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春
(辽宁省昌图县镇村动物卫生监督所昌图站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昌图 11259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需求不断增大,对动物产品的消费需求也随之上升。这一需求使得现代养殖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养殖总量不断上升。同时,作为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副产物,动物病死或者病害情况的绝对值也日趋攀升。对病死及病害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是解决动物养殖疫病问题的重要手段,不仅关系着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了与公共卫生紧密相关的问题,更是国家绿色发展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探索无害化处理机制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无害化处理指用物理或者化学等方法,处理病死及病害动物,最主要的目的是切断病菌的传播,以确保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对其他动物或人类产生危害。出于这一目的,国家组织研究各项无害化处理技术,并于2017年由农业部印发了《病死和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明确了具体的处理类型,并针对每一种类型的无害化处理都明确了操作规范。
具体的方法有:①焚烧法。即在特定的容器中,进行氧化反应或热解反应。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彻底地杀灭病原微生物,而且处置的速度较快,但运行成本高,且不利于环保。②化制法。在特定的高压容器中注入高温饱和蒸汽开展无害化处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处理效果也比较好,但是会产生废水和废气,污染环境。③高温法。在封闭系统内利用高温进行处理,这种方法操作胜在简单,且不需要压力容器,但是存在处理后动物残渣的遗留问题,影响处理效果。④深埋法。是指在深埋坑中撒上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再将要处理的动物投入深埋坑中并覆盖、消毒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经济便捷,作用较好,但可能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也可能导致人或动物的二次污染。⑤硫酸分解法。指设置一定条件后运用强酸进行分解。但强酸属于国家危险化学品,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执行操作[1]。
尽管目前开展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已经形成社会共识,具体的处理方法也已经经过研究和实际的检验,但在具体的落实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养殖户主科学观念依旧淡薄,不响应无害化处理,将病害动物随意抛弃,或者进行了自以为的无害化处理,操作不符合规范;再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的监管和监督不到位,财政经费保障不到位[2]。因此,对于切实做好无害化处理,构建处理机制可以借鉴欧洲国家的经验,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实施处理、经费保障、多方监管方面加大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性局面。具体建议如下。
及时妥善处理病死及病害动物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于国家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各地应在法律和政策的许可下,根据本地动物养殖的种类、规模特点,以及养殖经济发展模式,建立适合本区域的无害化处理机构,制定出台相应的处理制度和配套机制。例如,在不影响水源和空气质量的情况下,可建立以焚烧法和化制法为主的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及时消灭病菌,控制动物疫病传播。在区域辽阔,以散养户为主的地区,建议执行病死及病害动物深埋法,并通过保障机制对处理的情况进行监督。总之,各地应遵循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科学的方式,建立处理中心以及构建一套科学的处理机制或方案。此外,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一旦发生动物病亡或者病害时,养殖户主应当主动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承担临时看管的责任,等待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到场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所以,同样需要建立健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报告机制,让养殖户有章可循,有明文可依,便于主动配合无害化处理工作。
对病死及病害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经费的支持,并从政策层面予以保障。近年来,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动物病死或病害的数量一定程度上会随之增加,因此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也会随之加大,何方出钱、出多少钱,这些始终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仅由养殖户一方承担所有费用,将会加大养殖户的经济负担,降低养殖户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将阻碍这项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因此,政府设立此项工作的专项预算,有利于确保工作的正常实施。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建立补贴机制,对养殖户开展无害化处理所花费的费用进行补助,以此维护和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但是需注意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之间的紧密衔接,避免实际生产中养殖户无处申领补贴或者需要层层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否则不利于无害化处理的执行;还要研究完善专项补贴覆盖的范围,因根据各地实际的养殖规模情况,将各项畜禽品种纳入补贴范畴。
地方政府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在所辖区域乡村设立村级防疫员,主要职责在于承担相关区域内的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一旦发现随意丢弃病死及病害动物的违规行为,村级防疫员有权对责任人按规进行严肃处理;如遇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移送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责任。公安部门应当积极履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职责,对乱扔乱弃、贩卖病死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为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扫清各种障碍和阻力。基层卫生监督部门要大力加强监管力度,开展定期巡查以及不定期抽查,以高频次的监管和高标准的要求,对无害化处理中心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3]。设立并宣传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建立社会监督的防护墙,对随意丢弃病死及病害动物、违规处理病死及病害动物等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经核实情况属实者,给予奖励,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通过建立健全各环节监管机制,为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具体开展和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对病死及病害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既是对环境保护负责,也是对公共卫生负责。这项工作的推进,需要建立完善的处理机制,在构建处理中心的基础上,理顺机制;需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无害化处理补贴;需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形成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合力,最终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