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铿锵“她力量”

2021-03-29 11:29文|
今日中国 2021年3期
关键词:玉花华坪张桂梅

文| 袁 望

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开出千姿百态、素雅坚韧的“花”。

独立、自信、勇敢、乐观、坚强……诸多好美的词汇赋予现代女性。时代的发展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越来越多的女性报之以琼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开出千姿百态、素雅坚韧的“花”。

“燃灯校长”张桂梅:“我的班级,不能有一个学生辍学”

2020 年12 月11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张桂梅(左二)“时代楷模”称号

一头齐耳短发,一副老式黑框眼镜,贴满双手的膏药,这就是大家对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简称“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的印象。不久前,张桂梅赶走做家庭主妇回校捐款的学生,一度引起社会热议。“家庭那么困难,我们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回去做全职太太!”从大山里走出的女孩轻易放弃人生价值让张桂梅倍感痛心。在不明实事的人眼里,这个校长未免有些过于古板不近人情,但了解张桂梅的人知道,她为把山里女娃拽出穷窝,付出了多少。

早在华坪女高出现之前,张桂梅就已经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很多荣誉。但她发现,因为家庭贫困,学校里本来就少的女生很多会中途退学。“如果一个女孩受过高等教育,就能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张桂梅萌生了办一所免费女校的想法。历经6 年奔波,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华坪女高成立了。

依靠政府支持和各界捐助,学校为每个学生承担的成本近6 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张桂梅把给自己的捐款和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学生身上。“上高中全部由我们负责,读不起大学我们也帮忙!”每次劝说要退学的女生家长,她都许下如此承诺,而她也确实做到了。学校成立12 年以来,1804 名大山里的孩子圆了大学梦。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的老师,也是张桂梅的学生。她说:“有张桂梅老师,有华坪女高,才有今天的我。”毕业后,周云丽选择回到学校教书,帮助那些像她一样家庭困难的孩子。张桂梅不仅让山区女孩过上了正常生活,更带给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被张桂梅斥责的全职太太黄付燕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她表示,张老师话丑理正,自己也算“及时整改”,次年考取了某乡村小学特岗教师。

为理想付出半生的张桂梅疾病缠身。“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地看病上。”张桂梅忙于工作,不想浪费一分一秒,这也导致她身体每况愈下。在她办公桌的一个抽屉里,满满当当全是药品,单早晨就要吃十几种。10多年来,张桂梅进行了无数次家访,累计11 万公里的路。2021 年春节,她依旧没有休息,拖着孱弱的身躯为学生们带去坚持学习的信心和动力。短短9 天,张桂梅跑遍边远山区104 个学生家庭,身体支撑不住时甚至需要吸氧才能缓解。2020 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张桂梅从椅子中起身都十分费力。仅一个星期后,她再度露面接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时,甚至需要乘坐轮椅领奖。张桂梅的身体状况令人揪心,新闻评论里,“惟愿张桂梅校长健健康康”的话语挤满留言版,大家盼望着她能再陪伴孩子们十年、二十年。

“骑行女孩”甘如意:“因为我姓甘,所以不怕苦”

抗疫是2020 年避不开的话题。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很长时间以来,女性同胞逆行作战,牢牢顶起“半边天”,无数女性医务人员迸发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力量。疫情期间,“95 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士甘如意就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千里走单骑。

“骑行女孩”甘如意

在听到武汉疫情吃紧,急缺医护人手的情况后,已回荆州老家过年的甘如意没有一丝犹豫,“回去,必须回去!”在同事眼里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小姑娘完成了一个壮举。从湖北荆州到武汉,300 多公里的路程,彼时,路面交通已全部停运。甘如意骑着家里一辆老旧自行车,在父母的担心与不舍中,开启了逆行之路,一个小小的背包就是她的全部行李。

途中,家里的自行车换成了共享单车,骑行变成步行,再接着骑。在风雨交加的寒冷夜晚,甘如意又冷又饿,以致嚎啕大哭。但心底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她,坚持、再坚持一下。终于,离家3 天后,在进入潜江的卡口,几名警察的出现让甘如意返回武汉的路便利了许多。警察帮助她解决了住宿问题,并联系了一辆去武汉的送血车把她送回武汉。经过四天三夜的奔波,甘如意如愿回到了工作岗位。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甘如意的演讲让观众们热泪盈眶,震惊于这份勇气和责任感。

