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发展的实践

2021-03-26 20:55孙继权王雷懿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金山区同济联体

孙继权,王雷懿

(1.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上海 201505;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疗集团亭林医院,上海 201505;3.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院发展部,上海 2000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居民的健康需求也不断提升,而优质卫生资源多集中于中心市区,区县优质卫生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1]。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 号)中,明确各地要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科学合理的就医新秩序,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地[2]。2018年,金山区政府牵线,邀请上海市同济医院和金山区亭林医院组建“同济-亭林”医联体。医联体组建3年多时间以来,亭林医院在医联体上级医院帮扶下获得较大发展进步,取得一定建设实践经验。

1 医联体背景

金山区是上海西南门户,2019年常住人口约79.7万人,现有市属、区属医院7家。亭林医院组建医联体前,人才相对紧缺,综合水平比较薄弱,对当地居民吸引力比较有限。2018年,为有效满足金山区居民就医需求,让金山居民足不出区就能享受到市级医院高水平医疗服务,金山区政府联合上海市同济医院,组建“同济-亭林”医联体,以期提升亭林医院乃至区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2 主要做法

2.1 派驻管理团队 明确医院发展目标同济医院派驻医院管理和专业管理团队到亭林医院长期工作,同济医院医疗集团发展部主任出任亭林医院副院长,全面参与亭林医院建设管理。在引入同济医院医疗集团品牌和文化的同时,管理团队还将市级三甲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成本核算等管理方法引入亭林医院,推动医院各项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断优化。

医联体建立后,管理团队分析金山区医疗行业发展现状,与亭林医院广泛沟通,达成发展共识。双方一致确定以建设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同济南院为长期战略,以创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为阶段目标,以管理输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质量和学术科研为主要抓手,通过周会、年终总结、职工大会等各种途径将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传达到各层级员工,发展路径清晰明确。

2.2 精准派驻专家 针对性提升学科建设管理团队到任后,开展学科建设评估,分析亭林医院学科发展现状。将全院学科进行分层分类,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对亭林医院发展较差的学科,例如缺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科室,直接选派上级医院中年富力强的科室领导至相应科室担任主任,并制定科室建设目标。对发展一般的学科,例如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较少的科室,采取选派同济业务骨干设立名医工作室的形式,指导亭林医院技术骨干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对发展较好的学科,采取强强联合的形式,与同济医院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立项申报和联合研究,补齐亭林医院优势学科科研和教学上的短板。

同济医院派出2名科室副主任担任亭林医院大内科和康复科常驻主任,开设专家门诊,常态化开展学术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开设消化内镜、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6个名医工作室,派出16名专家长期来亭林医院定期开展业务帮扶工作,并多次开展MDT协作。一年多时间内,同济专家共接诊门诊患者1 900余人次,开展教学查房186人次,指导手术135人次。

2.3 外引内培结合 补强教学科研短板亭林医院注重人才培养,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建立优秀人才库,启动人才柔性流动激励机制。利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学术优势和医联体建设契机,积极选派20余名中青年骨干至同济医院进修,鼓励本院员工报考同济大学医学院专家硕士、博士研究生,全方位提升员工医教研水平,加深同济特色。医院大力引进人才,通过金山区和医院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共引进16名高层次人才。

2020年,两院合作举办第12届“同济·亭林”系列医联体论坛,选定骨科、外科、妇产科、消化内镜、呼吸内科、心内科、检验、病理、护理、医院管理等12个主题,邀请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知识、创新理念,区内外共1 200余人次参与论坛活动。亭林医院与同济医院联合申请科研课题,同济医院对其进行指导和帮扶,获得一定的课题立项支持。

3 建设成效

3.1 业务数质量齐升 阶段目标即将达成“同济-亭林”医联体经过3年多建设和实践,医院规模逐步扩大,固定资产增长75.2%,实际开放床位数由260张扩展至365张,增加40.4%,卫技人员由453人增加至525人,增加15.9%。2020年,亭林医院克服新冠疫情对门急诊和住院患者收治的影响,不断提升内涵质量,手术数量由7 533增加至9 048人次,上升20.11%,相比于2017年5519人次,上升63.94%;手术率由40.2%增加到59.8%;疫情期间医疗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次数、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日均担负诊疗人次等效率指标均有提升。医院在2020年上海市二级医院疾病规范督查中获得满分,名列上海市二级医院第一。

