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药疗法

2021-03-28 02:32王锦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桑白皮咳喘肺源

王锦

由肺血管病变或者肺气肿、长期慢性支气管炎等引发的心脏病变,即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冬春季节多发,患者往往会因为急性呼吸道感染而造成肺心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以反复咳喘、水肿、咯痰、发绀等为主。在中医领域,此疾病被划归在“肺心痛”的范畴内辨证论治。以下是对肺源性心脏病的辨证分型与治疗的介绍.

热痰蕴肺

证见气促咳嗽,痰液发黄且黏稠,难以咳出,口干,舌红,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苔黄腻或者发黄,脉弦數或者滑数。

此型在肺功能障碍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比较多见。肺气上逆,所以会出现气促;痰液浑浊内蕴化热,痰热壅肺,所以痰液发黄,无法顺利咯出;热伤津液,肺不布津,因此口干,小便黄赤;肺和大肠相表里,大肠运转失常,所以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或者黄,脉滑数或者弦数,都是痰热内蕴的表征。

治宜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药可选用桑白皮汤加减。

竹沥30克,黄芩15克,天花粉、桑白皮各12克,象贝、杏仁、苏子、半夏各9克,大黄6克,黄连3克。每日1剂,水煎服。临证时可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进行加减。若是痰液多且黏稠,可加海蛤壳15克,以起到清肺化痰的作用;还可加入红花9克,丹参15克,以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寒痰壅肺

证见气急咳喘,劳倦则即著,胸部胀闷,痰液发白且稀,纳少倦怠。舌苔薄白且腻,脉弦滑。

此型在肺功能障碍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比较多见。患者正虚复感寒邪,肺气不宣,痰浊向上侵犯,所以会出现咳喘,痰液偏多;由于肺虚且痰阻气机,所以胸胀闷,劳倦后咳喘会变得更严重;病程时间较长,脾肺都很虚弱,所以出现纳少倦怠。舌苔薄腻,脉弦滑,都是寒痰内阻的表征。

治疗宜温肺化痰。方药可选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半夏、桂枝、苏子各9克,干姜、细辛、陈皮、五味子、炙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临证时可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加减。若是患者痰多壅盛,肺实喘满,可加莱菔子12克,白芥子15克,以起到降气化痰的作用;若是患者寒痰化热,烦躁而喘,可加石膏30克,以达到清热的效果;若是患者出现脾虚症状,如纳少、疾多、倦怠等,可加白术15克,党参、茯苓各12克,以起到健脾补肺的作用。

痰蒙清窍

证见精神不集中,烦躁易怒,或者嗜睡,表情漠然,甚至昏迷,咯痰不爽,气促咳喘,或是出现肢体抽搐。舌质淡紫或者黯红,苔黄腻或者白腻,脉细滑数。

此型在肺性脑病患者中比较多见。痰迷心窍,蒙闭气机,所以精神不集中,烦躁易怒,嗜睡,表情漠然,昏迷;痰浊壅肺,气机上逆,所以出现气促咳喘,难以顺利将痰液咯出;痰浊引动肝风,因此出现肢体抽搐。舌质淡紫或者黯红是心血瘀阻的表征;苔黄腻或者白腻,脉细滑数是痰浊内蕴的表征。

治宜化痰开窍、熄风活血。方药可选涤痰汤加减,送服至宝丹或者安宫牛黄丸。

竹沥30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半夏、人参、胆南星、枳实、石菖蒲、桃仁各9克,竹茹、橘红各6克,甘草3克,安宫牛黄丸1粒。每日1剂,水煎取汁,送服至宝丹或者安宫牛黄丸。临证时可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进行加减。若是痰热内盛,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可加葶苈子15克,天竺黄12克,以起到清肺化痰开窍的作用;若患者肝风内动,抽搐,可加钩藤15克,天麻12克,以达到平肝、熄风、止痉的效果。

脾肾阳虚

证见面部和肢体浮肿,喘咳心悸,咯痰清稀,脘痞纳差,肢冷形寒,腰酸膝软,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沉细,舌胖质黯,苔白滑。

此型多见于久病咳喘的患者。久病则阳气衰微,气不化水,冰邪严重,就会导致面部和肢体浮肿;水饮上凌心肺,所以会出现喘咳心悸,咯痰清稀;脾阳虚则造成脘痞、便溏、纳差;肾阳虚即可致使形寒肢冷,腰酸膝软,小便清长。脉沉细,舌胖质黯,苔白滑是阳虚水停血瘀的表征。

治宜温肾健脾、化饮利水。方药宜用真武汤加减。

车前子、泽泻各15克,桂枝、白术、茯苓、赤芍各12克,附子9克,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临证时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进行适度加减。若是患者血瘀比较严重,可加泽兰12克,红花9克,以起到化瘀行水的作用;若是患者水肿比较严重,可加猪苓15克,沉香3克,黑白丑各9克,以达到行气逐水的效果;若是患者喉中有痰涎,可加全瓜蒌15克,半夏9克,以起到燥湿化痰的作用。

肺肾气虚

证见咳嗽气短,活动之后变重,甚至张口抬肩,无法平躺,痰白且稀,难以顺利咯出,心悸胸闷,出汗。舌黯或者淡,脉沉细数或存在结代。

此型肺虚弱无法主气,肾虚弱无法纳气,所以会出现气短,活动之后变重的情况,更有甚者张口抬肩,无法平躺;肺气欠缺,难以宣肺布津,所以咳嗽,痰白难以顺利咯出;肺病及心,心气虚,气机受阻,因此会心悸胸闷,出汗;气虚难以促使血液运行,所以舌黯或者淡。脉沉细数或者结代是肺肾气虚,同时存在血瘀的表征。

治宜补肺益肾、去湿化痰。方药可选补肺汤合肾气丸加减。

黄芪15克,熟地、茯苓、紫菀各12克,人参、桑白皮、五味子、山茱萸、附子、泽泻各9克,甘草、桂枝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临证时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若患者脾虚痰湿,可加白术12克,陈皮、半夏各9克,以起到燥湿健脾的作用;若是患者同时存在低热,阴伤,舌红少苔,可加玉竹和麦冬各12克,以达到养阴润肺的效果;若患者喘脱危象,则加9克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是加服黑锡丹补肾纳气,以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若患者肺虚有寒,舌淡,怕冷,可加干姜6克,以达到温阳化饮的效果。

猜你喜欢
桑白皮咳喘肺源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内外兼修”的桑白皮
穴位贴敷可治小儿肺热咳喘
桑白皮对肾源性水肿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UPLC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中8种成分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