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冰 史晓娜 刘 嘉 燕浩杰 田树杰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属于中医学之“口疮”“口糜”范畴,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口腔黏膜处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浅表溃疡,好发于舌体、牙龈及口腔黏膜上颚、软颊等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西医尚未明确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特效药物。秦建黎教授为三晋名医,原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山西省名中医传承导师,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对中医理论有独到见解,对内、外、妇、儿、皮肤病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多年收获颇多,现将其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口疮之名,首见于《素问·气厥论》,“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通常人们认为口疮是“火气大”所致,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宋代《圣济总录·口疮》曰:“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医宗金鉴》谓:“口糜由阳旺阴虚,膀胱湿水泛溢脾经,湿与热瘀,郁久则化为热,热气熏灼胃口,以致满口糜烂,甚于口疮”,临床上常用苦寒清热泻火药效果并不理想,反损伤脾胃,使病情加重。秦教授认为,治病必求其本,辨证是关键,认为“凡口疮者,皆病之标也,治者当推求其本焉”,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临床诊治疾病多从脾胃入手。秦教授根据其多年临床发现,复发性口疮多见溃疡面苍白、溃体偏大而略有塌陷,边缘略有红肿,常伴口干、口苦、肢体困重、腹冷、便溏等征象,秦建黎教授认为本病多为恣食生冷或劳倦过度,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衰,元气不充,气不制火,阴火冲逆,加之脾虚水湿不运,郁久化热,虚火夹湿夹痰循经上扰口舌引起病变。诚如《脾胃论》曰:“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阴火得以乘其土位”。高建忠[2]谓:“由于脾胃气虚,无力升浮,致阳气郁滞于脾胃所化之阴火”。严石林等[3]从“阴证似阳”引入“寒火”的概念:即本质为寒,表面似火,可把此类证候称为“寒火”。秦教授[4]认为“阴火”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中焦虚寒,脾胃气虚、痰湿内停,升降失司,进而影响全身气机,即全身阳气的循环、周流、敷布障碍,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不能均匀散布到各脏腑组织器官,导致一端热量过盛而化为“阴火”,而另一端热量不足而转寒,导致身体寒火两端的征象。
本病主要病机为脾胃气虚,升降失司,痰湿内停,郁而化火,痰火交蒸,循经上攻于口舌。脾胃亏虚、痰火搏结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键病机。治疗以温阳益气、升阳散火、理气化痰、运脾清化等为治法。
2.1 温阳益气复发性口疮多为脾胃气虚,故治疗应以温阳益气健脾为主。《圣济总录》曰:“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指出口疮与脾气虚弱有着密切关系;《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故治疗多以温阳益气健脾为主,补益脾胃之气,令脾胃健运、清阳上升、阴火自消而诸症自愈。组方遣药多用党参、白术、干姜、小茴香、吴茱萸、炙甘草之类益气健脾、温中散寒。
2.2 升阳散火复发性口腔溃疡虽以“脾虚”为本,但亦有寒热两端。脾胃亏虚,升降失司,痰湿内停,郁而化火,痰火交蒸,循经上攻于口舌。如《太平圣惠方》指出的“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根据《黄帝内经》“火郁发之”理论,秦教授[4]擅用风药治疗顽固性口疮,常以羌活、防风、白芷、升麻、葛根、柴胡等风药以升阳散火,健脾除湿。而且“久病多瘀”,局部气血瘀滞明显,风药又可以促进皮肤黏膜表面的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促进溃疡面愈合[5]。
2.3 理气化痰《医方考·脾胃证治》云:“湿淫于内者,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也”。脾主运化而为胃行其津液,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制水无权,故水湿停滞、湿聚为痰,气机不畅。故秦建黎教授在临床上常用苦燥温通之药如青皮、陈皮、苍术、厚朴、白豆蔻等行气燥湿化痰。