因为抗击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甘如意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敬业奉献好人”。在鲜花和掌声的包围下,甘如意选择回到检验一线,她说在基层好好工作,继续学习提高化验技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甘如意最简单、最纯粹的想法。

2021 年春节,在国家就地过年倡议下,甘如意主动申请留在武汉,在春节期间值班,让其他同事能够回家团聚。她说,很担心自己不在家会不热闹,过完春节会马上回家。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国家的不屈力量。“因为我姓甘,所以不怕苦。”甘如意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展现出了中国年轻人的坚持和信念。“我们青年一代是好样的,是经得起考验的。”这正是甘如意传达给人们的光明未来。

“航天女神”张玉花:“能报效祖国,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不久前,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刊发这一重大新闻。随着消息传出,网络媒体上又掀起了一轮航天知识小科普的风潮。

狂欢背后是无数科学工作者智力与汗水的支撑,这其中一位女性的身影尤其引人瞩目。张玉花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然而,这只是她众多头衔其中之一。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也是她的标签。

做科研不易,能够坚持从事30 多年,在男性主导的航天领域闯出一片天来,张玉花有着过人的坚定信念。自1990 年毕业进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工作起,农家出身的张玉花埋头科研,在年轻人纷纷转投待遇更高的企业时,张玉花不为所动。“钱够用就好”,对钱财没有执念,张玉花把热情都给了航天事业,她认为人生能报效祖国才是有价值的。

“航天女神”张玉花

在参与中国探月工程之前,张玉花深耕载人航天工作10 多年,神舟一号到神州七号的工作都有她的努力。之后张玉花服从调动,进入中国航天领域另一项高复杂性、高难度的重大任务—探月二期。离开了熟悉的领域,张玉花事业中的光芒没有黯淡,反而愈发耀眼。从嫦娥三号探测器到嫦娥五号探测器,从玉兔一号月球车到玉兔二号,在10 多年的追月之旅中,张玉花有过迷茫、焦虑,但更多的却是对事业的热忱和坚守。

曾经,嫦娥三号探测器月球车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了中国第一个足迹,但因机构控制出现异常,使其无法动弹。张玉花急得上火嘴里起泡,恨不能马上亲自登上月球为玉兔疗伤。虽经后续“治疗”,玉兔号圆满完成任务,但这始终是她一个心头遗憾。在设计玉兔二号过程中,张玉花带领团队在布满火山灰的高温环境下坚持多次试验,努力要让玉兔二号走得更好更远。玉兔二号也不负众望,截至2021 年1 月3 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环境更为复杂的月球背面工作731 天,持续产出科学成果,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张玉花说,她希望玉兔二号美丽又勇敢地一直走下去,实现中国人的梦想。

参加工作以来,张玉花参与历时最久、研制最为艰难的还属嫦娥五号的发射。2011 年,探月工程三期的嫦娥五号立项。团队初期只有8 个人,可参考的资料也只有“一页纸”,张玉花带领大家从零开始,克服了人力物力短缺的困难,实现精准可靠控制抱爪机构和转移机构等多项高难度技术的突破。

然而,就在大家磨拳擦掌准备发起总攻时,由于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因故推迟,嫦娥五号也不得不延期,轨道器随探测器总体转入贮存。最初的失落藏在心底,在两次推迟、3 年的贮存期间,张玉花鼓励团队保持信心,积极进行多次自检、复核,确保随时执行发射任务。

2020 年,嫦娥五号发射,并成功采集月壤回到地球,创造五项中国首次,探月工程成功收官。回忆起其中的日日夜夜,张玉花十分感慨,“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但我们还是挺过来了。”

如今,中国对火星的探测也拉开序幕。作为火星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开启了事业的另一扇崭新大门,不变的是她对事业的无限追求。“无论是从事载人航天,还是探月工程以及火星探测,我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从未怀疑过。”张玉花表示,中国月球探测由跟跑、并跑,到现在部分领域已经领跑,她将和同事们不断探索,行稳致远,把探月工程做得更扎实。

猜你喜欢
玉花华坪张桂梅
基于SWOT分析和钻石模型的云南华坪芒果产业竞争力研究
写给张桂梅的一封30万字长信
张桂梅:教书育人奉献所有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华坪女高的校训
女高校长张桂梅陷入“舆论风波”
大山里的女校校长张桂梅 我想改变一代人
丽江华坪花傈僳服饰特征探析
华坪县鲜食玉米栽培新技术研究
八月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