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绍俊
我们的栏目才是第2 期,就有了风生水起之势。
本期得到两位年轻批评家的热情支持。
批评家的职业与医生的职业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需要有一副冷静和理性的头脑。面对碎片化阅读的“病”象,两位批评家在描述中显得特别冷静,丝毫没有带着激烈的情绪诅咒之、谴责之,倒是非常客观地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他们都承认,碎片化阅读的大背景下,文学的正常秩序被打破,文学的肌体受到很大伤害。但他们并不认为文学从此无可救药,文学需要得到“疗救”。他们也各自开出了诊治的方案。陈培浩像是一名西医,他注重实证和数据,他的方案建立在一系列社会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理论推论基础上,仿佛就是经过了一系列科学仪器的精确检验,他的方案是“逆时针写作”。郑润良则有一些中医郎中的范儿,他通过望闻问切,由表及里,最终诊断出病根是文学缺乏现实之“气”的滋养,因此他给出的诊疗方案是如何因应复杂的“中国问题”。他们的方案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发。
两位批评家也带给我们一股清爽的学风。他们以一种明快晓畅的语言在讨论理论问题,一切理论观点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有意思的是,他们不约而同以讲述一个故事来开头。陈培浩讲了一个大学生在报社实习时被一次买车票的小事而击碎了内心理想的故事。郑润良则是复述了陈嘉映先生在美国逛社区图书馆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似乎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维系一个社会整体性和秩序性的价值体系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功效。但两位批评家更强调了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碎片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来考量,才能找到重建社会价值整体性的可能性。我受两位批评家的启发,愿意也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不久前。说的是郭敬明十五年前因为抄袭而被法院判罚向庄羽赔偿20万元并在《中国青年报》上公开道歉,但郭敬明蔑视法庭,拒不道歉。尽管如此,他仍然受到粉丝们的热捧,继续在娱乐界潇洒。正义的人们面对这种情景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叹息一声道德沦丧。然而就在不久前,郭敬明却出来表示要为十五年前的抄袭道歉。是如今的社会价值体系变得良好了,还是郭敬明真的幡然醒悟了?我们同时要注意到,在此之前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111 名影视编导、导演、制片人和作家联合发出一封《剽窃者不应成为榜样》的公开信,号召抵制有抄袭劣迹的郭敬明、于正。这封信与郭敬明的道歉之间到底有多大关系并不重要,但我们可以把郭敬明抄袭事件视为碎片化时代的典型镜像,而在这一镜像中,社会价值维系整体性的努力会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出来。这既是为了坚守纯文学,也是纯文学发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