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凡,李 雁,温雅璐,曾燕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秦伯未(1901-1970),号谦斋,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其早年所编《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一书中,即载有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等诸多清代温病大家之医案[1];晚年集其理论与临床之大成的《谦斋医学讲稿》中,又专设《温病一得》一章内容,从温病的分期、治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探讨[2],可见其一生对温病的研究颇具心得。目前,学术界对温病学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颇多[3-8],但对秦伯未温病学方面诊治经验的整理与探究尚少,故本文从“在卫汗之可也”的角度探析秦伯未在温病中应用汗法的经验,以期对现代临床外感热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参考。
1.1 “卫”的含义与卫分证的性质及表现 秦伯未一生注重对《内经》的研读,曾著有《内经类证》《秦氏内经学》等著作[9-10],亦对叶氏《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载理论及医案颇有研究。《内经》中有“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等关于卫气生理特性与功能的论述,而《温热论》中“在卫汗之可也”的“卫”当由《内经》中的“卫气”引申而来[11]。
秦伯未认为,温病传变以“卫、气、营、血”为纲,并将温病主要归纳为“恶风期、化热期、入营期、伤阴期”4 个阶段,其中,“恶风期”即对应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卫”是对温热之邪初犯肌表、卫气失宣、正邪相争所表现出的证候的概括,在病理状态下,卫气虚弱,卫外不固,邪乘虚而入[12-13],表现出恶风、发热、微恶寒、咳嗽等症。秦伯未认为,此时其病在表,病位主要在上焦手太阴之肺,病性主要为实热证。
1.2 温病“在卫”与伤寒“在表”的联系和区别 一般认为,温病“在卫”与伤寒“在表”临床表现上均可见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症;但温病“在卫”发热重,恶寒轻,脉浮数,又可见舌边尖红赤、尺肤热甚、口渴、咽痛等表现;而伤寒“在表”则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又可见项背强痛等表现。此外,邪气性质上,二者有感受温邪与风寒之邪之异;感邪途径方面,温邪由口鼻而入,始于手太阴肺经,风寒病邪则由皮毛而入,始于足太阳膀胱经;病因病机方面,伤寒“在表”为风寒初起,寒束于表,毛窍闭塞,卫阳闭遏,营阴凝滞;而温病“在卫”则是受温邪所犯,肺气闭郁,宣降失常,卫气的运行与功能障碍。
秦伯未认为,《伤寒论》所言“但热不恶寒而渴者为温病”系温病与伤寒的鉴别,但“温病开始时期不能固执为准则。临床证明,无论伤寒和温病,在开始一二日是很难确诊的。比如口渴,凡是发热多数思饮,伤寒初期也能见口渴……头痛、四肢酸疼和脉象浮数等,在外感证几乎都有出现。”同时,其主张应将伤寒与温病统一起来:“伤寒、温病虽病因不同,但却都是外邪引起,病初均为表证,同样用解表法,若表邪不解同样传变,同样化热,同样用清热和通便法。而且伤寒同样有伤阴,温病同样有伤阳。”因此,温病“在卫”与伤寒“在表”虽然在病因、辨证、治则治法上有所区别,但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本质均“以脏腑为核心,且不离开经络,在表里上下方面均有联系”,其中,伤寒太阳证与温病上焦病、卫分证具有一定的共同性。
秦伯未提出,恶风期卫分证以“解表、宣肺”为主要治法,并以银翘散、新加香薷饮为疏表之主方,以桑菊饮为宣肺之代表方。《温热论》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又云:“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因此,可根据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初期卫分证的不同临床表现分析“汗之”的具体应用。
