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3-29 15:02郭俊伟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线损管理分析研究电力营销

郭俊伟

摘要:我国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促进我国电力系统进行了更好的建设,电力行业的发展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在进行系统建设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化,还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就给电力营销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企业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线损管理工作,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就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电力营销;线损管理;问题;对策;分析研究

引言

当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线损问题,企业并没有重视线损管理工作,也没有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这项工作,做好线损管理,结合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根据实际工作现状,对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和改善,才能提高线损管理质量,真正的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还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线损管理工作,从而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1线损原因

1.1 技术方面

因配网技术方面影响因素所致线损产生的原因具体如下:①配电网的结构缺乏合理性。如由于线路导线的截面积与设计要求不符合,便极易促使线路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线路损耗增加;②电缆、变压器等相关元件,其在实际运行期间存在着自身损耗情况;③推广应用大功率的设备。大功率类设备对于无功补偿有着较高的要求,伴随生产生活需求逐步增加,更多大功率的设备被接入到线路内投放使用,配网无功补偿的设备不足,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以至于增加电能损耗。

1.2 管理方面

因配网管理方面影响因素所致线损产生的原因具体如下:①用户有违规用电、窃电等行为存在,诱发电能损失情况;②部分抄表工作者有漏抄表及估抄情况存在,或者是更换电能的计量装置之后,旧表表底的数据上传至管理系统这一操作过程存在着滞后性,引发阶段性的统计偏差问题,促使线损偏差问题出现。

2潜在问题

2.1 在组织结构与管理系统方面

大部分电力单位对于线损管理方面工作认知均略有欠缺,实际工作中只是把线损率当成是管理内容部分,并未分析用户需求,也未曾科学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组织结构、管理力度与体系均处于匮乏状态;实际工作中,线路管理方面工作因缺少完善化管理系统,难以实现对用户不良行为的全面监管,以至于部分问题恶化或者蔓延下去,如偷电问题长期困扰着电力单位总体管理工作及今后的经营发展。

2.2 在偷窃电方面

在社会发展进程当中,同行业间竞争愈演愈烈,成本降低后,将利润提高属于各个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目的,电能消耗,属于电力单位主要成本支出部分,受利益所驱动,部分用户有窃电、偷电行为,伴随现代科技持续进步发展,窃电水平持续提升,各种窃电装置被研及应用开来,已有产业链形成,大众视野当中各种窃电设备不断涌现;电力单位个别工作者为谋求个人私利掺杂到其中,增加电力业管理难度。个别居民用户、中小用户存在着窃电侥幸心理;因管理的不够到位,在个别地方窃电、偷电已成规模、肆意泛滥[2]。

2.3 在计量装置方面

电力单位发展进程中,费用收取主要是按照电表的用电量,然而,伴随用电结构及需求持续变化,各种新设备针对无功的需求持续增加,降低电力线损需要以现代化计量装置来提供支持力量。大部分电力单位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并不想将运行成本增加,仍然沿用着传统设备,尚未积极引入新设备,促使电力线损方面问题仍然存在着,且十分严重,引发管理偏差问题,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的影响较大。

3降损对策研究

3.1 明确相应指标注重专业协同

电力单位营销部门应当制定并深入落实量价费损方面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强化工作方案,有效梳理台区内同期线损、统计线损、实时线损相关线损的专业指标,并提出以流程优化、目标明确、笃实基础、理清思路、稽查增效各方面内容为主线损五步走管理办法,积极整合营销重点专业化资源的各项管理优势,确保用电检查、采集、电费、计量、抄表、营业等各个专业实现协同化配合。以用电信息数据采集系统、营销业务服务系统、实时线损的应用平台为基础,分析处理系统内部与用电检查、采集、计量等各个专业有关异常数据,各个供电所应当落实好自查工作。

3.2 注重计量装置的合理应用

伴随科学技术持续进步发展,老旧设备务必要逐步淘汰掉,积极引入具备防盗功能、完善性能、自动化的抄表功能、高精度电子式的电能表,促使计量损失问题发生率能够得以有效降低,将线损管理整体工作效率、质量提高;变压器的设备功率可适当增加,注重配电的变压器无功补偿综合系统合理配置,防止变压器或者线路实际运行期间有轻载或超负荷的运行情况出现,降低线损问题实际发生率;定期检查及维修设备,为设备各项性能稳定性及精准性提供保障,保证线损计量实践工作更具实时性及严谨性。

3.3 实行电压及电流的定期监测

现阶段因负荷变化快,需不定期或者定期监测台区内电流及电压,将台账及比较分析工作做好。若发生台区内部电压存在着过低或者过高情况,需及时对变压器的分解开关做好合理化调整;若变压器长期处于轻符合或者超负荷的运行状态,需及时更换该变压器;三相电流若处于不平衡状态,需对负荷予以合理调整,确保三相符合处于平衡状态;变压器的零序电流若过于大,三相符合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就需查找其是否存在着接地点,确保变压器处于最优的工况下稳定运行,尽可能将变压器损耗降低。

3.4 注重电网线路的优化

完善电网支撑,确保电力营销及监管各项工作高效化落实。设计电网线路期间,针对于较大界面的导线、绝缘类型导线,应当予以合理的改造优化,结合具体情况,做好综合分析,将架设工作做好,尽可能避免电阻问题出现,将传输期间电能损耗降低。电力单位需制定完善化管理制度及措施,结合相应规范及标准,做到线路障碍及时清理,对电网结构予以合理化调整,防止迂回线路问题出现。合理选用新型节能型的变压器,安置于负荷中心位置,做好合理化配置,降低线损,保证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电力系統建设的过程中,线损是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线损管理水平,而且要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预测和解决,才能更好的进行电力系统的建设,促进系统进行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需要加强技术的研发,才能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损失。

参考文献:

[1]苏杰.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9,26(05):217-218.

[2]徐国英.加强线损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6):191-192.

[3]潘炜.电力营销信息化下线损的精细化管理[J].智库时代,2019(01):32-33.

[4]迟长春.供电企业强化用电营销管理的有效途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24):122-123.

[5]陈友月.电力营销中线损异常的成因和精益化管理的有效策略[J].商讯,2018(19):89+91.

[6]党超亮.电力营销信息化下谈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1):125.

猜你喜欢
线损管理分析研究电力营销
智能化抄表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运用思考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