3.2 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双向转诊通道畅通经过精心发展,亭林医院目前已建成普外科、妇产科等2个区级重点建设专科,以及消化内科、骨科等6个院级重点、扶持专科。在同济专家帮扶下,亭林医院还创设建立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等业务单元,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余项。通过资源整合,医联体“双向转诊”渠道疏通,实现“社区—亭林医院—同济医院”的多重双向转诊。共有241名患者在医联体内完成双向转诊,其中16名急危重症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诊至同济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3.3 人才梯队结构优化 学术科研取得突破经过建设,医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占比由0.2%提升至2.8%,高级职称人员占比由4.2%上升至8.5%,高学历、高职称占比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亭林医院发挥与同济医院联合申报、联合研究优势,科研课题批准立项和科研成果均取得长足进步。医院成为江苏大学教学医院、江西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教学医院。

3.4 患者满意度较高 社会效益显著2020年10月,亭林医院通过网络就医联体满意度和双向转诊渠道认知等内容向患者开展调查。随机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9份,有效问卷589份,问卷回收率98.2%,问卷有效率100%。调查结果提示,94.1%的患者对医联体“非常满意”,77.3%的患者认为医联体双向转诊渠道“非常顺畅”或“顺畅”。“同济-亭林”医联体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4 存在不足及建议

4.1 存在问题“同济-亭林”医联体经过3年多的建设发展,取得较为丰富的建设成就,客观上也暴露一些不足。

4.1.1 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目前医联体具体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仍处于摸索阶段,双方合作主要依赖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协调,以及上级医院的公益性、主动性和基层医院的自觉性[3],如何设置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创新。

4.1.2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夯实 基层医院基础相对薄弱,激励机制和职称晋升等政策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够灵活的实际,加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刚性要求,对高端人才和年轻医师吸引力不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不明显[4],致使基层医院对下转患者“不敢接”、“接不住”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5]。

4.1.3 患者认知和信任有待进一步培育 亭林医院问卷调查发现,仍有少部分患者对医联体处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其尚不完全知悉医联体带来的就诊便捷和优势。部分患者对基层医院医疗水平持怀疑态度,客观上制约医联体优质资源服务效能的进一步发挥[5]。

4.1.4 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医联体医院间信息系统不统一,信息共享实时性不够强,使得分级诊疗和转诊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详细的医疗信息[6],客观上也制约患者在医联体间顺畅流动。

4.2 对策根据“十四五”对医联体建设指明的新方向和新要求,为实现健康上海、健康金山目标,可从以下几点加强医联体建设。

4.2.1 紧跟政策 加强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内部工作体系、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服务模式[7],形成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和文化共同体,发挥牵头医院“专”的特色和成员单位“全”的优势,形成“全专结合”服务模式,做实集团内“融合”文章。

4.2.2 加强内部医疗质量同质化 在医联体内部做好医疗质量同质化工作,基层医院不断优化诊疗流程,规划诊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同时不断引进人才和新鲜力量,力争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与上级医院逐渐趋于一致,使其具备承接上级医院下转患者的能力,为患者上下转诊、有序就医提供便利[8-9]。

4.2.3 加强宣传 建立多方互信 加大医联体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医联体影响力,使得下沉的优质资源待得住、有事干,基层医院就诊率和首诊率能提升。对涉及患者切身利益的权、责方面,基层医院必须提前告知并宣传。在各级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信任共同体[10-11]。

4.2.4 信息平台建设和智慧医疗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云端服务平台和专门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互联网提高医联体中信息收集、资源配置和科学决策的能力[12]。扩增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和辐射范围,推动医联体发展。

猜你喜欢
金山区同济联体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无损检测进展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金山区龙泉学校 从传统走向未来,成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
谁最重要
我与风的故事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