2.1 以银翘散为例论温热病中“汗之”的应用 秦伯未认为,银翘散辛凉解表,“因为是外感就要辛散,是温邪就要清凉,……银翘散是辛凉平剂,……侧重在发汗和清热。”方中银花、连翘为君药,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功,又具芳香辟秽解毒之效,直达肺经,轻清宣透,疏散肺卫郁热,使邪有出路;薄荷、牛蒡子为臣药,助君药散上焦风热,又能清利头目及咽喉;荆芥穗、淡豆豉二药辛温,但用量较轻,且伍以大队辛凉药物,辛而不烈,温而不燥,有助于君药透表散邪,而不悖辛凉之旨,取“制性存用”之意;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咳,可保津存阴;竹叶清上焦热,除烦生津,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理;桔梗、甘草止咳化痰,宣肺利咽。诸药合用,如秦伯未在《温病一得》指出:“主要是掌握辛凉的原则,透邪外出,不要急急于清里,能使邪从外出,便是削弱内传的趋势。”吴鞠通在银翘散方论中言:“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可见银翘散的作用是开达肺气,宣透郁热,使肺气得开,腠理开泄,卫疏营调,津液得布,则邪随汗微出而解,达到汗出热减的目的。亦如金子久提出“新感非表不解”“表中之邪,非辛凉不解”“邪无出路,势必至化为里症”等观点,总以辛凉解表为法,予邪以出路,用意非在发汗,而在辛凉开肺、宣透郁热,达到透邪外出的目的。
2.2 以三仁汤为例论湿温病中“汗之”的应用 秦伯未认为,“湿温是温邪夹湿的一个证候,治法宜在清温的基础上加入化湿。湿温初期,大多温邪在表,湿邪在里,个别兼见头胀如裹、关节酸重等表湿症状。根据风湿初起,加入藿香、厚朴等芳香化湿。”治疗湿温发热时,“应在清化的基础上佐以宣透,……同时应当注意欲速不达,可观察湿与热孰轻孰重,适当加减,稳步前进。”秦伯未提出:“一般以三仁汤为湿温证的通用方,……用杏仁辛宣肺气以开其上,蔻仁、厚朴、半夏苦辛温通以降其中,苡仁,通草、滑石淡渗湿热以利其下。”
三仁汤方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原方由“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组成,并以“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书中指出:“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此与石寿棠《医原》中“治法总从轻开肺气为主,肺主气,气化则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湿热治肺,千古定论也”的说法可以互参。三仁汤方用于湿阻肺卫之证,蕴湿病微汗之意于其中,其位于《温病条辨》之上焦篇,亦印证此方应旨在开宣上焦肺卫之气。湿热困阻肺卫,诸症之核心在于“湿不化”与“气不化”,三仁汤方重在轻开宣化,列杏仁、滑石、通草于前,“先宣肺气,由肺而达膀胱则利湿”,通过宣化湿气,达到“气化则湿亦化”的效果,无论服后有无汗出,关键在于给邪以出路。
因此,温病卫分证总以“汗之”为治疗大法,其余如燥热犯肺之桑杏汤证,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甚则咳声嘶哑,口鼻干燥,咽干痒痛,头痛,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而燥,脉浮数等症,治以辛凉甘润,清透肺卫;又如暑湿内蕴、寒邪外束之新加香薷饮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胸痞心烦,舌苔薄腻,治以疏表散寒,涤暑化湿等,所用方药均旨在使肺气开达,郁热得宣,腠理开泄,邪或可随汗出而解,又因其兼症的差异,可辅以甘凉、甘润等品,随证治之。
3.1 汗法的目的与解表药的使用 吴鞠通《温病条辨》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又言“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不可用”;《温病条辨白话解》载“根据前人经验及临床经验,温病初起恶风寒者只宜辛凉解表”;叶天士《温热论》则谓“在表初用辛凉轻剂”,辛能宣散透邪,凉可清解表热,“辛胜便是汗药”,强调“温病忌散”;华岫云《种福堂公选良方》中注:“辛凉开肺,便是汗剂,非如伤寒之用麻桂辛温也。”从以上说法看,在温病初起汗法及辛温解表的使用上似有争议[14-15]。
秦伯未提到,“《温病条辨》……凡例第一条指出‘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第二条又指出‘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因此,吴鞠通“温病最忌发汗”的治禁可理解为是着重对照伤寒而言,告诫医者温病不可纯用辛温峻发其汗,助热伤津,否则汗为心之液,误汗则易逆传心包[16]。此外,银翘散方论中有云:“妙在导邪外出,俾营卫气血调和,自然得汗,不必强责其汗”,湿温病原文亦有“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之言。可见对于温病而言,“汗之”非“强责其汗”,而在“自然得汗”。
