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制度环境下高职财会类专业课程改革路径探析

2021-03-27 01:33雷舰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商业会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财会职业技能证书

雷舰(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随着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中心、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飞速发展,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者和业界关于会计是否被人工智能取代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1+X证书制度的落地对财会类专业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财会类专业如何应对新技术环境和新制度环境的变化将成为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改革应围绕新技术环境和“X”证书制度,考虑将X证书标准融入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一、高职财会类专业实施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创新高职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遵循借鉴国外经验、结合自身实践发展的模式,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由于国外的体制机制与我国有很大不同,因此,必须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自我探索的一项重要制度成果,该制度的落地和财会类专业新技术环境的双重因素推动,为创新我国高职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依据。将财会类行业日益涌现的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等纳入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深度融合的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财会专业人才。

(二)推动高职财会类专业职业教育大发展。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培训评价组织和培训学员、学生多方协同发力,在满足各自需求的基础上达到多方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各方结合财会行业科技发展新背景和就业创业市场新需求,推动和激发各方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共同营造职业教育“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多维办学新格局,从而提升高职财会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搭建财会类专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高职财会类专业落地1+X证书制度需要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两者进行有机衔接、互融互通,使二者成为一个职业教育有机体,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职场就业能力、增强学生职业岗位迁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X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有所不同,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通道,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养成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职财会类专业实施专业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财会类专业教学标准是否应当进行重新调整。教育部于2019年7月颁布了《高等职业学校财务会计类专业教学标准》,该专业教学标准的发布为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然而该专业教学标准从拟定到发布经历了一定的时间,该专业标准的提出是基于当时的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制定的,而近两年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新环境和新制度对财会类专业教学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原先的专业教学标准是否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亟待解决。

(二)财会类专业教学标准需要与哪些X证书标准进行对接。目前与财会类专业相关的X证书有8种,今后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还会进一步增加,财会类专业学生在三年的全日制学习期间不可能掌握所有X证书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必须在证书方面做出一定取舍,财会类专业应该选择哪些X证书与现有专业教学标准进行对接是1+X证书落地实施的前提。

(三)X证书培训内容与财会类专业校内课程内容如何互融互通。1+X证书制度中学历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是对学历教育的强化和补充,财会类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不是削减原先的课程内容,而是需要对原先的教学内容根据X证书的要求进行修订、补充。X课程的内容横向上跨越了现有的很多专业课程,纵向上是对现有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化,横向层面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如何做到与校内课程内容的互融互通是1+X证书制度推进过程中要解决的难题,纵向层面如何协调本科院校、中职学校X证书与课程内容的深化和提炼更是一个系统性难题。

(四)高职财会类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是否能满足X证书要求。检验学生是否达到X证书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水平,显性的考核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取得了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X证书所要求的相关职业技能必然对现有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职业培训能力、考证实训条件等提出新的要求。当前的高职财会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相关X证书所需的工作经历和相关工作经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X证书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师与X证书相关的职业能力成为1+X证书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

三、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与时俱进调整现有财会类专业教学标准。大数据、财务共享、智能财务机器人等新技术在财会领域的广泛应用,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掌握相应的财会类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各种信息技术搜集、加工、分析等能力,显然,原先的专业教学标准中缺乏这方面的考虑。另外,随着1+X证书制度的出台,使得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掌握财会类专业知识、核心技能和道德规范,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基础,还需要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补充新工艺、新技术、新要求,拓展职业能力。随着外部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的改变,原先的财会类专业教学标准需要进行适当修订。

(二)深化产教融合,重构专业课程内容和结构。

1.开发适应新技术环境的专业课程。由于技术环境的重大变革导致财会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新的职业技能,而当前的财会类专业课程无法有效满足新技术环境下的职业技能需求,财会类专业急需开发新的系列课程,如财务共享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相关课程。开发此类课程需要紧密结合行业特点,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相关的课程标准、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建设相应的课程资源。

2.梳理和重构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课程内容。

(1)确定需要引入的X证书。校企双方应认真梳理财会类岗位关键技术、提炼岗位核心技能、强化岗位核心能力,把X证书所要求的相关职业能力标准、内容融入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同时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区域经济特色选择适合学生的X证书,而不是将所有相关的X证书都引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来。

