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札

2021-03-26 08:56兰干武
青年作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浪漫主义知识分子读书

兰干武

艺术无界

熟悉西方艺术评论的朋友一定知道,就某一件美术或一首音乐作品,即可写成一篇长文,甚至一部专著。像这部《看·听·读》,作者就是普森·拉摩·狄德罗等人的作品进行了详实剖析,让欣赏者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有深度了解。其实,中国古代的许多书画作品,也是值得做个案研究的,诸如《兰亭序》《祭侄文稿》《书谱》《寒食帖》《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等,都可以写出长篇文论或研究专著。然而,当代却鲜有如此精彩绝伦的代表力作。正因为如此,我对旭宇先生的《寄给历史的书札》《〈老子〉读后悟道》系列书法作品便极为推崇。

就艺术而言,中西方当有许多相通之处,过去常说的一句话,即艺术没有国界,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狄德罗要求艺术家具有两种基本品质:道德与远见。那比狄德罗早得多的中国老子也曾说过:“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我不知道狄德罗是否研究学习过中国的老庄哲学,相隔几千年,中西方就“远见”说出了一样的话,这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类的思想、情感是相通的,就像地下河的水,南北东西都是相通的。除了“远见”,还有“道德”,或者说“品德”,这也是中西方相通的。在中国,自古以来即有人品即艺品之说。其次,品德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素质不高,品德自然低下。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为艺术家呢?

在读《看·听·读》这本书时,我的一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们经常抱怨当代无大师,包括评论家。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因为当代人的素质因了某种缘故,普遍下滑。当代若无品德高尚的艺术家,若无风骨凸显的艺术家,便无大师矣。

为什么读书

庸人自有庸人乐,这是真的。既然不读书也会开心快乐,那何苦还要啃书本呢?

夏尔·丹齐格的《为什么要读书》帮助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信了他的邪,竟然找出这么多读书的理由:为了发现自我而读书、为了被言说而读书、为了不令逝者长眠而读书、只因爱而读书、为了憎恨而读书、为了赶超半本书而读书、为出名而读书、为了不再是英国女王而读书、为了手淫而读书、为了自我反驳而读书、为了形式而读书、为了黑暗而读书、为了学习而读书、为了自我安慰而读书、为了健康而读书、为了美德而读书、为了享乐而读书、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为了知道阅读不能改善什么而读书、为了已经读过而读书、为了逃避而读书、为了交友而读书、为了发现作家未说的话而读书、为了恶习而读书、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为了不读传记而读书、为了把书放在桌子上而读书、为了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而读书……哦,在丹齐格看来,读书如同走路,只要是个大活人,好像没有理由不读书。读书,似乎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丹齐格行文幽默,语言精妙,有些篇幅短得让人不敢相信。如《怎样读书》这一篇,如果让我们来写,可能洋洋洒洒几千字,甚至上万字,也不足为奇。可是丹齐格只写了20多个字:“我会回答:有方法地读书。热情是最合情合理的方法。”这就是一篇文章。让我一下子想到了书圣王羲之的一些手札。像《大道帖》《行穰帖》《奉橘帖》等,都是十来个字,而成为千古名帖。中国古文中,精短名篇也是举不胜举。书家经常抄录的《陋室铭》才81字。好文章的确不在乎篇幅的长与短。周作人曾经说过,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超过400字。

丹齐格在《作家读书》一文中所云,我本人也深有体会。他说:“一个必定成为作家的人在孩童时就有一种难以满足的读书欲,与那种无法满足的情爱欲望相近。那种想把一个面带微笑的美丽婴儿一口吃掉的虚幻欲望。”我的创作欲望,有两个来源,一是生活中触景生情,有所感悟;一是读书时产生共鸣,不吐不快。

最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为什么读书》中,丹齐格还写了一篇《为什么不读书》,文中列举了七种状况下不宜读书,比如说伴侣做爱之后等等。这类似于《书谱》中的五乖五合,书法创作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提起笔就可以创作的。

总而言之,阅读是体验人生的一部分。想对人生有深层次的体悟,就要学会深度阅读。

正确定位

1980年代,我还从事着建筑行业,有一天,我在工地上发牢骚,认为干部与群众的待遇相差太大,不公平。谁知领导却说,就是要有差别。不然,谁愿意当干部。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完全接受领导的话,但这个概念却深深地印在脑海了。而且,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便认同了那位领导的话。所以,当有年轻人与我当年一样,抱怨社会、单位不公平时,我也会告诫他们说,这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你不服,那就好好干活,争取受到重用,不断往上提拔,继而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分配权,获得好的待遇。

