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治肺法探析

2021-03-27 10:02:50王根发蒋小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院国医堂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证治麻黄汤条文

★ 王根发 蒋小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 南昌 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院国医堂 南昌 330006)

《伤寒论》为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它以六经辨证为主线,参以八纲、脏腑辨证为基础,令五脏六腑之病各归六经统属,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其理法方药俱全。其中关于肺系疾病叙述的条文丰富,涉及肺病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大部分条文分布在太阳病篇,为后世治疗肺系病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梳理论中条文,从宣肺、清肺、通腑治肺、温肺、补肺、降肺、培土生金及从肝治肺等八方面,结合临床并贯以师承跟诊所得予以探析。

1 宣肺

肺主宣发与肃降,当外邪袭肺,肺气失宣,则会水液代谢无权,故以宣肺治之。论中可见35 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本条提出了太阳伤寒证证治,因外感风寒,卫阳郁遏,卫阳与邪气抗争则肺气不宣、无汗而喘,故治以麻黄汤辛温峻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配桂枝,发汗力强,杏仁宣肺,既开腠解表,且能止咳平喘,而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适合用于腠理闭塞、无汗出的伤寒表实证。再看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提出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的治法,太阳阳明合病,表寒外束,肺气被遏,故喘而胸满。本证虽为二经合病,但病位偏重于太阳,以表寒为主,故治以麻黄汤解表宣肺定喘,胸满并除。

论中63 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本条文论述了热壅肺闭喘证的证治,太阳之邪由表化热入里,壅闭于肺,致肺气宣降失权,肺热气逆,可见喘咳、发热、汗出等症。麻杏甘石汤方由四药组成,具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功效,在配伍上与麻黄汤仅一味之差,但立法上辛凉与辛温迥异,两方同治身热而喘,但麻黄汤主治风寒表闭之表热实喘,而本方主治热邪壅肺之里热实喘。

2 清肺

即清解肺热之法,为热邪壅肺所设。仲景在清肺用药方面较多,如黄芩、栀子、栝楼实、栝楼根、石膏、知母等。论中34 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本条文指出太阳表邪化热,内迫阳明大肠导致热利的证治。主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组成,具清热止利兼以解表的功效,乃清肺常用方剂。162 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此条文意指太阳病误用下法后,病邪内陷,出现太阳、阳明合病,体内有热但不至于大热,以清热为主,但不至于使用承气汤。方中石膏清热,麻黄与杏仁合用降喘。笔者跟诊中,见蒋师常用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感染后咳嗽等肺热病患,每每获效。

3 通腑治肺

即使用通腑法治疗痰浊、水饮、实热等所阻,以达到治肺目的。论中152 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此条文主证为腹水证,方中有芫花、甘遂、大戟、大枣,共凑攻下、消痞、逐饮之功,可除肺中痰浊、水饮等。而以下两条文则是承气汤证之叙述,208 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42 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以上二条是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证治,此即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相关理论,采用脏病治腑法以达到通腑泻热之效,腑气通畅则肺气得以下降,咳嗽、气喘等症亦除。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呼吸病患者兼有腹胀、大便干结、小便不利等症常借鉴运用此法,可获立竿见影之效。

对此蒋师认为,旨在通下中焦,缓上焦邪结之势,“阳微阴弦”乃阳气衰微、阴邪痹阻心胸之胸痹心悸之总病机,温阳活血化瘀豁痰为循其常。但观今世之人,衣食丰厚者多,美食及郁热太过,痰浊久蕴,久聚生变;另一方面,中焦受气取汁影响血液的粘稠度,胃热心血周流全身还赖肺气清肃下降,以胃气主降是也。据此“胃气不降”,肺气不扬,血行不畅,故当为通腑治脏(肺)。

4 温肺

即温肺御寒之法,为肺之外寒或内寒所设[1]。论中40 条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1 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以上两条指的是外感风寒、内兼水饮的证治,主方小青龙汤药味有麻黄、桂枝、芍药、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甘草,具有外散风寒、内蠲水饮作用,是《伤寒论》治疗表寒里饮的代表方。我们临床实践中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发作及慢阻肺、肺心病等证属寒饮伏肺兼有表寒所致咳喘患者,其运用广泛。316 条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本条论述的是少阴病阳虚水停的证治。由于阳虚水停,水饮之邪变动不居,故可见上逆犯肺而咳之症,通过辨证用真武汤温阳利水治之则会咳止。

5 补肺

即滋肺阴、补肺气之法,为肺燥液枯或肺气亏损证所设。论中177 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文中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具滋阴养血、调和阴阳之功效,除主治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外,可用之治虚劳肺痿。临床上患者症见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大便干结,脉虚数等,蒋师常会用本方为基础方治之,收效显著。

