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龙,李 莉,王玉梅,尹 才,李 杰,王晓亮,李知新
(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0)
A场存栏奶牛4 650头,2020年8月28日引进奶牛420头。据该场技术人员反映,2020年10月20日,该批牛体表皮肤陆续出现丘疹、破溃、结痂等症状。10月22日,1头牛因后肢损伤严重死亡。10月31日,对该场引进奶牛按山羊的5倍剂量,免疫吉林和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羊痘活疫苗。经调查,目前该批调入牛有20%左右表现出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症状。
B场存栏奶牛1 427头,2020年10月16日引进奶牛197头(该批牛起运时共200头,运输途中死亡3头)。据调查,该批奶牛入场后发现有个别牛体表皮肤出现数量不等的小丘疹。10月27日,对该场所有奶牛按山羊的5倍剂量,全部免疫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山羊痘活疫苗。
C场存栏奶牛1 146头,2020年10月13日引进奶牛420头。入场时,个别牛皮肤上有丘疹,但没有引起足够关注。
患病奶牛精神沉郁,不愿活动;食欲减退,流泪流涎;体温升高,发热后皮肤出现10~50 mm的结节,通常均匀分布在全身;病变部位出现溃疡,吸引蝇蚊,反复结痂。结痂附近有明显炎症,皮肤组织有出血性渗出液,呈黄色。
3.1 材料
单道微量移液器和多道微量移液器(Eppendorf公司);IQ5高速荧光定量PCR仪(美国伯乐BIO-RAD公司);一次性移液器吸头(Axygen公司);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引物探针由青岛立见诊断技术发展中心提供;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购自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82510T014)。
3.2 样品采集 采集疑似发病牛只破溃结痂组织、口鼻拭子样品15份,利用荧光PCR方法检测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
3.3 检测方法
3.3.1 样品处理 采集疑似发病牛只组织样品,取少许加入石英砂,充分研磨,加入pH7.4 PBS缓冲液,制成1∶5~1∶10悬液,反复冻融3次,8 000 rpm离心2 min,取上清液56℃水浴消化1 h备用,作为PCR试验材料。
3.3.2 DNA提取 病毒总DNA按照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说明书提取。对疑似发病牛只及同群牛进行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荧光PCR检测。
3.3.3 基因扩增 将引物探针和酶反应液瞬时离心后,将酶反应液全部移至引物探针中,颠倒混匀6次,充分混匀,配制成PCR反应液。
根据检测样品数量,每个PCR反应管加入20 μlPCR反应液;先取5 μl阴性对照、再取5 μl待检DNA、最后取5 μl阳性对照(充分混匀)分别加到不同的PCR反应管中,加样结束后盖紧PCR反应管。荧光PCR反应条件为50℃预变性2 min;95℃变性5 min;95℃变性15 s,58℃延伸60 s,共40个循环。设置58℃收集FAM荧光信号。
对疑似患病牛只采集样品进行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核酸荧光PCR检测,得到特异性扩增曲线,且CT值≤37,阴性对照无特异性扩增曲线。综合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以及荧光PCR检测结果,确定患病牛只感染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
一是检测扑杀。对3个牛场调入牛逐头采样检测,对所有发病和病原学阳性牛实施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二是封锁隔离。对3个牛场实施封锁30 d,严格禁止牛只移动[1]。同群病原学阴性牛严格进行隔离饲养,全场牛按山羊的5倍剂量紧急免疫接种山羊痘活疫苗。三是消毒处理。对全场饲养环境、圈舍、场地、器具、交通工具等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四是疫情报送。将阳性样品送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复核确诊,并向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同时,要求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内新引入牛只(奶牛、牧牛)开展排查摸底监测,并实行日报告制度。五是免疫接种。建议所有奶牛场(牧场)自行采购山羊痘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六是检疫监管。要求各地强化调入牛只检疫监管,重点对牛结节性皮肤病进行临床症状的查验和病原学监测[2-4]。七是宣传培训。强化动物疫情应急值守,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加强宣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