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伟
(新疆头屯河流域管理局水利管理中心,新疆 昌吉 831100)
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对气候变化较敏感的西北地区干旱等极端气候频发,影响着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干旱指数是进行旱灾风险识别、监测和干旱强度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1],它可将研究区内的历史干旱时间、强度、频率和等级通过数值直观地反映出来,是分析干旱特征的有力工具。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气候地区、不同成因的干旱指数进行了研究。目前,大量的气象干旱指数得到广泛发展,如降水距平百分率(Pa)、PDSI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相对湿润度指数(M)、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DI指数、S指数、K指数和AI指数等[2-5]。其中,S指数、Pa和SPI仅从降水方面考虑了干旱情况,SPEI在SPI的基础上考虑了蒸散发的影响,但都短期数据比较敏感;AI和PDSI对数据要求高,DI指数注重对作物的影响,需要具体作物的生长参数。CI同时考虑了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对干旱影响,在各地区的干旱特征分析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阿克苏市位于新疆天山以南,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热量丰富,蒸发量与植物蒸腾量大,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征对农业发展、抗旱调度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对阿克苏市1984—2016年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阿克苏市的干旱监测、抗旱减灾和农业灌溉提供参考依据。
阿克苏市(北纬39°30′~41°27′,东经79°39′~82°01′)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阿克苏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而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多年平均气温为10.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2 mm[6-7]。阿克苏市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即光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使得阿克苏市成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的粮、棉和瓜果基地。
本文中用于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data.cma.cn/,数据主要包括阿克苏气象站点1984—2016年的逐月降水和气温序列。
本文采用《GB/T 20481—2006 气象干旱等级》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分析阿克苏市的干旱情况。CI不仅能反映时段内的降水情况,还能反映土壤水分亏缺情况,进而反映降水对农作物生长及人类生产、生活情况。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计算公式如下[8]:
CI=aZ30+bZ90+cM30
(1)
式中Z30、Z90分别为近30 d和近90 d标准化降水指数SPI,SPI计算方法详见文献[9];a为近30 d标准化降水系数,由达轻旱以上级别Z30的平均值除以历史出现最小Z30值,平均取0.4;b为近90 d标准化降水系数,由达轻旱以上级别Z90的平均值除以历史出现最小Z90值,平均取0.4;c为近30 d相对湿润系数,由达轻旱以上级别M30的平均值除以历史出现最小M30值,平均取0.8;M30为近30 d相对湿润度指数,由下式计算求得:
M=(P-PE)/PE
(2)
其中P为计算时段内的降水量,mm;PE为计算时段内的潜在蒸发量,mm。为简便计算,本文采用Thornthwaite经验公式[10]计算潜在蒸发量PE。计算出的CI指数根据表1确定干旱等级。
表1 综合气象干旱等级的划分
根据阿克苏市1984—2016年的逐月降水和气温序列,通过式(1)计算得到阿克苏市近30 a来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经过统计得到月尺度各干旱等级的发生频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月尺度上各干旱等级发生频次分布示意
图1显示,1—12月时段内无旱等级出现的频次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1984—2016年间,无旱等级在1月和12月出现次数为零,而在6—9月间出现频次较高,其中7月的出现频次达到了最大值(30次),该现象可能与阿克苏市夏季降水量集中有关。轻旱等级的频次在1—12月间呈现震荡波动变化,在4月和10月达到了波峰,出现的频次分别为18次和15次;2月和7月为轻旱等级波动变化的波谷,频次分别为6次和3次。中旱等级出现频次在全年间呈现“V”字型分布,频次在6—8月降为零,1月和12月均有最大值12次。重旱等级出现的频次在5个等级中最少,只在1月和12月分别出现了3次和1次。特旱等级出现的规律与重旱相似,特旱情况只在1月、2月和12月分别出现了9次、19次和13次。整体看来,阿克苏市近33 a来1月至12月中6—8月最湿润,1月和12月旱象出现的次数最多,为全年中最旱的时段。
按照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和冬季为12—2月划分四季,对阿克苏市1984—2016年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进行了统计分析,四季中各干旱等级的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春季中发生的干旱等级级别最多,其中特旱占66%,中旱占19%,重旱占6%,无旱占9%;从(b)、(c)和(d)图中可以看出,重旱和特旱等级只出现在了春季,表明春季为四季中旱象最严重的季节。夏季和秋季中各干旱等级发生的情况相似,即均只有无旱和轻旱等级发生,其中夏季中无旱和轻旱等级分别占58%和42%,秋季中无旱和轻旱等级分别占85%和15%。相比于夏季和秋季,冬季中出现了中旱等级,占比为6%;表明冬季比夏季和秋季旱,为四季中仅次于春季的旱季。
图2 四季各干旱等级发生频率占比示意
为了解各干旱等级在年际间的分布情况及发展趋势,以年/年代为时间尺度,统计了CI指数对应的各干旱等级发生频次,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各干旱等级的年际发生频次分布 a
从表2中可知,1984—2016年时段内有12 a归为特旱年,4 a为重旱年,10 a为无旱年,5 a为轻旱年,仅有1 a为中旱年;特旱年和重旱年共占比50%,无旱年和轻旱年共占46.88%,表明阿克苏市近33 a来旱象等级比较突出,但湿润年份也占近一半的比例,干旱情况趋于两极化。从各干旱等级的年代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旱年的数目在逐渐增加,同时无旱年份也从1990年以后开始增多,而轻旱年重旱年的数目却在逐渐减小(中旱年仅在2001—2010年间出现1次);这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阿克苏市的干旱情况正在向两极化的趋势发展。
1) 通过月尺度干旱特征分析可知,阿克苏市1—12月中6—8月较湿润,12月至来年2月旱象较突出。
2) 从阿克苏市四季的干旱等级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夏季和秋季气候较湿润,降雨量偏多;冬季气候相对于夏、秋两季来说更旱;春季干旱强度和等级均较严重,是四季中最旱的季节。
3) 1984—2016年33 a间,各干旱等级分布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为:特旱>无旱>轻旱>重旱>中旱。从干旱等级在年代中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阿克苏市的干旱情况正趋于两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