纲目》引郑樵《通志》云:“欓子,一名食茱萸,以别吴茱萸。[20]”《本草纲目》“果部”食茱萸条“释名”项中列举以上食茱萸诸多名称曰:“蜀人呼为艾子,楚人呼为辣子,古人谓之藙及榝子”“因其辛辣,蜇口惨腹,使人有杀毅党然之状,故有诸名”。在《集解》中又曰:“食茱萸、欓子、辣子,一物也。”

2.2 “食茱萸”称谓的出现及作为药物正品最早收载于《新修本草》

关于“食茱萸”之名的出现,《本草经集注》辑校本“吴茱萸”条陶弘景注“此即食茱萸也”,但《证类本草》无此句,无法确切证明此书的食茱萸称谓。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四十四“种茱萸”条自注:“食茱萸也,山茱萸则不任食。[21]”据此可以断定,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已有食茱萸的品名并已栽培。

唐代《新修本草》始将食茱萸作为药物正品收录,“木部中品”:“食茱萸,味辛、苦,大热,无毒。功用与吴茱萸同,少为劣尔,疗水气用之乃佳。[22]”此前在《本经》《本草经集注》中“藙”(或食茱萸)并未单独列为一条,《本经》只作为吴茱萸的异名。由于人们对食茱萸认识的逐渐深入,将食茱萸单独作为一类药物,故唐代《新修本草》将食茱萸与吴茱萸、山茱萸并列为三条,说明为3种不同的药物。

食茱萸在唐代记载较多,如《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曰:“食茱萸,九月采,停陈久者良。其子闭口者有毒,不任用。[8]563”《食疗本草》(《证类本草》载引)亦列“食茱萸”条:“温,主心腹冷气痛,中恶,除咳逆,去脏腑冷,能温中,甚良。[1]322”但唐代《本草拾遗》又将食茱萸、欓子列为二条。宋代《本草图经》《证类本草》同,《本草纲目》始将二者归于食茱萸条下,《本草纲目》的归类是正确的。

2.3 食茱萸的品类及与吴茱萸一类二种

宋代《本草图经》描述食茱萸的性状:“食茱萸,旧不载所出州土。云功用与吴茱萸同。或云即茱萸中颗粒大,经久色黄黑,堪啖者是。[11]379”李时珍[20]指出,吴茱萸与食茱萸是一类二种,“不知吴茱、食茱乃一类二种”。现在《药典》及《中华本草》认为,吴茱萸、食茱萸皆芸香科植物,食茱萸为芸香科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谢宗万《本草纲目药物彩色图鉴》认为,臭檀吴萸Evodiadaniellii(Benn.)Hemsley(芸香科),但祁振声认为是竹叶花椒ZanthoxylumarmatumDC.[23]。

3 《本经》山茱萸功效错简为“藙(食茱萸)”功效

3.1 张璐错简说与食茱萸、山茱萸功效

清·张璐认为,《本经》山茱萸条为错简,所记为食茱萸功效。《本经逢原·味部》:“食茱萸,辛苦,大温,有毒。《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24]”将《本经》山茱萸功效归于食茱萸条下,“发明:食茱萸与吴茱萸性味相类,功用仿佛。而《本经》之文,向来错简在山茱萸条内。详其主心下寒热,即孟诜治心腹冷痛之谓;温中,逐寒湿痹,即中恶,去脏腑冷之谓。去三虫即脏气疗蛊毒飞尸之谓。虽常食之品,辛香助阳,能辟浊阴之滞,故有轻身之喻。以上主治,岂山茱萸能之乎?其治带下冷痢,暖胃燥湿,水气浮肿用之,功同吴茱萸而力稍逊。多食动目火,目痛者忌之”。

笔者认同张璐的看法。《本经》山茱萸功效与后世记载有很大差异,山茱萸功擅补肾秘精,没有温中、主心腹冷气痛的功用。《新修本草》虽列食茱萸条,但对其功效的描述过于简略,孟诜《食疗本草》食茱萸功效近于《本经》山茱萸,无论是吴茱萸还是食茱萸都有杀虫作用,而山茱萸无此作用,故“去三虫”应是食茱萸的功效。前《五十二病方》治蚖方即以产豚豙(肥食茱萸)外摩杀虫。汉以后方书亦证实了食茱萸功效,《医心方》引《效验方》:“治食后吐酢水,洗洗如酢浆,食羹即剧,为胃冷。干姜散方”[7]416,以食茱萸与干姜、术、甘草相伍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备急千金要方·胸痹第七》治“胸痹达背”蜀椒散[8]296,以食茱萸与蜀椒、桂心、乌头等配伍温阳通痹。汉代用山茱萸最有代表性的方子是《武威汉代医简》治男子“七伤”方,七伤包括阴寒、阴痿、阴衰、橐(囊)下湿痒、小便有余、茎中淋状、精自出,用山茱萸与牛膝、续断、杜仲、肉苁蓉等药共行补肾秘精止遗之功[5]15。另张仲景肾气丸以补肾之山茱萸、地黄与温肾之附子、肉桂共成补肾温阳之功,治疗肾虚腰痛、小便不利,可见汉代山茱萸方用与《本经》不同。

