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婷,胡沛峰,李红霞,吴淼闻,詹静怡,李柳宁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州 51040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405; 3.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州 510120)
“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出自明代赵开美本《金匮要略》,现今被认为是《金匮要略》全书的总论,其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作为张仲景“治未病”的标杆后世多有论述。而浅田栗园《杂病论识》却说:“脏腑经络先后病一篇所论,繁衍丛脞,前后支离,文意乖戾,更不似《伤寒论》简严曲实之体。盖后人编集之时,将此并非专指一病、而荟萃医术大法数十端置于卷首,以为总论。犹如《伤寒论》之‘伤寒例’。[1]”胡希恕[2]亦认为,本章并非出自张仲景之手,是王叔和增添而成。针对此问题笔者查阅资料发现,“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并非《金匮要略》原篇名,《金匮要略》原首篇应是《脉经》[3]所记载的“平卒尸厥脉证”,更具临床意义。
现广为流传的《金匮要略》源自明代赵开美刻本,其底本为郑珍本《新编金匮方论》[4],是在王洙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蠹简之后,经过宋臣校正、补录后所发行的大字本《金匮要略方论》。对于宋臣对《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校正、补录,真柳诚认为与其说是“校刊”不如说是“杜撰”[5],这是因为宋臣修《金匮要略方论》时对其改动过大。然而,由于《金匮要略》本身流传至宋朝已接近灭迹,未经宋臣整理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又没有保存下来,导致学习《金匮要略》时,除了散落在其他书籍如《脉经》《千金》等书中收录的片段之外,没有另外的完全本《金匮要略》可以与之参照,亦无法对其谬误及疑问有清楚的解答,只能以宋臣修本作为唯一标准,这给后世研究《金匮要略》学者带来诸多不便。据目前已知的资料来看,现本《金匮要略》早已非张仲景原貌,且其版本及当时存在的问题有:现本《金匮要略》与唐时医官考试科目并非出自同系;《金匮要略》原属《伤寒卒病论》的一部分,宋修底本篇名的“金匮”“玉函”二词用于医书源自葛洪《金匮药方》(又名《玉函方》),可知其为《金匮药方》之后的传本,且内容可能源自《金匮药方》中收录的《金匮要略》条文而与其他内容相混淆,唐代已出现分不清部分的《金匮要略》条文是出自葛洪还是张仲景的情况[6]。在宋之前引张仲景文章的古书中,几乎不见言明出自其“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名及五行部分内容。由此“脏腑经络先后病”是否真的出自张仲景便值得探究了,在此仅对第三点展开讨论。
《金匮要略》开篇即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肝色青而反色白”“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其中涉及到五行配五脏、四时配五脏、五脏配五色、五行相克、以五行相克、五行配五味为指导进行的脏腑虚实补泻问题,然而这种指导思想在《金匮要略》中并无具体应用,且与经方体系的指导思想不相吻合。
纵观《金匮要略》全文就会发现,张仲景提及五脏多仅具有解剖学的脏器、位置的含义,并不具备五行属性。五行理论是以阴阳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而如果张仲景践行五脏配五行的理论,在其作品中这种思想应该不仅仅透露于这一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论五行,在今传本《伤寒论》第398条及《金匮要略》第23篇中,提及金木水火土的,有水117条,木0条,金3条,火16条,土4条。
其中“水”多作为病理产物,如水气或者仅具有水的基本属性,如“饮水”“水入则吐”等。金则有2条作为金疮的“金”用以表示金属,表示五行的见于首篇第一条,火则多指火疗,土除184的“阳明居中主土”之外其他三处为方药名,分别是“土瓜根”“黄土汤”“土瓜根散。”真正具备五行属性而提及的,水1条,木0条,金1条,火1条,土1条。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其他篇章中,并不见有关五色、五味配五行以治五脏理论指导下选方用药的踪迹。
而在《伤寒论》第398条条文中,论及五脏克伐的仅见于“肝乘肺”“肝乘脾”, 皆为指导针灸取穴,而即使是提到“肝乘脾”的刺期门,也没有在脾经上取穴以体现“当先实脾”。在《金匮要略》第25篇中论及五脏克伐的则仅见于“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与“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见于第二段,其内容思想与首篇如出一辙,应该是同一人所作。孤证不立,笔者认为这些关于五行的内容皆非出自张仲景之手,至少与《金匮要略》《伤寒论》的正文并非出自同一体系。
从“酸入肝,焦苦入心,肝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又涉及到五味入五脏配五行克伐的问题。这种理论《脉经》《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均未见记载,南北朝时《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7]将《素问》的“五苦欲补泻”修改后列于篇前作为方药法的指导,但即使是在《辅行诀》中落到方药上时,其补泻也是诸如“大补肝汤”“大泻肝汤”这类直接着眼于本脏的治疗方法,不见五行指导下的五味入五脏进行克伐的踪迹。可知至陶弘景时,在五行克伐指导下的五味补泻理论与药用相结合的系统亦未完善,又如何能说《金匮要略》的遣方用药是以此为基础?
