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兰 黄明愉 黄文彬 潘鹏燕 叶 玲*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源后由IgE介导的以炎性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有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该病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可达10%~25%[1]。AR在祖国医学中隶属于“鼽水”“鼽嚏”等范畴,其相关记载最早可追溯至西周《礼记·月令》云:“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鼻鼽内因正气不足,卫表不固,外因感受风、寒或异气之邪,肺气不宣而致,本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2]。
AR常因感受外邪而复发,难以痊愈,有研究表明[3],AR的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为户尘螨和狗毛皮屑,食入性过敏原主要为牛奶,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可影响外界气候与人体脏腑状态,进而影响AR的发病[4]。现代医学以抗组胺药物联合鼻内激素治疗为主[5],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多种临床实验证明中医外治法治疗AR疗效显著,且较西药远期疗效更优,副作用小。笔者整理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AR的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
1.1 毫针法 毫针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用毫针针具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古代文献中记载治疗AR的穴位主要以经络辨证取穴为主[6],现代针刺治疗AR除经络辨证取穴外,亦注重局部解剖及经络辨证取穴[7]。梁薇等[8]将75例AR患者采用鼻三针治疗,即透刺迎香、上迎香、印堂穴,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结果总有效率73.3%,提示鼻三针透刺治疗AR疗效确切,6个月内效果稳定且优于西药组。王琼等[9]对30例AR患者采用脐针疗法进行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结果表明脐针治疗AR有效,能改善AR患者的相关症状,抑制变态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优于西药组。
1.2 蜂针 蜂针疗法是医者以镊子夹持蜜蜂,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使蜜蜂尾部蛰针蛰刺人体相应腧穴,将蜂毒的药理作用与穴位的治疗作用相结合的一种疗法。近年来,不少研究者用蜂针治疗过敏性疾病,且疗效较为显著[10]。研究者用该疗法治疗AR,赖耀铭等[11]将30例患者取穴风池、足三里、肺俞,予蜂针治疗,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100%,复发率3.4%,均优于西药组,提示蜂针治疗AR疗效优且复发率低。付晓露等[12]将34例AR患者取肺俞、脾俞、肾俞穴,每次交替取2穴进行蜂针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有效率97.06%。 结果提示蜂针组较西药组起效更快,持续性更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 针刀 针刀疗法是在古代“九针”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具有针刺和局部微创手术的双重治疗作用。张建军[13]将30例AR患者取枕部治疗点、C2棘突点、上颈椎横突后结节点、印堂穴,采用针刀松解治疗,结果总显效率90.0%,优于西药组,提示针刀松解法治疗AR,疗效确切。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近年来较多研究者选择在三伏天对AR患者进行穴位贴敷。张红丽等[14]将166例AR患者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穴并随证加减,将生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研末,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姜汁调敷,于夏季三伏天初、中、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伏前3天连续贴敷。结果总有效率:近期为68.9%,半年后随访为89.4%,1年后随访为90.7%;复发率:半年后随访为46.6%,1年后随访为62.1%;不良反应发生率4.3%。提示“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AR近远期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胡奇妙等[15]将每组各40例的3组AR患者,均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命门、膏肓、肾俞、气海穴,白芥子、细辛、白芷、延胡索按一定比例研末,治疗1组用鲜姜汁调敷2 h;治疗2组予蜂蜜调敷2 h;治疗3组予蜂蜜调敷6 h。均在三伏天期间(共5次)贴敷。总有效率:1组为76.3%,2组为71.8%,3组为85.0%,不良反应发生率:1组为34.2%,2组为 0%,3组为2.5%。提示不同强度穴位贴敷均能改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6 h蜜调贴敷疗效最佳。
也有在非特定节气用药物贴敷法治疗AR者。朱栋[16]将30例AR患者均采用热敏灸技术探查AR的敏感穴位,并予药物贴敷,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0.17%。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结果表明敏感穴位贴敷对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具有改善作用,且近远期疗效优于非敏感穴位贴敷的对照组。
有学者将两组AR患者分别于三伏天、非三伏天以穴位贴敷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17-18],但二者的疗效是否有差异目前尚有争议。笔者认为此类研究少,且样本量均较小,结果说服力不强,三伏天穴位贴敷的疗效是否优于非三伏天穴位贴敷,仍需进一步探究。
穴位注射法是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依据穴位作用和药物性能,在穴位上注入药物,将针刺和药物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结合以防止疾病的方法。周蓝飞等[19]将30例AR患者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第14 天、第21天、第30天随访。结果总有效率93.3%,提示穴位注射具疗效,远期疗效优于西药组。梁超等[20]将24例AR患者选取定喘、风门、肺俞、曲池、足三里等穴,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3.3%,表明自血穴位注射能显著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IL-12含量、促进IFN-γ合成有关。