不知什么时候,有一则微信,将人分成三六九等。有些人对此很反感,认为是不尊重底层的劳动人民,有歧视之嫌。其实不然。在西方早就有人类社会学,将人类的各个阶层进行分类、剖析、研究。每个层面的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圈子,有些圈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或快或慢地消失掉了;有些圈子却存在了几千年。针对这些圈子进行研究,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将各个层面的人划分成三六九等,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初看认为触及一些人的痛处,但冷静地思考一下,这是在教大家给自己定位。正确地定位是非常重要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不是痴心妄想吗?怎么可能呢。诚然,庸人自有庸人乐。我们不是经常劝导大家要知足常乐吗?其实这并不矛盾。你如果安于现状,也未尝不可。人类社会的发展,还要靠劳动人们的辛勤劳动来推动。不过,你得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攀比,要建立朴素的消费观、审美观、人生观,否则就很难做到知足常乐了。事实上,有着正常思维能力的人,对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会以积极上进的态度对待。首先,可以对号入座,知道自己眼下的状况。如果不求上进,那就安于现状,享受庸人之乐;如果不满意当前的状态,则奋起直追,争取更上一层楼。当然,我们也要有一个良好心态,首先,不是你想改变现状就立马可以改变的,也许一辈子都改变不了,得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行。其次,有些高度,不是你想达到就可以达到的,可能永远只有遥遥相望的份儿。因此,我们同样要有良好的心态,享受奋斗的过程,乐在其中。

——这些,就是我在翻阅《知识人的社会角色》时的所想所悟。

谁解浪漫

有人曾经问我,你浪漫吗?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浪漫是什么意思呢?恐怕很多人并不理解。

以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中总结了浪漫主义作家和批评家所描述的浪漫主义特征,即“浪漫主义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热病、是疾病、是堕落、是世纪病、是无情的美女、是死亡之舞,其实就是死亡本身。是雪莱描绘的彩色玻璃的圆屋顶,也是他永恒的白色光芒,是生活斑斓的丰富,是生活的丰盈,是不可穷尽的多样性,是骚动、暴力、冲突、混沌;它又是安详,大写的‘我是’的合一,是自然秩序的和谐一致,是天穹的音乐,是融入永恒的无所不包的精神;它是陌生的、异国情调的、神秘的、超自然的;是废墟,是月光,是中魔的城堡,是狩猎的号角,是精灵,是巨人,是狮身鹫首的怪兽,是飞瀑,是弗洛斯河上古老的磨坊,是黑暗和黑暗的力量,是幽灵,是吸血鬼,是不可名状的恐惧,是非理性、是不可言说的东西……它是美,也是丑;它是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拯救社会的工具;它是有力的,也是软弱的;它是个人主义的,也是集体主义的;它是纯洁也是堕落,是革命也是反动,是和平也是战争,是对生命的爱也是对死亡的爱……”限于篇幅,这里所录浪漫主义“特征”,不及伯林归纳的五分之一。然而,不知读者诸君读过这段文字后,对浪漫主义是否心中有数了,是否可以言说了?

再看伯林所说的各家给浪漫主义下的定义:司汤达认为浪漫主义是现代的和有趣的,可以驱使自己生命中的各种力量,而不是遁隐于过时的事物;歌德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疾病,是狂野诗人和天主教反动派虚弱的、不健康的战斗口号;尼采认为浪漫主义不是疾病,而是药方;西斯蒙迪认为,浪漫主义是爱、宗教和骑士精神的结合;弗里德里希·冯·根茨认为浪漫主义是三头蛇怪的一颗头颅,另外两颗分别是改革和革命;海涅认为浪漫主义是从基督的鲜血中萌发出来的激情之花,是梦游的中世纪诗歌的苏醒,是梦中的塔尖,是悲戚的目光,是露齿一笑的幽灵……朋友,你懂了吗,关于浪漫主义?

伯林自己始终认为浪漫主义滥觞于德国,而不是英国,也不是法国,时间大约在1760年至1830年之间。他还分析说,这是因为德国思想家出身卑微。他们对自己所受的羞辱耿耿于怀,认为理性是一个娼妓,进而热爱帝国、热爱战争、热爱屠杀,热爱不同世界的冲突。由此而论,希特勒正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牺牲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似乎也与浪漫主义有所关联,呜呼。

母爱,教我如何说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前些日子,关于这方面的微信推送特别多,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原以为过去的事情,其实并没有过去,有很多人还没有走出地震的阴影,至少有近百万的人需要心理安抚和疏导。一个15岁的少年,因了地震,心智一下子退回到两三岁,听到稍大一点的声音,即吓得往妈妈怀里钻;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因了长期在汶川做心理治疗,现在她自己也得了抑郁症,需要心理调治;还有一位母亲,每年都扯着有儿子名字的横幅,回到汶川,问儿子是否安好……读着这些信息,让人猛然回到了十年前,心紧紧地纠结着,脑海里都是悲痛欲绝的眼神和号啕声。

