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分享交流活动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2021-03-29 18:05陆雨晴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建构交流游戏

陆雨晴

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及生活经验的主要途径。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课程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儿快乐学习的重要途径。部分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分享、交流、合作意识较差,常常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冲突,出现矛盾。因此,教师应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幼儿的发展特点、生活环境、思维特征、交往方式,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找到问题根源,并找出一些解决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对幼儿园游戏分享交流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展开探讨,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及成长规律,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一)师幼交流表面化

一是部分教师没有全面地了解幼儿的需求。比如在活动前,教师只简单地了解了幼儿想在哪个区域活动,并未与幼儿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二是部分教师在与幼儿沟通时缺乏深入挖掘意识,使幼儿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

(二)教师控制欲较强

部分教师控制欲较强,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并且无法满足幼儿对游戏的需求。比如在创设游戏时,教师没有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随机地开展游戏活动,并强制要求幼儿加入游戏。再如,在游戏结束后,教师直接替幼儿总结经验,没有给幼儿自主分析交流的时间,也没有延伸活动。

(三)教师提问的无效性

一是部分教师提出问题的难度高于幼儿现阶段年龄水平,让幼儿无效问答甚至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二是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应对幼儿的反问,无法在第一时间正确引导幼儿。三是部分教师随机提问,没有针对幼儿个体需求提出问题。

(四)幼儿间沟通合作较少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游戏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幼儿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与同龄人合作交往的意识,常常独自探索知识,与同伴互动较少,这不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分享交流环节,教师要从幼儿的个人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幼儿将个人所得经验变成大家共有经验,整合零散的、随机生成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探索欲,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深入讨论游戏内容

幼儿园游戏分享交流活动可以分为游戏准备、游戏过程、游戏结果三个环节。为进一步强化幼儿的交流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深入讨论游戏内容,使用正确的提问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分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及成果。

1.游戏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意愿及想法询问幼儿一些问题。比如在开展多个区域活动时,教师可在游戏开始前询问幼儿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其说出自己的游戏目标、方式、内容,鼓励同区域的幼儿积极地展开讨论。如:

教师:“今天班级开放美工区、建构区、角色表演区游戏,大家都想去哪个区域玩呢?”

幼儿1:“我想去美工区玩游戏!”

幼儿2:“我想去建构区玩游戏!”

幼儿3:“我想去角色表演区

玩游戏!”

…………

教师:“大家都说出了自己想玩的游戏。请问美工区的小朋友,你们想要做些什么呢?”

美工区幼儿1:“我想用彩泥捏一个漂亮的小公主!”

美工区幼儿2:“我可以给公主画一座漂亮的城堡!”

美工区幼儿3:“我可以给公主设计美丽的裙子!”

…………

教师:“哇!你们的想法好奇妙!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公主了!老师期待你们的作品!”

随后,教师又以相同的方式询问建构区、角色表演区的幼儿的想法,让其阐述自己的游戏意图、内容、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2.游戏过程。在幼儿玩游戏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及反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建构区游戏为例,当幼儿在搭建房子时,教师可上前询问,如:

教师:“哇!你搭建的房子好漂亮!可以给我讲讲都有哪些房间吗?”

幼儿:“好呀!这个房间要给爸爸妈妈住,二楼给爷爷奶奶住,我住在三楼……”

教师:“你的房子好高、好漂亮!但是楼梯在哪里呢?要怎么上楼呢?”

幼儿:“我想搭建一个电梯,但是我不知道放在哪里。”

教师:“可不可以在房子外面搭建呢?像商场的电梯一样!”

幼儿:“对哦!我还可以在电梯外建立……”

在上述情境中,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引导幼儿说出了自己的建构内容。教师在幼儿的讲述中提出了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给予幼儿全新的建构方向。这种沟通、交流的游戏方式能够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能力,达成活动的目标。

3.游戏结果。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幼儿自主总结经验、交流游戏过程,利用个体推动整体,提高幼儿交流、分享的意识,达成游戏培养目标。如:

教师:“游戏结束了,请大家说一说你都有哪些快乐的回忆。”

幼儿1:“我和某某小朋友一起设计了漂亮的公主裙,为小公主的衣橱增加了好多新衣服!”

教师:“哇!那你们两个真棒呀!你们的合作一定很精彩!”

幼儿2:“我们一起拼了一座大大的城堡!我们都有自己的屋子!”

幼儿3:“我们还搭建了滑梯和秋千!”

教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大家一起游戏一定很热闹!”

在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询问了幼儿一些问题,引导幼儿讲述了自己的游戏经验,有助于提升幼儿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基于观察展开交流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当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根据幼儿的语言、行动、表情、动作等因素,确定其发展水平与现实需要,创设具有针对性的交流分享活动。

1.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游戏开始,一名性格内向的幼儿在角落里独自玩游戏。教师走到幼儿身旁,大声地说:“这个游戏好难呀!你可以帮我弄一下吗?”这名幼儿被快速地吸引了注意力,帮助教师解决了问题。教师大声夸奖他:“你可真棒!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顺利地加入了集体游戏。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性格内向,不敢接触其他人。教师使用肯定、鼓励的方式,逐步改善幼儿的情况,保证了课程活动的有效性。

2.幼儿与幼儿的交流。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注重幼兒之间的交流,从而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分享、交流意识。以角色表演游戏为例,在活动开始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幼儿分配角色,而是对幼儿说:“我们要玩角色扮演游戏,请小朋友们自己分配角色吧!”教师将活动的主导权交给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纷纷展开讨论,“我想扮演某某角色,因为我特别喜欢……”“我可以扮演某某角色吗?我的衣服颜色和角色很搭!”在幼儿的自主讨论下,幼儿尝试完成了角色分配的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意识,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地表达想法,提升了口语表达、语言组织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

总而言之,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生活环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等多种因素,培养幼儿的共享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本文系2021年度张家港市“十四五”课题“有效进行游戏分享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202101235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建构交流游戏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