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博姣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计算机教学现如今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降低了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实效性。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1]。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师要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和学生的成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合理而高效地掌握有价值的计算机知识,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实现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有效变革。
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大学计算机教育要注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建立起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环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充满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
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计算机教育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大学计算机教学变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结合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工具软件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练习,使学生学会在实践当中检验理论知识,形成对计算机文化的完整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成长。
有效优化教学环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发展,因此,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形成全新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游戏、实物等来创设导入情景,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实践的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理的练习内容,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
科学性原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趋近于成熟,有自己理解问题的方式,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向,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设计教学环境,明确计算机教学的目标,科学预测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决策。
前瞻性原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身为大学计算机教师,要形成往前看的意识,深入分析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让学生的成长可以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启发性原则。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计算机文化的发展价值、知识的内涵与应用等,从而激发出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去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将兴趣作为催化剂,拉近学生与计算机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带着充足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课堂导入和教学资源两个方面入手来实现教学的优化。课堂导入是课堂上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整堂课上的状态,教师要利用活泼生动的课堂导入来奠定课堂教学的基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2]。同时,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也要大胆地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合理地使用影视、音乐、谜语等资源来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集中在课堂上。
比如,在教授“环境定制操作”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导入和对话导入两种手段。大学阶段的学生对操作系统的掌握已经比较熟练,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展示一段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人的操作系统设置情况,让学生自己分析下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操作系统环境,使学生可以产生初步的需求意识。之后,教师可以再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想一想希望对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哪些操作,以此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再比如,在教学“演示文稿的高级操作”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制作精美合理的PPT,并且邀请一些学生来讲一讲这些文稿的特点在哪里,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参与到学习中来,感受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帮助。
总之,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需求,提起学生对计算机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育的本质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3],因此,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机学习方法。大学计算机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学的难度,设置合理的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学习,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比如,在教学“演示文稿的高级操作”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置成导学单,让学生按照导学单上的要求来进行软件的摸索,并且将正确的步骤填写在导学单上,从而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提升学生对演示文稿的操作能力,并且使学生获得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再比如,在教学“框架网页、动态Html、主题”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忘记步骤、逻辑混乱等问题,最终虽然可以完成作品,但是效率也往往很低,而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去进行练习,则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之前就设计好实践的思路,之后再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计算机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真实水平,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仅仅可以记住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可以获得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使教学可以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提供帮助,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技能。
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灵活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4],让学生使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发现与创造,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有效设计综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综合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应用水平。
比如,在教学“FrontPage 2000网页制作”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全面掌握了教学知识和操作要点之后,组织学生展开一次网页设计比赛。为了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网页的主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页内容,如音乐、运动、旅游、动画、电影等等,从而使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起学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从而营造更加活跃的活动氛围,并且促进学生创新想法的生成。在学生的作品完成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的活动,让学生学会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综合实践操作活动中,教师要使用多角度的评价手段,如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之间评价、小组之间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等,从而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对大学计算机教学进行有效的改变成为了大学计算机教师所面临着的主要目标,也是实现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大学计算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开阔的视野,结合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去制定灵活的教学策略[5],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发展。教师要从大学计算机教学发展的方向入手,找到适合大学计算机发展需要的教学原则和路径,提升大学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综合实践操作活动是十分适合大学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设计综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和表达自我,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