2.4 运脾清化复发性口腔溃疡以“脾虚”为本,也可见湿热之像。临床上常可见疮面红肿疼痛、舌苔黄腻、口干口苦、心胸烦闷等湿热蕴积心脾经之象,治以培补脾胃、清利湿热为法,常用藿香、砂仁、佩兰、白扁豆等运脾化湿,猪苓、泽泻、薏苡仁、桑白皮等清热利湿,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等清化湿热,共奏运脾清化之功。
2.5 用药经验秦教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主要是脾胃气虚、痰火蕴结所致,自拟健脾除湿散火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其方组成如下:焦白术、焦芥穗、茯苓、陈皮、桑白皮、白芷、防风、升麻、甘草。具有健脾燥湿、行气化痰、升阳散火之功,为治疗脾虚湿盛、阴火上扰而致口疮的经验方。随证加减:心火偏盛加导赤散;溃疡面红肿热痛者,加金银花、连翘清透热邪;伴咽痛加桔梗、牛蒡子利咽透热;痰黏不畅加紫苏叶、紫苏子行气化痰;热邪壅盛加生石膏、栀子以清热泻火;阳虚火浮加川牛膝、肉桂引火归元;痛剧加延胡索、白芷以消肿止痛促伤面愈合;血热加牡丹皮、玄参以凉血养阴;肝郁则加柴胡、川楝子以行气解郁;阴虚内热加地骨皮、青蒿以清虚热;心烦尿赤则加淡竹叶、泽泻、猪苓以泄小肠之热;腹冷便溏加小茴香、肉豆蔻以温脾胃止泄泻;气虚明显加人参、党参、黄芪以补气健脾、扶正祛邪;脾肾阳虚则加益智仁、补骨脂、骨碎补、小茴香等温肾助脾。
患者余某某,男,67岁。2018年5月21日初诊。患者口腔溃疡10余年,咽后壁黏膜溃疡5年余,反复发作,经常服用抗生素、维生素类西药或者泻火类中药治疗,效果欠佳。近一年来溃疡发作频繁,此起彼伏,症状日渐加重。刻下:口腔黏膜、口唇、舌体、咽后壁多处白色溃疡,疮面大如黄豆,色淡白,边缘红肿、烧灼感,疼痛剧烈,右侧下嘴唇肿胀,张口即疼,影响进食。咽后壁痛、口黏、口臭、微咳、痰多、溲黄、心烦易急,伴腰膝发凉,腹胀,腹冷溏稀,日7~8次,舌质淡胖,边缘齿印,尖微红、苔白厚腻、脉沉弦滑。既往无特殊病史。中医辨证:脾虚气滞,郁热痰火蕴结。治法:益气健脾、升阳燥湿、清化湿热。方药如下:焦白术9 g,焦芥穗 9 g,茯苓15 g,桔梗9 g,白芷9 g,防风12 g,升麻9 g 石膏15 g,栀子9 g,黄连3 g,炒薏苡仁30 g,生地黄 15 g,淡竹叶6 g,肉豆蔻15 g,川牛膝15 g,肉桂9 g。6剂,水煎服,250 ml,早晚分服,每日1剂。
2018年5月28日二诊:口腔溃疡部分愈合,疼痛减轻,嘴唇肿消,能少量进食水,但出现咳嗽,胸闷,咳白黏痰,大便次数减少,仍偏稀,日3~5次,怕冷。效不更方,上方去石膏、栀子、黄连,加陈皮9 g,前胡9 g,紫苏子15 g。6剂,水煎服,250 ml早晚分服,每日1剂。
2018年6月4日三诊:患者口腔溃疡明显好转,疼痛基本消失,能正常进食水,仍时有咳嗽,喉中有稀痰,大便好转,便次正常,日1~2次,基本成形,畏寒减轻,舌苔渐退,脉弦略滑。方药如下:焦白术10 g,焦芥穗9 g,防风10 g,白芷9 g,桑白皮10 g,茯苓15 g,陈皮9 g,干姜9 g,细辛3 g,前胡9 g,紫苏子15 g,黄芩6 g,淡竹叶9 g,肉豆蔻12 g,鸡内金9 g 。 10剂,服法同前。
2018年6月16日四诊:患者口中溃疡已基本痊愈,咳嗽好转,痰较前明显减少,食欲睡眠均可,二便调,舌苔略厚,脉和缓有力。基于患者病情已基本好转,遂立温肾运脾,升阳除湿之法以善其后。调方如下:黄芪9 g,党参9 g,桑白皮10 g,炒白术10 g, 防风9 g,白芷9 g,黄连4 g,栀子9 g, 鸡血藤9 g,怀牛膝15 g,小茴香10 g,肉豆蔻9 g,焦三仙各9 g。6剂,服法同前。并嘱其忌生冷辛辣。
1周后,患者来电告知口腔溃疡已痊愈,余症均已正常,故停药。1年后,电话随访患者,患者称其口腔溃疡已基本消失,偶尔有1~2个溃疡点发作,未再出现大片复发的现象。
按:本案患者年近古稀,口疮反复发作多年,失治误治导致脾肾虚冷,升降失司,痰湿内停表现畏寒肢冷,尤其脘腹怕冷,饮食稍不慎则腹胀便溏,便数增多。阳虚则痰湿内停,郁而化火,痰火交蒸,循经上攻于口舌,表现为患者反复出现口腔溃疡,一遇着凉饮冷食,在下则出现腹胀腹泻,或泻下无度的症状,在上即出现满口溃疡,咳痰等症,看似实火,实乃虚火、郁热,秦教授强调此类溃疡切忌过用苦寒泻火之法直折其火,需标本兼治,数法并用,以升阳散火、引火归元、泻小肠火之法合治其火,以燥湿、利湿、化湿之法治其湿,兼以健运脾胃、温补脾肾、益气回阳之法固其本,故此方采用防风、白芷散其火,川牛膝、肉桂等引火下行,淡竹叶、生地黄滋阴泻火,焦白术、焦芥穗、黄连燥湿健脾,茯苓健脾利湿,石膏、栀子、黄芩泄肺胃郁热,肉豆蔻、小茴香温中止泻,五倍子、石榴皮涩肠止泻治其标,肉桂、骨碎补、益智仁、温下元,固其本,黄芪益气,桂枝温经,桔梗、桑白皮引药入经。诸药共奏散郁火、化痰湿、温脾肾之功。嘱患者忌生冷甘腻之品可有助于疗效的巩固,防止痼疾复发。
顽固性口腔溃疡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多认为细胞免疫应答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或沙利度胺等免疫抑制剂,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不良作用相对较大[6]。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秦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中焦脾胃入手,辨证虚实标本兼夹,配合升阳、清化、解郁、温阳、降浊诸法,病症结合,灵活施治,配伍精当,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