穴位埋线法是指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性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可基于SP介导肥大细胞膜表面的TLR2、TLR4上游信号,进而影响NF-KBp65下游信号转录,从而抑制肥大细胞的活化脱颗粒,控制AR变态反应[21],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抗过敏能力。杨莎莎等[22]将两组PAR各30例患者,均取双侧迎香、足三里、风池及左侧肺俞,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体质调理,并在治疗结束8周、12周后随访。结果提示穴位埋线结合体质调理及单纯穴位埋线均有助于改善AR受试者的症状、相关的生活质量及鼻甲肿胀体征;且随访期的控制性更好,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谭克平等[23]将42例AR患者取印堂、大椎为主穴,并辨证配穴。治疗后有效率为62.5%,6个月后随访为92.5%,不良反应发生率12.5%,均优于西药组。表明穴位埋线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AR 症状、提高AR患者生存质量,远期疗效较西药更优。
灸法是指借助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代有研究表明[24],灸法参与人体的多种免疫反应,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治疗过敏性疾病。
5.1 温和灸 温和灸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皮肤高约2~3 cm,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林煜芬等[25]将35例AR患者根据中医脏腑辨证及经络辨证原则,在拟定的经络腧穴上探查热敏化腧穴,在探查出的热敏化腧穴上施以温和灸,结果总有效率82.86%,表明热敏灸治疗AR疗效显著,可改善AR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程志昆等[26]将44例AR患者按阳光普照法选穴,在选取的穴位上以温和灸治疗,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结果显效率72.73%,明显高于西药组。表明温和灸治疗AR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减轻相关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5.2 隔物灸 隔物灸即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皮肤之间隔开而施灸的方法。丁定明等[27]将34例AR患者治以督脉铺灸疗法,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91.2%,提示督脉铺灸疗法治疗AR有效,可能与其更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关。秦小永等[28]将105例脾肾阳虚型AR患者取邵氏三穴五点进行隔姜灸治疗,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结果总有效率89.8%,表明隔姜灸是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AR的有效方法。
5.3 雷火灸 在艾绒内加特定药物用纸卷成艾卷施灸者为雷火灸。秦少福等[29]将40例AR患者,取迎香、鼻通、印堂、合谷、风门、大椎、肺俞、曲池、十宣穴,予雷火灸,结果有效率77.5%,表明雷火灸治疗AR具有良好的效果。
耳穴疗法是指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止疾病的一类方法,用以治疗AR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李蕾[30]使用耳穴贴压治疗36例AR患者,取耳穴神门、过敏区、肺、脾、皮质下、内鼻、外鼻穴。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总有效率80.56%,优于西药组,提示耳穴贴压治疗AR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疗效肯定。
临床上也有研究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中医外治法联合使用治疗AR。孙敦波等[31]予100例肺气虚寒型AR患者取穴迎香、印堂、百会、合谷、关元、足三里、太冲,大椎、风池、C3及C11夹脊、肝俞、肾俞大艾段温针灸,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结果有效率88%,不良反应发生率2.86%。表明大艾段温针灸法治疗肺气虚寒型AR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VAS评分,在调节血清IgE、IL-4、IFN-γ含量方面优于西药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gE、IL-4,升高IFN-γ含量相关。
吴继新等[32]将82例AR患者取神阙、足三里、合谷、印堂穴,将黄芪、白术、苍术、干姜、肉桂、冰片按一定比例研粉,姜汁调和,予隔药灸治疗。同时选穴定喘或风门、肺俞、曲池、足三里进行穴位自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7.8%,优于西药组。提示药灸联合穴位自血治疗AR能改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免疫力修复,提高疗效。
崔星等[33]将33例患者予针刺,取穴百会、上星、迎香、印堂、合谷、足三里,且上星、迎香、印堂接电针仪治疗,并予背俞穴埋线,取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结果总有效率93.94%,优于西药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9.09%。表明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AR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中医外治法治疗AR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便、远期疗效较好、有较高的安全性等特点。中医外治法治疗AR的临床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小,缺少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试验,信服力不够;②大多研究未进行远期疗效观察,只有少数临床研究进行治疗后随访,且时间较短,缺乏对远期疗效的评定;③较少研究提到外治法的不良反应,不利于指导临床,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④AR的发病与生活习惯和环境息息相关,但上述文献中仅有少数临床研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12,19]。此外,从近年的临床研究看,AR治疗的疗程相对较长,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一个因素,研究病例较易脱落。因此寻求一种疗效显著、疗程短、远期疗效好的疗法是治疗AR的一个重要方向。
AR虽为非致命性疾病,但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病程可长达三十几年甚至更久[34],约25%的患者伴哮喘[35]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36]。中医外治法作为一种绿色疗法,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医者可根据不同外治法的优势及独到之处,结合AR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整体疗效,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