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职业教育发展与趋势对比研究*

2021-03-27 13:06
中文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院校

(菏泽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职业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世界各国教育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总体来看,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更加成熟也各具特点,特别是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实现中国梦更需要实干兴邦,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改革道路迫在眉睫。

一、外国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伴随着近代工业化及生产社会化孕育而生,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如今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职业教育也是就业教育,西方各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当高,但扶植政策及发展方向不尽相同。

1.澳大利亚资格框架职业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先实行资格框架的国家,从2000年全国推广以来,一直在动态完善以资格框架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其资格框架涵盖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使职业教育普及到全部适龄学生。澳大利亚将职业大致分为14个门类,各门类又细分10个等级,授权各级学校认证规定等级的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同样重要。在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在毕业时会根据个人技能水平发放1级至2级技能资格证书,在职业教育院校学生会得到1级至8级的技能资格证书,其中8级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文凭,在普通高等学校,按照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阶段,分别获得5级至10级的技能资格证书,其中10级为博士研究生。澳大利亚为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提高人才利用率,还允许一些科研能力较强、专业技能领先的企业公司可以认证同等效力的1级至6级技能资格证书。除此之外,澳大利亚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全国不同院校机构发放的资格证书在同一级别内互相认可,例如学生在职业院校取得8级技能资格证书后,可以申请普通高等院校的9级、10级认证,毕业成为博士研究生。澳大利亚资格框架职业教育模式实现了职普互通,大幅降低了学生的重复学习量,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长期有效性也鼓励国民随时可以选择进修技能水平,激发个人终身学习愿望,畅通技能提升通道[1]。

2.韩国“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

韩国克服资源短缺等先天不利因素,在20世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汉江奇迹”,跻身“亚洲四小龙”,其经济支柱为发达的制造业,拥有三星、LG等龙头级企业,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制造水平堪称世界顶级,这与国家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密不可分。韩国职业教育模式包容性很强,接纳大量欧洲等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了高效有力的“订单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回顾韩国经济腾飞和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政府与公民对职业教育格外重视,甚至肩负着“顶级产业、技术强国”的重要使命。政府主要担负宏观调控,一是立法确立职业教育地位,有资料可考证的相关法律就有16部,涉及人才培养、技能培训、资金调配等方面,让职业教育保障有法可依;二是在教育资金上确保充裕,韩国政府对职业院校的资金申请比较宽松,政府拨款之外,还提供足额的政府贴息贷款,抵扣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家庭所得税费,鼓励社会资本注入职业教育,目前经批准成立的职业院校大部分为私立院校,甚至依附在某些大型企业下;三是协助院校开展国际合作,韩国职业院校在国际上特别是我国,有大量的交换生培养和继续教育项目,吸引国外学生补充生源,开拓国际视野,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自身国际知名度。更值得注意的是,职业院校在韩国和企业是一体化的,双方签订了大量的培养协议,学生基本上都是“订单”上的,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及人才需求,也积极参与“订单人才”培养,很多科研项目、教研团队都是校企合作的,院校里大量的教师是企业经验丰富的技能专家,每学期担任一定课时,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是最实用的技能,讨论的问题是当前实践中正面临的困难,学生获得的技能知识针对性极强,毕业即入职企业,并快速上手工作,“订单人才”得到韩国企业大力支持。校企合作的另一特征就是高就业率,开创订单式培养模式之一的韩国永进专门大学连续多年获得“企业最满意的院校”榜首,就业率常年稳居前三位[2]。

3.新加坡三位一体职业教育模式

纵观新加坡发展历史,职业教育可以说是新加坡的国家战略之一。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70年代之前以降低失业率为主,培训大量熟练工,工业产业起步阶段,二是70年代至今以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为主,培训高素质人才,经济飞速发展阶段。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非常完善,院校不多但分工明确,其中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培养初级技能人才,五所理工院校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南洋理工学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技能培训机构作为补充,负责继续教育、技能提升等。新加坡职业教育院校拥有最真实的“校园工作环境”,甚至将真正的生产线搬进校园内,作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场所,同时要求在职教师必须拥有企业工作经历和挂职实践承诺。还有新加坡职业教育独特的三位一体模式,即政府、企业、院校三者协作建设职业教育,在新加坡职业院校的董事会中,除了院校领导,还必须有政府官员和企业董事长或经理。三方在政策制定、院校建设、培养方向、资金支持等全方面互通有无,确保政府不是“纸上谈兵”,院校不是“一厢情愿”,企业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几乎不会出现大范围的企业人才短缺、学生就业困难等现象,政府宏观调控更加游刃有余[3]。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及现状

当前我国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的地位与日俱增。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着力解决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职业教育近年来的风头正劲,其发展现状值得深入探究。

