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煜 朱凌菲
两年多来,无论阴晴雨雪,常有一个身影行走在鹰潭市余江区平定乡洪桥村的田间地头,乡亲们见了他会上前打声招呼,热情地唠上几句家常。他就是鹰潭市农业农村粮食局派驻洪桥村第一书记熊革进。
2018年5月,熊革进肩负着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使命,来到洪桥村。两年多来,他俯下身子扎根基层、为民解忧,一件件、一桩桩真情帮扶的事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洪桥村百姓的心田。日前,记者来到洪桥村,向村民了解熊革进的扶贫工作,大家直竖大拇指,纷纷夸赞:“熊书记,蛮好!”
帮扶帮在根子上洪桥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从到洪桥村的第一天起,村民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熊革进的心。
27岁的脱贫户鲁水华,曾因双腿肌肉萎缩,求职处处碰壁。为了让鲁水华找回自信,熊革进经常找他谈心,还积极给他联系工作。几番努力下,鲁水华找到了一份在余江区某住宅小区当保安的工作。然而,鲁水华刚上班不久,老婆就出走了。看着哭闹要妈妈的孩子,鲁水华一下子崩溃了,情急之下寻短见,幸好被抢救过来,但工作也因此没了。得知消息后,熊革进连忙赶到鲁水华家看望,三番五次和其就职的物业公司沟通。最终,物业公司同意继续让鲁水华上班。“多亏了熊书记,我儿子现在比以前开朗多了。”说起熊革进,鲁水华母亲朱正香满是感激。
走进脱贫户吴贵香家,一整面墙的奖状映入眼帘。“两个小孩的父母不在身边,我们老两口拉扯着他们,孩子们也争气,读书很认真。这些奖状都是他们的!”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熊革进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2018年,因学校年级设置的原因,孙女小佳慧下半年必须从离家3里的前山小学转到20里外的平定中心小学读五年级。吴贵香和老伴身体不好,无法接送,小佳慧只能住校,否则只有辍学。在驻村的第一次走访中,熊革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姐弟俩得以到离家更近的余江区第六小学就读。熊革进还给吴贵香安排了一份公益性岗位,负责村里的卫生保洁,每月有400元收入。
传统产业发新枝
“得益于大面积的红壤山地,洪桥村有‘三宝:香红薯、甜花生、嫩萝卜。早些年,‘三宝销路很好,后来,由于品种退化、栽培技术没有更新,‘三宝变成‘老三样,经济效益不高,村民增收空间小。”熊革进认为,群众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
结合洪桥村实际,熊革进理出了“进行红薯深加工,做大做强红薯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并争取资金120万元完善红薯粉丝厂基础设施。红薯粉丝厂吸纳了48名贫困户就业,年人均增收1万元。熊革进还利用自己省级科技特派员的身份,积极引导洪桥村大面积种植“广薯87”“浙薯13”等新品种,为洪桥村红薯产业注入科技力量。
为让洪桥红薯粉丝家喻户晓,熊革进一头扎进市场,上超市、进食堂、参加展销会。“我们的红薯粉丝货真价实,尝一口,你就知道了,准停不下嘴!”熊革进卖红薯粉丝有个诀窍,那就是一边煮红薯粉丝,一边展示原材料红薯。2019年,洪桥红薯粉丝在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中,挺进全国30强。
产业发展离不开能人。近年来,熊革进带着村干部、党员走出洪桥村,到外地学习取经。农民党员鲁细海直言:“搞产业要动脑筋,学习别人的长处,就知道自己的短处了。”
2020年11月,洪桥村22户60人全部脱贫。如今,洪桥村还新建了即食酸辣粉丝生产线,种植了菜葛和野葛,生产优质鲜葛、葛粉和葛根粉丝,拓宽了增产增收渠道。
洪桥村就是我的家
熊革进向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刚驻村没多久,村党支部书记问我,是否适应农村生活。我想也没想地点了点头,但也说了自己的感受,那就是村里没路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出行很不方便。我当时就在想,不光是我,村里的老百姓肯定也是同样的感受。于是,装路灯这事就一直在我心头。”
以前洪桥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没钱装路灯。自驻村帮扶以来,熊革进积极为洪桥村大力发展产业出谋划策,2019年,洪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有了钱,就要为老百姓办实事。2020年6月,洪橋村的村级主干道路两旁安装了价值总计14万余元的太阳能路灯。
2018年7月,因连降暴雨,洪桥村河道里的水漫上圩堤,而河道有一道闸没有摇起,情况十分危急。熊革进立马叫上几名村干部,冒着倾盆大雨赶到闸房。此时水位继续上升,水压非常大,熊革进与村干部努力了几次都没摇起闸门。“一定要把闸门摇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我又叫来几个村民帮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闸门终于被缓缓摇起。”闸门打开后,河道水位慢慢下降,200多亩稻田避免被淹。
“洪桥村就是我的家,我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要真蹲实驻、真帮实促,为群众多干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熊革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作者简介:齐美煜、朱凌菲,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史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