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常态下产房仔猪腹泻的防控策略

2021-03-28 20:53章红兵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房猪群猪场

章红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有人认为,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 称“蓝耳病”)、产房仔猪腹泻是目前对猪场生产影响最大的三个猪病。确实,非洲猪瘟还很神秘,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合法的商品化疫苗,加之生物安全很难持续有效落实,因而没有一种很好的应对办法;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具有毒株多样性、易变异、免疫原性低、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免疫逃逸、持续感染、免疫抑制、诱导炎症反应、传播途径多样化等特点,决定了PRRS是一种很难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引起产房仔猪腹泻的因素实在太多,也极为复杂,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因素和生理性、营养性、中毒性、应激性、环境性等非传染性因素(分析发病年龄、粪便性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率、死亡率、母猪胎次、母猪体况和流行病学等情况可以初步诊断出导致产房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而确诊需要在实验室做进一步的检测)。

确切地说,产房仔猪腹泻是一种综合症候群,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近年来导致猪场产房仔猪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所以很多猪场将产房仔猪腹泻等同于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在养猪生产中,产房仔猪腹泻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即使在产房或腹泻仔猪中检测出PEDV,也不能说明仔猪腹泻是由PEDV引起的[1-2];同样在存在PEDV的情况下,基础免疫力强的仔猪群不容易发生PED[3-4]。因此,笔者认为,PEDV是引起产房仔猪腹泻众多因素中的一个,PED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疾病,其致病条件有:母猪乳汁或环境(包括饮水、饲料)中PEDV载量大、毒力强,母猪健康度低,环境应激或生产应激大,基础免疫[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猪 瘟(clssical swinefever,CSF)、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等疾病的免疫]未做到位,存在免疫抑制现象等。产房仔猪发生腹泻时一定要分析哪个是主因、哪个是次因、哪个是诱因,并采用综合性的防控方案。本文主要以PED为例,浅谈产房仔猪腹泻防控策略。

产房仔猪腹泻防控的总体方案是扶正祛邪。“正气”指仔猪机体自身免疫力,包括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邪气”指导致仔猪发病的致病因素,包括病原体载量、不良环境、母猪体内的毒素、营养过剩或不良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猪群免疫力低,“邪气”极易侵入。所谓扶正祛邪,即在防控实践中要采取一切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包括提高猪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要采取一切措施降低病毒载量,包括降低猪舍内外、猪机体内外和乳汁中的病毒载量,阻断病毒在猪群中的循环与传播;要采取一切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应激、环境应激,向仔猪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光照强度、空气清新度、饲料饮水洁净度、营养均衡度,让仔猪吃好、喝好、呼吸好、住好、睡好、玩好、拉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提高仔猪特异性免疫力的前提是猪群拥有高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低,接种哪种疫苗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甚至会雪上加霜。因此,最大程度地解除猪群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猪群健康度极为关键。

1 科学免疫是基础

哺乳仔猪通过母猪“肠道-乳腺-sIgA”机制获得被动免疫保护。乳汁含有较高水平的sIgA抗体是有效保护幼龄仔猪抵抗PEDV感染的关键。因此,有效刺激母猪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sIgA抗体,通过初乳提高仔猪特异性免疫力,在PED的防控工作中显得异常重要[5-6]。