《针灸甲乙经》[8]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伤寒卒病论》是张仲景论广《汤液经》而成,《神农本草经》亦是其基础,但无论是《汤液经》还是《神农本草经》皆与五行没有关系。
《汤液经法》的理论基础可据《汉书·艺文志》得知。
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9]中载有方技4种,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同时将《汤液经法》归入经方行列,言“《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经食禁》七卷,以上经方共十一部……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
“疾病之浅深”为表里,“水火之齐”为寒热,“通闭解结”为虚实。可知经方是对人体表里、寒热、虚实进行治疗纠偏,其依赖的理论基础是“草石之寒温”“五苦六辛”,是药物的四气五味,根据药物性味作用于人体达到“反之于平”的效果,所以《汉书·艺文志》在“经方”一句后有“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之说,《伤寒论》中亦可见诸如“以细辛、干姜为热药”“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等论述。
在《汉书·艺文志》中对医经的描述是:“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生死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原”意为探讨,医经是探讨“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之书,追求的是起“百病之本,生死之分”,其侧重点在于理论之圆融,然后才是指导临床。
故马伯英[10]言:经方相当于现在的实践家,医经相当于现在的理论家。首篇的五行理论一环扣一环,理论严密,但是在《金匮要略》并无具体应用,更像是医经的作风,与指导《金匮要略》遣方用药的八纲辨证不属于一个体系。
“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名的面世,就目前可考的文献而言,源自宋代校正医书局校正后所发行的《金匮要略方论》。若为东汉时期张仲景所写,作为具有引导意义的首篇题目,理应作为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被后代所辑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笔者查阅宋本《金匮要略》出版前的医书,如《脉经》《小品方》《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医心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本草图经》,均不见其言明引自张仲景的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名相关的记载,与首篇条文重叠的见于《脉经》(与第11条重叠)、唐朝《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脉(与第3、4条重叠)、《医门方》(与第2条部分重叠),然其内容皆与脏腑、经络无关,而与张仲景时代接近且收录许多张仲景条文的《肘后备急方》亦没有标明引其相关文字的内容,也不见引自其与首篇相关的思想阐述,其引自《金匮要略》的内容多从第二卷覆盖起,孤证不立,可见“脏腑经络先后病”并非《金匮要略》原篇名。
经过对比笔者发现,脏腑经络先后病的部分条文可能源自《难经》[11]《医门方》[12]等书。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一段在《千金备急方》中亦有所记载:“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适以冬王,王者不受邪。”然而与其思想、内容重合度皆较高的则见于今本《难经》。《难经》七十七难[11]101:“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难经》五十六难[11]79:“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难经》八十一难[11]13:“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此者,中工之所害也。”如果将这些篇章连起来会发现,其内容、思想与《金匮要略》首条基本相同,因此《金匮要略》首条很有可能原出自《难经》。
《金匮要略》曰:“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此与《医心方》引《医门方》言:“凡人性禀五行,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长物,还能为害伤人。如水浮舟,亦能覆舟”相似。这部分的内容可能由后人传抄、修订时辑录而来。
《脉经》《肘后备急方》的成书年代与《金匮要略》相近,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两本书中均提示《金匮要略》首篇应为“平卒尸厥脉证第一”。
从皇甫谧“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及《高湛养生论》谓王叔和“编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卷,大行于世”来看,王叔和与张仲景生活年代相近,且接触过“仲景遗论”,其对《金匮要略》中条文的引用应较宋本更接近张仲景原文。《脉经·序》中有“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提示王叔和撰写《脉经》的时候,曾经阅读过《伤寒卒病论》,即包括现本《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内容。在《脉经》第七卷就记载了与《伤寒论》重叠的大量条文,《脉经》卷八卷九则主要收录张仲景对杂病、妇人病的论著,符合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论妇人病的排列顺序,且其与宋本《金匮要略》在篇名上基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唯独首篇篇名差异较大,《脉经》所记载的并非是“脏腑经络先后病”,而是“平卒尸厥脉证第一”,且内容仅有一条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11条相近,提到了“卒厥”“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根据篇名及此条内容不难推测,本篇应是探讨尸厥及厥证论治的,而作为参考的今本《脉经》在宋代也经过了宋臣的修订,但与修订《金匮要略》并非同一批人。那么这部分的遗失是因为宋臣的删略,还是因为在宋臣所见的版本就已缺失,有待深入考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第11条应该是原本就存在首篇中的,且此篇不应该仅此一条,否则完全没有必要立一篇章。
在相近时代的其他书籍中引用、保存了原本来自此篇中的内容,如在王叔和之后,东晋《肘后备急方》[13]中“救卒中恶死方第一”引张仲景方言:“又张仲景诸要方,捣薤汁,以灌鼻中”“救卒死尸厥方第二”又记载:“张仲景云,尸蹶,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 “救卒客忤死方第三”言:“又张仲景诸要方,麻黄四两,杏仁七十枚,甘草一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令咽之。通治诸感忤。”即还魂汤治疗客忤死,在《金匮要略》“杂疗方”篇有相同的记载。《外台秘要》[14]卷二十八:“仲景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疗,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阴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疗,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活,皆徐徐抱解,不得截绳……此最善,无不活者,并皆疗之。”同样在“杂疗方”有相似记载,且提出与桂枝汤治疗自缢死之人更加完整,可见这部分内容确实出自张仲景。
以上这些条文见于今本《金匮要略》杂疗方中,此篇中另有矾石渍酒以治疗卒死而壮热的记载,而无论是“桂枝汤”“还魂汤”还是“矾石”,方药及用量皆符合张仲景法度,故这部分内容更贴近《脉经》所收录的《金匮要略》首篇篇名“平卒尸厥脉证第一”,说明现本《金匮要略》首篇的原本面貌并不是“脏腑经络先后病”,而是《脉经》所记载的“平卒尸厥脉证第一”。卒病最危最急,生死一瞬之间,为便于查找,位于首篇理所当然,第11条提及的“卒厥”“入脏即死”“入腑即愈”及《新唐书》提及的“伤寒卒病论”,亦是此篇原本探讨卒尸厥病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