今年5月12日之后的13日,是母亲节。这本是西方人的节日,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所以非常认同这个节日,几乎所有人都会在这个日子为母亲做点什么。微信上自然是同一类型的文字与图片。总之,连日来,点开微信,看到的全是母亲、妈妈、孩子、悲痛、幸福、内疚、怀念这些字眼。于是,我不自觉地从书架上找出一本未读完的书来。这是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写的《我还是想你,妈妈》。作者采访了无数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儿童,将其中一部分编写成这部书。前年,我读了几则,便放下了。我不敢读下去,就是害怕像前面提及的那位心理医生,会患上抑郁症。那些孩子的经历太恐怖了:有的看见父母被枪杀、有的看见德军的卡车一辆一辆从父亲的身上碾过、有的……这样的童年,这样的记忆,让多少人的人生变成了噩梦?是故,我们当珍惜和平岁月。

当然,这几天,我也不断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去世6年了。记得当时我正要陪中国文联的一位副主席游武当山。家里人告诉我说,母亲不能走路了,怕是不行了。可是,吃人家的饭,就得被人家管。单位安排我去,我不能不去。我让家里的人先给母亲买把轮椅,等我回来后,再去看母亲。说实话,还是自己心里根本没想到母亲真的会离开我们。母亲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识文断句,解放后曾在学校教书。后来为了我们兄弟姊妹6人,做了“全职太太”。一人拉扯6个孩子的艰辛,不是现在的全职妈妈可以想象的。6个孩子的衣服、鞋子全是母亲手缝,而且还要种地,以致落下了风湿关节炎、心痛病及哮喘,一辈子没断药。我不知母亲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每当我遇到困难,想打退堂鼓时,一想到母亲就脸红,觉得自己不像个男人。同时,在心底默默下决心,一定要做出点名堂来,不然对不起母亲。

母亲是半夜悄悄走的,没有给任何人添麻烦。母亲去世的那天,我得知自己有儿子了。一位僧人告诉我,这是母亲托胎。

母亲生前告诉过我,说父亲就是盼望我有个儿子。

唉,失去了,才知道母爱的伟大。

也说知识分子

阿隆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中分析世界各地界定知识分子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也有人可能会把作家、学者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置于首位,教授或批评家位列其次,普及者或记者名列第三,那些实践者,如法学家或工程师,则随着他们日渐沉迷于追求效率和丧失了对文化的关注而不再属于知识分子这一类别了。在苏联,人们倾向于前一种定义:技术型知识分子被看作是代表,而作家也成为了灵魂工程师。在西方,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后一种定义,而且还把范围缩小至仅限于那些主要职业是写作、教育、宣传、戏剧表演或从事艺术、文学活动。”这种划分似乎比较复杂,不像我国,读过几本书,都会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即知识分子。阿隆也说过,在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只要在大学里拿一个文凭,就会被尊为知识分子。这种说法就类似于中国的现状了。不过,这种现状也在改变,也许再过一些年,中国也和西方一样,对知识分子有更细致的界定,因为,现在有许多大学毕业生连工作都找不到,或者从事的都是没有创造性的简单的重复劳动,这样怎么能称为知识分子呢?

在我的概念里,知识分子不仅从事有创造性的工作,对人类、对社会也有大的贡献,而且还要有忧患意识,忧国忧民,甚至是杞人忧天,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以此来衡量当代中国的所谓知识分子,恐怕没有几个人能配得上知识分子这个称谓了。他们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是先天下之富而富,先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已经不敢直面现实了。

当今的知识分子,有的已经患上了软骨病,没有了脊梁。其实,这并不是某一国知识分子的专利,东西方知识分子都有“虚妄”的通病。阿隆说,知识分子首先通过技术批判,设身处地地为统治者或管理者着想;其次,通过道德批判,以事物本来应该如何来反对事物的现状;最后,通过意识形态或历史批判,以未来社会的名义指责现有社会,将有违良知的不公正现象归咎于现实社会的原则。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知识分子抓紧了,就抓死了;不抓,他们又不知天高地厚了。知识分子也当对自己有个清醒认识了。

幸福的晚年从哪里来

我曾经说过,自己的儿女,却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看着孩子一天一天向着你反感的方向成长,心当如刀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想,不外乎三种原因:其一,父母不在儿女身边,不能陪同孩子一起成长。其二,父母观念不一致,为了家庭暂时的稳定,一方妥协,放弃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孩子随着另一方的意愿培养。其三,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随着自己的脾性来,随着自己的情绪来,结果是事与愿违,孩子不像是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人生,当然是失败的人生。可见,教育孩子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回想我自己的童年,似乎没什么教育,可谓典型的放养。但是,那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年代,我不仅崇拜课本上的英雄,也崇拜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故而,我总希望自己做得好一些,再好一些。有了这样的要求,自然在很多方面就会约束自己,一切向英雄看齐,而不是为所欲为。印象中,虽然父母也有批评,但没有让他们特别烦心的时候。

那么,当下为什么教育孩子会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难题呢?《孩子:挑战》一书中说,这是因为“成人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思想不成熟,不是孩子的好榜样;社会缺乏道德规范或健康的价值观,或者没有宗教信仰”。事实的确如此,成人不是孩子的好榜样,自然教育孩子成了问题。

猜你喜欢
浪漫主义知识分子读书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们一起读书吧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读书为了什么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