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邀评论员 薇 妍
8月份以来,从电力负荷居高的华南广东到电力负荷低迷的东北三省,全国20多个省份相继出现电荒而“拉闸限电”。一刹间,在人们视野里消失了二十几年的“拉闸限电”上了热搜,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拉闸限电”给处于疫情防控下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国际问题专家称,中国这波突如其来的“拉闸限电”给正在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平添了一层阴影,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这个当今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对于造成这次“拉闸限电”的原因,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解析。近年来一直为煤电健康发展而为行业发声、向政府建言献策的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在今年9月一份上书中央相关部门的《煤电企业“一煤难求”将危及电力供应安全》的报告中坦言:造成这次“拉闸限电”的原因没有像社会上传的那样“复杂深奥”,而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性原因:煤电出力不足。这份报告直言:目前燃煤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70%强,煤电在现阶段是我国主力电源,也是电网调节电源和兜底保供电源。煤电在国家能源安全体系中承载着“压仓石”、“稳定器”、“调节器”的重要使命。
对煤电的这个重要定位,客观地说这些年来人们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摇摆。在国家“双碳”目标和“双控”任务推进实施后,一些地方对落实“双碳”目标和完成“双控”任务存在片面认识,特别是一些产煤地区过度限制煤炭产能,人为造成了电煤供应紧缺,以致电煤价格持续疯涨,从年前的每吨七八百元疯涨到今年九、十月份每吨2000多元,在南方一些省份甚至每吨冲破3000元,而即使这么高的煤价也让煤电企业东奔西跑“一煤难求”,导致大批机组断了“口粮”。这份报告对目前煤电企业生产运营陷入困境作了聚焦式表述:持续飙升的煤价导致煤电企业发电成本倒挂,发一度亏一度(每发一度电亏7分钱以上),造成煤电企业全行业巨亏,一批煤电企业负债累累已是资不抵债,发电生产运营陷入了机组断煤、资金断流、银行断贷、设备断修、生产断工的“五断”境地。面对煤电生产运营这般景象,《电力设备管理》杂志记者9月上旬采访的一位电厂老厂长一脸无奈地表示,煤电机组像头老黄牛一肩挑“五担”:又要节能、又要减排、又要调峰、又要托底、又要供热,机组累得直喘气,最后连“口粮”都断了,怎能又要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煤电若这样继续下去,撑不了一两月就会彻底垮掉。
据悉,针对煤电亏损问题,早在2018年底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就以《当前燃煤发电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建议》的报告引起了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能源局于2019年初将这份报告转发电网、发电集团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尔后出台了包括释放几亿吨电煤优质产能等政策措施,使2019年电力行业煤电企业每吨电煤价格下降四五十元。为营造煤电机组健康运行环境,厘清煤电定位与使命,探讨煤电低碳转型路径,今年6月该协会筹备举办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火电使命与路径高峰论坛,并在9月中旬将实地调研电煤严重短缺的情况上书中央以求解决。
9月下旬,全国多地由“有序限电”升级为“拉闸限电”,很快“拉闸限电”席卷全国22个省份。“拉闸限电”犹如人体阻断了血脉,让经济社会无法承受。10月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能源供应保障,保证电力和煤炭供应。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对电煤保供稳价做了大量工作,在一个月时间里密集出台了19个电煤保供稳价的文件,并打出了煤电保供稳价“组合拳”,很快使煤电厂存煤水平快速提升,电厂存煤天数保持20天,煤价回落上千元,让濒临崩溃的煤电生产回归正轨,缓和了全国电力供应紧张局势。
这次“拉闸限电”虽是突如其来、又是意料之中;虽让社会体验了“拉闸限电”之痛、也给人们“教科书式”地上了深刻一课:能源电力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凡事要立足客观实际,不能臆想“用爱发电”。只有让现阶段煤电健康运行,能源低碳转型才能“转”得动、“型”得开,新能源发展才能行稳致远。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要感谢这次“拉闸限电”。愿煤电机组在国家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中强身健体,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护航伴飞“风光”快快长大、成为“主体”,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