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人文教育探析

2021-03-26 03:43刘晓莹
新阅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中职

刘晓莹

中职院校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人文教育课程比例偏低,因此需要教师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加人文教育的投入,以实现加强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中职语文阅读学科中加强人文教育,可以让同学们具有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使综合文化素养得到提高,课堂学习辅以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阅读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字、语法等文化知识外,还应该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更应该通过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在中职院校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人文教育开展情况并不特别理想,人文是一直存在于人类社會的文化现象,文化是属于动态的概念。文化知识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蕴含在文化知识之中,人文知识通过文化向外表现,人文精神包括道德品质、性格、价值取向等内容。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形成人们的价值观、修正人生观、建立世界观。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通过社会生活的历练和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其具备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善。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人类追求美,学生也追求美,美包括外在美、心灵美、人文历史中的美。学生从教材文本中挖掘并提炼美、欣赏美,可以提升自己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改善阅读教学质量,当下课堂的教学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阅读教学没有重视教师的引导功能,较多注重以学生为主,强调了语文阅读的工具性,忽视了培养人文精神,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立思考,过分相信学生的集体学习。

人文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备自由的思想,具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能力,有办法树立自己的权威。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目的地建立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人格,要想完成人文教育,教师的教学技能需要优秀。教师要具备基本的拓展能力,对于文学鉴赏、古文阅读、文字研究都有一定的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才能完成人文教育的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开展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主体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需要强调生命意识、爱与责任意识教育、理想与意识教育以及审美意识教育等内容。入选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具有美育的功能,通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赤壁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领略中国大好河山的气势之美,了解苏轼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

爱与责任的教育包括个人、家庭、社会多个层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的传统。人文教育包括爱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把建功立业、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作为人生最高追求。我们在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时,就要深刻理解主人公舍己为人、为国为民的大爱之情,这是实行人文教育的良好素材。理想和意志是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实现理想的过程必定荆棘密布,不能一帆风顺,如果学生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很可能就会放弃理想或者是空谈理想。中职学生要具有不屈不挠、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精神意志。

人文教育的途径

加强人文精神的注入,增加审美体验。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故事的背景、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方法以及文字的描写方法等角度探讨语文教材所选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教师需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需求,挖掘文本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内容,例如亲情、友情等,通过向学生展现这些隐藏的人文精神内容,使学生产生思想道德共鸣,从内心深处体会人文之美。

传承民族文化,挖掘经典名著人文内涵。人文素养是当代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之一,人文素养可以反映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新课改也要求中职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培养已经纳入阅读教学的基础目标。我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进入新时代之后,中职学生担负了更多的历史使命,也要担负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任务,通过对承载悠久文化经典名著中内容的剖析,可以实现人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增加人文实践活动。在当前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成为主流教学思想,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起到组织与领导者的作用,人文教育主张以人为本。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尊重文本和原作者,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因为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等的不同,每一个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都不会相同,因此教师在引领阅读的过程中,要重视读者自身的经验积累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考的角度等问题。在阅读课堂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将二者分开来。通过在课堂开设优美的教学情境,用知识展现人文情怀,可以达到人文素质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通过学习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效果显著。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方法要进行创新,对教学的内容需要补充,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符合阅读教学主旨的课外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进行阅读实践,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改善其精神生活、丰富其情感世界,从而逐步提升中职学生的总体素质。

通过写作表达人文态度,创新字词教学。常言道言为心声,作者在一部作品的写作中往往会融入人文精神,学生在阅读时也要挖掘这种人文精神,一般的学生最怕写作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文时,要避免假、大、空的现象,避免与生活脱节,要写积极健康的思想,角度要新、立意要高、选材要典型,当然这些能力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来教会学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经常阅读是锻炼写作方法的最好途径,通过阅读学习别的作者如何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真情实感、美好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以后学生也就会学会写作,同时通过写作又能反过来重新体会所阅读的作品中的人文内涵。

中国汉字的历史悠久、魅力无限。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表意性很强,汉字的字体有草、楷、行、大小篆等,汉字有六种造字法,汉字具有表义、表形、表音的功能,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或几个含义,很多成语出自经典的历史故事,具备独特文化底蕴。通过这些成语和汉字的研习可以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通过挖掘汉字和成语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体验其中的精神内涵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

扩大自主阅读,拓展人文教育范围。阅读教学的重点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上,应该将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拓展,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包括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等方面的内容,扩大学生视野,阅读延伸的同时,也就是在进行人文教育范围的扩大。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体验的独特性,教师要给学生以正确的阅读引导,让学生常读经典,重视经典,反复阅读经典,领悟经典中的深刻的精神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中超越学生理解能力的内容,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指点,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的个性理解,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思想体会融入阅读体验中,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作品的思想主旨,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语文知识,同时又可以获取精神营养。

结语

学校是进行人才教育的主要场所,加强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以学科为依托,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建立一种人文精神氛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通过阅读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求中职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良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参考文献

[1] 许亦周.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6):203.

[2] 任小妍.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教育探析[J]. 读天下, 2016(24):58.

[3] 冯菊莉. 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析解[J]. 课外语文, 2015(16):158.

[4] 张圣起.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教育探析[D].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