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1-03-27 17:55郝民琦卫若楠朱向东于同月
吉林中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散剂茵陈虎杖

郝民琦,卫若楠,朱向东*,于同月

(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 cuspidatum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干燥根。主要含有虎杖苷、黄酮类、多糖等[1]。虎杖味苦,性寒;归肝、胆、肺经。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定痛、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本文通过对运用虎杖的经典名方以及古今医家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虎杖临床常用剂量、配伍以及量效关系,以期对虎杖的临床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代医家常用虎杖配伍不同中药治疗白虎风、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室女月水不通等疾病。如宋《太平圣惠方》虎杖散,虎杖(一两半约62.1 g,散剂每服虎杖约0.35 钱,折合现代用量约1.45 g)散瘀通经,配伍赤芍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主治白虎风血脉结滞,骨髓疼痛,发作无时。宋《圣济总录》木香散,虎杖(散剂每服虎杖0.036 钱,折合现代用量约0.15 g)活血通络,配伍木香行气活血、通络利湿,主治食癥冷气,及伤寒后一切气疾,食物不消。宋《圣惠》卷七十九牛膝丸,虎杖(一两约41.4 g,丸剂每服虎杖约0.26 钱,折合现代用量约1.094 g)活血止痛,配伍牛膝补肝肾、舒经活络,主治妇人之疾。宋《圣济总录》石膏汤,虎杖(一两约41.4g,散剂虎杖每服0.2 钱,折合现代用量约0.814 g)清热解毒,配伍石膏清实热、收湿敛疮,主治伤寒天行,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宋《圣济总录》当归丸,虎杖(半两约20.7 g,丸剂每服虎杖约0.126 钱,折合现代用量约0.52 g)活血散瘀,配伍当归补血通经,主治妇人风劳气疾,经脉不通,渐加羸瘦,不思饮食,心腹胀满,遍身疼痛。宋《鸡峰普济方》安息香丸,虎杖(二两约82.8 g,丸剂每服虎杖约0.167 钱,折合现代用量约0.69 g)活血止痛,配伍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血脏虚冷,面黄肌瘦,胸腹痞闷,心腹绞痛,呕逆恶心,面色黑鼾,鬟发脱落,头旋眼黑,经候不匀,腰腿疼痛,胁肋胀满,不欲饮食,手足烦热,肢节酸疼,或寒或热,发歇无时。宋《圣济总录》虎杖汤,虎杖(二两约82.8 g,散剂每服虎杖约0.075 钱,折合现代用量约0.31 g)清热活血,配伍桃仁活血通经,主治月水不通,腹中结块,㽲刺疼痛。虎杖散方出宋《圣惠》,名见明《普济方》,虎杖(三两约124.2 g,散剂每服虎杖约0.6 钱,折合现代用量约2.484 g)清热活血,配伍没药活血通络,主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

2 名老中医虎杖用量与配伍经验

2.1 周仲瑛 周仲瑛提出慢性乙型肝炎主要病理基础是湿热瘀毒郁结,认为在治疗的过程中当清化湿热瘀毒。常采用虎杖配伍垂盆草、蒲公英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乙型肝炎,其中虎杖清热解毒,配伍垂盆草、蒲公英以清热解毒,利湿,虎杖用量为15 g[2]。

2.2 朱良春 朱良春提出痹证的形成,与正气亏虚密切相关,痹证患者大都具有肾阳不足,而肾督一身阳气,肾督亏虚,卫阳无以抗邪,致使风寒湿邪侵袭,痹阻气血,阻塞经络,导致关节肿胀、疼痛、畸形,认为关节疼痛主要分为风痛、寒痛、湿痛、热痛、瘀痛,湿瘀互结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虎杖清热解毒,配伍桑枝、青风藤、土茯苓、薏苡仁,以清热利湿除痹,虎杖用量为12 g[3]。

2.3 张志远 张志远认为肥胖多为脂与水停,治当降脂利水,常用虎杖清肝泻热,配伍生首乌、绞股兰、泽泻等以清肝降脂利水,虎杖用量为4.5 g[4]。用虎杖配伍茯苓发挥清热利湿,导湿浊之邪下行的作用,其中虎杖用量多为3~4.8 g[5]。张老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由风寒湿热,闭阻经脉所引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虎杖清热利湿,配伍鬼箭羽以通络活血,消肿止痛,虎杖用量为20~40 g[6]。

2.4 夏桂成 夏桂成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可归纳为阴虚心肝火旺,治疗上多用清心安神、滋肾养阴之法,常用虎杖清热凉血,配伍熟地黄清热滋阴,虎杖用量为10 g[7]。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 仝小林 仝小林教授认为代谢综合征属于“膏浊”范畴,过食膏粱厚味,尤其是脂肪的过量摄入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病变中心在胃肠,初起可见中满内热表现,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用虎杖清热解毒,配伍茵陈,发挥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其中虎杖用量为15 g[8]。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并眼底黄斑区缺血,用虎杖散瘀止痛,配伍鬼箭羽、生地黄发挥活血通经的作用,其中虎杖用量为15 g[9]。治疗高胰岛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用虎杖清热解毒,配伍鬼箭羽以清肝泻浊,其中虎杖用量为15~30 g[10-11]。