1.1 选择高效商品化疫苗

选择与流行毒株基因同源性高、针对性强、抗原含量高、质量可靠的疫苗,猪接种后产生高水平抗体的可能性大。

1.2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PED疫苗易与野毒株发生中和,导致接种猪的抗体水平低下;此外PED抗体在猪体内持续的时间较短,因此,需要增加免疫频率,激起猪机体的回忆应答[7],才能提高抗体水平,减少感染压力。近年来,不同年龄段的猪群在不同季节都有可能发生PED。因此,要改变“母猪免疫仔猪不免疫,冬天免疫夏天不免疫”的观点[8],需要常年免疫而非季节性免疫,需要把生长猪的免疫纳入PED的常规免疫中,增加免疫群体,做好全群免疫,不留易感猪群,特别重视后备母猪、后备公猪及1~2胎龄母猪的免疫。sIgA主要由猪的黏膜免疫系统产生,口服免疫是刺激肠道黏膜免疫的主要途径,如果猪场没有暴发过PED(自然感染或返饲),则可以先口服PED特异型功能性微生态制剂,以激活肠道黏膜免疫,刺激产生PEDV黏膜免疫记忆(唤醒作用)。目前,猪场常用的免疫程序是:后备猪于140日龄、161日龄和210日龄各接种一次,种公猪和经产母猪于2月份、9月份、10月份和12月份各普免一次,母猪于产前40 d、20 d各跟胎免疫一次,仔猪于40日龄和70日龄各接种一次。同时,免疫前后7 d在饮水中添加抗应激添加剂。抗体对活疫苗有干扰,所以疫苗的使用要根据抗体检测情况来定。目前许多猪场使用“先用活疫苗,后用灭活疫苗”的免疫模式;也有猪场使用“活疫苗+活疫苗”、“灭活疫苗+灭活疫苗”、“自家苗+灭活疫苗”、“返饲+灭活疫苗”;有的猪场使用二联疫苗,有的猪场使用三联疫苗;有的猪场使用经典毒株疫苗,有的猪场使用流行毒株疫苗,不同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和sIgA抗体检测结果确定免疫模式,不能千篇一律。

1.3 做好后备母猪的驯化

为激活肠道黏膜分泌sIgA抗体,从而诱发母乳免疫,对后备母猪进行驯化非常必要。驯化时需要特别考虑的三个因素:(1)驯化的材料有PEDV污染的肠道内容物、培养的活病毒等,各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或结合使用。首先是确保安全,然后才考虑有效。使用肠道内容物驯化时,可能存在病毒含量不确定、效果不确实、污染其他病原的风险。(2)驯化操作结束4 d后进行疫苗免疫,14 d后再次免疫,能提高驯化效果。(3)后备母猪入群前至少需要5周的排毒时间,以免病毒扩散,污染场内其他猪群。因此,驯化必须在隔离场进行。

1.4 科学评估免疫的效果

母猪初乳中的slgA是PEDV保护力的指标,初乳含高水平的sIgA抗体是仔猪群维持稳定的关键。应采集唾液和初乳,检测sIgA抗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疫苗接种效果与疫苗质量、疫苗毒株、免疫程序、接种剂量、接种次数、接种猪的年龄、猪的健康状况和免疫状态、母猪的泌乳能力和环境状态有较大关系。

2 母猪健康是根本

母猪中毒、免疫力低下和健康状况不良是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重要因素[9]。

2.1 加强母猪管理

加强母猪营养和膘情管理,特别是妊娠70 d~95 d期间的营养管理,以满足乳腺发育的营养要求;在饲料中添加茵栀解毒颗粒和(或)芪贞增免颗粒,可以起到保肝健脾的作用,提高乳汁的质量[10];生物发酵饲料中的有益菌及其代谢产物能增加猪肠道绒毛长度,修复受损的肠黏膜,为肠黏膜提供营养,提高肠道屏障功能,提高母猪健康水平;母猪产前14 d~28 d肌内注射铁剂等措施可提高母猪血红蛋白水平[11],从而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同时能缩短产程,减少便秘,减少母猪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astitis、metrittis、agalactia,MMA)和仔猪腹泻的发生。

2.2 清除有害因子

清除霉菌毒素、代谢毒素、内毒素等有害因子,减少炎症因子和免疫抑制因子,从而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率。使用霉变饲料的猪群更容易发生PED,因此,应给猪饲喂绿色、安全、无霉变的饲料,及时清理料槽中剩余的饲料。母猪体内大量的内毒素可通过胎盘屏障和乳汁进入胎儿和仔猪体内,导致哺乳仔猪出现严重的腹泻。高水平的内毒素暴露与猪血液内sIgA水平呈负相关[12]。在产前10 d~14 d,向母猪饲料中添加芪板青颗粒,能降低体内和乳汁中内毒素的含量;给产后母猪注射氟尼辛葡甲胺,或在其饲料中添加氟尼辛葡甲胺,可降低母猪乳汁中内毒素的浓度,让仔猪吃到高品质、安全的乳汁[13-14]。

2.3 加强基础免疫

做好母猪对CSF、PR等疾病的基础免疫,通过接种疫苗或使用中药等措施,降低PRRSV载量,降低免疫抑制水平,提高母猪的整体免疫水平和健康度。

2.4 改善生存环境

采用定位栏饲养的母猪(以下简称“定位栏母猪”)是猪场中最易被忽视的群体,而产房母猪的表现与定位栏母猪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定位栏母猪因寒冷、缺乏运动等导致的脾虚不能运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妊娠母猪健康度。

