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远 江冰
中医对青光眼的认识早于西方两千余年。大家都熟知的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青盲眼疾的记载,但是含义比较广泛,包含了一些其他眼病。到了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目青盲候》中指出“青盲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但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若脏虚有风邪痰饮乘之,有热则赤痛,无热但内生障,是脏腑血气不荣于睛,故外状不异,只不见物而已。是之谓青盲。”这本书首次对青光眼的表现做了具体的描述,“瞳子分明,但不见物,名为青盲……生翳似蝇翅者,覆瞳子上,故为青盲翳也。”到了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中不仅有对青盲表现的描述,还对青光眼的病因病机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此疾之源,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书中更是提到:“急需早治,若以成病,便不复可治。”强调了青光眼及早治疗的重要性。
青光眼在中医中属于五风内障范畴,这个概念在宋元时著名的眼科专著《秘传眼科龙木论》中被提出。什么叫作“五风内障”呢?它包括了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风内障、乌风内障和黑风内障。到了明代,王肯堂所著的《证治准绳》作为中国古代医家对青光眼疾病认识的里程碑,对五风内障的变化有了十分详尽的描述。
1.青风内障证。视瞳神内有气色昏蒙,如青山笼淡烟也。然自视尚见,但比平时光华,则昏蒙日进,急宜治之,免变绿色。变绿色则病甚而光没矣。
2.绿风内障证。瞳神起色池而不清,其色如黄云之笼翠帕,似蓝靛之合藤黄,乃青风变重之证,久则变为黄风。大凡病到绿风危极矣,十有九不能治也。
3.黑风内障证。与绿风候相似,但时时黑花起。
4.黄风内障证。瞳神已大,而色昏油为黄叶。病至此,十无一人可救者。
5.乌风内障证。色昏池晕滞气,如幕雨中之浓烟重雾。
其中绿风内障类似于现代西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辨证分型可以分为风火攻目证、气火上逆证和痰火郁结证。青风内障类似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辨证分型又可分为肝郁气滞证、痰湿泛目证和肝肾亏虚证。黄风内障类似于绝对期青光眼,黑风内障类似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乌风内障类似于继发性青光眼。
关于青光眼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与脏腑关系密切,其中与肝的关系尤其紧密。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又主藏血,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此外肝还主疏泄,具有调畅气血的功能。青光眼主要症状为瞳孔散大,眼压升高,直接病因主要是房水循环的改变,所以中医认为青光眼发病与肝胆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治疗青光眼的中药治疗往往注重药物清肝火、益肝阴的功效。
中医还认为青光眼发病的诱因与七情相关。中医所说的七情就是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青光眼往往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且多数是平时性情急躁,或忧郁多思者。紧张、疲劳和失眠等精神刺激,往往会诱发青光眼的急性或慢性发作。七情所犯,最易伤肝,导致肝气郁结,最终诱发了本病的发作。所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的激动和兴奋,能够帮助我们预防和远离青光眼。
关于青光眼的治疗,中医最常见的两大治疗方法是中成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但目前中医治疗青光眼,还是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使用缩瞳剂、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等滴眼液,以及手术治疗为主,中成药和针刺法为辅。
对青光眼的中药治疗,分为口服中药的内治法和使用滴眼液的外治法。经典的中药方包括以下几种。
1.四子合剂。由牛蒡子、车前子、女贞子、青葙子四味药物组成,最适宜于开角型青光眼。
2.绿风安。由芦荟、丁香、黑丑各50克,磁石100克组成。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后装入空心胶囊内。
4.丹参制剂。中成药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可改善血液循环。
5.茯苓合剂。茯苓15克,当归9克,半夏12克。水煎后汁液浓缩成10毫升,一次口服。
外治药包括如丁公藤碱Ⅱ滴眼液和槟榔碱滴眼液。青风内障在手术治疗控制眼压后,可服用益脉康(灯盏细辛)、川芎嗪等活血化瘀的中药;绿风内障也可根据证型使用五苓散、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益脉康和川芎嗪等中成药。
针灸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已被全世界广泛接受。虽然其治疗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在青光眼治疗中有很好的前景。中医针灸治疗青光眼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治疗是用针刺患者眼部穴位来治疗;另一种治疗是针刺之后,采取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所谓的灸就是用艾叶等制成艾絨或者是艾卷,烧灼或者是熏烤人体的穴位来进行治疗。针灸治疗可以缓解头眼疼痛及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对视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针对青光眼的治疗主穴有晴明、上晴明、风池、陶阳、四白、合谷、神门、百会等。绿风急症恶心呕吐明显者加内关、胃俞两穴;疼痛严重者可于大敦、合谷、角孙、太阳等穴点刺放血。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中药针灸治疗青光眼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眼部保养工作。眼部穴位刚刚被刺入的时候,穴位以及经络是非常敏感的,加强眼部的保养对眼睛有着非常大的好处。患者在采取中医针灸治疗之后,要及时进行睡眠,这样能够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对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是有很大好处的。中医针灸治疗青光眼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一定要在专业针灸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此外,民以食为天,调整饮食也是中医所推荐的。青光眼食疗以蜂蜜为上乘,口服蜂蜜或甘油可缓解高眼压的症状,二者均属于高渗剂,服后可使血液渗透压增高,有利于眼内房水的吸收,从而使眼压降低。另外,像赤豆、苡仁、西瓜、冬瓜、丝瓜、金针菜等利水食物也能帮助患者缓解不适。另外,患者日常的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控制饮水。
最后,对于青光眼的防治,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所有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体检时,眼底镜和眼压检查应该成为常规检查,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和高危患者来说尤为重要。50岁后应每年检查一次。
2.若已经确诊为青光眼,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观察和检查视力、眼压、眼底、视野等情况。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和兴奋,减少诱发因素。
4.注意休息,起居有规律,不宜熬夜,不宜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
5.患者平常更应避免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工作与学习,也不要用眼过度。这些都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