(2)梳理重构现有课程内容。首先,梳理财会类专业X证书所涵盖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要求,根据内在逻辑关系,将知识点与技能点设计融合到相应的能力单元中,确保所有的能力单元能够涵盖X证书所要求的的职业技能。其次,根据财会类专业X证书能力单元,梳理其与现有财会类专业课程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财会类专业X证书能力单元,梳理证书所对应的高职现有课程的代码、类型、性质、名称、学分等要素。最后,通过梳理财会类相关X证书能力单元和高职现有课程开设情况,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或重构,财会类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与相关X证书在课程开设数量、难易程度和内容要求等方面不一致,因此,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市场需求梳理出的工作领域及工作任务与课程可能存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要通过分析,确定与课程或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免修、补修、强化、转化、新增”等方法共同优化、开发相关的课程,这是产教融合深度推进1+X证书制度的关键。其中免修指的是现有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完全满足X证书要求;补修指需要对现有课程进行补充完善才能满足X证书要求;强化则是由于职业特殊性需要对现有课程的相应知识、技能等进行强化处理;转化则指现有课程中已有的知识点虽然能满足X证书的知识点要求,但需要修正“1”中相关的技能与能力目标;新增则指现有课程无法覆盖X证书标准部分要求,需要新增相关课程来满足X证书职业标准的要求。

(3)开发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模块课程。多方协作共同开发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模块课程,对相关职业技能进行补充、强化和拓展,这样既可以保证X证书知识、技能、能力的完整性,又不破坏财会类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另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时刻把握“1”学历培养是根本,不可因为X证书而压缩“1”学历培养的教学课时和课程课时,不可将职业教育变为职业培训。

3.搭建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现有高职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主要是为了满足具体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而在学生职业迁移能力方面的培养略显不足,基于新技术环境要实施好1+X证书制度,需要根据重构的课程内容搭建新的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主要由财会类专业基础通识类模块课程、课证融通类模块课程和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模块类课程构成。其中专业通识类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基本的专业类课程构成,主要侧重学历教育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课证融通类模块课程主要是基于产教融合的重构课程,包括基本职业能力课程、专业共享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该模块是将X证书所要求的职业技能标准融入到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学历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模块类课程由相关X证书标准化课程构成,主要根据不同职业能力和典型任务开设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课程,包括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能力等级证书、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职业能力等级证书等,通过该模块来提升学生某个特定工作领域方面的职业技能。

图1 新技术新制度环境下的高职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

(三)多手段并举实现“课堂革命”。

1.“项目+活页式”变革教材形式。高职财会类专业需加大教材改革力度,依据行业企业相关X证书职业能力等级标准,以政府、行业企业、培训评价组织机构、高校等的骨干成员组成的专家小组为工作主体,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点为基础,以项目、活动、任务、案例等为载体,开发可供学生选择性学习的、内容可灵活增减变动的、与相关职业标准对接的教学模块,即根据1+X证书制度所设计的教学模块,将其教学内容组合为“项目+活页”式的数字化专业课程教材。

2.“任务+能力”推动教法改革。1+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然要求产教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应当建构产教融合的学习情境,以工作典型任务为载体来设置课程项目,构建学习单元模块,即基于岗位、任务、技能、知识为主线学习设计工作任务单位。通过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使得学生学习更加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变被动灌输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通过建构非线性的任务作业,使学生能对知识进行多维度建构。按照教师队伍各自的优势、特长,以学习模块为单元教师进行分工协作,共同确认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场景,教师在不同的教学场景担任不同模块的授课任务,实现人才培养最优化。

(四)打造“1+X”融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共同协作打造校企共生有机体,共建“1+X”融合型师资队伍,在产、学、研方面深入开展各类合作,营造多方共赢的局面。学校层面,可以派出相关教师深入企业进行相应的跟岗实践,使教师熟悉相关工作岗位技能需求、岗位工作流程、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等,使教师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学校应制定教师深入企业跟岗实践的激励及监督机制,要求教师真正转变为企业员工,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真正让教师对接岗位、对接任务、对接标准,同时学校要开发一套对接企业岗位标准的考核指标来对教师的跟岗实践进行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使得教师深入实践成果能够转换为教学资源;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参加系列财会领域“1+X”相关师资培训项目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企业和X证书培训评价机构层面,需要定期不定期派出专业技术骨干进高校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帮助高校教师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另外,企业和培训评价机构专业骨干应当深入学校承当相应的X证书融通类课程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

(五)建设“1+X”融合型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不仅是X证书培训任务的实施主体,而且是1+X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承担者,1+X融合型实训基地在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行业企业及培训评价组织在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训条件标准时应充分征求院校骨干教师的意见建议,在听取各高校建议和考虑各高职院校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在不增加各高职院校硬件大投入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X证书实训条件标准。

高职院校在X证书实训场所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以及培训评价组织的建议,多方加强协作互动,寻求相互的联合点,争取实现互利共赢。高职院校在分析X证书实训条件标准及征求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应认真分析当前实训条件性能,最终做出是对现有实训条件进行优化升级还是重新扩建的决策。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以实训条件标准为指引,要考虑实训场所的实用性和未来的可扩展性,保证实训场所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能满足各类社会服务需求。

猜你喜欢
财会职业技能证书
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收录证书
《安徽医学》统计刊源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与就业发展研究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