3.2 李济仁 李济仁认为阳黄病因皆由湿从热化,熏蒸于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熏染肌肤而发病,故本证治疗大法以清热利湿为主,治疗肝炎黄疸,用虎杖清热解毒,配伍贯众、平地木、板蓝根、荔枝核以养肝护肝、清热解毒,其中虎杖用量为10 g[12]。

3.3 李赛美 李赛美认为《伤寒论》六经病的传变与糖尿病的发展过程非常一致,初期多在胃、肠、胆、膀胱之腑,多实证,中期由腑传脏,虚实夹杂,后期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集中在肝、肾、心、脾、肺之脏,治疗2 型糖尿病,脾虚湿热,兼气阴两虚型,用虎杖清热利湿,配伍葛根、黄芩、黄连发挥通腑除壅的作用,其中虎杖用量为15 g[13-14]。

4 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炒枳壳 李斯文治疗肺癌之腑实证,用虎杖活血通络、清热利湿,炒枳壳行滞消积,两药配伍活血通腑,其中虎杖15 g,炒枳壳15 g[15]。赵永红治疗胆石症,用虎杖清热利湿,炒枳壳行气疏肝,两药配伍以清热除湿、疏肝利胆,其中虎杖10 g,枳壳10 g[16]。

4.2 配伍瓜蒌 张杉杉总结临床验案治疗冠心病心火亢盛型胸痹心痛,用虎杖清热泻火,瓜蒌清心泻热,两药配伍宽胸理气化痰,其中瓜蒌20 g,虎杖20 g[17]。甘爱萍治疗肝气郁滞型胃痛,用虎杖通腑泄热,瓜蒌化痰散结,和胃络脉,两药配伍疏肝行气,理气通降止痛。其中虎杖10 g,全瓜蒌15 g[18]。

4.3 配伍枳实 丁霞治疗便秘,用虎杖之微苦微寒,泻热通便,枳实行气理气,两药配伍行气通便,其中虎杖15~20 g,枳实12 g[19]。喻文球治疗湿热下注型老年嵌顿痔,用虎杖清热活血解毒,枳实行气止痛,两药配伍行气活血、清热化湿、凉血解毒,其中虎杖15 g,枳实15 g[20]。

4.4 配伍茵陈 白玉珣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用虎杖清热利胆,茵陈祛湿退黄,两药配伍清热祛湿,退黄利胆,其中虎杖20~30 g,茵陈20 g[21]。杨祚南等治疗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用虎杖清热解毒,茵陈利湿退黄,两药配伍清热利湿退黄,其中虎杖10 g,茵陈30 g[22]。

4.5 配伍姜黄 程小红治疗特发性肾病,用虎杖清热祛湿,姜黄活血化瘀,两药配伍清湿热,祛瘀血,其中虎杖多为10 g,姜黄10 g[23]。严晶晶等治疗肺纤维化,用虎杖活血化瘀,姜黄通经止痛、行气破瘀,两药配伍活血化瘀,其中虎杖10 g,姜黄10 g[24]。

4.6 配伍土茯苓 丁林宝治疗痛风,用虎杖清热解毒,土茯苓解毒祛湿,两药配伍清热化湿解毒,其中虎杖30 g,土茯苓30 g[25]。

4.7 配伍藿香 徐伟等治疗中期/普通型新冠肺炎,用虎杖清肺解毒,藿香散寒化湿,两药配伍散寒化湿、清解肺热,其中虎杖10 g,藿香10 g[26]。

4.8 配伍金银花 杨晓娜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用虎杖清热解毒,金银花宣泄外邪,两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驱邪之功,其中虎杖15 g,金银花15 g[27]。齐莹等总结临床典型案例中提到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存在血热及血瘀时,用虎杖清热解毒,金银花疏散风热,凉血解毒,两药配伍清热化痰,凉血化瘀,其中虎杖15 g,金银花12 g[28]。

4.9 配伍茯苓、苍术 江标良治疗湿重于热型肝炎,用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止痛,茯苓、苍术祛湿利水,三药配伍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止痛,其中虎杖用量10~40 g,茯苓用量10~90 g,苍术用量5~20 g[29]。

5 小结

综合历代经典方剂和现代名家经验,总结出汤剂中虎杖临床用量范围为4.5~40 g,常用剂量为10~15 g,散剂中虎杖的临床用量范围为0.15~2.484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选择虎杖最佳用量与配伍,如虎杖清热解毒常配伍蒲公英、土茯苓、茵陈等,汤剂常用量为10~30 g,散剂多为0.814~2.484 g;活血化瘀常配伍鬼箭羽、姜黄、枳壳等,汤剂常用量为10~40 g,散剂多为0.15~1.45 g;清热利湿常配伍葛根、黄芩等,汤剂常用量为10~40 g;苦寒泄热常配伍瓜蒌、泽泻等,汤剂常用量为4.5~20 g。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虎杖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降尿酸、抗肿瘤、保肝、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30]。临床运用虎杖虽安全剂量范围较广,常用汤剂用量下(4.5~40 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仅个别有肾毒性、胃肠系统损害、过敏反应报道,但本品在使用过程中仍应注意其不适用人群(虚寒证人群不能单独使用,孕妇慎用)。临床运用本品时应当综合多方面考虑,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证型、症状,选取最佳剂量及配伍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散剂茵陈虎杖
散剂源流探述*
中草药散剂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观察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利胆退黄夸茵陈
虎杖叶胶囊中2种成分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建立
虎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虎杖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