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诊断为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ICD-10:Q25.001)。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邵肖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胡亚美、江载芳、申昆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分为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和无症状性PDA。典型病例,脉压增大(>25~35 mmHg)、心前区搏动增强、水冲脉;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动过速[心率(HR)>160~170次/min];部分病例呈现难以改善的呼吸困难导致需要氧疗、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喂养不耐受等。
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可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直接显示经动脉导管的异常分流束。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ICD-10:Q25.001)。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根据胎龄、PDA导管大小及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有较大差异,平均住院7~14 d。
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颅超声;胸部X线片;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心肌酶、血清肌钙蛋白(cTnI)、脑利钠肽(BNP)或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邵肖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胡亚美、江载芳、申昆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一般治疗措施:限制液体量,对早产儿的补液方案是限制液体量的同时保证满足生理需要;氧疗、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关闭PDA药物的应用。吲哚美辛,目前国内吲哚美辛通常为肠溶片,但首选是静脉制剂,常用剂量首剂0.2 mg/kg,间隔12~24 h用第2和第3剂,每次0.1 mg/kg,出现以下情况应延迟用药:尿量< 1 mL/(kg·h)超过8 h;血小板计数(PLT)<60×109/L;12 h内发现脑室内出血(IVH);血肌酐>140 μmol/L;活动性出血。布洛芬:推荐使用剂量,第1剂10 mg/kg,第2、3剂5 mg/kg间隔24 h,口服布洛芬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少,与吲哚美辛对PDA的治疗作用无明显差别。最佳的药物治疗时间是生后4~7 d。通常需要1~2个疗程。
手术治疗:多无需手术。对存在药物治疗禁忌和第二疗程失败的症状性PDA可行手术干预,但手术治疗近期及远期不良预后的风险更大,对于新生儿期PDA结扎手术的选择需审慎。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其母孕产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①病情稳定,一般情况良好,完成复查项目,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动脉导管关闭。②早产儿体重超过1 800~2 000 g,体温正常,可经口喂养。③无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①胎龄越小,PDA关闭机会小,即使关闭也可反复开放,导致症状反复加重、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②药物治疗无效或者严重的症状性PDA,容易合并导管相关性肺部感染、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IVH等而导致病情反复甚至病情加重,增加相应检查及治疗项目、增加医疗费用;③部分严重病例或持续不好转的患者需手术治疗,而转入外科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