3 生物安全很关键

3.1 加强引种检疫,堵截病毒进入

PEDV主要通过感染的发病猪或污染物(引种、待宰商品猪和淘汰猪的运输车、工作靴、工作服、工具和饲料等)进入猪场。易感猪场常于销售生猪或购进种猪后4 d~5 d暴发急性PED。因此,加强引种检疫,加强买猪、卖猪前后车辆、人员、工具和物品的消毒,以堵截PEDV进入猪场。直接或间接的口-粪途径是PEDV主要但并非唯一的传播途径,PEDV可通过空气、昆虫等在猪场间传播[15],采用正压空气过滤、加强昆虫等媒介控制等措施有利于PED防控。

3.2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污染

猪场内环境如果存在PEDV,潜伏期或带毒的商品猪、母猪可能会发生腹泻,或虽不发生腹泻(呈隐性感染)仅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和腹痛,但均可以排毒,是猪场重要的传染源,且易导致交叉污染;所以,做好隔离和消毒,强化猪的单向流动管理,切断商品猪、后备母猪散毒,打破传播链,是猪场防控PED的关键点。最好给初产母猪与1胎龄母猪提供独用的产房,后备母猪并群前至少隔离5周。如果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高度重视引种和卖猪环节,高度重视商品猪舍与产房之间的交叉污染问题,严格执行多点式、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有利于切断传播途径。

3.3 其他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参照非洲猪瘟防控思路

及时排空并消毒粪沟;每栏配置专用的生产工具[4];净污分区,单向流动;车辆、人员、物资等严格做到隔离、中转和清洗消毒;用清洁剂或酸化剂降解饮水管道中的生物膜;使用热水高压清洗并消毒空栏;饲料用85 ℃高温制粒;监管人员每天检查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情况等。研究发现,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的猪场可以显著降低猪体内的内毒素含量[12]。

4 产房管理很重要

4.1 正确接产

做到七个“一定”,即产前与产后一定要对母猪乳房与后躯进行有效的消毒,最好在产后5 d内每天至少对母猪的乳房与后躯消毒3次;非必要时一定不要轻易给待产母猪注射催产素催产和进行人工助产;母猪产后当天一定不要饲喂饲料,可以适当饲喂红糖生姜水或益母草煎水,或在饮水中添加氟尼辛葡甲胺和阿莫西林;一定要先挤完黄色乳汁后才能让仔猪吮奶;仔猪出生后24 h内(特别是12 h内)一定要千方百计让其吃足初乳;一定不要给出生后12 h内的仔猪造成任何伤口(包括剪齿、断尾等);一定要果断淘汰弱仔。

4.2 环境控制

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易诱发PED,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卫生管理和减少或避免应激是产房环境控制的重点。做到将分娩舍的大环境温度控制在24 ℃~26 ℃,仔猪小环境温度控制在33 ℃~35 ℃,避免昼夜温差出现大幅度的变化,母猪和仔猪饮用温水;环境通风良好但气流不能太大,避免贼风;一定要重视漏缝地板产房中的仔猪腹部是否会受凉;靠近湿帘附近的产房湿度大、温度低,仔猪很容易发生腹泻,需要特别注意;检查饮水器是否漏水,产床和产房地面尽量使用干粉消毒剂消毒,以保持产房干燥;及时清理和消毒粪沟;尽量不冲水或少冲水,用带有消毒水的拖把拖拭产床,如有仔猪出现腹泻一定不能冲洗,更不允许高压冲洗,而是用干粉消毒剂覆盖粪便。

4.3 彻底消毒

产房消毒不严格,很容易造成病毒循环传播,从而导致猪群腹泻不止。应严格采用“猪舍排空、清扫、浸泡(包括饲喂工具)、洗净、高压热水冲洗消毒、白化、熏蒸消毒、空舍7 d以上”的消毒模式,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重胎母猪进入产床前,一定要通过消毒通道,用热水对其全身进行清洗消毒,特别要重视蹄部是否清洗干净;经常性地对料槽、饮水器等饲喂工具进行清洗消毒。