“汗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经正确、及时的治疗后,正胜邪却,热从汗解,亦是病趋痊愈的临床现象和标志[17]。有医家[18]提出“正汗”的4 个标准(微微汗出、通身皆见、持续不断、随汗出而热减脉缓)及2 个条件(阳气的蒸化与阴精的敷布),阳施阴布,方可作汗。卫分证之无汗,是由于肺气膹郁,卫阳郁遏,津液不敷所致。当用辛凉之剂宣达肺郁之后,卫布津敷,自然汗出溱溱。此即“温病忌汗,又最靠汗解”之理。《吴医汇讲·温热论治篇》中载“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其中“测汗”是温病中据汗以测疾病转归的重要方法,当卫分证经治而见“正汗”后,医者可据此判断肺郁已解,卫宣津布,病已向愈。
3.2 汗法的引申与限制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发汗原无定法,当视其阴阳所虚之处而调补之,或因其病机而利导之,皆能出汗,非发汗之药始能汗也。”其认为发汗能达到“阴阳和,气机畅”为佳,善用薄荷、蝉蜕、生石膏等药,使热从汗解。此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有“火郁发之”之论,王冰注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温邪郁于肺卫,用辛凉清解法,属“火郁发之”之例,辛能宣郁,凉可清热,轻清举上,清解肺卫,卫疏三焦得通,邪去热清,津液得布,表解里和,即微汗出而令邪疏散也。邪透汗泄,此即达到了汗出的目的。
同时须注意,“可也”二字除表明对卫分证“汗之”之法的支持,亦表示对“汗之”程度及范围的限制。对此,秦伯未提出:恶风消失而身热稽留,不发现其他新的变化,还是属于表证;如果恶风消失后身热增高,口渴引饮,便有化热传里的倾向。这说明了恶风消失后有无新的变化,是诊断温病初期传变的关键。又强调:“叶天士云:‘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以银翘散为例,告诫医者“如果只看到银翘散的银花、连翘,忽略了方内的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等大部分辛散宣肺药,显然是不对的。”可见卫分证治疗时应因势利导,用轻清宣通、透邪外出之品,切勿过用寒凉,以免凉遏冰伏,不利于导邪外出。即使是轻清之品也要中病即止,因此类药物多具辛散之性,反复应用或药量过大,易耗伤气津,反生他患。临床以凉解透邪,汗出而勿伤津液为关键。不应辛温峻汗,防助热伤阴,可微用辛温之法,以助透邪之力。因此,温病汗法的应用,当忌纯用辛温发汗、忌滥用寒凉、忌过汗伤津[11]。
张某,女,5 岁。发热、咳嗽4 天来诊。胸透示:右侧肺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及解热止痛药等,热不退,咳嗽夜间甚,临床拟诊断病毒性肺炎。查体:体温39℃,形瘦,精神不振,面赤息粗,口唇红干,身热有汗,咳嗽频作,脉洪数,舌红苔微黄少津。拟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加石膏,取微辛微寒之品,以保津透热。方用生石膏15 g,金银花、连翘各5 g,牛蒡子、桔梗、杏仁各4.5 g,生甘草3 g,上药共轧碎,用芦根10 g 先煎去渣,以芦根汤煎上药,两煎兑服,日3 次,续进2 剂,微汗出,热稍退,原方加黄芩4.5 g,依上法煎服,续进3 剂,体温降至正常,咳止。更调理脾胃方续服,3 日后胸透恢复正常[19]。
按:患儿主症发热、咳嗽,是温热之邪侵犯卫表,肺气闭郁,宣降失常之表现;身热面赤,口唇红干,脉洪数,舌红苔微黄少津,为热盛伤津之征,证属风热袭卫,邪热壅肺,治以辛凉解表,清解肺热。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轻清宣透肺卫郁热,予邪出路;生石膏辛凉清宣,使热从汗解;牛蒡子助君药散上焦风热;芦根清热生津;桔梗、杏仁宣肺止咳;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宣达肺郁,因势利导,透邪外出,故“微汗出,热稍退”,续进而咳止、热解。
综上分析,秦老《温病一得》中提及的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一言,引导我们回顾温病学经典,重新梳理其对温病卫分证的认识及治法,提高了临床相关病证诊治的准确性,同时也启发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理论分析,结合临床诊治实际情况,进一步认识中医学病证,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