6 降肺

即降利肺气之法,为肺气上逆、肃降失司所设。论中43 条曰:“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本条是指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者太阳病表不解,正邪相争于表,肌腠不宣,则肺气不得肃降而喘,采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可解肌祛风、降气定喘,临床实践中笔者遇到哮喘又感外寒患者常会选择性配以降香、沉香、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仙茅、仙灵脾、地龙等药,以增强降肺止喘之功。

7 培土生金

即补脾益肺法,依据五行相生理论通过补脾土的方法,使脾气健运,能正常生化水谷精气以上养于肺,而达到治疗肺脏亏虚病症的一种治法。论中卷第十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属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此为苓桂术甘汤证治,乃仲景从脾治饮治肺之代表方。该方配伍精简,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是临床常用方。《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说明人体水液正常代谢时,肺与脾关系密切。如脾胃运化失常,谷入于胃不能散其精则聚湿生痰,水入于胃不能输化其气,痰饮内聚,可以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通过培土健脾,温化痰饮,可达培土生金目的。故苓桂术甘汤常用于治疗肺脾两虚、痰湿内停的咳嗽、哮喘、咳而遗尿、遗尿症等。

8 从肝治肺

即通过疏肝降火以治肺,为木火刑金之证所设。论中96 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是仲景所创治疗少阳病的名方,诸多医家常用之加减化裁,灵活用于气机升降出入不利所导致的诸多疾病,如已故《伤寒论》名家陈瑞春教授临证时无日不用小柴胡汤。蒋师亦认为,依据胆、三焦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小柴胡汤能治疗多脏腑病变,如治疗木火刑金的咳嗽、木旺乘脾的下利、腹中急痛等。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有阴阳之变,若其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为病发于少阳,则为阳证;若见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下,舌苔黑滑,为病发于厥阴,则为阴证。在阴证阳复、转出少阳时,则可用小柴胡汤治之。再看318 条四逆散证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指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致肝气犯肺而喘咳,采用四逆散治之。方中柴胡、枳实调理气机升降,而芍药、甘草则缓急止喘止咳。论中方后又注云:“咳者,加五味子、干姜”,这进一步指出兼咳者属肺寒气逆,可以四逆散加五味子、干姜疏肝解郁、温肺止咳治之。临床上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咳嗽、喘咳,对单纯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物疗效不佳者往往具有显著疗效,究其缘由无不与“气机”二字紧密相关。这无疑是中医治疗有些咳喘疑难杂症切实有效的特色之一。论中338 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乌梅丸作为厥阴主方,独具敛肝熄风之功效,可以治肝达肺。因为该方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于一体,不仅以辛甘助阳、酸苦坚阴、寒温互用而能够调理阴阳、平定寒热,而且重用乌梅,突出以酸制风、敛肝熄风。由此治肝达肺,可正本清源,风木一旦平熄,肺气自复顺降。且甘味补虚,人参益气助肺、当归养血柔肝,不失体用兼备、虚实兼顾之治。后世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曾有运用乌梅丸治疗木火刑金的案例:“石,气左升,腹膨,呕吐涎沫黄水,吞酸,暴咳不已,是肝逆乘胃射肺,致坐不得卧。安胃丸三钱(乌梅丸去桂、辛,加川楝、青皮)。”[2]

以上即为笔者对《伤寒论》涉及治肺方面八法的粗浅探析,相信只要在理论上熟读于胸,临床上灵活运用,碰上肺系病患者必会使我们临证不慌且能受益。当然,仲景在肺系病方面的治法灵活、丰富,既体现于《伤寒论》,也详见于《金匮要略》诸多条文中。通读匮中原文,我们不难见到较多治肺方药,射干麻黄汤宣肺散饮,苇茎汤清肺化痰祛瘀排脓,厚朴麻黄汤降肺散饮平喘止咳,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涤痰,甘草干姜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散寒、化饮止咳,麦门冬汤滋阴益胃补肺清虚热、黄芪建中汤补益脾肺,等等。笔者认为,临床实践中如能全面、深入通读匮中这些方证原文并做到融会贯通,对我们治疗肺系疾病定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证治麻黄汤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对《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条文修改的分析
论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
中医药通报(2019年1期)2019-01-06 05:03:37
麻黄汤证与伤寒的对比研究
医药前沿(2018年24期)2018-08-24 11:42:44
中医古籍 “乳痈”证治探析
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文的解析
以《伤寒论》为纲探析麻黄汤新用❋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23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