5 预警机制要建立

5.1 环境检测

定期采集出猪台、母猪料槽、饮水器、风机口等环境的样本,并进行PEDV检测,以监测PEDV在猪群中是否活跃。

5.2 母猪检测

母猪进入产房前应逐头进行PEDV检测,PEDV阳性的或正在腹泻的母猪不进产房。

5.3 加强监控

产房仔猪发生PED前,往往是部分后备母猪或妊娠母猪或商品猪出现腹泻、排出稀软便的状况,并且症状窗口期只有2 d~3 d。因此,猪场技术人员、饲养人员要仔细观察妊娠母猪、后备母猪和商品猪的粪便状况,采集粪便样本以检测PEDV感染情况,及时研判,及时采取措施。

6 发病处置要得法

6.1 封锁猪舍

立即封锁猪舍,人员、工具、粪尿不外流,并实行科学的“静默生产”。胎衣、死胎、弱仔等装入密封袋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区域之间严格执行防交叉措施,产房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增加消毒频次。PED症状消失2个月后,且血清学检测PEDV阴性时,才可引入新猪群。时刻监控其他疫病,严防其他病原侵入猪群,特别是要严密保护怀孕母猪群。

6.2 慎用返饲

执行生物安全以及控制基础疫病非常好的猪场,在做好检测工作、确定没有其他烈性疫病感染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返饲方法或使用自家苗控制PED。返饲时间、病料采集、病毒含量和其他病原检测、返饲方法等因素,都是返饲能否成功的关键。返饲的本质是强毒免疫,能在短时间内激发黏膜免疫,诱导猪产生保护性抗体,提高群体的抗体水平,有利于缩短病程,保证全群猪的感染在同一水平上,但很难同时取得返饲效果好、不良后果小的结果[16-21]。反复返饲可导致大量野毒株在猪群中长期存在,给防控带来更大的难度,还可能会导致其他病毒(如PRRSV、ASFV、PCV2等)的迅速传播[22],因此,要慎用返饲,科学返饲。

6.3 紧急免疫

所有猪接种PED灭活苗2头份,间隔15 d再次接种。

6.4 仔猪处置

应对7日龄内腹泻的仔猪快速、果断、全部处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7日龄以上的仔猪,可以考虑提前断奶,饲喂温暖的粥料,同时使用优质奶粉;使用温暖的饮水,水中添加碱性金属离子缓冲液;尝试灌服变异毒株的病毒性腹泻抗体或藿香正气水。用干粉消毒剂覆盖产房内,在仔猪身上洒干粉消毒剂。暂停仔猪断尾、去势、补铁、寄养等作业[23]。这些治疗措施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使用前要考虑是否实用以及成本上是否合算。

6.5 母猪保健

在饲料中添加茵栀解毒颗粒和芪贞增免颗粒,在饮水中添加碱性金属离子缓冲液或酸制剂。

6.6 环境控制

加强湿度和温度管理(产房舍温不低于25 ℃,保育箱内温度不低于33 ℃),及时清理母猪粪便,并用干粉消毒剂消毒产床;地面、墙面白化处理;每天至少用过硫酸氢钾溶液擦洗母猪乳房和阴门附近三次;用聚维酮碘和过氧乙酸轮换喷雾消毒。

6.7 产房消毒

母猪断奶移出后,应清理产房,用3%烧碱水浸泡、刷洗粪沟与工具;用热水高压冲洗、3%烧碱消毒、干燥后白化处理漏缝地板、墙面、地面等,再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产房封闭空置一周后,PCR检测地板、母猪食槽下沿、仔猪饮水碗下方、母猪护仔栏、风机叶片、猪舍门把手及清扫工具等样本,检测为PEDV阴性的产房,允许下一批待产母猪进入。

7 总结

环境中PEDV载量大、母猪健水平低、乳汁的sIgA含量低、应激诱发因素多是猪群暴发PED的主要原因,诊断时既不能只注重病死猪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更不能仅凭印象诊断,也不能过分迷信实验室检测结果,要经过综合分析后找出发病的主因、次因和诱因,是单一因素还是综合因素,是单一疾病还是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在防控实践中要有整体思维,采取综合措施和个性化方案,更加关注细节管理。通过后备母猪的驯化管理与科学免疫等措施设法激活黏膜免疫以提高母乳的sIgA含量,通过生物安全降低环境中的PEDV载量,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或消除应激诱发因素,通过加强母猪营养与中药保健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24],最终达到防控PED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产房猪群猪场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