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5项与机器人相关的新增国家推荐标准,这5项标准均从2021年7月1日起实施。
国家标准《GB/T 39561 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包括7部分内容:通用技术要求,设备描述模型,面向实现的模型映射,数控机床对象字典,工业机器人对象字典,数控机床测试与评价,工业机器人测试与评价,均单独成册。此次发布了《GB/T 39561.5-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五部分:工业机器人对象字典》和《GB/T 39561.7-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7部分:工业机器人测试与评价》。
《GB/T 39561.5-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第五部分:工业机器人对象字典》由TC231(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该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东莞市名菱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赛诺梵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浙江凯达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智能装备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五邑大学。标准规定了数控装备与数控装备之间、数控装备与生产线集成系统之间以及数控装备与上层管理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工业机器人对象字典,详述了对象字典的结构和建模规则,对机器人属性对象集、机器人组件对象集进行了分类;标准适用于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与数控装备间的通信互联、信息互通及互操作。
《GB/T 39561.7-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第7部分:工业机器人测试与评价》由TC231(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该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东莞市名菱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固高派动(东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易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智能装备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五邑大学。标准详述了测试内容,包括网络连通性测试,检测是否能利用工业机器人的网络接口实现数据字典所规定的方法的准确调用,检测网络接口是否具备传输文件的功能以及传输不同大小文件的传输速度,检测客户端访问服务器时的最大响应时间,检测数据包误码率以及丢包率等;数据字典一致性测试,检测是否能利用网络接口按工业机器人数据字典的内容准确读取索引号对应的静态、过程及配置属性信息,检测是否能利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网络接口按数据字典内容准确修改索引号对应的属性信息等。
《GB/T 39590.1-2020机器人可靠性第1部分:通用导则》由469-jqr(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归口上报及执行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安徽亘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木木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麦荷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
GB/T 39590 是指导机器人企业开展可靠性工作的通用性标准,由4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是通用导则,第2部分是可靠性指标体系,第3部分是软件测试方法,第4部分是可靠性评估方法。本次发布的GB/T 39590.1-2020规定了机器人生命周期内开展可靠性工作的设计开发、物料管理、运行监测、可靠性试验及软件可靠,适用于 GB/T 12643-2013 中定义的所有机器人,可供机器人研制厂商、检测机构、用户使用。
该标准详述了机器人可靠性的设计开发,包含一系列工作项目,设计者在机器人研发过程中可选择对机器人设计有效的可靠性工作项目,发现机器人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满足产品可靠性设计要求;可靠性指标体系包括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EF)、平均修复时间(MTTR)、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平均严重故障间隔时间(MTBCF)、可用度、使用寿命、可靠寿命、任务可靠度等;软件可靠性需求分配与分析要点包括:制定软件可靠性计划,明确软件可靠性目标、工作项目及其工作要求,调整软件可靠性目标等。
《GB/T 39586-2020电力机器人术语》由SWG13(全国特种作业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该标准界定了电力机器人相关的基础术语、应用场景、运行环境、组成、功能、安全防护等,适用于电力机器人的设计、生产、检测、销售、应用、维护、管理、科研、教学等。标准中涉及的基础术语包括电力机器人、电力机器人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任务设备、辅助设施、运行安全、安全防护、可靠性、稳定性、入场检测、环境适应性、通过性、工作空间、作业覆盖率、失效、检测准确率、误检率、漏检率、缺陷误报率、缺陷漏报率等。应用场景如发电侧机器人、输电侧机器人、变电侧机器人、配电侧机器人。
《GB/T 39633-2020协作机器人用一体式伺服电动机系统通用规范》由TC2(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主要起草单位包括西安微电机研究所、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杭州三相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广东盈动高科自动化有限公司、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等。
该标准规定了协作机器人用一体式伺服电动机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运行条件、功能和接口、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交付准备,适用于协作机器人用直流供电一体式伺服电动机系统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构成系统的伺服电动机、伺服驱动器、减速器、制动器、传感器等可参照执行。该标准涉及到的其他规范性引用文件较多,如国标文件《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电工术语》、《机械电气安全》、《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控制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电磁兼容》、《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