从汉代方用来看,汉代已基本明确山茱萸功效;前《礼记》“三牲用藙”及郑玄注皆说明汉代作为调味品的藙是比较常见的,甚至成为贡品,人们在“尝味”的同时逐渐详熟其药用,而同时代的《本经》几不可能混淆二者功效,故《本经》将藙与山茱萸功效混淆,应属后人整理时的错简。

3.2 山茱萸后世记载功效变化与《本经》的差异

山茱萸功效,《名医别录》较《本经》多出“强阴益精”等:“主治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皰,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2]130”唐代《药性论》(《证类本草》载引)的记载已大不同:“山茱萸,使,味咸、辛,大热。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1]326”以后本草书记载与《本经》愈来愈远,而更倾向于补肾填精止遗,由后世功效变化进一步说明《本经》错简说。

4 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吴茱萸”为林亿等律改

从前面《本经》考证可见,汉代原始称谓有“茱萸”“藙”及“山茱萸”。同为汉代的《伤寒杂病论》含有茱萸的方有数首,但宋本多写成“吴茱萸”。

4.1 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茱萸”写作“吴茱萸”

宋代官定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含吴茱萸方有吴茱萸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汤、九痛丸,吴茱萸取温中下气止呕等功用。《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25]”组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茱萸汤”组成与《伤寒论》吴茱萸汤同。除《金匮要略》方名“茱萸汤”外,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茱萸皆写作“吴茱萸”。

日本《医心方》卷九引《僧深方》“治干呕吐涎沫、烦心头痛方”有“茱萸”[7]419,此即宋本《伤寒论》吴茱萸汤,说明宋以前曾写作“茱萸”。

4.2 宋代茱萸与吴茱萸名称仍混用

宋代《本草图经》《证类本草》沿袭《新修本草》,分列吴茱萸、食茱萸、山茱萸3条,而继晋唐方书中茱萸与吴茱萸混用的状况,宋代方书中茱萸与吴茱萸亦常混用。但受唐代重视吴茱萸道地药材的影响,吴茱萸称谓多见。如《证类本草》引《圣惠方》“治阴毒伤寒,四肢逆冷,宜熨”方用茱萸[1]318;今本《太平圣惠方》作吴茱萸。《类证活人书》卷十四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用茱萸,但卷十五吴茱萸汤用吴茱萸,说明张仲景方中的茱萸即使在同部书中亦存在两种名称混用情况。

4.3 受药物变迁及校勘体例影响林亿校定时将两种混用名称律改为“吴茱萸”

张仲景方中的茱萸在宋代文献中混用,但林亿在校正医书局校定官定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时,按照一惯的校改体例对茱萸混用的名称进行统一“律改”,即将“茱萸”律改为“吴茱萸”。其《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曰:“古文从简,则茱萸浑于山、吴,门冬隐于天、麦……今则检从本草,各以一二而详之。[26]”按其“古文从简”说则茱萸当为吴茱萸,由此推知林亿校《伤寒论》时同《千金》一样作了详析“还原”律改。

林亿[27]校《伤寒论》有对药物进行律改的体例,如“术”一律作“白术”。林亿在此将“茱萸”律改为“吴茱萸”,一方面是由于校改体例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药物变迁的原因。茱萸类药在《本经》尚未明确分类的情况下,晋唐以后逐渐类分为吴茱萸、食茱萸、山茱萸3种药物,特别受唐代重视吴茱萸道地药材影响,宋代亦重视吴茱萸的道地性,所以在药物变迁及校改体例双重因素影响下,林亿等校定官定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时将两种混称的药名统一律改为“吴茱萸”。《金匮要略》尚保留一丝未改尽的痕迹,即方名“茱萸汤”中“茱萸”,但组方中皆为吴茱萸。

综上所述,汉代茱萸类药有茱萸、藙、山茱萸3种。茱萸在晋唐时由于吴地道地药材“吴茱萸”的出现,其名称与吴茱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互用,一直延续至宋。藙在先秦两汉时与榝并称,主要用于食用调味,直到南北朝出现“食茱萸”称谓。唐代《新修本草》始将“食茱萸”列入正品,与“吴茱萸”“山茱萸”并列。现存《本经》与《伤寒论》皆后人整理,其药物名实非原始真貌。《本经》原本“茱萸”被后人改为“吴茱萸”;而《本经》吴茱萸“一名藙”,实际上是混淆了茱萸与藙(食茱萸)的名实关系;《本经》山茱萸功效出现错简,记载实为藙(食茱萸)的功效。东汉《伤寒杂病论》亦不存在“吴茱萸”称谓,但由于吴茱萸的历史演变及林亿等校勘律改,导致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茱萸皆为“吴茱萸”。

猜你喜欢
神农本草经茱萸山茱萸
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茱萸真空干燥特性研究
重阳节
——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遍插茱萸却为何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豫西南山区山茱萸播种育苗技术
《神农本草经》中与神志相关的药物归类分析——胡随瑜教授《神农本草经》讲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