1.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但生源质量整体堪忧

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近20年以来在校生增加1100余万人,未来两年还会继续扩招200万人,推算年招生增长率突破21%,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必然带来生源质量下降,通过观察山东某些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逐年下探,近半数高职院校入校最低分和省控线相当,在对某所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英语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卷面及格率不足50%,学生学习能力堪忧,另外新生报到率也严重不足,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受到社会歧视,调查了解部分考生获得录取通知书后,宁愿选择复读、出国、提前就业,严重影响学校声誉,形成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4]。

2.教学设施逐渐改善,但办学条件仍有差距

近年来,职业院校教育经费较以往大幅增加,部分地方政府兴建了许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新校区,提供着功能完善的教学场所、智能化的教学设备、便利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但与普通学校相比,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办学条件区域性差距不小。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与当地政府财政收支情况、职业教育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在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地区教育经费大多数都流向普通教育院校,职业院校仅能保证正常维持经费,科研经费、实习经费、奖助学金都很难提供,除了经费短缺,职业院校还面临着教师进修机会较少、学生学历升级困难、交流访学不易开展、外聘专家匮乏等诸多实际问题。

3.社会效益逐步提升,但教育发展尚不成熟

职业教育每年培育300多万名毕业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化解了企业需求和就业的部分实际矛盾,职业教育也成了精准扶贫、退役军人就业培训、企业人员进修等政策执行的重要方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如此,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国外职业教育大国仍有巨大差距,在学生培育中参考普通教育模式较多,忽视了自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脱离了以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大量公共课程,传授过多理论知识。目前,在部分地区也正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吸取国外经验进行改良设计,但我国国情复杂,距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纵览世界教育强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平分秋色,在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求学方向,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随着我国步入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近年来国家也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在我国仍被认为是差生的选择,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严重不足,我国职业教育急需抓住发展红利期,探索行之有效的道路,大胆实施改革。

1.政府引导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政府政策影响巨大,把控着人才培养方向。职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发展期,职教体系还未成型,但社会劳动力供需矛盾亟待良好的职业教育体系去化解,政府急需出台更多法规政策去明确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指引发展方向、规范培养路径,探索多阶段职业教育培养方式,招收各年龄段的学生入学。政府应当首先将职业教育上升到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设置合理职普招生比例,推动实施行之有效的职普专业互认方案,给予职业教育学生更多提升学历的机会,国企要带头设置职业教育学生招聘比例,内部晋升取消职业教育歧视。对教师要提供专门晋升渠道,鼓励教师进修学习,认可教师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发展双师型教师。对社会技术人才要进行定期职业培训,作为取得等级证书的必要条件。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政府持之以恒地引导推动,政策推行后要及时接收反馈并适时调整,确保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快速稳健成型。

2.改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产教融合水平

华人众多的新加坡三位一体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很有借鉴意义,可以再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实行试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由政府和院校协作办学,企业参与度相对较低,仅仅体现在为数不多的订单班,签订强制力欠缺的就业协议,企业提供实习机会也未做长期打算,仅为获取短期廉价员工。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象征意义较大,应当大幅提高企业话语权,充分参考企业方的教学意见进行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等,院校要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按照企业要求进行培养,提前开展实习期,由企业和院校共同开展实践教学,企业同时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薪金报酬。对于有实力的企业,鼓励自行建立职业院校,取得同等效力的学历证书,实现特殊专业人才自给自足,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双向矛盾。

3.倾斜资源配置保障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各项资源的优先保障。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鼓励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专业人员加入职教教师队伍,实现技术职称与教师职称并轨提升,另外需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定期学习制度,通过提高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入职,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在资金投入方面,要立法来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费投入,同时设置专项资金,如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奖励基金、就业补助资金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社会认可度方面,打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固有偏念是不容易的,需要社会各界合力,在宣传媒体中、评先创优中加大职业教育比例,加强舆论引导,各企事业单位在非科研岗位减少学历或研究成果要求,院校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多措并举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普通高等教育留学在我国已经习以为常,但在职业教育领域还比较少。当前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基本上是各校或各地域的单打独斗,正在推行的“鲁班工坊”国际影响力也乏善可陈。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要注意引进来和走出去两部分,当前我国与世界在各领域合作非常频繁,有较为坚实的合作基础,“一带一路”战略也为世界带来了中国标准,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我国经济产业优势和优厚条件,吸引国外教师任教和学生留学,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品牌。院校要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和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交流学习,接受先进教育理念,与外国职业院校开展学历升级等合作项目,培育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能型人才,由此拓宽学生求学和就业渠道,更好地促进我国各产业国际化,推动中国标准向世界传播。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技能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